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马铃薯种植技术

时间:2024-05-23

郭 华

(山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朔州市平鲁区分校,山西 朔州 036800)

我国是农业大国,作为世界第4大粮食作物,马铃薯有着广阔的种植面积。马铃薯富含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且相对于小麦、玉米等,具备一定的种植优势。马铃薯种植技术可以为农业实践提供技术支持,可以改善当地的饮食结构,从而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故而,应加强对马铃薯种植技术的分析,可在选地、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开拓思路。

1 土地选择和整理

1.1 土地选择注意事项

在种植土地的选择中,土质状态要符合马铃薯生长的条件。例如在种植过烟草、茄科、甜菜等作物后,土质中马铃薯所需的微量元素减少,且种植马铃薯可能引发病虫害。但是,在种植瓜果、玉米等作物后,种植马铃薯会实现增产。马铃薯种植应满足土质酸碱度、土壤孔隙度、向阳性等土地条件,即土质需满足pH在5.0~8.0之间,土壤最好选择土质疏松干燥、排灌便捷的沙壤土,且种植地应具备向阳性的条件,避免背阴和低洼。

1.2 深耕操作和土壤优化

在马铃薯种植中,深耕操作可有效调节土壤的孔隙度,使土壤具备疏松和通气的条件,增加了蓄水和抗旱能力,有利于马铃薯根系和茎块的快速生长,极大提高产量。在马铃薯种植中,土壤优化需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施用、土块打磨、深浅耕操作、起垄施肥等手段。即测土配方施肥可有效调节土壤中营养元素的比例,为马铃薯生长打下基肥,且有机肥施用可优化土壤条件,土块打磨可平整土地。具体举措是,结合起垄开沟,将有机肥均匀撒入沟中,垄宽度约60cm、高度约20cm,沟宽度约50cm、深度约60cm。且结合前期深浅耕操作,化肥施用可有效改良土壤中氮磷钾的成分,为马铃薯种植打下土壤基肥[1]。

2 马铃薯种薯处理

在马铃薯种植中,选择的种薯品质、催芽措施等对其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具体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选择优质品种。种薯的品质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具体举措是,选择个头大、肉质厚、无病害的马铃薯籽种,并将之放在阳光下多天翻晒。当芽种抽头时即可剖种,一般选用约50g的种薯,可有效避免种性不强、干旱枯死、高温缩水等情况。

马铃薯催芽消毒。若具备浸种条件,可将赤霉素融于少量酒精中,加水稀释到所需浓度,其后将薯种置入浸泡。薯种浸泡后,将之放在阳光下暴晒,进行催芽,这种催芽方式无污染,且发芽率可高达100%。关于种薯消毒,最简易的方式就是用草木灰拌种,在薯种切口处充分涂抹还可治伤。

3 马铃薯科学播种

3.1 防治害虫的播种准备

在马铃薯播种之前,进行地下害虫的防治可有效促进种薯的成活率。具体举措是,将辛硫酸和水以1∶10000的比例调配成溶液,将之喷洒入沟垄,消灭地下害虫。针对地老虎危害,可用20%的乳油杀灭菊酯和5000倍水进行稀释,其后喷雾操作,或者用敌百虫毒饵进行诱杀,效用明显。

3.2 高垄宽窄行种植

在平整土地过程中,可将之起宽窄两行,宽行约60cm,窄行约30cm。沟深约12cm,且2行种植,中间空1行。其后,进行沟渠施肥,以薯种间约32cm株距将之点入沟中,再次施肥。培土盖种,培土可用宽窄行间留一行的土壤。薯种的播种深度约为23cm,只因过浅的薯种易受高温干旱的影响,对植株的生长、薯块的品质不利[2]。

4 马铃薯田间管理

4.1 水分和施肥管理

在马铃薯种植中,在不同生长期,马铃薯对水分和肥力的需求量不同,具体可参考以下2个方面。

4.1.1 关于水分管理

马铃薯在出苗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多,但在出苗到现蕾期应补充大量水分。在此阶段,马铃薯的生长进入关键期,植株伸展茎叶,对营养的需求增加。因此,应加强对水分的调配,保持湿润的土壤环境。初花期到茎叶生长结束的阶段也需补充水分,为促进根系的吸收,可采取沟灌的手段。在马铃薯生长后期,浇水量应大幅减少,避免因浇水而催生贪青晚熟的生长情况,大约在收获前10d,可以停止浇水。

4.1.2 关于施肥管理

马铃薯是高产作物,对肥量需求大。肥料施用要求是基肥为主、早施追肥、侧重底肥、多施有机肥等。有机肥具有肥效期长、绿色无公害、含微量元素等优势,能在化肥施用基础上再次提高马铃薯产量,是较好的马铃薯生长基肥。关于有机肥施肥,在播种前可一次性施足,也可结合适量的化肥,在马铃薯生长阶段持续续肥。关于基肥,马铃薯生长对磷钾元素需求较高,一般施用磷钾肥。关于化肥施肥,应注意马铃薯生长应避免氯元素,不可使用氯化钾等肥料。在施底肥时,可采用沟施或穴施的手段,深度可保持约15cm。针对早熟品种,早追肥可促进马铃薯早成熟,而晚追肥会造成块茎分散、晚熟等。具体举措是,在马铃薯齐苗到封行期间,可参考每667m2地追施10kg尿素或25kg碳酸氢铵的标准。

4.2 做好中耕培土

中耕培土可为马铃薯生长营造优良的土壤环境。具体而论,即疏松的土质条件可促进马铃薯块茎的膨大、成熟,且有利于保持水分。结合马铃薯的生长过程,大约在期间要具备3次中耕培土。第1次,马铃薯齐苗后,可结合铲蹚操作。第2次,约在第1次后9d,应避免压苗情况。第3次,马铃薯开花前,可有效促进马铃薯块茎的膨大、成熟。以第1次为例,中耕培土的举措是,马铃薯出苗后应及时铲地,也可对播种较深的薯种进行顶上耢土工作。具体内容是,及时铲地,以疏松土壤表层,为其后铲除杂草做好准备。将土块磨碎、疏松,以防土壤板结,加强土壤的通透性,从而促进薯种出苗。若播种深度较浅,可在出苗前用犁蹚疏松土质,其后中耕蹚深耕操作,并减少上土量,以有效避免水分散失,从而保持墒中温度。

4.3 草、病、虫害防治

在马铃薯种植中,常见的草病虫害等严重影响了产量和质量,关于防治举措,具体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狗尾草和虎尾草是常见的一年生禾本科植物杂草。针对该草种,可用30%二甲戊灵乳油、50%乙草胺等进行防治。以50%乙草胺为例,其具体举措是,在播种后,667m2土地可用约60g乙草胺融合水约50kg,搅拌后将之喷洒在土壤表面。

黑胫病和早晚疫病是马铃薯遇到的常见病症。早疫病多发于马铃薯生长前期,晚疫病则多发于生长中后期,皆与温度和田间持水量相关。在马铃薯的生长环境中,当满足温度约为200C且持续2d以上、田间持水量在90%以上等条件时,晚疫病即为高发期。此时,应及时拔除病株,对病株周围3m内喷撒1000倍的杜邦克露溶液[3]。

金针虫和蚜虫是马铃薯种植中常见的虫害。关于金针虫,药剂拌种的方式即可防治。具体举措是,以667m2图地为例,在播种时,可将约3kg的3%辛硫磷颗粒剂拌合约13kg的细土,在播种沟内均匀撒布,对防治幼虫的效果较好。关于蚜虫的防治,可用1000倍的吡虫啉溶液进行喷施。

5 结论

马铃薯种植技术的分析对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结合马铃薯选地、选种、播种等技术,本文具体分析了马铃薯种植的田间管理手段,即应对马铃薯的生长期,提出了水肥管理、中耕培土、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因此,分析马铃薯的种植技术,应在系统化的种植实践中探究促进其生长的客观规律。

[1]毛昌忠.马铃薯种植技术[J].河南农业,2016(8).

[2]孙晓丽.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16(20).

[3]杨帆.不同栽培方式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J].南方农业,2017(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