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黑龙江省优质粳稻发展战略与对策

时间:2024-05-23

商全玉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黑河 164300)

民以食为天,口粮安全是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确保口粮的绝对安全,才能保证14 亿多人的粮食安全问题。口粮供给的重点是粳稻,粳稻生产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的整体[1]。我国粳稻种植面积中,北方粳稻占粳稻种植面积的60%左右,而其中黑龙江粳稻面积占全国粳稻面积的40%以上,常年稳定在400 万hm2以上,黑龙江稻米产量约占全国稻米产量的12.5%[2],可见黑龙江粳稻生产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北部,属于高寒区,土质肥沃,昼夜温差大,特殊的自然气候条件孕育了黑龙江优质大米[3],五常大米、响水大米、庆安大米等区域大米品牌(地理标志)更是家喻户晓。2016 年、2018 年***总书记两次视察黑龙江,提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等观点,充分说明了黑龙江粳稻生产在保障国家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是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但近年来受国家“稳粮扩豆”政策,劳动力短缺,土地租金、燃油、化肥、农药等种植成本上涨影响,黑龙江粳稻种植面积有所减少。面对新的形势,对黑龙江发展优质粳稻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1 黑龙江省优质水稻生产情况

黑龙江省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我国最北部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寒冷的稻作区,按≥10℃活动积温划分,可分为6 个积温带(气温1900~2700℃),种植的品种类型为温光钝感型品种,品种区域性强。黑龙江水稻总产量、人均稻谷产量、商品量、商品率、商品调出量(表1)等指标均居全国第一[4]。黑龙江土地肥沃,病虫害发生率低,农药化肥使用量低,符合国家绿色食品要求,黑龙江生产的稻米全部为食用优质稻米。

表1 2020 年全国水稻主产省人均稻谷生产量、商品量、商品率和调出量统计结果

1.1品种选育黑龙江省水稻育种力量雄厚,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及位于各生态区的附属各分院、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八一农垦大学等科研院校,齐齐哈尔富尔农艺有限公司、盛昌种子繁育有限责任公司、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等种子企业都进行水稻新品种选育工作,并都育成有优秀的品种。黑龙江历年审定水稻品种960 个,品质指标全部在3 级米以上,2019 年审定门槛进一步提高,通过审定品种均需达到国家2 级优质米标准以上。黑龙江省气候条件复杂,除北部的大兴安岭地区水稻属于零星种植外,其他各地市水稻种植面积都比较大。每年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科研院校、种子企业和推广单位专家,对水稻优质高效种植进行区划布局(表2),并要求各地结合生产实际,认真指导种植,科学选种用种,为促进水稻持续增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带种植品种多以长粒型、香型水稻品种为主,如五优稻4号、绥粳18、齐粳10 等,一般销售价格较椭圆粒型水稻品种高0.2 元/kg 以上,主要销售给米业公司。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种植品种多以椭圆粒型品种为主,如龙粳31、龙庆稻8 号、龙粳47 等,一般销售给临储库,以整精米率为主要参考标准。黑龙江大米以其优秀的食味和口感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各种评选中黑龙江大米屡获大奖,其中在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中五优稻4 号、龙稻18、松粳22等获得金奖;五优稻4 号更是连续3 届在黑龙江国际大米节中获得金奖。

表2 2022-2023 年黑龙江省各积温带水稻品种优质高效布局

1.2栽培技术黑龙江省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最早在唐朝时期宁安市就有水稻种植[5],经过多年的发展,水稻面积越来越大,种植方式从散播、条播等发展到育苗插秧栽培,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日本水稻专家在黑龙江研究水稻旱育秧移栽技术。在两国水稻专家密切配合和共同不懈努力下,经过反复试验创新,使这项技术更加适合水稻生长特性和高纬高寒地区水稻生长环境,通过专家的评审论证,正式命名为“寒地水稻旱育秧稀植栽培技术”。旱育秧稀植栽培技术主要特点是直播改为插秧,湿润育苗改为旱育苗,密植改为稀植,旱育秧稀植栽培技术是黑龙江省稻作技术的重大成果,引领全省水稻种植热潮,使黑龙江水稻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产量等有了突破性的发展。随着机械化育秧、耕整地、插秧、植保、收获等全程机械化的普及和龙粳31、绥粳18、龙稻18 等突破性大品种的成功选育和推广,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屡创新高,水稻种植的收益远高于旱田。近几年玉米价格持续在高价位运转、大豆各种补贴大幅增加,水稻与玉米、大豆的收益差距迅速缩小,以缩减种植成本和劳动力投入的直播为代表的水稻轻简栽培技术迅速兴起,直播种植面积越来越大。

1.3稻米加工黑龙江省稻米加工能力强,技术装备好。目前很多企业采用日本设备,黑龙江省稻米加工设备水平在全国处于前列。黑龙江稻米加工产业靠近主产地,节省物流运输和仓储成本,价格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增强。但加工企业中大企业少、小企业多,初级加工多、深加工少,在加工过程中还存在过度加工、过度抛光等现象,从而造成资源浪费等。

1.4稻米品牌建设2022 年由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等单位公布了“2022 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在价值评价榜单中,五常大米品牌价值达710.28亿元,在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百强榜中排名第五,更是在地标产品大米类连续7 年获得全国第一;佳木斯大米、庆安大米、方正大米等表现不俗,均榜上有名。

2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

2.1国家政策调整国家“稳粮扩豆”政策的实施对黑龙江水稻种植面积冲击很大,尤其是大豆种植补贴的提高和近年来玉米价格持续在高位运转,稻谷收购价格近3 年来变动小,但劳动力、土地成本一路上扬,黑龙江大部分地区旱田地租价格远高于水田价格,旱田和水田争地现象严重,部分地区水改旱面积急剧增加。

2.2气候变化影响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为了指导农业生产,按照≥10℃活动积温总量划分了积温图并沿用至今。但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黑龙江全省积温发生明显变化[6]。黑龙江省气象局对近30 年(1991-2020 年)气象数据分析发现80%保证率下≥10℃积温在空间上地域特征明显,规律是由南向北、由平原向山地逐渐减少;与上一个30 年(1961-1990 年)相比,除漠河减少外,大部地区积温增加100~250℃。气候变暖对处于高纬度寒冷地区的黑龙江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利用最新资料给出新的积温分布十分必要。黑龙江省气象局和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最新积温带推广应用的通知》,要求做好最新积温带推广应用,品种种植区域需要重新布局。

2.3水稻秸秆处理黑龙江水稻种植面积大,秸秆产量大,禁烧政策执行较好,种植户私自焚烧秸秆现象极少,但秸秆处理成为困扰水稻种植户的一大问题。目前黑龙江水稻秸秆处理一般主要采用2 种方式,收获时直接抛洒还田和打包机打包后离田。直接还田能提高土壤肥力,但由于黑龙江温度低,还田后不易腐烂,同时虫卵、病菌等重新回到土壤,使病虫害加重;离田方式处理秸秆,尤其是池面积小的稻田,搂草机和打包机作业很难处理干净,从而影响第2 年种植。

2.4缺少专用直播稻品种黑龙江省水稻直播面积迅速增加,但是与之不符的是生产中缺乏专用的直播品种,现阶段直播采用的品种都是在插秧稻中选择的;而直播和插秧2 种不同的栽培方式,对水稻品种的要求是不同的。直播稻品种除了要求高产、优质等外,往往需要更强的抗倒能力、耐低温能力和中胚轴伸长能力[7]。2022年黑龙江由于发生倒春寒,水稻直播绵腐病较为严重,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2.5优质稻研发缺乏稳定的经费支持水稻育种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工作,一个品种的育成一般需要8~10 年,有时需要更长的时间,而新品种的市场培育则更为漫长。市场认知度、政策导向、消费观念转变等是新品种市场培育时间漫长的主要原因。没有稳定的、长期的经费支持,易造成优质稻研发目标的波动性,从而影响优质稻品种的育成。

3 黑龙江省水稻战略与对策

3.1提升育种技术,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选育绿色抗病安全优质稻新品种黑龙江省有水稻育种能力的单位和公司多,但比较分散,未能形成合力,且育种手段比较单一,多通过常规手段进行杂交选育,因此需要整合科研院所、高校、种业公司力量,加强政府在资金项目上的引导,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选育。育种手段上要充分利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与传统的杂交育种相结合,定向选育。通过分子设计育种将多个水稻重要有利农艺性状关键基因定向高效聚合,定向选育优良后代,从而加快选育绿色、抗病、安全、优质水稻新品种[8]。

3.2持续支持优质稻研发,进一步完善审定体系消费市场对优良食味长粒型、香型稻米的需求量大、价格高,要加大优质稻品种选育力度。一般食味佳、长粒型品种抗倒伏性和整精米率都较圆粒型品种差,部分品种按照现有的审定标准很难通过审定,但消费市场又比较需要这种优质品种,考虑能否设定门槛,对食味值特别突出的品种,适当放宽审定标准,再创几个如五优稻4 号一般的优质品种。

3.3增强育种单位和企业合作,促进成果转化,实现共赢高校和科研院所业务水平高、科研能力强,一直以来是黑龙江水稻育种的“主力军”,但缺少熟悉市场和推广的专业人员,而这恰恰是种子企业所擅长的,育种单位要和企业紧密合作,形成合力,选育和推广市场认知度高的优质品种。

3.4集成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提高稻米品质品种遗传因素和肥水等栽培因素是影响稻米品质最重要的两部分。黑龙江气候条件复杂,同时不同优质水稻品种对肥水需求差异很大,在重视优质稻品种选育的同时,也要加大其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最终形成对应不同优质稻品种的栽培技术,最大程度发挥出优质稻品种的优点。

3.5发挥积温带最新变化成果优势,优化水稻品种试验布局黑龙江新积温带的调整给全省水稻种植带来了巨大影响,为品种的审定推广、品种更替、水稻适宜区发生变化等提供了有力的借鉴,既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又能避免因气候资源变化带来的损失。随着积温带的调整,大多数品种试验点所在积温带都发生了变化,现有132 个试验点中,有62 个试验点积温区发生变化,整体趋势都是上移一个积温带。为进一步科学利用热量资源,品种试验布局亟需进行调整和优化。

3.6加强优质稻米品牌建设,形成优质优价机制2018 年开始举办的黑龙江国际大米节影响力越来越大,对黑龙江省优质稻米品牌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提到黑龙江大米首先想到的还是五常大米,对其他品牌认知度并不高。应设立专业的机构对品牌认定、运营、使用等进行监管。政府要加大对第三、四积温区优质稻品牌建设力度,同时对其区域品牌进行推广宣传,使其实现由“卖稻谷”向“卖大米”的转变。

3.7加快水稻产业智慧升级在农学理论和农艺技术的紧密融合基础上,综合利用5G 技术、无人驾驶技术、地理信息等现代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耕、种、管、收、运等全过程的数字化和无人化[9]。黑龙江省垦区水稻生产已成功实现了智能化叶龄诊断、大马力无人驾驶、无人驾驶插秧机等技术。黑龙江省水稻面积大,种植较为集中,水稻生产过程中机械化程度高,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升级,通过垦区示范带动,有望尽快实现水稻全环节智慧生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