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刘大为
刘大为,1945年生,祖籍山东诸城。1968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现任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主任,解放军美术创作院院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主要作品《小米加步枪》、《漠上》、《阳光下》、《马背上的民族》、《晚风》、《巴扎归来》《人民公仆》等。
出版有《写意人物画技法》、《刘大为速写》、《刘大为作品集》、《刘大为小品集》、《刘大为水彩画作品》等。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重大展览并获奖,且在日本、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刘大为艺术真正的可贵,也是一直被忽略了的是,他的艺术创作来自于生活,来自于人民,来自于大地的力量与灵感!他的画面有史诗般的品质,通常我们认为的那些纯形式的元素,如造型、线条、光影、色彩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生活与人民给他的馈赠。
刘大为长期保持着对基层生活的迷恋。“生活”、“人民”对于他与其说是一部教科书,是艺术的源泉,不如说是他深谙于内心的一种“宗教”。他多年足迹的地理版图中,既有长期生活过的内蒙古大草原,又有新疆的巴扎,甘南、青海的藏族牧区,四川、云南、贵州等偏远的少数民族村寨。作为军旅画家,刘大为还多次赴广西法卡山、凭祥、龙邦、百色等前线写生。尤为可贵的是,时至今日,当“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一命题已被旅游式的画家写生队伍窃得只剩下空壳时,刘大为依然初心不改,仍以实际行动——到现场写生与创作,诠释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真谛!
2012年5月27日,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中国国家画院组织百余名画家走进延安,深入老区写生,我正巧与刘大为一路同行。每到一处,刘大为即放笔速写——举凡腰鼓队、山间牧民、田野劳作,抑或农家生活小景,均——被他收罗进自己的画面。现场围观的老乡们啧啧称奇,把速写作品反复传递欣赏,不—会儿张张速写纸便布满汗渍斑斑的手印。见此情景,我暗自思忖:这些汗渍、手印以及它们所发散出的山野气息,不正是刘大为作品最为珍贵的“胎记”吗?
刘大为的艺术观及创作实践,是延安革命传统在当代语境中的推进与拓展。刘大为的艺术主张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间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大家知道,虽然五四新文艺提出了“走出象牙塔”、“走向十字街头”的口号,但艺术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直到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才真正解决了艺术与人民、艺术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沿着这条思想脉络推演下来,可以清楚地看到,刘大为的艺术观及创作实践,正是延安传统在当代语境中的推进与拓展。最值得珍视的,是刘大为对现实主义信念的守望与维护。众所周知,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当代美术已演变为一个不断革命、不断颠覆的故事,艺术家们一如匆匆过客,很少在某一思潮、观念与风格上驻足。仅从这一点上讲,无论怎样强调刘大为坚守的意义都不过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最终,经过现代美术思潮的洗礼,现实主义艺术观在刘大为那里,已不仅仅是一种创作方法,从根本上讲,它已在不断的内化中成为刘大为的精神坐标。
因此,我以为,我们没有必要过度惊诧于刘大为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信念的执着。如果我们对刘大为艺术的起点及历程有一个大体了解,就会更加理解这种执着。从少年时代他在内蒙古草原上的写生,到六十年代中期他经历“文革”串联时的沐风沙、浴烈日;再到任《包头日报》记者时与牧民的同吃同住同劳动。可以看到,即便在青少年时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已然成为刘大为的常态化艺术实践。他所经历的生活点滴,时常交织为涵容量巨大的鲜活的世态人情,历久弥新地构成创作的灵感与源泉。从中,我们可以为刘大为的执着寻找到两个不同层面的定义:一方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实践中不仅已沉积为刘大为内在的精神渴求,而且,它甚至已转化为刘大为的某种生命机能;另一方面,通过时间的纯化,刘大为在生活中的积累已完全蜕变为内心的文化记忆。一位艺术家,无论受到流行思潮多么强烈的诱惑,都无法抗拒内在的精神渴求与文化记忆。当然,更无法拒绝个体生命的机能需求。
现场写生是刘大为与生活关系最基础,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对此,他几乎以赞美的口气写道:“写生让我始终保持对生活的鲜活感受。执笔面对自然时,是我人生最愉悦的时刻。”鉴于写生是刘大为创作的唯一起点,我们有必要对其性质作一个大体的描述,在此之前,我们先从两个背景来观察、估价刘大为的“写生”在当下语境中所特有的含义。其一,近代以降,通过写生让艺术重返生活,直面社会人生,既是挽救传统绘画的良方,也是中国美术现代性建构的主要方法与途径。从康有为、蔡元培到黄宾虹、徐悲鸿,皆力主“多做实物写生。”可见,“写生”是作为全新的现代性价值观而被输入的。作为这一历史逻辑的延伸,刘大为的“写生”亦应从价值层面上加以考量,而不能仅仅将其归结为单纯的艺术手法。其二,欧美当代绘画的衰落,固然有新媒体艺术的挤压,但根本原因却在于它先专事于风格探究,后又深陷于图像与观念的泥沼,由此远离生活,走向了“从绘画到绘画”的死胡同。近年来,欧美画家在反思中渐趋这样的共识:通过写生再建与生活的关系,根据现实的感受来画自己的每一幅作品。我之所以刻意地为刘大为“写生”提供这两个背景,目的在于准确地描述刘大为“写生”的性质。如果这样的描述还不够清晰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讲,刘大为的“写生”所彰显的正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价值观,在浮躁的时风中,它凸显为一种文化立场与态度。刘大为写生中所获得的愉悦,或许正来自于内心对这种价值观的认同与皈依。
在刘大为写生、素材和创作三者之间,我宁愿认为写生是创作的前置,其意是,速写一素材一创作三者之间在刘大为的创作过程中有着内在的、难分彼此的关系。三者之间的结构是扁平的,写生的鲜活元素,如形象、场景、光感、线条、色彩关系等,不需要过多观念的淘洗与提升,也不需要繁冗的构思与摆布,便可毫无障碍地升华为画面的造型与语言。刘大为的创作,无论是宏篇巨构,还是尺牍小品,之所以洋溢着浓烈的现场气息,始终保持着人性的温度,皆源于此。
值得我们去弄懂的,还有刘大为“写生”与中国古典“写生”之间的关系。刘大为的写生虽出自于西方写实主义传统,但修为所致,他亦深得中国古典写生之真义。换句话讲,中国古典写生的“谛视熟察”之观察、体晤及表现方式,已成为刘大为写生的有机部分。所谓的“谛视熟察”即写生并非为了精确地把握对象的外在形态,专注于物象的形式,而是着力于探索表现不同个体的生命状态与性格奥秘,进而探求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秘史与生存玄理。换言之,刘大为的写生,在写实层面上,与列宾的伏尔加河写生有异曲同工之妙;于写意一途,则可与先贤们的“写生”状态,如渐江结庵于莲花峰下听水涨霜明,黄宾虹悟对、妙造西湖等情景相媲美。
几乎在每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刘大为都留下了具有标志性的代表作。取得这种成就的原因在上述的讨论中已作出了较为明确的回答。如果归结为一点,那就是刘大为比别人更早地领悟了这样颠扑不破的真理:以人民为师,以生活为师,以造化为师,是通向伟大艺术的不二法门。如果我们说刘大为作品中的灵感、主题、题材、造型、光感乃至线条、笔墨均来自于生活,可能会遭致一些非议,但我相信,即便最尖刻的意见也不会否定这样的事实:刘大为从生活中所获远大于学院教育、摹古与师承的给予。
从刘大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实践中,我们所获得的启示是自中国近现代美术诞生以来,离开生活、离开人民的艺术只是一个虚无的存在,如鲁迅先生所说,是一个“虚悬的极境”。艺术的根系,只有深入生活的沃土和人民情感的温床,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活的年轮即艺术的年轮。刘大为的意义在于,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准确、生动地诠释了这一真理。因而,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将其称为生活之子,人民之子。
2012年,刘大为创作了一幅刘文西为陕北农民造像的作品《情系黄土地》。画面上,刘文西粗鞋布衣,凝神作画,完全进入谛视熟察的状态。其胸次、神态犹如冰壶般的清澈,瘦小的身躯,仿佛内蓄着巨大的能量——换个角度看,这又何尝不是刘大为本人的写照!
(本文节选自张晓凌2015年所著《生活的史诗——近观刘大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