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

时间:2024-05-23

徐惠中/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

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

徐惠中/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农业信息化工作多措并举,持续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走在全国前列。“十三五”期间,全省各地要与时俱进,进一步明确重点任务,抓住关键环节,搭乘“互联网+”快车,全面加快江苏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

一、全面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基础扎实,成效凸现

2015年,全省农业信息系统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建设,以促进“互联网+”农业发展为导向,大力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农业信息服务稳步推进。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延伸信息服务网络和平台,初步实现农业信息服务“高效便捷、手段多样、上下贯通、覆盖全省”。强化12316惠农服务。在全国率先启用农业部“12316”云呼叫平台,12316热线咨询服务范围基本实现全省覆盖。全省12316短信用户服务数量增加到308万户,全年编辑各类短信内容1万多条,累计发送短信3.1亿条次。加强信息交流互动。全省各级农业网站加大信息采集发布力度,强化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所需的信息采编、整理和发布,为广大农民和农业市场主体及时提供丰富便捷的信息服务。江苏农业网累计发布信息1.2万多条,回复在线留言咨询300多条,部分地区还开通了农业政务微博、微信,有效拓宽了信息服务渠道。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全省共建设村级站1237个,培训信息员3243人次。16个试点县依托益农信息社,开展农业公益、便民生活、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四类服务。在全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推进会上,江苏省作了典型交流发言,农业部及北京、湖南、湖北、浙江、内蒙古等省市先后派人到江苏省考察调研。

(二)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把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作为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创新方式,加大扶持,着力推进。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大。省农委会同省发改委、省商务厅出台了《关于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意见》,总结推广宿迁“一村一品一店”经验,推动农业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带动农产品网络销售额显著增长,有力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平台建设有较大突破。省农委与苏宁云商集团合作建设苏宁易购中华特色馆·江苏馆,累计组织235家企业、4000多个农产品入驻。支持省农技协等单位建设京东·江苏农产品馆。全省各地涌现了14个淘宝特色中国地方馆、7个京东地方特产馆、13个苏宁中华特色地方馆,阿里巴巴“千县万村”计划在10多个县(市、区)落地生根,2015年全省拥有淘宝镇3个、淘宝村127个,数量上升至全国第三。示范基地建设与万人培训进展顺利。大力扶持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组织评选全省114家示范基地,一批县市被评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举办全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示范班,全省累计培训近13000人,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初步培养了一支具有一定电子商务技能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三)智能农业建设初见成效。全省积极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农业各领域的应用,加快推广成熟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建成了一批智能农业示范基地,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升。省级加快推进江苏省粮食生产监测系统建设,整合相关资源,拓展服务功能,扩大应用服务范围,为掌握全省农业生产情况增添了信息化手段。苏州市围绕农业“四个百万亩”主导产业,新建“智慧农业”示范基地22个,其中张家港市常阴沙农业园区建成水稻精确栽培与生产智能管理系统,覆盖面积近2万亩。常熟市董浜现代农业园区开发智慧农业综合管理平台,覆盖3.9万亩蔬菜和1.24万亩水稻。盐城先后建成25个粮食主产乡镇农情智能监测点和1个市级监测指挥中心,以及205个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示范应用基地。南京新建成3个园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和8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常州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监管信息化,武进区政府与南京农业大学、中荣国投产业联盟合作共建武进智慧农业研究院。宿迁制定了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规划,推进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设施栽培三大物联网技术应用,当年新增农业物联网示范点21个。2015年,全省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面积占比达13%,组织评选52家省级智能农业示范基地。

与此同时,为更好地推动农业信息化工作,一些地方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制定了发展规划,出台了扶持政策,加大了财政投入,建立了考核机制,相关经验和做法值得各地认真学习。总体看,江苏省农业信息化工作处于全国前列,互联网农业发展速度加快,涌现出了一批水平高、示范性强的先进典型,求创新、抓亮点、重应用已经成为上下共识之举。据初步统计,全省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57%。南京、苏州、盐城及南京农业大学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示范基地数量、质量全国领先。在农业电子商务方面,江苏被列为全国10个农业电子商务试点省(区、市)之一。在智能农业方面,江苏省5家企业入选2015年度农业部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在信息服务方面,全省12316短信用户数量突破300万户,用户数量全国第一。信息进村入户试点村级站建设数量全国领先。全省农业信息化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现代农业建设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思想认识不到位、发展基础较薄弱、体系队伍不健全和配套政策不完善等四个方面。这些问题制约了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发展,迫切需要予以重视并逐步加以解决。

二、科学谋划“十三五”工作思路,突出重点,统筹实施

2015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国家有关部委下发了《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省委省政府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将“互联网+”现代农业作为一项重点行动加以实施,提升农业水平,助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国家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工作,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农业建设孕育巨大的农业信息化需求,农业信息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互联网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十三五”是全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农业信息化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省农委把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总体思路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引,以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中心任务,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发展,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各个环节和农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积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全面提升全省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具体目标是:到“十三五”末,全省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到65%,互联网农业成为促进全省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支撑力量。力争实现“123”目标,即农业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000亿元;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面积占比达到20%以上;县(市、涉农区)信息进村入户、农业行政管理网络化、农业市场主体信息服务3个全覆盖。主要措施是:积极组织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动实施一批关联度大、带动性强、覆盖面宽的项目,突出“四个重点、四个加快”:

(一)以设施农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物联网建设。以提高生产效益和劳动效率为主要目标,围绕各类现代农业园区、科技示范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规模种植养殖场推动智能农业建设,重点在大田种植、园艺生产、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流通、农机作业、林业等领域,推广一批节本增效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实现远程监控可视化、管理决策智能化、生产控制自动化。

(二)以特色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做大做强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平台,通过对接知名电商建设地方特产馆、特色网店,发展县域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乡镇电商服务站和村电商服务点,推进农业电子商务社会化服务,逐步建立县乡村三级农业电商服务体系。推动农业特色产业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着力提高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农产品交易额中的比重。持续开展电子商务“万人培训”,打造一支会策划、善经营、懂管理的农业电子商务从业队伍。

(三)以建立农业大数据为重点,加快推进管理服务网络化。加强农业数据中心建设,开展农业生产、农业灾情、市场行情等信息采集汇总工作,推进涉农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提升网站、短信、微信、微博等惠农平台服务功能,完善信息发布机制,提高信息服务效能。加快推进国家涉农大数据省级分中心建设,建立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进一步完善农业管理指挥系统,实现农业部门管理服务网络化、高效化、便捷化。

(四)以做好四项服务为重点,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建立健全信息进村入户机制,加强与金融、邮政、通信等运营商、服务商合作,探索合作共建、互惠互利的协同推进模式,完善益农信息社硬软件设施,重点培育一批资源配置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村级示范社。整合农业部门信息资源,引入更多便民服务资源,培训提高信息员服务能力和经营素质,扎实提升益农信息社公益、便民、电商和培训体验等服务水平。

全省各地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发展互联网农业、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意义,全面把握“十三五”工作思路与目标任务,坚持抢抓机遇促发展、创新举措求发展,将农业信息化、互联网农业作为地方“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重点工作,在政策扶持、产业推动、技术支撑等方面主动作为,加快培育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强劲发展动能的互联网农业,促进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三、准确把握全省农业信息化工作任务,全面推进,狠抓落实

全省各地要紧紧围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现代农业建设的中心任务,积极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各领域、各环节的应用,提升现代农业信息装备水平,增强全省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能力,支持引领现代农业发展。2016年目标任务是:全省农产品网络营销额增长15%以上,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面积占比达14%以上,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58%以上,保持全国领先水平。重点是“推进两大发展、提升三个能力”:

(一)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要把推进农业电子商务与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相结合,与全省“一村一品一店”发展相结合,与知名电商及相关部门的农村电商发展战略相结合,形成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合力。一要大力扶持网上营销。对运用电子商务营销农产品的自然人、家庭农场、合作社及农业企业,以及销售业绩突出、入驻农产品数量较多、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明显的地方特产馆进行扶持,激发农业市场主体上网营销农产品积极性。大力建设地方特色(特产)馆,进一步发动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农产品入驻开展网上销售,着力打造苏宁易购中华特色馆·江苏馆和京东商城江苏农产品馆。二要抓好农资电商试点工作。鼓励建设提升农资电商平台,发动规模大、产品优、品牌好的农资生产经营企业网上销售化肥、种子、农药、兽药、农机具等产品,支持构建多元化的配送体系,指导建立农资质量安全保证制度。推进农资电商平台与12316惠农短信、相关管理信息系统对接,提高农资精准服务水平。三要开展电子商务万人培训。继续组织对农村青年、大学生村官、返乡务工人员、退伍军人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电商培训,通过整合培训资源,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加快培育农业电商“新农人”。支持涉农大专院校开展电子商务教育,鼓励在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培育一批扎根农村的农业电子商务人才。

(二)大力发展智能农业。智能农业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管理精准化水平,已成为培植现代农业发展潜能的新动力。一要建立协作推进机制。针对目前农业物联网相对分散、规模较小、成本较高,还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链的特点,联合科研院所、IT企业等成立全省智能农业研究推广协作组,加强技术攻关,强化技术集成应用,研发和提升一批农业物联网设备。二要加强示范基地建设。重点在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规模种植养殖场等区域和单位推广应用畜禽养殖、园艺生产、水产养殖、大田种植、农产品加工流通的智能化生产、精准化监控技术,每县(市、涉农区)至少新建成一个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基地。三要开展模式总结推广。及时总结智能农业建设的经验做法,梳理归纳一批节本增效、经济适用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加快推广应用。开展智能农业发展状况动态监测,优化智能农业发展绩效评价指标,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应用智能农业技术。

(三)大力提升信息进村入户服务能力。要把信息进村入户与“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相结合,增强信息进村入户服务能力。一要着力建好益农信息社。积极与阿里巴巴“千县万村”、京东“渠道下沉”、苏宁农村电商战略以及商务、供销等部门电子商务进农村等行动计划相结合,探索益农信息社与农业电商村级点、金融部门服务点、邮政部门村邮站融合发展。各试点县(市、区)已建的益农信息社要进一步完善强化服务功能,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建和将要新建的要按照“六有”标准和“四类”服务要求加快建设,并加强探索创新。二要着力开展信息服务。认真做好信息进村入户工作指导服务,开展信息需求调研,摸清农业市场主体和广大农户实际需要,切实提升四类服务水平。要完善农业网站、12316短信、微博微信等为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细分信息服务对象,提高信息采编水平,优化信息服务专家队伍,提高信息服务针对性、时效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三要着力提高信息员能力。信息员的能力和素质不仅关系到工作成效的好坏,更直接影响信息社的可持续发展。要采取专家辅导、经验交流、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对信息员加强诚信守法、风险防控、规章制度、相关业务知识与技能等培训,切实提高信息员服务能力和经营素质,真正做到为农服务、为民服务。

(四)大力提升农业信息管理服务能力。进一步利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加快构建新型工作平台、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提升农业指挥调度能力。一要加强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推动和完善江苏农业资源、农技推广、农村“三资”、农业执法、农产品质量、动物和动物产品安全监管、现代农业园区等业务管理系统建设。二要提升管理平台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现有各类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扩大对相关信息数据的监测和采集,通过强化系统间数据互联互通,提高数据信息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升实时、远程农业指导服务能力。三要提高农业信息工作效率。运用互联网思维,建立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信息采集、分析和发布机制。顺应现代办公新要求,加快建设移动办公系统。建立健全上下协同、运转高效的信息化管理队伍,加强信息化技能培训,切实转变管理服务方式,提高管理服务效率。

(五)大力提升农业大数据建设服务能力。要贯彻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有关要求,落实农业部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农业数据中心建设。一要抓好农业数据库建设。结合江苏实际,重点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农业科技服务、休闲观光农业、12316惠农短信等农业数据库建设,并着力强化信息资源数据采集积累工作。二要注重开展数据分析。调动社会力量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力量,运用数据挖掘、知识发现等技术,加快建立数据分析模型、专家智能决策系统,为农业生产经营的趋势分析、价值发现、预报预警等提供有力支撑。加强数据分析,研究把握市场变化和发展趋势,为农业结构性调整和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提供决策依据。三要促进实现数据共享。切实加强部门间协作,启动建立信息数据共建共享机制,逐步建立数据交互平台,强化数据互联互通,促进资源融合共享。根据农业部要求,积极配合国家涉农大数据中心建设,力争及早纳入国家涉农大数据省级分中心建设规划。□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