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自主学习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探索

时间:2024-05-23

宣雄智 庞欣 于淼

摘 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大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培养崇农爱农精神的重要途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从信息质量鉴别、信息获取渠道等方面分析信息化背景下农业生产者的科技需求,从发掘整合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协助教师开展线上线下综合培训,帮助农业生产者分享经验等方面探索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有效供给的方法和措施,在服务“三农”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关键词:“三下乡”社会实践;自主学习;信息资源;科技服务

中圖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0515063

近年来,全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迅速,不少地方政府通过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信息传播媒体相结合,构建了多个信息化平台,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如三农新闻、惠农政策分析解读、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农产品市场行情播报等多项便农服务[1]。同时,农村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又使远程教育,实时交流越来越便捷,进一步加快了现代农业的发展[2,3]。江苏省通过“挂县强农富民工程”为当地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传递农业科技知识、扩散农业科技成果及进行农业技术产品供给,有效提高了当地农业科技贡献率[4]。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将农业生产的3大法宝:“良种”、“良法”和“信息”通过信息化手段顺畅送到农户手中,如何更好地开展基于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的点对点、点对面的农业科技传播与服务成为新时代涉农专业大学生应该学习和关注的问题。“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职院校最具代表性的实践教学活动,大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三下乡”不断增强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1 自主调研农户科技需求

教师在制定实践方案前,指导“三下乡”大学生团队成员详细调研服务地区农业发展现状与农业科技需求。团队成员通过自主学习“问卷星”调查问卷系统,设计并制作了智能移动终端制作电子调查问卷,向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农户发放,同时跟随教师实地走访普通农户,使调研工作尽可能全面。

1.1 科技信息需求内容与质量

“三下乡”实践活动服务对象主要是家庭农场主和经济作物种植大户。团队成员自学了SPSS分析软件,大家共同协作,分析了调查问卷,了解到农户最关注的是不同农产品的市场供求及农产品价格走势,在特定生产阶段主要关心经济作物病虫害防治、育苗、灌溉技术,而在日常生产中主要关心的是农资选择和使用,及田间日常管理等相关技术。团队成员同时发现大部分农户都比较谨慎,需要经验证、准确有效,通俗易懂的科技知识。年龄偏大的农户最需要简单详实的科技知识,一些家庭农场主,或者生产规模较大、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户对手机及网络应用娴熟,迫切需求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希望依靠科技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但对网络信息的检索甄别存在困难[5]。

1.2 科技信息获取渠道

跟随教师实地走访后,团队成员了解到同一地区的农民阶层也是有一定程度的分化的。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农民可获取农业信息的途径逐渐增多,处于不同层次的农民有着不同的信息渠道,不同的信息渠道会使农民做出不同的决策。对于农户来说最主要信息渠道是社会交谈,而农户选择社会交谈最主要的原因是其认为网络上或者电视上的信息不一定可靠,必须要自己亲自见到才能保证信息的质量[6]。

2 协助教师开展科技服务

2.1 信息资源的发掘整合

通过网络查询到的农产品供求与行情信息只是一些数字和数据,普通农户并不具备分析这些数据的能力,使得农户在生产上盲目跟风现象时有发生。要在短期内帮助农户提升这方面的能力是有难度的,因此,教师引导“三下乡”团队成员自行比较政府网站和其它相关农业网站,然后向农户推荐可靠的信息渠道。在农户制定生产计划时,团队成员利用在校所学知识协助农户规划好全年的生产,使农产品能产销对路,提高农户收益。

通过农业科技类图书获得相关知识的农户较少,主要原因是书本质量良莠不齐,内容过于笼统,价格较贵。团队成员便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网上书店、实体书店对比各类农民培训教材,同时还主动在大型农业科技推广平台搜集资料,自编成浅显易懂、精炼实用、针对性强的小册子,受到农户广泛欢迎。

通过央视的农业科技节目了解现代农业发展动态是最受农户欢迎的。团队成员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搜集相关视频资料,其中,中央电视台的《农广天地》、《致富经》、《科技苑》等农业类教学视频颇受农户欢迎,针对同一新品种、新技术或新模式,往往可搜索到多个相关的视频资料,但这些视频内容中有不少类似或重复的部分。如针对某地种植规模较大的水果草莓,农广天地栏目中关于草莓种植的视频有“温室葡萄草莓立体栽培技术”、“草莓公主的甜美事业”、“草莓哥的草莓经”、“草莓盆栽技术”、“温室草莓基质配套栽培技术”等。这些视频各有侧重点,经对比分析,草莓的日常管理技术是类似的,团队成员们通过自学Camtasia Studio、会声会影等视频编辑软件编辑视频,将类似或重复部分进行整合,突出重点部分,将25min的视频合理分割成2~3个小视频,并制作视频说明文档,对视频中的技术关键点进行文字说明,然后分享给农户,提高其学习效率。

2.2 服务模式的优化创新

2.2.1 构建信息共享平台

信息化背景下,“三下乡”实践团队成员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利用电话、微信、QQ等现代通讯工具将为对接村引进的新品种、新技术等信息发放到群平台上,将收集到的农户遇到的阶段性难题汇总给教师,等教师解答后,将相关资料分享到微信或QQ平台上,同时也鼓励各村农户在群内互相交流分享。在“三下乡”实践团队师生的指导和帮助下,农户可以熟练地运用微信在朋友圈宣传自己农产品的优点,展示自己的生态种植模式与技术。

2.2.2 协助教师开展线上线下培训

当地农民培训存在一些问题,如培训资源无法共享,培训内容单一,缺乏实际针对性。因此依托“互联网+”升级培训结构,改善培训方式,建立智慧学习平台,对于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这些问題,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力争做到培训内容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地方惠农政策及产业发展趋势,将学校的教学资源库、信息化模拟软件、原理演示动画等信息资源应用到培训课堂,培训前期的资料搜集工作则由“三下乡”团队成员协助完成,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大大拓展了知识面。教师在培训中推广“农技耘”等农技推广手机应用,团队成员则协助教师完成演示与个别指导的工作,虽然一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农户接受手机应用APP等新事物有一定困难,但通过“三下乡”实践团队的帮助,使其从智能终端平台获取了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手机应用的进一步推广奠定了基础。培训结束后,教师在团队成员协助下通过投票统计、微信群反馈、调查问卷等形式,评估培训效果,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培训方案和培训模式。

2.2.3 帮助农户自主交流学习

以微信为例,微信平台提供了资源共享、信息推送、互助交流和效果评测等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搜集当下时节的农技要点和农户的不同兴趣点、关注点,将视频、语音、图文资料有机结合成短小、精悍、零散的知识点汇总给教师,由教师通过微信平台根据农户需求推送这些信息,引导农户通过平台自助获取共享的科技资源,鼓励农户通过微社区开展协作学习、展示宣传自己的种养殖成果,帮助农户形成一种分享心得、提出疑问、协同互助的学习环境。

3 结语

涉农专业高职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并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协助教师开展为农服务是大学生深入接触社会,参与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举措。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树立起服务“三农”的使命意识,有效提升了专业技能,同时也塑造出勤勉奉献,爱农为农的品格气质。

参考文献

[1] 赵洪亮,谢立勇.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农业信息服务发展思路探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7(19):117-121.

[2]唐义军,仓晶晶,朱芙蓉,等.盐城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J].农业与技术,2020(4):54-56.

[3]梁再培,鲁春阳.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8(7):157-160.

[4]储彦羚.调优供需培强载体—江苏挂县强农富民工程不断强化科技推广服务实效性[J].江苏农村经济,2013(2):47.

[5]刘晓丽,潘方卉.新时代农村劳动力流转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版),2018(18):17-18.

[6]张贵兰,王健,王剑,等.农户信息渠道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索性研究——以河北省南宫市大寺王村村民为例[J].现代情报,2016(5):88-93.

(责任编辑 周康)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