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良种补贴模式下昆山市小麦品种利用回顾与思考

时间:2024-05-23

张雅菁 孙柳青 黄幸福 洪楠楠

(江苏省昆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昆山 215300)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兴旺。小麦产业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是全国优质小麦生产优势区,农业基础条件好,市场化程度高。但是江苏的小麦产业也存在栽培管理粗放,比较效益低;品种多、乱、杂,良种良法欠配套;受环境影响,抗风险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1]。小麦种子是小麦产业的“芯片”,而品种又是种子的核心。自2008 年实施良种补贴政策以来,昆山市基本解决了品种多、乱、杂的问题。2016 年修订的《种子法》实施后,小麦面临品种向“多、专、优”转化的新形势[2],如何做好市小麦品种利用工作值得思考。

1 小麦生产与良种补贴实施情况

1.1 小麦生产情况作为县级市的昆山地处长江下游的太湖水网低洼平原,地势略显南高北低,土壤以黄泥土为主。属亚热带南缘,受季风影响,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寒暑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9℃,年均降水量1114.10mm,年均日照时数2013.8h。

在南朝时昆山就有稻麦两熟制生产的记载[3]。新中国成立后,1950-1979 年以小麦为主的三麦种植面积保持在2.4 万~2.7 万hm2,由于地势低洼、土壤贫瘠,当时的品种产量水平低且产量不稳,20 世纪50 年代每667m2平均产量66.5kg、60 年代平均产量90.6kg、70 年代平均产量148.1kg。进入20 世纪80 年代后,随着水利设施的全面完善,麦田受渍害影响减轻,加之品种改良及生产技术水平逐步提高,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每667m2平均产量217.9kg,90 年代平均产量达到263.3kg。进入21 世纪后,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工业、交通等用地增加,农田面积锐减,小麦种植面积从1999 年的2.03 万hm2,降至2021 年 的4898hm2。2000-2009年每667m2平均产量为273.0kg,比前10 年平均产量仅增加3.7%。2010-2019 年全市实施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优化小麦品种与布局,10 年间每667m2平均产量为332.0kg,比前10 年平均产量增加21.6%。

尽管平均产量增幅较大,但相比所推广品种的产量潜力仍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小麦播期偶遇秋季连阴雨时,易烂耕烂种,影响出苗率,导致基本苗不足,影响成穗数及产量;另一方面,秸秆还田不均匀时易影响出苗率、成穗数及产量;再有,部分田块杂草种子基数大,除草剂防除难度大,进而影响产量。这就导致相同品种,有的农田每667m2平均产量可达450kg 以上,有的农田产量仅250kg 左右。

据典型农户调查,2019-2021 年连续3 年每667m2小麦平均产量318.1kg,平均产值808.0 元(不含农资等补贴),平均生产成本455.53 元(不含用地租金),纯效益352.47 元。由于种麦效益偏低,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政策,昆山市自2016年起,每年约有1/3 的小麦茬面积实施轮作休耕。

1.2 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概况昆山市自2008年秋播起,利用地方财政资金实施小麦良种补贴惠农政策,是江苏全省实施小麦良种补贴最早的县级市。良种补贴采用项目制,补贴资金由市财政全额支付。补贴标准为15 元/667m2,补贴对象为全市购买指定小麦品种种子的农户或专业合作社。通过项目政府采购方式,公开、公正、公平确定项目所需小麦种子供应的种业企业及种子价格。市农业农村局确定各年度项目实施方案,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品种布局根据当年度的新品种展示试验、示范方实施结果及生产上推广种植品种的表现情况,由种子、栽培、植保等专业组成的专家组讨论决定。各区镇农村工作局(或农业服务中心)自下而上组织申报各农户(或合作社)所需的品种、面积和种子数量,通过10 日公示无异议后上报。每667m2供应种子10kg,供应价格为中标价格减去良种补贴折算每kg 补贴价。部分农户需要增加用种量,则按中标价供应。供种全部结束、小麦播种出苗后,在确认小麦种子无质量问题的情况下,根据区镇上报的补贴面积,补贴资金由市财政直接拨付给供种企业。

2008-2020 年全市累计小麦良种补贴面积8.5473 万hm2,补贴资金1923.15 万元,综合良种覆盖率达98.6%。

2 小麦品种利用的回顾

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后,全市做到了“品种布局统一、种子质量统一、供应价格统一”。在品种布局上,确定1 个主推品种、1~2 个搭配品种。在种源充足的情况下,主推品种种植面积达70%以上。

2008-2011 年以扬麦16 为主推品种,扬麦13、扬麦14 为搭配品种,4 年扬麦16 合计种植面积2.7467 万hm2,占87.5%;扬麦13、扬麦14 合计种植面积0.3920 万hm2,占12.5%。2012-2014 年仅种植扬麦16 主推品种1 个,3 年合计种植面积2.2913万hm2。2015-2016 年仍以扬麦16 为主推品种,以镇麦10 号为搭配品种,2 年扬麦16 合计种植面积面积1.1240 万hm2,占84.2%;镇麦10 号合计种植面积0.2113 万hm2,占15.8%。

2017-2019 年以镇麦10 号为主推品种,以扬麦16 为搭配品种,3 年镇麦10 号合计种植面积0.8180万hm2,占62.9%;扬麦16 合计种植面积0.4833万hm2,占37.1%。2020 年仍以镇麦10 号为主推品种,扬麦16、镇麦12 号为搭配品种,镇麦10 号种植面积为0.2540 万hm2,占52.9%;扬麦16、镇麦12号种植面积共计0.2260 万hm2,占47.1%。

综合历年品种布局分析,13 年中扬麦16 自2008-2016 年共9 年为主推广品种,合计种植面积6.1620 万hm2,占同期种植面积(6.7660 万hm2)的91.1%;2017-2020 年的4 年为搭配品种,合计种植面积0.6427 万hm2,占同期种植面积(1.7813万hm2)的36.1%。镇麦10 号2015-2016 年为搭配品种,合计种植面积0.2113 万hm2,占同期种植面积(1.3353 万hm2)的15.8%;2017-2020 年的4 年为主推广品种,合计种植面积1.0720 万hm2,占同期种植面积(1.7813 万hm2)的60.2%。两个主推品种的来源、产量、品质等综合性状表现如下。

扬麦16 是江苏省扬州市农科院育成的春性中熟高产中筋优质小麦品种,审定编号为苏审麦200407。昆山市于2005 年秋播引进试种,2006 年在全市扩大示范,2007 年推广0.0667 万hm2,2008年列为良种补贴主推品种。该品种的突出优点是高产稳产、熟期适宜,综合抗逆性好,后期籽粒脱水快[4],减少成熟收割后的烘晒时间,深受广大农户喜爱。2009-2010 年市级百亩核心示范方每667m2实产分别为536.9kg、540.0kg。不足的是,随着种植年代的递增,扬麦16 穗层欠整齐,植株有所增高、抗倒性有所减弱。

镇麦10 号是江苏省镇江市农科院育成的春性中熟高产优质中强筋小麦品种,审定编号为苏审麦201301。2013 年秋播起引入昆山市品比试验[5],2014 年组织实施了大面积示范,2015 年列入良种补贴品种。该品种高产稳产,产量水平与扬麦16 相仿,籽粒较大、品质优良,植株较矮、抗倒性好,熟期适宜、赤霉病等田间发病轻,后期熟色等综合性状表现好。

3 小麦品种利用的几点思考

良种补贴项目实施的成效取决于补贴种子的质量,种子质量包含品种品质与播种品质两个方面,其中品种品质是核心,决定着小麦生产的产量、品质、抗病性、抗逆性、生育期等。因此,如何筛选、利用好主推品种与搭配品种及其布局,对农业增产提质、农民增收意义重大。

3.1 小麦品种选择与布局的原则由于昆山市目前小麦平均产量偏低,因此,作为主推品种的选择,产量水平还是要放在首位,不得低于现有的主推品种。在品质方面,目前小麦市场强筋、中强筋或优质弱筋小麦比较紧俏[6-7],它们也是加工专用面粉的主要品种,因此,宜选择强筋、中强筋或优质弱筋小麦类型。

昆山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冬麦区,适应本区的小麦品种以中熟春性居多。一般于10 月下旬开始播种,至来年5 月中下旬成熟,全生育期200d 左右。在这段时期内,冬季常有低于-5℃的寒潮、春季常有低于0℃倒春寒出现,春季4 月下旬至5 月上中旬常有干热风出现。此外,还有几年一遇的小麦抽穗扬花或成熟阶段出现连阴雨或大风雨。因此,作为主推品种必须是抗寒性、抗干热风、抗倒性、抗穗发芽特性都要达到强,白粉病、赤霉病达到中抗以上类型的品种。

作为搭配品种,主要是满足特定生产情况下的品种。例如每年都有少部分的复耕复种面积,可选择产量较高、植株较矮、抗倒性极强的品种;迟播可选择春发性好、后期灌浆脱水均快[8]、能迟播夺高产的品种。

在品种布局上,应以主推品种为主,压缩搭配品种比例。在种源充足、无特定生产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做到整个市使用一个品种,以提高入库商品小麦质量的一致性,提升全市小麦的整体加工质量。

3.2 品比与展示试验是选择品种的主要依据小麦品种利用的实践表明,一般新品种在生产上的应用周期为5 年左右,特别优秀的新品种应用周期可达10 年以上。在一个种植面积有限的市范围内,要选择一个新的主推品种推广,必须经过试验、展示及示范等程序,其结果是决定主推品种的主要依据。2016 年修订后的《种子法》实施以来,由于育种主体增加、试验渠道拓宽、审定方式改革等[2]原因,近几年小麦审定品种的数量成倍增加。如2019-2021 年国家审定的小麦品种分别为59 个、106 个、154 个,其中昆山市能利用的适合江苏省淮南地区种植的品种数分别为6 个、12 个、25 个;江苏省审定的小麦品种分别为11 个、32 个、29 个,其中适合江苏省淮南地区种植的品种数分别为7 个、14 个、22 个;此外,相关种业企业在江苏省引种备案的小麦品种数分别为43 个、49 个、39 个,其中适合江苏省淮南地区种植的品种数分别为4 个、2 个、2 个。综合3 年国家、省审定及引种备案的适合昆山市利用的品种数分别为17 个、28 个、49 个,3 年合计94 个,平均每年有31.3 个。

从众多审定与引种备案品种中选择适合的主推品种或搭配品种,是种子管理部门的重要课题。及时掌握年度小麦品种审定及备案信息,按照区域内选择主推品种的原则,筛选出部分品种,在本区域进行多重复小区品比试验以及重要的抗逆性状鉴定,必要时可以进行模拟逆境胁迫试验。通过小区品比试验,从中筛选出4~6 个品种下年度进行大田展示试验,进一步与现行主推品种在产量、品质、生育期、抗逆性、抗病性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并在成熟阶段组织种子、栽培、植保等专业的专家及有经验的农户观摩与评价。品比与展示试验结果是选择本市利用品种的主要依据。

3.3 良种配套良法才能量、质同步提高良种必须配套良法才能获得高产、优质。良法可分广义良法与狭义良法。广义良法是指适合几乎所有小麦品种的栽培技术,如小麦精量播种技术、机条播技术、抗湿栽培技术、主要病虫草防控技术及一喷三防技术等。狭义良法是指因种栽培技术,即根据品种特性调整相应的栽培措施。如分蘗强的品种,苗期可适当减少氮肥的施用量;强筋小麦适当增加施氮总量、孕穗期应适当多施氮肥,以提高蛋白质及湿面筋含量,从而提高品质;弱筋小麦品种适当减少施氮总量、孕穗期应适当减施氮肥,以降低蛋白质及湿面筋含量,避免出现强筋不强、弱筋不弱的状况。

当一个新品种被确定为主推品种后,在做好示范的同时,种子管理与推广部门应该就播种期、播量、施肥水平及基苗肥与拔节孕穗肥比例等主要栽培因素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开展田间多点多重复试验,根椐试验结果确定该品种最佳的栽培技术措施,借助技术培训或小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手段向种植农户宣传,使他们能够掌握该品种的配套生产技术,达到产量与品质的共同提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