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潘培培龚佳枫
(1.南通市耕地质量保护站,江苏 南通 226007;2.启东市合作镇人民政府,江苏 启东 226200)
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是韭菜上的重要害虫,属双翅目眼蕈蚊科迟眼蕈蚊属[1],幼虫通常称为韭蛆。该虫可取食多种蔬菜、食用菌等,以韭菜、葱蒜、莴苣为主,尤喜食韭菜[2]。韭菜迟眼蕈蚊在全国各个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为害,是我国特有的害虫,国外鲜有报道[3]。
韭菜迟眼蕈蚊体型较小,繁殖快速,世代重叠,多聚集在土壤中为害,防治难度大。目前,生产上仍以化学药剂为主来防治韭菜迟眼蕈蚊,为了追求速效,个别韭农常常过量使用农药,不仅使韭蛆的抗药性增加、药效降低,还导致农药残留超标、破坏生态环境、造成食品安全等问题。本文综述了韭菜迟眼蕈蚊的形态特征及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今后韭菜迟眼蕈蚊相关研究及防控提供参考。
成虫小型蚊子状,雌虫体长4~5mm,雄虫体长3.3~4.8mm,背部黑褐色,腹部暗灰黄色,头部呈黄铜色,无光泽,复眼相连;卵呈椭圆形,长0.24~0.28mm,多堆产,少数散产,初为白色,后变污白色,一头雌成虫每次产卵100~300粒,多分布在土缝、韭菜根部、叶鞘等缝隙处;蛹为长椭圆形的裸蛹,长2.6~3.1mm,颜色逐渐变化,由刚开始的乳白色变为黄褐色再转为灰褐色;幼虫共4龄,体白色透明,头坚硬,亮黑色,口器发达,老熟幼虫长5~7mm[1-4]。
韭菜迟眼蕈蚊主要以幼虫聚集在土壤中为害,蛀食韭菜的叶鞘基部、鳞茎部位、根部和嫩茎等处,导致植株瘦小、叶片发黄萎蔫、干枯而死[5],一般导致韭菜减产40%~60%,品质大幅下降,严重时可致整块韭田绝收[6]。
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与温湿度、土壤质地、环境气味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由于地理位置和栽培方式等不同,各个地区韭菜迟眼蕈蚊发生的代数也有所差异。保护地给韭蛆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韭蛆无越冬现象,可全年持续发生为害。露地栽培韭菜,河北1a发生5代[7],哈尔滨1a3代[8],山东1a4代[9],徐州1a5代[10],杭州1a6代[11],有报道黑龙江省越冬虫态为蛹[8],其它地区多以幼虫越冬[12-14]。每年4—6月虫量多,夏季因高温虫量骤减,9月下旬—11月虫量又快速回升,呈春秋两季危害高峰。第2年春天开始化蛹、羽化,继续繁殖[3]。
韭菜迟眼蕈蚊体型较小、繁殖快速,往往藏匿于土壤中为害,不易发现,防治被动,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结合多种措施进行全面有效的防治。
3.1.1 选用抗虫品种
选用抗性品种是防治韭菜迟眼蕈蚊最方便且有效的方法之一。韭菜被为害后,抗虫品种和感虫品种的POD、PAL和CAT酶活性会产生不一样的变化[15]。荆建湘对不同韭菜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筛选出“农大棚韭一号”和“豫韭1号”2个抗虫性较强的品种[16]。
3.1.2 合理施肥与轮作
韭菜迟眼蕈蚊具有驱臭性,韭菜施肥应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王洪涛等报道,鸡粪沼液“新壮态”0倍稀释液能灭杀韭菜迟眼蕈蚊的卵,死亡率达54.76%;驱避成虫产卵,减少韭菜植株周围的卵量,对雌成虫产卵驱避率为74.75%;驱避幼虫取食,促使韭蛆逃离后致其死亡,处理5min后对幼虫的选择性驱避率为78.62%、非选择性驱避率为45.60%[17]。也有研究表明,微生物菌肥利于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梁化雨等发现,喂养低、中、高浓度微生物菌肥栽培韭菜的迟眼蕈蚊世代周期均缩短,种群增长速度加快,建议在无韭蛆发生时施用微生物菌肥[18]。多年连续种植百合科作物的田块给韭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食物,虫源不断积累,虫害日益加重,一般韭菜种植3~4a应与非百合科作物实行轮作栽培,减轻虫害发生[19]。
3.1.3 清洁田园
及时清除韭菜田内及附近的杂草、枯枝烂叶等,播种或定植前深耕土壤,晒土使土中的韭菜迟眼蕈蚊死亡,减少虫源量,每茬韭菜收割后拣净遗留叶片并集中深埋。农家肥尽量远离韭菜田块堆放。
3.2.1 日晒高温覆膜法
韭蛆不耐高温,韭菜根部不怕高温,利用二者高温耐受性的差异,在地面上铺透明保温的无滴膜,通过阳光直射提高膜下土壤温度,当韭蛆所在深度的土壤温度持续3h以上超过40℃,就可以彻底将其杀死[20]。孟州市开展了“日晒高温覆膜法”防治韭蛆试验,结果显示,覆膜处理组韭蛆全部死亡,甚至还可以杀死其它害虫[21]。
3.2.2 诱杀法
灯光诱杀。郑建秋等应用220V13W专用紫光节能灯诱捕成虫,平均2盏杀虫灯覆盖范围为6670m2,杀虫效果显著,距灯20m范围内防治效果达95%以上,40m范围内防治效果达85%以上[22]。李娜等研究报道,不同波长的LED光源可影响韭蛆成虫的生殖行为,红光和橙光可阻碍成虫求偶,红光、橙光和黄光可阻碍成虫交配,蓝光和红光可阻碍卵孵化[23]。色板诱杀。周超等研究表明,黑色粘虫板诱集韭菜迟眼蕈蚊的总体效果最好,且色板悬挂高度越低效果越好[24]。糖醋酒液诱杀。王萍等比较了4种糖醋酒液配方的田间诱杀效果,得到绵白糖、乙酸、无水乙醇及自来水的比例为3∶3∶1∶80的糖醋酒液防效最佳[25]。
3.2.3 防虫网阻隔
防虫网覆盖技术是通过物理屏障将作物与害虫隔离,防止病虫害入侵为害的绿色植保技术。孙世海等对韭菜进行覆盖50目防虫网的栽培试验,结果显示,覆盖防虫网栽培的处理组未见韭蛆,未覆盖防虫网的对照组平均每穴有幼虫21.8头,覆盖防虫网能有效阻隔韭菜迟眼蕈蚊,减少农药使用量,且夏季覆盖能促进韭菜产量,韭菜最大叶片长度、假茎粗和叶片张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6];周仙红等试验表明,覆盖防虫网对韭菜迟眼蕈蚊的阻隔效果随防虫网目数的增加而增强,综合覆盖防虫网对韭菜生长的影响,得到40~60目的防虫网对韭菜迟眼蕈蚊的控制效果较好[27]。
3.2.4 臭氧水防治
臭氧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强氧化和广谱性的强消杀作用,可有效防治多种农作物病虫害[28]。科学合理地浇灌O3水,不仅可以有效防治韭蛆,防治效果、杀蛆速度随浇灌O3水当日的日光强度增加而增加,同时能促进韭菜生长[29]。尚晓勇等田间试验效果表明,6mg·kg-1臭氧水对韭蛆的防治效果优于1000mL·667m-2的48%毒死蜱,第2次药后14d的防效高于75%,且持效期长[30]。
生物防治安全可靠、绿色环保、不易产生抗性。近年来,很多学者对韭蛆的生物防治进行了深入研究,昆虫病原线虫、昆虫病原微生物、植物源农药等均对韭蛆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张燕等报道,昆虫病原线虫可有效防控韭菜迟眼蕈蚊的幼虫和蛹,对蛹防效为67.9%,对幼虫防效为71.4%,且能促进韭菜生长和产量增加[31]。梅增霞和李建庆通过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研究发现,用浓度500mg·L-1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药液浸泡60s的韭菜茎段来饲养韭蛆试虫24h后,试虫的平均死亡率达90%[32]。周仙红等田间研究表明,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防治效果胜于毒死蜱[33]。安立娜等对韭蛆幼虫和卵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藜芦碱杀虫能力是毒死蜱的47.91倍、辛硫磷的4.67倍,杀卵毒力是毒死蜱的12.01倍、辛硫磷的2.19倍[34]。金岩等报道,苦参碱和印楝素也是防治韭蛆幼虫的有效药剂[35]。
另有研究表明,昆虫病原线虫与其它方法结合使用效果更好。付在秋等通过每667m2使用芫菁夜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feltiae SN)2亿条加吡虫啉3g、S.feltiae SN线虫、吡虫啉3g、清水的4组处理试验,发现S.feltiae SN线虫加吡虫啉处理效果最好,21d时虫口减退率96.13%,校正防效达91.35%[36]。武海斌等将线虫与黑色粘板配合进行盆栽试验,成幼虫兼杀,防治效果达97.60%,有效控制虫口基数[37]。
化学防治有作用快、效果好的特点,因此在日常防治中仍占据主要地位。目前防治韭菜迟眼蕈蚊成虫的农药信息登记22条,防治幼虫的农药登记信息158条。杨成发等测试5%吡虫啉颗粒剂(益地安)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使用5%吡虫啉颗粒剂(益地安)2000g·667m-2对韭蛆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施药28d后防治效果为80.83%[38]。史彩华等采用不同施药方法对5种药剂的4个不同浓度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得到有效成分用量为1.125kg·hm-2的呋虫胺、0.900kg·hm-2的噻虫嗪、0.900kg·hm-2的氟铃脲,配合二次灌根法施药对韭蛆的防效好[39]。化学防治需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按照农药标签科学安全用药,并考虑抗药性问题,注意不同作用机理药剂的交替轮换使用。
韭菜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韭菜迟眼蕈蚊作为韭菜上一种重要的害虫,严重影响韭菜产量。韭菜迟眼蕈蚊以幼虫危害为主,但成虫的防治也相当重要。消灭成虫,减少飞行传播,减少产卵,可有效减轻为害程度。当前登记的用于防治韭菜迟眼蕈蚊成虫的药剂只有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种,有必要研制一些防治成虫的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提高成虫的防治覆盖率,多虫态共同进行,更科学地开展韭菜迟眼蕈蚊防治。同时针对生物防治见效慢的缺点,需加强生物防治与其它防治方法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的研究与推广,发挥各自优势,使其防治效果快速又持续。有研究表明,不同韭菜品种对韭菜迟眼蕈蚊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16],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需充分应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高新技术,积极培育抗虫韭菜新品种。20世纪70年代,我国已开始无土栽培技术的研究[40],如今已成功应用于多种蔬菜[40]、花卉[41]等品种上,可大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4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已研发出安心韭菜水培系统,去除了韭蛆的生存环境[43]。该技术一次性投入成本较大,推广困难,但是给韭蛆防控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建议加强对韭菜无土栽培技术的研究,寻求更高的经济效益。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