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何张伟 梁 燕 杨 艳 杨 民 黄 飞
(1 云南省大理州农科院粮作所,大理 671005;2 云南省大理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大理 671003)
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走质量兴农、发展品牌农业,绿色、生态、高效可持续发展成为农业升级转型的方向。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淡水湖泊,为大理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是大理人民的“母亲湖”。2015 年***总书记到大理洱海视察,殷切叮嘱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1]。我国水稻、玉米和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较低,分别为37.8%和38.8%[2]。研究发现农业面源是洱海流域三大污染之一,占总磷污染负荷的48%[3]。为了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切实保护好洱海,着力实施好农业绿色发展行动,显著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大理州积极开展了洱海流域水稻绿色生态种植技术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创建示范区的方式进行技术集成创新,加大推广宣传力度,取得初步成效。对洱海流域水稻绿色生态种植技术的探索实践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云南省及相似稻区的水稻产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洱海流域水稻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大理市下关、大理、银桥、湾桥、喜洲、上关、双廊、挖色、海东、凤仪、洱源县邓川、右所、茈碧湖、三营和牛街共15个乡镇,常年水稻种植面积1.5 万hm2左右,受种植结构调整及洱海保护政策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洱海流域水稻种植面积有所下降,2018 年大理市和洱源县水稻种植面积为1.2 万hm2[4]。由于目前洱海流域水稻种植技术参差不齐,部分栽培管理粗放,关键技术不到位,制约着水稻产业发展,也不同程度地增加了面源污染,洱海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禁止含N、P 化肥及部分农药的使用。面对洱海流域水稻生产现状及洱海保护的政策要求,转变传统水稻种植方式,发展绿色生产方式是洱海保护形势所迫,也是农业转型机遇所在。
2.1 示范创建基本情况2019 年在大理市海东镇南村创建水稻绿色生态示范18hm2,在银桥镇上银村创建水8hm2,大理镇东门村创建5.5hm2,总共创建31.5hm2,采用优质香软米云粳37 号、凤15-53和凤稻29、31 号等品种(系)。
2.2 主要技术措施强化品种选择洱海流域稻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950~2100m 的区域,生产上对品种的要求比较严格,需选择适于本区域,具有优质、高产、抗病、耐寒、早熟特性的高海拔粳稻优良品种,种子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香软米由于口感清香软糯,深受市场欢迎,商品价值较高,因此品种选择上侧重选择优质香软米品种云粳37 号、凤15-53,同时适当搭配凤稻29、31 号优质品种。
肥床控种稀播、培育带蘖壮秧 加强肥床建设,重视苗床地选择和床土培肥,建成高标准苗床。种子经过精选,晒种1~2d,用氰烯菌脂1500 倍液浸种3d,预防恶苗病。最适播种期3 月20 日-30 日进行播种。强调控种稀播匀播,称种到墒,每667m2播种20~25kg。出苗后加强通风练苗,抓好立枯病和青枯病防治,控制水分促进秧苗根系生长。
合理早栽、稀植 洱海流域稻区为高海拔稻区,生育期积温不足和后期低温冷害突出。根据茬口及气候特征5 月10~30 日为最佳移栽期,争取早栽充分利用5-7 月的有利积温,促进营养生长及孕穗。合理稀植种植密度为3.33 万丛/667m2,每丛2苗,充分利用旱育秧的爆发优势,增加个体分蘖成穗,争取多穗大穗。
科学管理肥水 肥料使用上突出绿色生态,通过秸秆还田,稻豆轮作的方式增加土壤肥力。大田基肥每667m2施商品有机肥400kg,穗肥施硫酸钾5kg;大田期水分管理重点抓好浅水促蘖争多穗,苗够晒田争大穗,齐穗后干干湿湿以湿为主,以气养根,以根养叶,以叶促粒增重三个关键环节。移栽后到分蘖期,以浅水层(2~3cm)灌溉为主,并结合2 次灌水之间的间隙短期落干通气;当群体总茎蘖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0%时晒田,即在N(总叶龄数)-n(伸长节间数)-1 叶龄期断水晒田;其余生育期均以湿润灌溉为最佳,收获前10d 左右断水晾田。
突出绿色防控 采用保健栽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地使用低风险农药进行化学防治,防控病虫害。
2.3 示范区产量结果通过田间实收测产,大理市海东镇南村示范区每667m2平均产761.66kg,银桥镇上银村示范区平均产644.17kg,大理镇东门村示范区平均产670.44kg。示范区产量构成:有效穗为26.78 万/667m2,略低于往年水平,每穗总粒数112.1粒,结实率88.8%,千粒重28.08g。3 个示范区平均每667m2产692.09kg,较大理市2019 年水稻平均产高约60kg。
按照绿色生态发展的要求,通过集成良种、良法及绿色防控等技术措施,洱海流域水稻绿色生态种植技术示范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示范区每667m2平均产较大理市2019 年水稻平均产高约60kg,化肥、农业的使用明显减少,有效地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对洱海保护发挥了积极作用,生态效益显著。香软米通过精细加工及市场包装,反响良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但进一步推广洱海流域水稻绿色生态种植技术仍存在较多困难,主要体现在:一是保持土壤肥力的问题,2019 年虽然洱海流域水稻绿色生态种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产量,但如果长期仅施少量商品有机肥将难以保持土壤肥力,水稻生产将不能保持持续的稳定产量;二是人工成本增加问题,采用绿色生态种植技术在施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控等环节用工增加较多,而近年来工价不断攀升,造成水稻生产成本升高,比较效益下降;三是产品销售问题,洱海流域水稻生产企业、种植大户、合作社面临稻米销售问题,绿色生态农产品虽受市场青睐,但是洱海流域没有形成突出的稻米品牌,销售渠道不健全,优质产品不能顺利转化成经济效益。
针对洱海流域水稻绿色生态种植存在的问题建议:一要合理规划生产,做到用地、养地结合,采用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及稻-豆轮作等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有益微生物,维持N、P、K等营养元素平衡,在生产上不过分追求产量目标,避免对土壤养分的过渡掠夺,形成健康的生态系统;二要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形成赏罚机制,为洱海保护提供保障。为减少水稻绿色生态种植的成本压力,发放生态补偿十分重要,要严格进行减排指标考核,量化生态效益,按照环保成效进行补贴;三要打造洱海流域绿色生态稻米品牌,积极进行“三品一标”认证,完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发展农旅结合,“稻+”模式、体验式消费等多种方式充分挖掘水稻产业价值[5],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