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刘鸿燕 周喜旺 王 娜 魏志平 张耀辉 王希恩 宋建荣 岳维云
(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天水 741001)
冬小麦是天水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5 年播种面积稳定在22 万hm2左右[1]。该地区由于适宜的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小麦条锈病病菌的越冬,导致条锈病成为危害当地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2],且该地区是小麦条锈菌的“常发易变区”和新小种的“策源地”,一个抗病品种种植3~5 年便丧失抗性,在生产上失去利用价值[3]。因此要保障小麦的生产安全及持续控制小麦条锈病,就需要不断培育丰产、抗锈病的小麦新品种。
中梁40 号(原系谱号为12173-6-23)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中心以自育材料11110(白芒麦//04H668/天选50 号)为母本、兰天19 号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定向选择而成。其中白芒麦为农家品种,田间抗条锈病表现突出,但丰产性差、熟性晚;04H668 引自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田间鉴定表现熟性早、株高低、丰产性好,但抗条锈病和抗寒抗旱性较差;天选50 号为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品种,具有抗条锈病、产量高等特点;兰天19 号引自原兰州商学院小麦研究所,是天水及周边地区主栽的山旱地品种,具有抗条锈病、抗寒抗旱、丰产性好等特点,缺点是中感白粉病、株高较高、不抗穗发芽。2012 年配制杂交组合,获得F1;2013 年将F2混合收获脱粒,秋播点播600 余株;2014 年从中选择符合育种目标的F3单株(编号12173-6),秋播种成株行;2015 年继续选择单株获得12173-6-23;2016 年优中选优,获得表现稳定株系12173-6-23。2016-2017 年度参加品系鉴定试验,2017-2018 年度参加品系比较试验,2017-2019 年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山区组冬小麦区域试验,2019-2020 年度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山区组冬小麦生产试验。2021 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麦20210018。
1.1 植物学特征中梁40 号强冬性,生育期263d,较对照兰天19 号早熟1d。幼苗匍匐,株高90.0cm,株型紧凑,生长整齐,群体结构好。穗棍棒形,白色,长芒,穗长7.3cm,穗粒数44.5 个,籽粒白色,硬质,椭圆形,籽粒饱满,千粒重49.4g,田间生长整齐,落黄好。
1.2 抗病性2018-2020 年度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兰州温室和甘谷试验站进行抗条锈病鉴定,结果显示该品种苗期和成株期对条锈病混合菌株表现免疫,总体抗病性表现优异;苗期和成株期对白粉病混合菌株表现中感,总体表现中感。
1.3 品质2020 年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吸水量(14% 湿基)63.4mL/100g,面团形成时间3.0min,稳定时间2.8min,拉伸面积40cm2,延伸性177mm,最大拉伸阻力160E.U.。2020 年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测试中心测定,容重816g/L,粗蛋白(干基)142g/kg,湿面筋(以14%水分计)327g/kg,水分9.01%,总灰分(干基)21g/kg,赖氨酸(干基)3.7g/kg。
1.4 转基因检测2020 年经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生态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合肥)检测,未检测出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bar或pat基因和NPTII基因,转基因检测结果为阴性。
2.1 品系鉴定2016-2017 年度参加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中梁试验基地的山旱地品系鉴定试验,每hm2平均产量4728.0kg,较对照兰天19 号增产11.5%,居80 个参试品种(系)第7 位。
2.2 品比试验2017-2018 年度参加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中梁试验基地的山旱地品系比较试验,每hm2平均产量8708.7kg,较对照兰天19 号增产14.15%,居12 个参试品系第3 位。
2.3 区域试验2017-2019 年连续2 年度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山区组冬小麦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6519.9kg,较对照兰天19 号增产9.05%,10 个试点中9 点增产,居12 个参试品系第3 位。其中,2017-2018 年度平均产量6546.0kg,较对照兰天19 号增产11.5%,5 个试点全部增产,居11 个参试品系第2位;2018-2019 年度平均产量6493.8kg,较对照兰天19 号增产6.6%,5 个试点中4 点增产,居13 个参试品系第4 位。
2.4 生产试验2019-2020 年度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山区组冬小麦生产试验,每hm2平均产量5770.5kg,较对照兰天19 号增产2.6%,5 个试点中4 点增产,居5 个参试品系第4 位,丰产性较好。
3.1 适种区域适宜在甘肃天水及陇南周边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
3.2 科学施肥精细整地,施足底肥,每hm2基施尿素150~225kg、有机肥450~600kg、磷酸二铵150kg。
3.3 适时播种高山二阴区宜在9 月中旬播种,浅山区宜在9 月下旬播种,播量187.5~225.0kg/hm2[4],保苗375 万株/hm2左右。抽穗或扬花后若有蚜虫和粘虫为害时,用20%氰戊菊酯乳油2000~4000 倍液喷雾防治。
3.4 适时收获6 月下旬,在小麦茎秆全部干枯,籽粒呈干硬状、颜色发亮时即为成熟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