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改善生长环境加强动物疾病防控

时间:2024-05-23

陈 俊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睢阳 476000)

基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蛋类等动物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进而促成了畜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但从当前来看,一些养殖者对动物疾病预防的意识并未完善,使得动物疾病在区域内呈现出多样、频发的趋势,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据此,有必要对动物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作出分析研究。

1 生长环境对动物健康情况的影响

1.1 温度的影响

当气温过高时,动物体内的热能无法及时排出,就会导致其生理失调,产生热射病,即俗称的“中暑”。动物的精神状态、器官功能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休克、死亡等情况。温度过高会使得动物的毛孔扩张,继而更有利于致病菌的侵入,为动物染上疾病埋下隐患;当气温过低时,冷应激反应会弱化动物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运行能力,进而导致呼吸器官疾病、肠胃疾病的发生。如果气温极度寒冷,还会诱发动物出现关节炎、冻伤、风湿病等病症,严重、持续影响到动物的健康情况。

1.2 湿度的影响

当环境内湿度过高时,会促进致病菌、寄生虫的滋生和繁殖,增加动物疾病的传染和发生概率;当环境内湿度过低,即环境过于干燥时,会导致动物体表粘膜发生干裂,为病菌侵入动物体内提供了条件。

2 基于生长环境的动物疾病防控策略

季节变化会导致自然环境内温度、湿度、光照等多种生长环境因素的剧烈变动,进而对动物机体产生不同类型的刺激,导致其发生疾病。季节交替期温度的骤升和骤降,也是动物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应结合各季节的不同特点,对动物的生长环境做出差异性调整,以加强对动物疾病的防控力度。

2.1 春季的动物疾病防控策略

春季表现为温度转暖、空气潮湿,并伴有少量的雨水天气,利于病菌微生物的繁殖和活跃。在此季节,动物常出现感冒、流感、霉菌病等以呼吸道为源头的病症。对此,动物养殖者应勤于更换动物栏舍内的垫草,以保持动物生长环境长期处于干燥状态。为了拮抗高度活跃的病菌和寄生虫,还应按期做好喷洒石灰水、抗菌灵等消毒工作。为了保证动物自我调节春冬交替而产生的体热不平衡问题,养殖者应尽量减少对动物所处环境温度的人工干预。

2.2 夏季的动物疾病防控策略

夏季表现为天气炎热,雨量增多。在此季节,动物的体热会长期处于稽留之中,进而使得动物呈现出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的病态。由于夏季光照强烈,一些动物还会出现光敏性皮炎、肌肉痉挛等症。夏季是蚊虫的主要活动季节,其叮咬还可能造成传染性动物疾病的大范围传播。对此,养殖者首先要对动物的生长环境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如安置空调设备、水池,在动物栏舍上方加设遮阴板、紫外线防护罩等;应及时补充动物的饮水,并做好动物生长环境内的通风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在饲料中添加冬瓜、西瓜、山药等清热健脾的果蔬,提高动物自身对夏季气候的抵抗能力。

2.3 秋季的动物疾病防控策略

秋季的气候条件有所改善,此季节的动物疾病防控工作以夏冬两季之间的承启为主。对动物健康状况的改善主要以食疗为主,养殖者可将苦瓜、黄瓜、苦丁拌入到动物饲料当中,以拮抗其夏天寄存的胃火,从而调节动物的食欲;为了应对冬季恶劣寒冷的气候特点,养殖者还应重视对饲料进行增量、增类,保证动物摄取到全面的营养,并保证动物体内存蓄有足够的热量;养殖者要在秋末对动物栏舍进行保温改造。具体可对栏舍墙体实施空心砖的更换或加装,并在空心砖中部填充泡沫等保温材料,还可将栏舍顶部粉刷成黑、蓝等深颜色,以强化栏舍整体的吸热能力,为动物构建出适宜的温度环境。

2.4 冬季的动物疾病防控策略

冬季表现为气候寒冷,天气阴暗,且伴有大风。动物疾病的防控重点应以保温为主,同时辅以适当的光照支持。养殖者还应在栏舍加设电暖气等采暖设备,以提高环境内的温度。由于冬季的动物栏舍无法实现较高频率的通风活动,所以还应通过消毒、增加垫草等方式,保持环境内的干燥程度,从而避免潮湿引发的细菌滋生。

3 总结

依据实际条件改善动物的生长环境,是开展动物疾病防控工作,提高养殖者生产效益的必要途径。由本文分析可知,通过了解各环境因素对动物生长的影响,并结合不同季节的环境变化情况,做出通风降温、栏舍改造等有效的环境改良措施,能有效提升动物的健康程度,缓解动物的病症状态,保证环境内温度、湿度等因素与动物生长需求相适应,进而实现对流感、热射病等动物疾病的有效防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