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四川省“十二五”审定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稻特征特性分析

时间:2024-05-23

杨扬况浩池曾正明罗俊涛陈光珍

蒋钰东1,2何兴材1,2付均1,2郑军1,2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农业部西南水稻分子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试验室,四川德阳618000;2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四川泸州分中心,四川泸州646100;#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zzmok783@163.com)

四川省“十二五”审定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稻特征特性分析

杨扬1,2#况浩池1,2#曾正明1,2*罗俊涛1,2陈光珍1,2

蒋钰东1,2何兴材1,2付均1,2郑军1,2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农业部西南水稻分子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试验室,四川德阳618000;2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四川泸州分中心,四川泸州646100;#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zzmok783@163.com)

对“十二五”期间通过四川省审定的9个中籼迟熟优质杂交稻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旌优127组合在“优、早、丰、抗”等方面表现较好,其次是川优6203。同时针对参试9个组合存在的垩白高这个共性问题,提出从米粒容重和宽厚比方面着手,降低稻米的垩白。

杂交稻;中籼迟熟品种;特征特性;审定;四川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品质优良的水稻品种选育和应用越来越受欢迎。四川省水稻常年播种面积在200万hm2以上,其中,90%以上的杂交稻组合属于中籼迟熟杂交稻。因此,选用优质、高产和抗逆性好的中籼迟熟杂交稻,对四川水稻生产的稳步发展和满足市场对优质稻米的需求非常重要[1]。“十二五”期间,四川育成并通过四川省审定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稻品种有9个。笔者分析了这9个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品质性状、稻瘟病抗性和其他特征特性,以为生产上选择和应用中籼迟熟优质杂交稻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为“十二五”期间通过四川省审定的9个中籼迟熟优质杂交稻品种(表1),分析数据来自2010-2014年四川省水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总结。采用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2]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水平

从表2可见,这9个品种在区试中的平均产量变幅为498.55~556.83 kg/667 m2,平均为526.57 kg/667 m2,各品种间产量存在一定差异,其变异系数为4.13%。平均产量最高的是川优6203,为556.83 kg/667 m2;其次是花香优1号,为552.2 kg/667 m2。各品种区试平均产量与对照相比,增幅为1.77%~5.48%,平均为3.53%,增幅变异系数为33.53%。与对照相比,增幅最大的是宜香优1108,为5.48%;其次是宜香优2115,为4.53%。

9个品种在生产试验中平均稻谷产量变幅为525.53~558.65 kg/667 m2,平均为543.88 kg/667 m2,其变异系数为2.17%。生产试验产量最高的是泸优908,为558.65 kg/667 m2;其次是旌优127,为555.0 kg/667 m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与对照相比,增幅为1.77%~6.30%,平均为3.86%,其变异系数达到42.19%。与对照相比,增幅最大的是宜香优1108,为6.30%;其次是花香优1号,为6.18%。

2.2 稻米品质

从表3可见,这9个中籼迟熟优质杂交稻品种的整精米率变幅为52.4%~59.4%,平均为56.16%;长宽比变幅为2.8~3.2,平均为3.0;垩白粒率变幅为16.0%~28.0%,平均为20.2%;垩白度变幅为2.2%~5.0%,平均为3.5%;胶稠度变幅为61~86 mm,平均为74 mm;直链淀粉含量变幅为15.2%~24.0%,平均为17.5%。

从各指标的变异程度来看,整精米率的变异程度最小,变异系数为3.98%;其次是长宽比,变异系数为8.10%;第三是胶稠度,变异系数为13.58%;第四是直链淀粉含量,变异系数为16.38%。变异程度较大的是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变异系数达到20.35%和30.79%。这与况浩池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3]。

表1 “十二五”期间四川省审定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稻品种

表2 “十二五”四川省审定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稻品种区试和生产试验产量表现

9个品种中整精米率达国颁优质稻谷1级标准的有4个品种,占44.44%;达国颁优质稻谷2级标准的有4个品种,占44.44%。没有品种垩白粒率达国颁优质稻谷1级标准;有7个品种垩白粒率达国颁优质稻谷2级标准,占77.78%。没有品种垩白度达国颁优质稻谷1级标准;有4个品种垩白度达国颁优质稻谷2级标准,占44.44%。胶稠度达国颁优质稻谷1级标准的有6个品种,占66.66%;达国颁优质稻谷2级标准的有3个品种,占33.33%。直链淀粉含量达国颁优质稻谷1级标准的有1个品种,占11.11%;达国颁优质稻谷2级标准的有3个品种,占33.33%。

9个品种中综合品质指标达国颁优质稻谷2级标准的有3个品种,占33.33%;达国颁优质稻谷3级标准的有6个品种,占66.66%;尚无综合品质指标达国颁优质稻谷1级标准的品种。

2.3 生育期和经济性状

从表4可见,这9个品种的生育期变幅为144.8~154.5 d,平均为151.9 d;有2个品种的生育期比对照短,有1个品种生育期与对照相同,有6个品种的生育期比对照长。有效穗数变幅为12.3~15.0万/667 m2,平均为13.7万/667 m2。穗长变幅为23.9~28.2 cm,平均为26.4 cm。穗着粒数变幅为161.2~207.9粒/穗,平均为174.7粒/穗。结实率变幅为76.9%~83.6%,平均为80.4%。千粒重变幅为27.6~32.8 g,平均为29.5 g。从各性状的变异程度来看,生育期的变异程度最小,变异系数为2.01%;其次是结实率,变异系数为3.09%;第三是穗长,变异系数为4.34%;变异程度最大的是穗着粒数,变异系数达到8.88%。这与况浩池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

9个组合中生育期最短的是旌优127,为144.8 d,比对照短4.2 d;生育期最长的是蓉18优609,生育期为154.5 d,比对照长1.9 d。有效穗数最多的是花香优1号,达15.0万/667 m2;其次是川优6203和旌优127,均为14.8万/667 m2;最少的是宜香优2115和泸优908,只有12.3万/667 m2。穗长最长的是宜香优2115,为28.2 cm;其次是宜香优1108,为27.0 cm;最短的是旌优127,只有23.9 cm。每穗着粒数最多的是蓉18优609,达207.9粒;其次是泸优908,为188.5粒;最少的是宜香优2115,只有161.2粒。结实率最高的是宜香优2115,为83.6%;其次是宜香优1108,为82.8%;最低的是花香优1618,只有76.9%。千粒重最高的是宜香优2115,达32.8 g;其次是花香优1号,为31.1 g;最低的是蓉18优609,只有27.6 g。

表3 “十二五”四川省审定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稻品种品质状况

表4 “十二五”四川省审定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稻品种生育期和经济性状表现

表5 “十二五”四川省审定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稻品种抗稻瘟病鉴定结果

2.4 稻瘟病抗性

从表5可见,9个品种的穗颈瘟平均级变幅为4.50~6.25级,平均值为5.64级。各品种穗颈瘟最低级变幅为1~5级,平均值为3.67级。各品种穗颈瘟最高级均为7级。从检测结果看,9个品种中对稻瘟病抗性相对较好的是川优6203,穗颈瘟平均级为4.50级;而对稻瘟病抗性相对较弱的是宜香优1108,穗颈瘟平均级为6.25级。

3 讨论

以本分析结果和品种特性为依据,笔者认为在3个2级优质米品种中,从品质、产量、抗性、熟期和整精米率来衡量,旌优127表现较好,该品种米质为2级优质米,整精米率58.1%,生产试验产量达到550 kg/667 m2以上,全生育期在同类品种中最短,抗稻瘟病能力中等;但从抗稻瘟病角度考虑应选用川优6203;从米饭适口性和香味角度考虑可选用宜香优2115。在6个3级优质米品种中,综合比较以花香优1号和宜香优1108表现较好。在不同的地区选用哪一个品种,笔者建议应在当地农技部门和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根据生态条件选择,并配套相应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本文涉及的9个优质稻品种,其评优质级别的品质指标是经仪器鉴定的理化指标(主要是碾米品质、外观品质、理化品质),尚缺GB/T17891-1999《优质稻谷》中要求的食味品质,而好看好吃的稻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优质稻米。因此,各地在种植某一个优质品种前,建议不妨先试种品尝,从产量和好看好吃角度,选择适合当地的优质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十二五”四川省审定的9个优质杂交稻品种,尚无品种综合品质达到国标1级优质米标准,主要原因在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这2个性状上没有品种达国标1级优质米标准,这是四川育成水稻品种品质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制约因素,也是四川水稻品质育种长期面临的难题[1,3]。因此,降低垩白应该是水稻品质改良育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三系杂交稻品种选育上,不但要加强不育系的垩白改良,同时恢复系垩白的改良也不容忽视。根据育种实践,笔者建议从米粒的容重和宽厚比着手,也许能在降低垩白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况浩池,曾祥瑞,罗俊涛,等.“十一五”国审适宜四川种植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稻特征特性分析 [J].中国稻米,2013,19(5):36-40.

[2]唐启义,冯光明.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况浩池,罗俊涛,曾正明,等.“十一五”四川省审定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稻主要特征特性分析[J].中国稻米,2012,18(5):35-38.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Late-maturing Medium Indica Hybrid Rice with Fine Quality in Sichuan Province

YANG Yang1,2#,KUANG Haochi1,2#,ZENG Zhengming1,2*,LUO Juntao1,2,CHEN Guangzhen1,2,JIANG Yudong1,2,HE Xingcai1,2,FU Jun1,2,ZHENG Jun1,2
(1Rice and Sorghum Research Institute,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ey Laboratory of Southwest Rice Biology and Genetic Breeding, Ministry of Agriculture,Deyang,Sichuan 618000,China;2Luzhou Branch of National Rice Improvement Center,Luzhou,Sichuan 646100,China;#The author equal contribution in this paper;*Corresponding author:zzmok783@163.com)

Main Characteristic of 9 late-maturing medium indica hybrid rice combinations were analyzed,which was authorized by Sichuan Crop Variety Approval Committee in the 12th five-year pla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Jingyou 127 is best in“quality,maturing period,yield and resistance”,the second is Chuanyou 6203.And for the common problem of high chalk of the 9 rice combination,the authors put forwarded some measures to decrease the chalk rice rate and chalkiness degree from grain bulk density and width-thickness ratio.

hybrid rice;late-maturing medium variety;characteristic;approval;Sichuan Province

S511.2+1

A

1006-8082(2017)02-0060-04

2016-11-23

四川省财政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专项资金项目(2016ZYPZ-034);四川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5NZ0003);德阳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专项)(2014CNZ004);四川省“十三五”水稻育种攻关项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