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范文君
摘要:2016年晚稻,通过对稻田还田常耕抛秧、稻田还田免耕抛秧、非稻草还田免耕抛秧、稻草还田常耕插秧、非稻草还田常耕插秧等6个参试处理的实验结果可知:稻草还田免耕抛秧、非稻草还田免耕抛秧、稻草还田常规抛秧的经济性状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尤其以稻草还田免耕抛秧的经济性状表现较为稳定。
关键词:水稻免耕栽培;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对比
中图分类号:S511.5文献标识码:ADOI:10.19754/j.nyyjs.20190215007
为深化水稻免耕抛秧基础理论,进一步完善水稻免耕栽培体系,在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安排下,2016年晚造笔者进行了本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试验设计及方法
1.1试验地点
试验在六圩镇凌霄村板坝二组黄汉林的责任田中实施,田块面积800m2,土壤肥力中等,前作早稻。
1.2参试品种(组合)
Y两优1号
1.3试验设计
本项试验布设6个基本处理环节,分别是:稻草还田免耕抛秧(A),非稻草还田免耕抛秧(B),稻草还田常规抛秧(C),非稻草还田常规抛秧(D),稻草还田常规插秧(E),非稻草还田常规插秧(F)。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0m2(小区长5m,宽4m)。重复间距50cm,小区间距30cm。
1.4试验情况
本试验采用编织袋+旱育保姆湿润育秧,2016年6月26日播种,7月25日抛栽(插秧),种植密度667m2抛(插)2.2万穴。水稻抛栽前每667m2施碳铵50kg,过磷酸钙50kg作基肥。7月30日每667m2施尿素5kg,钾肥5kg加除草剂作回青肥;8月5日每667m2施尿素5kg,钾肥5kg作分蘖肥;各处理在幼穗分化第1期每667m2施复合肥6kg,钾肥5kg;各处理幼穗分化第5期每667m2施复合肥15kg;9月29日10月4日不同的处理分别始穗。10月712日不同的处理齐穗期,每667m2施尿素3kg。破口期用药防治三化螟、卷叶虫、稻飞虱、穗颈瘟、纹枯病等。水分管理:浅水抛(插)秧,抛栽后保持浅水,抛栽后25d排水晒田,回水后保持干湿交替至成熟。
1.5对实验项目各个处理点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掌握水稻植株生长与分蘖情况,做好数据记录相关技术人员抛栽之后可以每间隔3d时间对水稻叶龄与分蘖动态变化进行观察。
在每个实验区域中随机抽选10蔸,等到干湿度适宜之后对其经济性状进行探析。
对实验区域成熟的水稻定时进行收割,然后进行重分晾晒,对其产量进行验收,之后进行称重[1]。
2试验结果及分析
2.1产量表现
2.1.1水稻成熟时分区单收,各小区产量见表1。
2.1.2产量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A處理的产量最高384.2kg/667m2,F处理产量最低328.2kg/667m2 。A处理比F处理增产56kg/667m2,增17.1%;产量居第2的是C处理379.2kg/667m2,比F处理增产51kg/667m2,增15.3%,比A处理减少5kg/667m2,减1.3%;产量居第3的是B处理356.9kg/667m2,比F处理增产28.7kg/667m2,增8.7%,比A处理减少27.3kg/667m2,减7.1%,比C处理减少22.3kg/667m2,减5.9%;产量居第4的是E处理356.5kg/667m2,比F 处理增产28.3kg/667m2,增8.6%,比A 处理减27.7kg/667m2,减7.2%,产量高低顺序为A>C>B>E>D>F。
2.2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考查
从试验中可以看出,各处理的农艺性状除株高有差异外,茎粗、根干重、蔸有效穗差异不大。经济性状中的667m2有效穗、成穗率、千粒重差异不大,但穗长、总粒数、实粒数有差异。
2.3依照方差结果应用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
表3穗长新复极差(SSR)多重比较结果
处理各处理平均数5%显著水平1%显著水平A24.3aAD24.0aABC23.7aABB23.55aABF22.75abAB
通过对经济性状中的穗长、总粒数、实粒数进行新复极差法多重比较表明,6种处理中,没有一种处理能同时达到最高。以穗长进行比较,A处理最长,D、C处理分别居第2、第3;以每穗总粒数进行比较,A处理每穗总粒数量最高,C、B处理分别居第2、3;以每穗实粒数进行比较,C处理每穗实粒数量最高,B、A处理分别居第2、3。由此可见,无一处理能以上性状能同时达到最高。由于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是构成经济性状的因素。因此,评定每个处理经济性状的好差
应综合性状为结论,综上所述,A、B、C处理的经济性状较好,尤其以A处理的经济性状较稳定。
从以上分析结果看出,每穗的总粒数和实粒数差异显著,说明不同的处理对穗的总粒数和实粒数有一定影响,使穗粒结构表现一定差别。茎粗、根干重、蔸有效穗差异不显著,表明处理间无明显的肥效作用[2]。
2.4生育进程比较
在栽培管理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免耕抛秧的分蘖始期、有效分蘖终止期、最高分蘖期比稻草还田免耕抛秧迟2d,比稻草还田常耕抛栽、非稻草还田常耕抛栽的迟4d。免耕抛秧的幼穗分化期、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比稻草还田免耕抛秧的迟3d,比稻草还田常耕抛栽、非稻草还田常耕抛的迟5d。稻草还田免耕抛栽比稻草还田常耕抛栽、非稻草还田常耕抛栽的生育进程迟2d[3]。
3小结
本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免耕抛秧、非稻草还田免耕抛秧、稻草还田常耕抛秧的经济性状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尤其以稻草还田免耕抛秧的经济性状表现较为稳定;免耕抛秧栽培减少生产成本,因而经济效益高于常耕抛(插秧);将稻草还田与免耕抛秧技术结合可获得显著的增产增收的效果,是免耕抛秧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技术集轻型、节本、环保于一体,解决了稻草焚烧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危害,通过稻草还田免耕抛秧能够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调整土壤结构,避免水土流失问题发生,促使农田水稻种植区域植物根系全面生长,保障农业资源有效应用。这充分说明了稻草还田抛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可行的,其推广应用前景广阔,生产上宜推广应用[4]。
参考文献
[1] 李如平,水稻免耕抛栽培技术探讨[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12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3] 洪厚成,林惜勤.水稻免耕栽培方法及注意事项[J].中国农业信息(上半月),2014(10):9.
[4] 汪新国,吴文革,王允青,等.水稻免耕栽培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稻米,2013,19(1):10-1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