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从织绳女工到“中国绳王” 她为蛟龙号编织缆绳
“我19岁就来到了公司,当时公司还叫青岛花边厂,我就是一名普通的织绳工。”张旭明告诉记者。她打心底里喜欢这份工作,也喜欢在不起眼的绳子上下苦心琢磨。
2012年,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成功突破7062米。在青岛,有一个人对这件事特别关注,她在得知“蛟龙号”下潜成功后雀跃不已,她就是海丽雅集团董事长张旭明。“‘蛟龙号’上用的绳缆是我们集团制造的,你说我能不关注吗?”
在海丽雅集团的荣誉展区,记者见到了用特殊溶剂浸泡的一段缆绳。“这就是‘蛟龙号’下潜时使用过的一段缆绳,我们把它存放在这里,是一种见证,但更重要的是一种性能测试,我们想继续试验这段绳缆的质量。”谈起为“蛟龙号”提供特种绳缆的事,张旭明的脸上是掩饰不住的骄傲与自豪。
记者了解到,海丽雅集团历史上曾经历多次改制,名称也一再变化,从1922年资本家创立的以生产女士扎头绳为起点的协成花边厂,1956年实现公私合营,1967年转为全民所有制企业,1977年更名为青岛花边厂,1993年改名为青岛海润实业总公司,但仅在4年后就因资不抵债被青岛第八棉纺织厂兼并,1998年由青岛第八棉纺织厂、青岛纺联、青岛纺织供销公司三方合资成立了青岛海丽花边织带有限公司。此时,张旭明出任公司总经理。
“我19岁就来到了公司,当时公司还叫青岛花边厂,我就是一名普通的织绳工。”张旭明告诉记者。她打心底里喜欢这份工作,也喜欢在不起眼的绳子上下苦心琢磨。在当时市场低迷、订单下滑的情况下,张旭明“临危受命”,走马上任。而她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推动企业的“转型”。
“当时企业负债累累,好几个月都发不出工资。1993年我们就开始研发应急产品,但当时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虽然也做出口,但销量并不理想。”发现了企业低效益的原因,张旭明就着手开始推动企业的转型。“走‘专、精、特、新’道路,才能救活这个企业。”通过一次次科技创新,张旭明把微利的绳带产品带向技术含量更高的精细领域。海丽雅集团也从当年的资不抵债成为如今拥有“中国绳王”称号的高新技术企业。
记者了解到,目前海丽雅集团共拥有专利1600余项,制定山东省地方标准三个,原本普通的“织绳工”张旭明共发表论文17篇,获国家专利76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
“我们公司结合中央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目标,开始通过科技创新研发生产海洋特种绳缆、军事特种绳缆、工业安全绳缆等高附加值产品。”张旭明介绍说,“我们的产品也出口到美国、俄罗斯等国家。”
虽然张旭明把产品成功送到了国外,但在她心里,更希望国人能够用上自己的产品。“当时我们得知,国内的不少潜水设备用的还是从国外进口的绳缆。毕竟国内生产特种绳缆的企业很少,能够达到他们标准的更少。很多人信不过咱们的‘中国制造’,都是花大价钱去国外进口来保证绳缆的质量。”
为了让自己的产品取得国内市场的信任,张旭明没少想办法。但令她没想到的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研发的产品得到了认可。“当时有人去国外进口特种绳缆,买了他们那里最好的,结果拿回来一看,却是我们公司生产的。他们就找到我们,不断测试我们的产品,最终决定使用我们公司生产的绳缆。”
由此,张旭明带领的海丽雅集团更是结束了多年来靠进口国外特种绳缆的局面。
自2009年以来,海丽雅集团先后为中国海洋科考船“大洋一号”“科学号”“雪龙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国家战略先导海洋科学项目、万米深渊级科考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定向研发特种绳缆,其特种绳缆也由此创下中国绳缆界四个第一,即“中国深度”“中国强度”“中国温度”“中国深度”。
邢大军据《中国妇女报》整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