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全面脱贫背景下贫困村返贫阻断长效发展路径探讨

时间:2024-05-23

李倩 刘玉超

(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1)

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思想,立志带领贫困人口脱贫奔小康,并将“全面脱贫目标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核心要义”[1]。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总书记宣布“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2]。在党中央的艰苦努力下,我国贫困村的建设有了巨大的进步,但着眼局部,我国还有很多村庄存在着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实现全面脱贫之后,一些贫困村中已脱贫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从其目前的生产生活状况来看仍有返贫的风险。

从理论意义上讲,研究贫困村有助于丰富、更新乡村建设的相关理论,从而促进中国村庄的发展,也为后续其他村庄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价值。从现实意义上讲,进一步研究贫困村的返贫阻断路径有助于深化党和国家制定的脱贫攻坚政策,提高贫困村耕地使用效率和促进新时代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健全。探索出恰当的建设贫困村、振兴贫困村的措施,这对减小城乡差距以及实现共同富裕都有一定的意义。

1 我国贫困村返贫阻断的重要意义

全面脱贫背景下,对贫困村进行返贫阻断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进而实现共同富裕;有助于巩固全面脱贫的成果同时增进贫困村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1.1 实现脱贫成效的稳固性和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

由于大部分贫困人口在脱贫之后还处于迷茫阶段,防止返贫的工作一刻也不容停缓,对于贫困村容易返贫人员,应该实行阶段性的检测以及实时返贫效果的回馈,对这部分人进行着重关注。虽然这部分人在政府的大力帮扶下成功摘掉贫困的帽子,但仍然在贫困的及格线附近来回跳跃,稍不注意就会再次跌入不及格的境地。

在全面脱贫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不仅要实现上阶段成果的共享,且继续稳固,同时要不断思量如何增加提升贫困村人口经济实力的发展路径,坚决做到杜绝返贫现象的出现。同时,积极拥护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杜绝大范围的返贫现象出现,为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懈努力。

1.2 助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逐步达成

2018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想让贫困村真正脱贫,既要物质上扶贫又要精神上的扶贫,还要把突然性贫困和本身原因贫困统一起来,实现可持续的健康的稳固性脱贫。实现贫困村人口的全部、全面脱贫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目的,经过学界学者调研发现,贫困村地区贫困的原因可以从2个方面解释:物质层面的贫困和精神层面的贫困;要想彻底解决贫困村的原生贫困问题,需从这两方面入手。从整个社会的发展轨迹出发,不以简单的物质视野来进行扶贫,而是从更加广阔的乡村社会治理视角,从物质和精神文化层面进行扶贫工作,甚至把精神文化层面的工作更加重视,培育农村精英群体,才可能取得中国乡村社会的长治久安[3]。阻断贫困村返贫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

2 我国贫困村返贫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1 我国贫困村返贫的现状

2.1.1 相对贫困人口成为主要返贫群体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脱贫攻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随着全面脱贫的完成也意味着我国脱贫攻坚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后扶贫时代,新阶段也面临着新挑战与新危机。相对贫困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精准扶贫阶段进行异地搬迁的家庭或者迁移到城市的农村家庭中尤为明显,绝对贫困消除后的新发展阶段,其摆脱了物质层面的绝对稀缺[4],由于其自身的文化素养,抵御风险能力,再生发展能力等方面比较弱,在这种情况下这类人极易成为返贫的主要群体。

2.1.2 返贫原因不统一,突发性返贫呈主要态势

从古至今贫困问题一直存在,导致贫困的原因也是千奇百怪,一般是多种原因叠加导致贫困的发生,从侧面来看,也就说明了致贫的原因多样且不统一。从大方向来分析,返贫是本身抵御风险能力低或者本身劳动生产能力不强引起的,详细来看,当前贫返贫的首要原因主要包括因病、致残、自然灾害这几个因素。因个体之间、区域之间的差异性等因素使目前返贫原因不统一。

2.1.3 脱贫可持续性弱,脱贫成果稳固性不够

2020年中国有返贫风险的人口为200万人左右,有致贫风险的为300万人左右,还有一些边缘户接近贫困户水平仍要稳固脱贫成果[5]。目前贫困村返贫的首要表现集中在前阶段成果稳固性不够,且可持续性不够。所以党和国家一直强调脱贫要注重质量,且要巩固脱贫的成果。全面且全方位提升脱贫的可持续性,保证贫困村的长效发展是后扶贫时代的重要任务。

2.2 我国贫困村返贫的主要原因分析

2.2.1 劳动力流失严重,村民自治趋于形式

村里的青壮年常年外出务工,仅一些老弱病残的农民在村留守,这样一来,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乡间的劳动人口差异越来越大,进一步加剧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程度。而且知识分子认为农村工资低且自身发展空间不大,回去的意愿渺茫。同时,村民对于村中的事务毫不在意,大部分村民集体归属感低,大家对于政治的参与热情普遍不高。

2.2.2 村容村貌差,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耕地的丢弃,使荒地变成一片片草地。随着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农村的土地要么直接丢弃,要么留给老年人耕种。而且大部分老年人还要带孩子,精力不够,导致土地的使用率大幅下降,大量的土地资源被浪费。宅基地的随意使用。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匮乏,且有些贫困村因为本身地势及其他特殊原因,道路硬化不到位,导致出行不方便。同时,贫困村卫生环境和教育堪忧,这些种种都成为制约贫困村发展的铁索,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2.2.3 产业低效且不具规模,无法吸纳就业

对于大部分贫困村来说,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依旧是种植农作物,水稻、土豆等成了不二首选,这些农作物很大程度上依靠天气来判断产量,所以单纯靠这些收入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部分村民也会尝试一些新型农业,增加收入。但由于自身能力和文化知识的不足,新型农业也难成规模,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导致大量人口流失。

3 阻断贫困村返贫的发展路径建议

3.1 以互联网为依托,大力发展产业

乡村的发展离不开农业,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乡村应以互联网为媒介,发展成为新型乡村。产业决定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实力,在发展自身特色产业的同时以互联网为媒介,实现产业转型。当贫困村缺失特色产业,也就没有办法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久而久之大量人口流失,这是贫困村返贫的根本原因[6]。因此,要不断探索当地的特色资源,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来增加贫困村农民的经济收入。

阻断返贫的首要任务就是实现广大贫困人口的经济增长,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既要因地制宜也要利用好互联网这个红利,发展特色农业,创建农业特色产品。除了发展实体经济,也可以开通电子商务销售平台来宣传当地特色产品,当地政府可以开展一个特色直播系列,以此来带动当地的经济。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加速了城乡之间的融合,缩小了城乡差距,同时为品牌农产品更好走出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 加强基础条件设施建设,改善当地环境

城市的高速发展,使得城市的各方面发展都优于农村,就现在来看,贫困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各方面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留不住人导致大量人口流走。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是脱贫的必要条件,可以方便物品的流通,有了好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大量资金的加入,才能使贫困村持续的发展[7]。

解决了硬件之后,教育、公共卫生服务这些基本的设施贫困村也需要配备。当地政府应加大经济扶持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贫困村居住环境,切实从源头上改变农村的生态环境。包括饮用水的安全性,畜禽养殖粪便的处理,生活垃圾的处理以及马路上积灰扬尘的打扫,都亟需相关部门的处理。

近年来,城乡间的基础公共服务水平都在不断攀升,但从学界的相关数据来看,城乡之间差距仍极大。虽然这种差距在缩小,但种种矛盾依旧存在。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使城乡之间的差距均衡,要不断提升乡村基础公共服务建设的水平。

3.3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和宅基地制度

推进土地流转,提高耕地利用率。把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使其最大价值化。在做事情、想办法之前应先考虑好方案,多角度、全方位进行经济建设,处理好各地区、各产业、各方面的关联问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指导工作,进一步实现贫困村真正意义上的脱贫[8]。要加强土地流转及使用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同时可以增加土地承包,把荒废的土地使用起来,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使土地利用起来。

宅基地的使用方面要充分注意其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使其进入一个有效且健康的循环发展,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合理的筹划。同时,要充分尊重村民的观点和建议,让大家共同参与。

4 培育农村人才

人力资本在农村发展中占重要地位,要想发展农村经济,首先就要发展人才,培养专门的农村人才,为贫困村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贫困村和贫困地区的发展上,外来的人力、物力、资金的支持非常重要,但贫困村自身优势也不能忽视。想长期持久的发展,人才是首中之重,对农村人才进行培养,让农民在当地就可以赚钱且养家,这样既有利于贫困村的经济发展,又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岗位。对农民进行相关技能培训,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对种植业进行相关的培训,将新型技术引入贫困村,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技能培训和教育的开展过程中不能忽视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传播,要杜绝迷信,让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深入人心。

同样道理,想要实现阻断返贫,促进贫困村的长足发展,除了要培养专业人才之外,还需要壮大乡村干部队伍,培养一批有实干精神的基层乡村干部。在选择这样的群体时,应多方面考虑选择综合素质先进且能吃苦耐劳的有志青年。在对其进行培养时,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进行思想上的培养,又要进行实际能力培养,然后进行有重点的培养。

5 结语

在贫困村阻断返贫的建设中,成功的案例非常多,但是阻断贫困村返贫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大批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乡之间差距一步一步拉大,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教育发展缓慢,村庄空心化的现象日渐加剧。在贫困治理的新阶段,大部分贫困人脱贫身份转换不久,各方面实力都有待检验,返贫的风险仍然存在。所以,巩固前期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返贫,实现可持续脱贫是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

通过国家关于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相关方针政策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依旧面临着很多问题。全面脱贫背景下贫困村返贫阻断长效发展不仅利于实现贫困村的长久发展,更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