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不同加工类型样品大肠菌群检测方法选择研究

时间:2024-05-23

郑二帅,曹 猛,李 娈,梁兰兰,廖熙娜

(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广东中山 528400)

0 引言

大肠菌群作为食品安全控制环节中重要指标之一,GB 4789.3—2016 中提供了2 种方法,分别为第一法(MPN 法) 与第二法(平板计数法)[1],不同的企业会根据自身的试验室设备、试剂、人员技能、样品种类及对检测结果交期的需求。自主选择第一法(MPN 法) 或第二法(平板计数法) 进行检测,对于2 种方法检测灵敏性,不同类型样品最适的检测方法,以确保结果的符合性研究的较少。规范不同类产品最适宜的检测方法,把好质量关,确保生产产品的食品安全性,是作为食品生产品控工作者的核心职责。

通过对不同类型样品同时用2 种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对比检测结果差异性,对差异性原因进行调查研究,为不同样品选择检测方法提供指导依据[2]。

大肠菌群测定第一法(MPN 法),采用以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LST) 为主要试剂的检测方法,通过在(36±1) ℃培养24~48 h,对产气发酵管,转接到煌绿乳糖胆盐肉汤(BGLB) 管中,(36±1) ℃培养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确定样品中大肠菌群最大可能数MPN 值。

GB/T 4789.3—2016 大肠菌群测定第二法(平板计数法),采用结晶紫中性胆盐琼脂(VRBA) 主要试剂,以通过在(36±1) ℃培养24~48 h,挑取典型和可疑菌落至煌绿乳糖胆盐肉汤(BGLB) 管中,(36±1) ℃培养条件下培养24~48 h 进行复发酵验证试验。

1 材料试剂与试验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1.1 材料

抽取两类典型样品,A:某公司经生产加工产品,细胞遭受破损的样品,分别为酱料半成品样200 份和腐乳半成品样220 份;B:某公司员工手部、工作服擦拭抽样,菌落细胞未经物理化学破坏的样品,共150 份。

1.1.2 试剂

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LST)、煌绿乳糖胆盐(BGLB)、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无菌磷酸盐缓冲液(KHPO)、无菌生理盐水、1 mol/L NaOH 溶液、1 mol/L HCl 溶液。

1.2 试验方法

依据标准:GB 4789.3—2016 的方法要求,分别采用第一法(MPN 法) 和第二法(平板计数法) 对样品进行检测,依据产品内控标准,对照检测结果对产品进行合格率判定。

1.3 样品合格率判定标准

样本的大肠菌群数合格判定标准依据企业标准制定,大肠菌群数<3.6 MPN/g 或者<3.6 CFU/g。

2 检测过程及结果

2.1 检测过程

样品检测均使用同一品牌同一批次的试剂,消除试剂的误差影响,检测人员为同一组2 名人员,均为检测经验3 年以上人员,以消除检测过程的人员操作误差。

2.2 检测结果

第一法(MPN 法) 和第二法(平板计数法) 的检测结果比较见表1,不同检测方法样品不合格率对比见图1。

图1 不同检测方法样品不合格率对比

表1 第一法(MPN 法) 和第二法(平板计数法) 的检测结果比较

2.2.1 结果分析

由表1 可知,采用GB 4789.3—2016 检测腐乳、酱料半成品样、员工手部、工作服擦拭样的不合格率经统计学分析(X2=0.076,p>0.05) 差异无显著性,在总计570 份样品,第一法(MPN 法) 检测结果超出内控标准样品数为44 个,占比7.72%。第二法(平板计数法) 检测结果超出内控标准样品数为33 个,占比5.79%。第二法(平板计数法) 与第一法(MPN 法) 相比,绝对偏低1.93%,同比相对偏低25.0%。

不同类样品检测结果差异性较大,其中腐乳、酱料半成品样品,第一法(MPN 法) 的检测结果依据内控标准判定不合格率,分别为8.18%,5.50%;第二法(平板计数法) 检测结果依据内控标准判定不合格率分别为5.45%,3.50%。第二法(平板计数法) 与第一法(MPN 法) 相比,分别绝对偏低2.75%,2.00%,同比相对偏低33.6%,36.4%;2 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偏差比较大,第二法(平板计数法) 检测量明显低于第一法(MPN 法) 的检出量。

员工手部、工作服抽样品,第一法的检测结果依据内控标准判定不合格率为10.0%,第二法(平板计数法) 的检测结果依据内控标准判定不合格率为9.3%,第二法(平板计数法) 与第一法(MPN 法)相比,绝对偏低0.7%,同比相对偏低7%;2 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偏差不明显。

2.2.2 原因分析

(1) 样品的差异性- 细胞破损程度。腐乳、调味酱样品中存在的盐分、香辛料、防腐剂等抑菌物质会使微生物生长受到抑制,导致微生物代谢缓慢、代谢速率不一致。同时,调味酱样品中存在的油脂会包埋微生物,影响生长。该类产品经历了物理打磨、加热等生产加工破坏,部分细胞处于受损状态,活性不足。需要在修复受损细胞后方能进入对数生长期进行繁殖生长。

设备、容器工器具表面、手部表面取样,通过涂抹、擦拭或冲洗取得的样品中,含量微生物大多处于完好活跃状态,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快速进入对数生长期进行繁殖,在检测过程中显化出来。

(2) 检测方法差异性。第一法(MPN 法) 中,初发酵试剂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豚肉汤(LST) 中含有磷酸氢二甲和磷酸二氢钾是较好的缓冲剂,能够较好维持LST 肉汤的PH 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更适合大肠菌群生长[3]。第一法(MPN 法) 的初发酵时间是24~48 h,相对延长的初发酵时间,可使受损的细胞得到较为充分的恢复时间。因为加工食品大多经过磨碎、高温或冷冻等处理,大部分细菌的细胞处于受损状态,细胞修复恢复活性需要时间较长,延长到48 h,可以使细胞得到较为充分的恢复时间,进入对数生长期后积累一定的量,使检测结果显化出来,从而使初发酵管呈阳性,降低漏检几率。

第二法(平板计数法) 中,在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的培养时间为18~24 h,此过程中,部分受损的细胞尚未修复完毕进入对数生长期[4]。没有充足的时间在平板上形成菌落形态,检测操作时覆盖的琼脂厚薄程度存在差异,也会造成菌落呈现的不一致性,存在一定数量的漏检菌落群,因此结果偏低[5]。

3 结论

3.1 第一法(MPN 法) 和第二法(平板计数法) 检测灵敏性

(1) 对于经过破坏性生产加工的样品,使用第一法(MPN 法) 检测的检出量要平均高于第二法(平板计数法) 的检出量。第一法(MPN 法) 的检测灵敏性更高一些。

(2) 对于一般性表面擦拭抽取样品,如设备、容器工器具表面、手部表面取样等,第一法(MPN法) 和第二法(平板计数法) 的检测量水平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性。2 种方法检测灵敏性无明显差异性。

3.2 检测方法优劣对比性

在方法优劣性对比,第一法(MPN 法),优点:检测灵敏度高,准确性更强,检测操作过程相对比较简便,对人员操作技能要求相对较低;缺点:耗时长,需要72~96 h。第二法(平板计数法)[6],优点:耗时短,需要48~72 h;缺点:相对第一法的灵敏度要略低,检测操作步骤多,操作比较繁琐,对平板典型菌落的判定和计数需要较高的认知能力,对检测人员技能要求高,检测成本高。

3.3 检测指导建议

在方法选择上,可以按照如下原则选择:

(1) 对于生产过程半成品及终产品等经历破坏性加工的样品,可优先选择第一法(MPN 法) 进行检测,以确保检测结果接近的真实水平的符合度。

(2) 对于一般性表面擦拭抽取样品,如设备、容器工器具表面、手部表面取样等,第一法(MPN法) 和第二法的检测量水平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性。试验室可根据自身的试剂、仪器及交期要求自由选择检测方法。

(3) 对于部分样本目标菌含量较高,需要尽快了解样本目标菌群大致含量的,可采用第二法(平板计数法) 进行检测,通过平板上的典型菌落,做出大致性的初步结果报告,然后复发酵进一步长期验证试验。

建立在选取的2 种典型样本类型基础上做的分析结论,作为指导性的建议,并无绝对的要求,各实验室需要综合根据试验条件、检验交期、成本控制、人员技能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选择检测方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