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红色文化在农林院校课程思政创新中的作用

时间:2024-05-23

从立德树人角度出发,农林院校教育理念及教学实践中不仅要重视农业知识传授、专业技能发展和科研能力培养,还应该促使学生具备“热爱农业、关爱农民、服务农村”等优良品质,这样才能促使农林院校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农林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模式是农业专业课程为媒介,思政理论内容为引导,不断强化传统美德、社会伦理、职业素养及法治精神等要素的渗透。显而易见,仅仅从农林院校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难以满足农林院校课程思政创新发展的需求,引入红色文化资源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孙朝阳、汪江胜编著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基于农林院校学科特点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22 年6 月第1 版)一书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导向性与实用性,为红色文化资源在农林院校“课程思政”活动中的有效渗透提供了解决方案。总览全书,具备三个方面的特色。

首先,该书建立起农林院校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间的逻辑基础,消除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理论迷思,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农林院校专业课程中扫清了障碍。该书的显著特征是理论基础扎实,全书包括八个章节,其中前两个章节专门用来建构农林院校课程思政的理论体系,有效解决了“课程思政”出现以来理论指导匮乏的问题。同时,该书理论指导具有强烈的针对性,书中全部理论要素都是以“农林院校”为主体展开探讨,如农林院校课程思政内涵、现状、问题、制度设计、教学模型等,据此提出的农林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创新建议,能够保障红色文化资源供给与农林院校课程思政需求高度对称。具体来说,红色文化资源渗透要遵循“专业教育与价值引导相统一”的原则,即应用红色文化在引领农林院校大学生价值观时,不以牺牲农林专业课程教学价值为代价,同时农林院校要做好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确保红色文化资源深度嵌入“三全育人”模式中,将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从隐性状态转变为显性状态。

其次,该书建立起农林院校课程思政的完整系统,为红色文化资源发挥“课程思政”导向性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直观上看,红色文化资源与农林高校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薄弱,前者是一种诞生于革命战争、浴血牺牲中的精神文化资源,而后者属于农业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的范畴,如果农林院校在专业课程教学场景中不假思索、生搬硬套,是很难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的。该书通过农林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建设、教学队伍建设、学科体系建设和专门教材建设等研究,建立起农林院校课程思政的完整系统。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外部资源供应体系,可以借助农林院校课程思政系统快速融入,例如在“教学资源建设”方案中,书中提出“形成特色教材体系”的建议,可以从“中国革命工农联合”的角度出发,阐明农民、农业、农村等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炼红色资源,让农林院校学生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再次,该书建立起农林院校课程思政的保障体系,强调“动力牵引、监督管理、评价完善”三位一体的实施机制,对于红色文化在农林院校课程思政创新方面而言,能够发挥长久化、实效性作用。以农林院校专业课程为参照,红色文化需要独立建构资源库,才能在课程思政产生需求时随时供应,这就需要“动力牵引”机制发挥作用。动力来源除了农林院校顶层设计外,教师队伍的激励动力、课程改革的推进动力也不容忽视。同时,对于农林院校师生而言,红色文化资源属于一种“游离在外”的课程思政资源,为了保障红色文化实时、动态地出现在课程思政“点、线、面”各个维度,就需要加强监督管理机制的实施。相对来说,“评价完善”是最能够突出红色文化在农林院校课程思政创新中的作用,将红色文化资源的课堂渗透率、师生的认知率、专业课程考核中的覆盖率等作为评价标准,既能够丰富农林院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也进一步保障了农林院校课程思政效果。

通读全书,作者聚焦农林院校课程思政创新,从理论建设到教学实践均提供了可行性方案,为红色文化发挥作用提供了科学范式,同时书中案例丰富、语言平实,具有很高的可读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