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巴南区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推进应用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4-05-23

魏万龙

(重庆市巴南区农业技术推广站,重庆 401320)

巴南区隶属重庆主城区,地处重庆西南部,幅员面积182500hm2,其中农村面积175000hm2,占比95.9%,是重庆农村面积最大、农民人口最多、农业比重最高的主城区。近年来农作物病虫害呈现出多发、突发、频发、局部暴发等特点,进一步加大了监测防治难度,农业生产、生态安全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贯彻落实《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文件要求,提升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能力,加快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农药减量化进程,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植保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为此,巴南区坚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强化行政推动,整合各类资金,多措并举,以连续几年开展的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试验示范为基础,通过项目带动、技术集成为主要抓手,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上大力推广应用成熟的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同时,积极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通过召开现场会、科技赶场、院坝会培训以及田间一线指导等活动,从根本上提高了巴南区农民的绿色防控意识,增强了农民应用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的能力。

1 主要做法

1.1 加强组织领导

全区各级政府、部门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作为推进现代植保的重点工作来抓,加强领导协调、建立专班,明确工作职责等。成立由区政府分管负责人为组长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农作物重大病虫监测防控的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及工作机构等,加强重大病虫害防控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工作;成立了农业农村委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技术指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工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部署工作要求,落实细化工作内容。

1.2 狠抓责任落实

印发《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和进度安排等具体内容;建立季报制度,编制《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实施情况季度报表》,定期调度工作推进情况;实行全程示范管理,及时深入各示范基地,加强对各镇街示范业主进行示范全过程的技术指导和管理。及时制定《农药减量控害重点推广产品目录》,编制生物农药产品、理化诱控技术和高效施药植保器械等应用实施方案,积极推广;印发《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明确水稻、梨等10种主要作物绿色防控技术措施、防控目标、防控策略、防控重点等具体内容,切实落实绿色防控技术工作推进与责任。

1.3 加大资金投入

为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巴南区以各类项目为依托,积极筹措项目资金,整合有效资源,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支持,近3a累计争取各级财政资金直接用于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控经费共计1009万元。其中,2019年累计争取各级财政资金104万元,2020年累计争取各级财政资金335万元,2021年累计争取各级财政资金570万元。此外,2021年积极争取幼龄果园管护项目资金630.5万元,主要用于病虫防治防控、购买有机肥、根外追肥、整形修剪以及人工除草、清园等。通过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投入、人工除草和清园清虫,有效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量,构建了良好的果园生态系统,极大地促进了绿色防控效果。

1.4 强化监测预警

根据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特点和规律,指定专人负责,规范调查、标准预报,积极开展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利用自动虫情测报灯结合田间系统调查,全面掌握病虫发生动态规律,发布病虫害预报准确率在95%以上。2019—2021年,编印《农作物病虫情报》36期,发布植保简报100余次,高效优质指导农户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每年在水稻穗期病虫害防治前,召开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演练暨水稻穗期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现场会,电视台、报社等媒体进行现场采访,并通过各类新闻媒体积极宣传报道,以此拉开全区水稻穗期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序幕。

1.5 狠抓试验示范

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载体建立绿色防控示范片区。2020年以梨、柑橘等果树为主体,兼顾蔬菜、茶叶等农作物,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应用推广补贴试点,完成市级绿色防控产品补贴试点示范片建设47个,示范面积1267hm2,完成项目补贴资金220.11万元;2021年在全区柑橘、梨子、李子、桃子等多种果树品种上集中开展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933hm2,共计建立绿色防控补贴示范片22个,投入补贴资金213.66万元。2020年统防统治投入各类资金78万元,累计完成水稻病虫害绿色统防统治面积900hm2。2021年投入区级项目资金300万元,在全区范围内集中连片开展植保无人机“飞防”3667hm2,推广使用金龟子绿僵菌等生物农药、激健农药等减量助剂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病虫害,在农药减量增效的同时最大程度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以镇街为单位建立水稻统防统治示范片,以“飞防”与“机防”相结合的方式带动大面积统防统治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优化技术措施,引进果树迷向丝防治梨(李)小食心虫新产品、豇豆豆荚螟性诱技术、生物农药防治茶叶病虫害技术、柑橘潜叶蛾性诱技术等新型绿色防控技术并累计示范67hm2。

1.6 科学规范台账管理

巴南区对规模化生产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在册管理。建立田间生产管理档案,全程记录病虫害防控措施、病虫防控效果、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建立绿色防控基础数据库;定期开展农产品质量、农业投入品登记、农业执法等检查指导。每季度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台账;规范示范片建设管理。对已建立的示范片,确定示范片具体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明确创建的目标作物、主推技术等,建立示范片管理台账;强化示范片减量成效总结分析。及时开展减量效果评估、专家会审、成效总结,形成示范项目绩效自评报告、工作成效总结。

1.7 强化宣传培训

通过召开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推进会及技术培训会,对镇街农服中心负责人、农技人员、村社干部、农资经销商、农资批发商及辖区内正常经营的规模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法人等进行培训指导。不定期组织镇街举办的技术培训会,专题培训农药减量行动技术,加深辖区内经销商、规模种植户、农技人员、村社干部对农药减量工作的认知与了解,指导并协助各镇街积极开展由分管负责人、规模种植户、普通农户等参加的技术培训会。2021年累计开展培训10期,培训1500余人次,各镇街逐级开展培训50余期,培训3500余人次。通过组织构建技术指导专家组深入田间地头、规模种植户、农资经营户、农业企业等开展服务来增强技术指导。2021年田间技术指导100余次,指导覆盖3000余人次;通过下发通知、召开培训会议、发放宣传资料、定制配送环保宣传袋、运用“12316”技术咨询电话推广,使绿色防控宣传覆盖全区所有镇街村社及农业企业来加大宣传力度,2021年累计发放各类农药减量宣传资料8万余份。

1.8 激励品牌发展

坚持贯彻“质量兴农、品牌兴农”战略,推动巴南农业提质增效。印发出台《农业品牌建设扶持奖励办法》,积极鼓励并支持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培育创建有标识性和地理性的优质品牌;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切实保障绿色、有机农产品质量及可持续发展。建立以检测为依据、以追溯码为载体、以合格证为桥梁的“追溯+检测+合格证”质量安全管理模式。落实“合格证+品牌”一体措施,提升农产品品质,打造品牌效应;大力推广应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强化追溯体系,建设全覆盖平台,上线率达到100%。持续推广“合格证+追溯码”模式,2021年全区193家试行主体中已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企业数达187家,试行主体开具使用合格证的覆盖率达到97%。

2 主要成效

巴南区近年来通过连续系统地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成效显著,绿色防控覆盖率持续快速提高,农业生产覆盖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均得到显著提升。

2.1 各项指标全面提高

2.1.1 注重技术覆盖度

通过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实施,2021年产区化学农药用量减少42.08%,总体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4.58%,其中水稻覆盖面积8176.5hm2、果树2781.5hm2、玉米5263.8hm2、蔬菜9285.1hm2、茶叶926hm2。

2.1.2 注重技术有效性

农作物整体病虫害综合防控效果达到88.92%,危害损失率在3.23%。

2.1.3 创新推广机制

摸索形成了“宣传引导,大户指导,逐级覆盖,建档管理”的推广模式,引进集成的绿色防控技术,通过技术培训会、新媒体、科技赶场、发放宣传资料等措施进行宣传,重点强化规模种植户技术指导培训,开展对本辖区技术人员、经销商和规模种植户进行应用技术的逐级培训全覆盖,切实提升广大农户农药减量的意识和能力,并建立培训档案。辐射带动成效显著,农户接受绿色防控培训的比例达到79.58%。

2.1.4 注重品牌带动效应

“二圣梨”、“南彭草莓”、“乌皮樱桃”、“接龙蜜柚”、“巴南香桃”等农产品成为名优品牌,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的发展。2021年新增认证绿色食品2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有机农产品1个,有效推动了“两品一标”的增长。

2.2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得到显著提升

2.2.1 经济效益明显

经测算,水稻实施绿色防控后,防治成本大幅度降低,平均成本减少(80~100)元·667m-2,产量同比增加7.7%,同时绿色防控示范区的农作物品质优于非绿色防控区,销售价格同比增长7.5%,据测算,全区仅此项节支增收2520.4万元,并打造出“石滩大米”、“二圣梨”等一批优质农产品,经济效益显著。

2.2.2 社会影响积极

近年来,巴南区累计发放绿色防控宣传资料超过45万余份,举办绿色防控技术宣传培训200期近1.2万人次,大大提升了农业大户和农民对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防控水平和能力;通过实施推广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有效保障了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发展,改变了优质不优价的现状,实现了“绿色防控—产品效益—产品品牌—绿色防控”的良性循环。

2.2.3 提升生态效益,打造特色“绿色青山”

近年来,巴南区全区无违规使用禁限用农药和高毒农药,农产品农药检测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通过高覆盖率的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实施,有效减少了巴南区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为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本土天敌和中性昆虫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殖环境,极大地增加了农田有益微生物的多样性与群落结构。

2.3 集成适宜长期推广应用的绿色防控综合技术

以全国100个绿色防控示范区创建为依托,为今后不同农作物病虫害的绿色防控集成了技术体系。在全区水稻病虫害防控方面集成了“一推二育三防四治”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一推”是通过推广抗性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健身栽培技术,提高秧苗的抗病能力,避免稻瘟病爆发。“二育”是通过稻鸭共育控草控虫,大大减少化学除草剂使用的同时,对稻田害虫初始虫口数量进行大幅压低。“三防”是在稻田养鱼(虾、鳅)等稻田综合利用田块上,在水稻穗期应用金龟子绿僵菌和井冈霉素等绿色技术防控稻田重要害虫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主要病害纹枯病。“四治”是应用低毒、低残留、低用量化学农药防治,后期挑治水稻病虫害重发区。同时,在果园生态系统中,通过使用割草机刈割或地布防控杂草,太阳能杀虫灯防控吸果夜蛾、食心虫等趋光害虫,色板诱杀蚜虫、粉虱等害虫,糖酒醋液诱杀果蝇,用引诱剂诱杀实蝇等绿色防控技术,对果园病虫害的绿色防控进行了升级,防控效果大幅提升。

2.4 促进具有标识性和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创建

通过农作物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工作推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全区农产品品牌的打造。2016—2021年共认证绿色食品107个,认证面积1840.33hm2,认证产量23870.4t;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3个,认证面积3273.3hm2,认证产量50400t;有机农产品1个,认证面积11.12hm2,产量1.668t。

3 进一步加强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技术融合的对策建议

“十三五”以来,巴南区整建制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推进应用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离完成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确保绿色防控及其与统防统治融合工作有更高层次的发展,笔者根据目前融合工作推进现状及问题,提出进一步推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技术融合的初步对策及建议。

3.1 强化行政推动,构建考评机制

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推进应用工作由单一的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主导行为,将融合推进关键指标纳入到镇(街道)政府综合绩效考评体系,以考核促落实[1];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构及激励措施,构建长效的激励机制,综合考虑每个地方的实际情况,认真研判制定每个地区的具体工作方案、技术措施,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建设任务(内容)、示范项目实施和资金筹措等要素保障,创新各项工作体制机制等,并对其实施效果责任制,从而保障整个融合工作全面、高效推进。

3.2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病虫害防治专业性强,涉及生物种类复杂多样,从识别、鉴定到防治,以及现代植保发展及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都需要专业的植保知识[2]。因此,要加强体系队伍的建设,充实植保专业技术人员,提升服务能力。针对目前体系队伍不够健全、技术力量薄弱的现状,建议以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为契机,积极争取植保检疫综合建站;农业镇(街道)要将病虫害防治与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相结合,通过内部遴选(比选)或公开招聘等多种方式,加强专职植保检疫技术员力量的配备;非农业主产区镇(街道)、农业生产主体(新型经营主体)、统防统治服务组织也要落实专门的植保技术人员,建立起一支爱农村、懂农业、能吃苦的专业公共植保服务队伍。

3.3 探索技术集成,形成模式推广

病虫害防治措施,技术集成是关键。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存在复杂性、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等特点,但目前还存在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发展缓慢,融合推进工作进展相对滞后等突出问题。绝大多数农户“有害才防、化防为主”不规范、科学用药的施药方式和传统上的防治理念极易造成防治效果事倍功半的局面。集成一套覆盖农作物生长前、中、后的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服务模式,应用成套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防控病虫害潜在入侵为害的风险环节,才能确保以预防为主,有效转变病虫害以治为主预防措施缺位的错误管理的工作思路[3]。

3.4 转变补贴思路,扶持专业化组织发展

近年来,巴南区虽然实施了高效施药器械、理化诱控产品、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减量助剂等物化补贴政策,生物农药使用比率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提升,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原有补贴形式单一,存在着受益面积小、效果不突出等问题,部分农户仍然存在超量使用和乱用农药的现象,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还有加速病虫产生抗药性的风险,从而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4]。巴南区采取积极扶持专业化组织发展的思路,将简单的实施物资补贴转变为购买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补贴与物化补贴相结合,采用“服务组织+农户”的绿色防控模式,通过服务组织科学评估农作物生产基地的实际需要来应用相应的绿色防控技术与产品,确保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技术的到位率、利用率和支持率,有效带动农户开展绿色防控防治病虫害的积极性。

3.5 强化宣传培训,营造绿防氛围

以项目推广成效为典型示例,以广大农户关注、关心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契机,进一步利用各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交流总结好经验、好做法,让全社会了解政府在保障农产品质量方面的决心和投入,让消费者放心,形成全社会广泛关心、支持、推动绿色防控工作发展的良好氛围。积极培育具有很高素质的农民,到基层推广农业技术,积极培训植保技术,通过科技赶场、张贴横幅图纸、发放资料、媒体播报、召开宣讲会的方式来向农户宣传并普及绿色防护技术,确保绿色防护技术的知晓率以及绿色防护技术的满意度[5]。在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之后,农民能够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在农业生产中不但施以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还要减少农药用量,学会使用先进的防控机械,使农户形成绿色防治病虫害的理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