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县域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时间:2024-05-23

王安华

摘 要:作为济南市“后花园”的商河县,发展休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城,发展休闲农业又具有独具特色的人文优势,近年来商河县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完善、巩固、美化农村基础设施为重点,大力发展休闲农业,采摘型、农家乐型、观光型现代都市农业蓬勃发展,休闲农业作为朝阳产业,发展途径还需要探索,发展模式还需要完善。本文从商河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入手,剖析附着在一二线大城市之下的县域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县域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3141

1 发展现状

商河县总面积1163km2,辖11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耕地面积7.3万hm2,人口62万人。商河县农业人口52万,耕地面积7.6万hm2,粮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1.3万hm2,2015年实现粮食总产95万t,蔬菜总产量100万t;水产品产量1.1万t,肉类总产量达到8万t,禽蛋产量达到3.3万t,奶类产量达到0.7万t,农业增加值48.43亿元,是国家重要的粮、棉、果、菜、畜牧生产基地,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多年来,商河县结合高标准良田建设,突出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观光采摘园区等休闲旅游农业发展主体,把都市型、采摘型、体验型农业发展作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目前,商河县休闲农业发展迅速,有各类农业旅游景点56个,包含休闲农庄、采摘园区、特色家庭農场、农家乐等,从吃、住、娱乐、采摘、购物等多方面吸引全国游客体验农家生态,商河县目前休闲农业从业人员达2408人。2016年成功举办山东省第六届花卉园艺博览会,各类休闲农业旅游景点接待游客共计100万人,直接经济收益15亿元。发展形态以休闲采摘型、园区农业型、农家乐型、农业贸易型为主。经营形式以、个体经营户、公司+农户等发展形式。

2 发展优势

2.1 环境优越

商河县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全年雨量适中,土地广阔。商河县以温泉农业发展为抓手,逐步形成了“一园两区两带两线”的农业产业布局,“一园”即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两区”即南部精品蔬菜主产区、中北部优质粮食生产功能区。“两带”即大沙河沿岸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带和贾庄、许商温泉农业带。“两线”即以省道240和国道340为主线的现代农业绿色通道。培植了粮、棉、菜、渔等特色产业,建成了大蒜、彩椒、冬瓜、设施蔬菜、花卉、果品、浅水藕、畜牧养殖等8类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

2.2 民俗独特

商河县历史悠久,有3000多年的历史,春秋时期属齐国麦丘邑,公元596年(隋朝开皇十六年)置滳河县,宋朝改为商河县至今,人文底蕴丰厚,孕育形成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子秧歌”,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秧歌之乡。《清水幻象》的创作基地,商河鼓子秧歌列山东3大秧歌之首,是汉族北方4大民间舞蹈之一。2006年1月通过国家文化部的评审和科学认定,商河鼓子秧歌列为第1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商河县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展,共展出包括秧歌、地毯、书法、编织、剪纸、小吃、刺绣等7大类2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断丰富了民俗文化内容,促进商河民俗文化发展。特别是2016年成功举办了山东省第六届花艺博览会,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赏花、看景、品特色小吃、游都市园区、采摘新鲜水果蔬菜,领略商河独特的风俗文化。

2.3 交通便宜

商河县东靠滨州市的惠民、阳信,公路直达渤海沿岸;西与德州市的临邑毗邻,距津浦铁路及德州市90km,南临济阳县,到济青、京福高速公路70km,距济南飞机场50km,北与德州市的乐陵接壤,公路畅通京津。省道240线(商河至济南路段为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纵贯南北,国道340线横跨东西,商河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170km,公路密度名列全省之首。从根本上打造商河全新的区位格局,并成为商河游客到外地和外地游客到商河旅游的最佳通道。

3 影响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3.1 总体规划较差

休闲农业在商河起步较晚,在开发建设上缺乏整体规划,存在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性,随意性较大,休闲农业发展目标不明确。在缺乏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套用城市都市农业发展模式,造成个别休闲主体发展脱离了朴素、自然的农家风味,缺少了休闲农业的趣味;开发层次低下,品位不高,在经营时间、方式上也缺少统一管理。

3.2 休闲农业规模较小

随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建设用地控制十分严格,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存在量小、不正规等现象。很多社会产业资本无法放心投资,投资者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休闲农业产业规模小,投资少、品位低,层次低。目前,商河休闲农业主要以分散的、粗放的、自发的经营形式为主。

3.3 基础设施不完善、配套不到位

休闲农业发展主体的住宿条件比较差,可供游玩景点较少、娱乐休闲场所和项目不多,缺乏特色休闲体验项目,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健全是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障碍,游客只是单纯的吃了一顿农家饭而已,无法领略真正的农家风情,外来游客所需的标准房、取暖、降温、洗澡、水厕等要求无法满足,饮食、卫生、环境等方面也难以满足现代城市人的生活需求。

4 加快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加大政策扶持

积极落实中央关于相关类补贴,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和指导,给休闲农业发展提供更多优惠政策,从鼓励促进土地流转、解放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的角度出发,将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家乐等有机统一起来,鼓励休闲农业主体发展壮大,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4.2 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引领和提升现代农业水平

依托特色产业集中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特色品牌基地和都市农业园区。按照“四化”、“十有”标准,提升特色品牌基地规模和水平。按照生产、生态、生活、示范的原则,拓宽农业园区功能,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4.3 实施农业品牌创建工程,提高农业效益

鼓励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积极认证“三品一标”,通过包装开发、参加农产品展销会、组织农业节庆等形式搞好产品推介,争创国家及省市级知名品牌。打造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农产品知名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4.4 实施新型主体培育工程,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外抓招商引资,内抓培育壮大,重点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四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植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带动范围广、科技含量高的先进典型,不断促进规模、质量、品牌、科技4方面提升,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4.5 打造旅游示范基地

以产业资源、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休闲农业发展规律为切入点,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强化突出区域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文化优势,鼓励各类休闲产业间进行联合与合作,扶持培育产业聚集型、规模较大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家乐休闲基地,打造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内涵丰富、产业完备、功能齐全的休闲农业示范基地,示范带动全县休闲农业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规范化服务,进一步促进休闲农业发展。

4.6 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提高服务水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文化程度和沟通能力、服务能力直接影响着休闲农业的发展,要大力挖掘当地民俗文化,将文化融入到休闲农业发展中去,吸引顾客吃“回头饭”,充分发挥休闲农业发展主体的创意产业发展,大力开展水上成CS、垂钓、采摘、滑雪等创意文化活动,通过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培训,大力开展休闲农业管理和服务人员培训,充分运用自媒体、影像录制等现代传媒技术,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平台做好技术培训,服务培训、文化培训,做好远程培训,显著提升信息化对休闲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