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名垂史册的心脏病病人

时间:2024-04-24

名垂史册的心脏病病人

医学史上,能够名垂史册的都是一些科学家和医生,几乎没有病人。其实,很多病人给我们人类带来的新认知,并不比很多科学家和医生小。

比如路易斯·瓦希坎斯基。1967年,已多次心脏病发作的他被转院到了南非开普敦的一家医院。当时,外科医生克里斯提安·巴纳德建议他接受心脏移植手术。这是医学史上第一例由人到人的心脏移植手术。瓦希坎斯基是立陶宛犹太人,1922年迁移至南非,二战期间,曾在东亚、北非和意大利服役。战后回到开普敦,成为一个杂货商。他是一个狂热的运动员,参加了足球、游泳和举重运动。然而,由于他在生活上不注意,使他身体的健康状况大幅下降,患上了糖尿病和心脏病。他有过三次心脏病发作,最后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

其实,以今天的标准,瓦希坎斯基绝对不适合做心脏移植术,因为他病得太重了。1967年12月3日下午,一位25岁的白人女孩丹尼斯·安·达瓦尔出了车祸,到医院后被宣布脑死亡,其心脏尚在跳动。女孩的父亲被巴纳德说服了,同意捐献女儿的心脏。巴纳德手术小组成员在夜间接到电话后,纷纷赶到医院,一场大战即将展开。手术过程并非想象的那般顺利。最初,巴纳德打算在大腿根部的股动脉置管建立体外循环,以方便手术操作,但患者的血管粥样硬化实在太严重了,体外循环不畅通,压力检测显示急速升高。这时如果发生血管破裂,大量的鲜血将喷涌而出,这个手术也就提前结束了。危急中,巴纳德果断排除险情,重新在胸腔主动脉处建立了体外循环,挽救了这第一次心脏移植手术。

当“丹尼斯的心脏”第一次开始在瓦希坎斯基的身体里跳动起来后,巴纳德命令停掉心肺机,可此时患者的血压开始直线下降,心脏也跳得越来越慢,不得已又重新启动了心肺机,待心跳恢复正常、血压平稳之后,再次关掉心肺机,同样的情况又出现了,巴纳德开始怀疑这次手术是否成功。不过,当他们第三次尝试停掉心肺机时,这颗心脏终于没有令大家失望。经过一整夜的奋战,手术在12月4日7时结束。然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正像当时学术界多数人估计的一样,心脏移植的难点和关键并非手术技巧,而是术后处理。手术虽然结束了,但瓦希坎斯基心力衰竭的情况能否得到缓解,他到底能在术后存活多久,这些问题均是未知,毕竟排异反应仿佛一柄高悬的利剑,不知何时落下,将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斩碎。新植入的心脏确实显示出了强大的作用,患者心力衰竭的情况明显得到了好转,术后第6天,患者开始有了欢笑。巴纳德当时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如果情况继续好转,患者将在3周后出院回家。

术后第9天,瓦希坎斯基出现了胸痛,胸部X线片发现其肺部有阴影。在这个关键时刻,巴纳德犯下了一个令他抱憾终生的错误,他认为这个阴影表示病人已出现了排异反应。他给瓦希坎斯基服了加强其免疫力的药物。可是,悲剧发生了:12月22日,那颗来自丹尼斯的心脏在瓦希坎斯基的胸膛内跳动了18天后,终于因为缺氧而渐渐衰竭,最后停止了跳动。第二天,巴纳德主持了尸体解剖,尸检的结果让他懊恼不已,瓦希坎斯基的死因是肺部感染,并不是排异反应。而巴纳德的处置,则加重了感染。稍能令人慰藉的是那颗心脏并没有问题。也就是说,首例由人到人的心脏移植手术实际上已经获得了成功,它打破了心脏作为灵魂之所的神秘面纱。

当时,美国医学界曾经认为,首例心脏移植手术应该由美国的医生在美国本土完成这一壮举。此前,美国已成功地对动物进行了心脏移植手术。况且,巴纳德手术用的心肺体外循环机是美国发明的。只不过是由于机缘巧合,让巴纳德抢先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

据《文史博览》裘伟廷/文 整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