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华二代”竞选加蓬总统演绎温州父子的海外传奇

时间:2024-04-24

“华二代”竞选加蓬总统演绎温州父子的海外传奇

遗憾的是,他的中国父亲无缘看到儿子在非洲政坛大放光芒了。早在1986年,程志平就因病去世。虽然父亲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但融在父子两代人血液里的中国情结,却并没有因此中断。

去年8月31日,加蓬共和国总统大选结果公布,温州商人之子让·平以微弱劣势输给现任总统阿里·邦戈。曾任加蓬外长、非盟主席的让·平,在非洲和国际外交界大名鼎鼎,他特殊的名字,更浓缩了父亲程志平在加蓬雨林落地生根、娶酋长女儿的奋斗史。

中国父亲给他精神财富

上世纪30年代,因家乡闹饥荒,让·平的父亲程志平离开温州永嘉县驿头村,在一位友人的帮助下去法国谋生。当年,程志平才19岁。1933年,程志平来到当时属于法国殖民地的加蓬,在让蒂尔港贩卖瓷器。原本打算再回欧洲发展的他,因误了数月才发一趟的船期而滞留加蓬。或是命中注定,他从此与这个非洲中部国家结下了不解之缘。

因盛产石油,今天的加蓬是非洲少有的“富国”。而且因该国横跨赤道线,毗邻大西洋,拥有800公里海岸线和郁郁葱葱的环境,如今旅游业也很发达。但70年前的加蓬却国力贫弱,一直饱受战乱和贫困的折磨。为了在当地生存下来,程志平四处奔波找工作,却因当地就业机会少而屡屡碰壁。一天,程志平到一家法国面包房求职,恰巧该店的面包师傅去世了,老板正焦头烂额。见程志平面相和善,老板就给他一次试用机会。对烤面包一窍不通的程志平凭借勤快好学,很快就能在店里独当一面。3年后,程志平图谋发展,搬迁到让蒂尔港以南150公里的埃丁布埃州首府翁布埃镇。从下海捕鱼到做伐木生意,程志平很快成为这里最能干、最有本事的人,并娶了当地米耶内族酋长的女儿为妻。

1942年,程志平和非洲妻子有了他们的儿子,小家伙肤色黝黑,一头弯曲的头发,很招人喜爱,当地人称呼这个孩子为“平的儿子”。孩子满月时,程志平尊重妻子天主教的习俗,带他去教堂接受洗礼。神父为孩子起了一个教名“让”,为了让儿子记住他的根在中国,程志平又将自己名字中的“平”给了孩子,于是,让·平这个名字由此被人叫起来。每年春天,程志平都会为儿子亲手扎风筝,并陪他放飞。每逢中国春节,他和妻子还会给孩子以及酋长岳父一家人包饺子吃,这种浓厚的中国情结融入到一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父亲的勤勉善良,更是对让·平产生了深远影响。

上世纪50年代初,在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西方公司大举裁员,程志平却没有舍弃一个工人,而是和当地工人共渡难关。危机过后,西方很多公司招不到人复工,而程志平的公司凭借不离不弃,一举成为加蓬木材业的龙头老大。在加蓬,程志平先是教会了当地人织网捕鱼和腌制鲜鱼的技术,如今这些技术仍是当地人生活的重要部分。创业致富后,他还给当地民众捐建学校、盖医院、修公路等,因此在当地很有威望。

“父亲的一生习惯于面对挑战,他始终以自己的勤勉、善良、宽厚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并赢得了非洲百姓对他的尊敬和爱,这也是留给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平曾在纪录片《我的中国父亲》中说,和父亲一样,奋进、公正、包容也是他毕生信奉和追求的信念。在优裕的家庭环境中,让·平茁壮健康地成长着。程志平在非洲热带雨林奋斗了30多年,悟出了人生的两大道理:一是挣钱,二是救人。因此,他希望自己的儿子以后要么做生意,要么当医生。然而让·平天生晕血,吃不成医生这碗饭。所以,他在学生时代的理想是成为银行的高级白领。高中毕业后,让·平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巴黎第一大学经济系。他承袭了父亲勤奋聪明的基因,成为加蓬留学生中的佼佼者!

“火线外交”流露华裔智慧

1970年,适逢加蓬建国10周年,邦戈总统执政3周年之际,让·平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加蓬政府为延揽人才,动员学有所长的留学生回国服务。于是,让·平怀抱一颗为国效力的雄心壮志回到加蓬,在一家国有银行担任副行长。其间,让·平的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

1972年,埃丁布埃州在选举州议会议长时,民众把选票投给了来自中国温州的移民程志平。那一年,30岁的让·平也开始了自己的外交生涯,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职。受聘联合国十多年间,让·平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绩。此后,他又拿到了巴黎第一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学成后归国从政,进入加蓬外交部工作。中国驻加蓬前大使范振水是让·平的挚友,他曾在假日里两次约见让·平,都看到他在办公室里日理万机,案牍劳形。但对于让·平来说,他最突出的能力不止是勤政,还有极具挑战性的“火线外交”。1984年,让·平担任加蓬总统办公厅主任。其间,他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多次参与安哥拉、刚果、乍得、马达加斯加等战乱国家的调解工作。为恢复非洲大陆的永久和平,他不顾个人安危,奔走各战乱国家,好几次险些付出生命代价。

1997年8月7日,时任外交部长的让·平抵达三派割据的刚果(布)首都,交战派之间的分界线是两排汽油桶,战乱惨象触目惊心。在各派武装逐一护送下,他冒着枪林弹雨,往返穿梭于汽油桶之间进行斡旋。让·平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在唇焦舌燥的调停后,剑拔弩张的三方终于冰释前嫌,握手言和。2008年,这位非洲政坛明星又被推举为非盟委员会主席。遗憾的是,他的中国父亲无缘看到儿子在非洲政坛大放光芒了。早在1986年,程志平就因病去世。虽然父亲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但融在父子两代人血液里的中国情结,却并没有因此中断。

他情系中国多次返故土

1987年,让·平陪同总统邦戈访华,第一次踏上中国故土。由于行程安排紧凑,让·平并没有机会回温州故乡。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父亲的亲人却千里迢迢坐火车北上,通过中国外交部找到了他下榻的宾馆。在那里,他和故乡的亲人初次谋面,叙谈过程亲切而美好。让·平告诉温州的亲人,自己是一个有着中国根、中国情的非洲人,从小父亲就经常对他讲温州家乡的事情。“父亲对自己是个中国人感到非常骄傲,当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时,他听后激动得手舞足蹈。那是我平生第一次看到父亲如此兴奋。我也感到骄傲,感到光荣。”临别时,让·平与中国亲人合影留念。更令他感动的是,温州家乡人还特意带来一盘录像带,让他看到了从未见过的故乡和亲人。

1994年,让·平终于踏上温州的土地,开始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寻根问祖之旅。在鹿城区临江镇驿头村,他拉着初次谋面的亲人的手,搀扶着族中长辈的臂膀,走向祖父的故居。当他凝望村里盘根错节的老榕树时,眼神中充满了激动和好奇,也掠过一抹深深的怅惘……“父亲把我和中国联系起来,我又为父亲重新找到了根,找到了他从没见过的亲人,这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感情。如果父亲能够再多活两年,我一定陪他来温州,我想这会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2003年10月,温州市举办世界温州人大会,让·平作为应邀代表再次踏上故土。

2010年11月,时任非盟主席的让·平再次来到温州。他写了一本书《非洲之光》,是他的外交自传,并把中文版图书首发仪式定在了温州,这是他给家乡的一份厚礼。无论让·平走到世界哪个角落,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中国。2013年7月的一天,让·平第6次踏上温州这片故土。这次他不是只身前来,还带来了妻子、儿子、女儿及女婿,一同随行的还有友人程夏尔及其夫人。让·平的父亲程志平当初正是在程夏尔的父亲程松青的帮助下,在外闯荡创业,才有了后来的成就。

邢大军据《幸福》整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