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王 楠,金建昌,刘彩琴,谢广发
(浙江树人大学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5)
食品科学是应用于食品工业的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食品的营养与健康、工艺设计与社会生产、食品加工贮藏与食品安全卫生等科学理论内容。食品科学学科是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健康的重要学科[1]。食品科学是涉及多学科领域交叉的应用性学科。食品科学专业的建设目标是培养具备面向未来国家食品行业发展建设的需要,适应未来食品科学技术进步、专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2-3]。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国际交流合作的常态化,食品专业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4]。据统计,85%的科技资料(包括书籍、期刊、专利和操作说明书等) 都是以英语出版发行的,大型权威国际学术会议和博览会等工作语言大多为英语[5]。
“食品专业英语”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的专业基础平台课,旨在培养既懂岗位技能,又善专业英语的专业人才。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食品专业英语论文的阅读和写作技能,并培养学生阅读相关专业行业文件和查阅国际食品研究领域的新动态的能力。因此,在现有的办学基础上,本着以“实际、实用、实践”为原则,注重高校学生实际水平和食品相关企业岗位要求相衔接,开展项目化教学模式驱动“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改革[6],对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与行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设有食品相关专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达400 余所,这些食品专业及其相关专业均开设“食品专业英语”课程[7]。“食品专业英语”是食品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以后,为提高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和阅读国外文献资料、掌握一定的专业英语写作能力而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因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工程、食品营养、食品分析、食品安全等多个专业方向,由于食品行业的复杂性、行业历史的悠久性、食品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相关性,涉及的专业词汇和术语较为广泛,虽然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但在较好掌握专业英语知识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8]。
食品专业主要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等很多个专业方向,并且即使相同专业方向,不同高校食品专业方向侧重点的不同,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的不同,造成不同研究方向学生的知识背景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的选取是一个关键问题。根据地区特点和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设置专业英语课程内容十分必要。另一方面,食品相关专业大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希望学生掌握学以致用的知识,提高实际应用的能力。目前,食品专业英语类的高校教材主要包括农业院校(福建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农业大学) 和综合性大学(江南大学) 等编著的教材,内容丰富,并提供选用余地。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地域发展特点和行业发展的现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教学构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专业英语知识的教学效果。对“食品专业英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以“能力为中心”,解决学生在实际的生产管理工作中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问题。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是理论与实践逐步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基于具体工作任务,整合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工作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践行动习得经验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项目化教学模式驱动,每个项目基于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设计项目任务、综合能力培养要求、学习资源要求及时间进度要求等。
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强调应用型的特点,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共性问题,优选精讲课程核心知识,构建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层次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项目具体内容的选择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学内容;②具有代表性;③具有时效性。通过提出系列问题,突出教学重点,突破应用难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项目内容选取的主要原则如下:
一是选取在专业课程实践环节中常见的实训项目,如黄酒、焙烤食品、饮料的制作、乳制品的加工等典型食品的加工原理及加工过程。例如,产品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料和辅料是什么,每个产品的加工原理是什么,原辅料的具体作用机制是什么,如何阅读英文资料开展生产加工,通过一系列问题开展学习、交流和讨论,以提高学生英文文献查阅、阅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查资料,并且以台上演讲的形式进行专题汇报,要求尽量采用全英文汇报,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展示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二是选取近年来的食品安全热点问题。譬如发酵酒中生物胺残留、食品添加剂滥用等食品安全问题的案例,通过热点引起关注,一方面帮助学生正视食品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能够英文表述和讨论。
三是选取食品企业专业英语的应用案例。比如专业英语在食品相关企业文化推广、产品销售过程中的应用。设置相应模块,用英语进行行业企业文化推广、产品推广及销售等。
(1)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以“模块实训”为载体,“以学位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以真实的问题设置情境[9],学习过程中,学生分组学习,自主搜集文献资料、分析具体问题,并进行团队合作,教师主要是协助指导作用,最终形成小组项目成果。将整个教学环节分解为资料汇集收集、问题剖析、情境模拟、实践实训4 个阶段,教学过程中以“问题导向”为中心、“学生为主”为核心,“精讲多练”为手段,通过师生互动,结合案例式教学、课题式教学、探究式教学,通过优化课内、强化课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辅助科研。鼓励学生以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新苗人才项目、实验室开放项目等形式,实践将专业英语应用于研究课题中去,通过阅读、整理外文文献,通过项目组成员讨论,共同协作,理解项目内容,通过分析、讨论输出项目成果,并用专业英语进行成果展示,通过团队协作,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3) “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的新型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插入动画、图片和表格的形式,丰富课堂授课形式,结合内容丰富、功能多样的课件,使课堂教学更加形式多样、形象生动、直观易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才能切实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项目导向,架构知识框架。例如,针对食品加工工艺模块,开展项目实训内容实践(①Wine making;②Beverage processing;③Dairy processing;④Bakery processing 等),打破传统专业英语纯理论教学框架,充分体现“以做促学”“以学辅做”“学做结合”。通过设计几个模块,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选择实训模块,并组成小组,基于前期专业基础,设计英文加工流程及操作要点并汇报。教师评价,组间评分。学生查阅资料反复琢磨流程,组内进行交流,设计产品规格、加工过程,细化加工流程,成果展示过程中通过互相交习的建议。学生会从整个过程中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是一味地讲解句子如何翻译、技巧如何使用,而是对于操作性较强的知识点,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掌握。这就需要教师深层次剖析知识要点,合理构建教学框架,列出重点难点,并设计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案。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多种学习模式,进而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为了达到理想中的专业英语教学效果,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模块实训”为载体,以“项目化教学”为驱动,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为途径,以提高学生专业英语阅读、翻译能力为目标。通过项目化引导,学生分组学习讨论,通过团队协作理解剖析项目内容,查阅文献分析、讨论、校对信息准确度,最后输出译文,并且形成小组项目成果。项目化教学模式驱动,以学为中心,将“被动”转变为“主动”,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模块实训过程中,学生完成将中文专业知识与英文对应表达融会贯通、自成体系的目标。在成果展示过程中,形成独特见解,获得建议,整合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学生学习专业英语之前,已经学习过“食品科学导论”“食品化学与营养学”“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等专业课程,对专业知识已经有了较多的了解和掌握。基于前期专业课基础,根据教学内容整合实训材料,基于学生学习兴趣将进行分组,各组根据模块内容进行阅读资料的学习,并结合项目任务,在深入了解其加工原理、方法、加工过程的基础上,整合学习资料,理论联系实际,最后结合多媒体等形式进行台上汇报,展现学习成果,也可以创新形式,以中英交替口译的方式汇报成果等。通过课前知识整合、课上实训应用、成果展示、提问互动等方式,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还可以通过学生文献阅读、互动提问、交流,增强外文文献阅读能力和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另外,还可以采取课上辩论的方式,强化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达到学以致用。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普通本科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类型之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助力作用。产教深度融合是推进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然趋势。食品专业以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定位,以服务现代农业经济为宗旨。因此,项目化教学模式驱动“食品专业英语”课程改革,以“模块实训”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项目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专业技术知识与英语有机结合。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学生专业技术实用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拓展专业英语应用能力,进而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有效提高高校教育满足社会需求的适应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