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油菜菌核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4-05-23

河南省农业科学技术展览馆 张志梅

油菜是一种适应性强、用途广、经济价值高的油料作物,是世界第二大油料作物,也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但在生产过程中,要防止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以免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影响其经济效益。

油菜菌核病是由油菜菌核病菌侵染引起的。病原属真菌子囊菌纲,柔膜菌目,核盘菌属。油菜感染菌核病后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其产量和品质,一般产量会降低10%~20%,严重时产量可降低70%,甚至绝收。

一、发病症状

(一)在植株下部的衰老叶片上呈圆形或不规则水渍状,颜色为灰褐色或黄褐色,有时生有轮纹,外缘有黄色晕圈,温度高时极易腐烂。

(二)茎秆有浅褐色水渍状病斑,干燥时病部淡褐色,潮湿时多呈软腐状。病害严重时絮状菌丝长满茎秆,发霉、发白。

(三)花瓣染病后呈褐色,易脱落;角果感病后有不规则白色病斑。

二、发病规律

(一)油菜菌核病对油菜的侵染循环

油菜菌核病的病原以菌核形态在土壤、病株残体、种子中间休眠越夏、越冬。当温度、湿度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菌丝、子囊盘和子囊孢子。菌丝可直接侵染幼苗,造成幼苗感病,严重时死亡。子囊孢子成熟后从子囊里弹出,借气流传播,侵染衰老的叶片、花瓣、茎、角果,致使油菜植株组织腐烂变色,长出菌丝体。病菌从叶片扩展到叶柄,再次侵染花、茎秆、角果。通常健全植株组织由于受到带病叶柄、叶、花瓣贴附,使健全部位受到感染。油菜成熟时,植株上的菌丝又会聚结成菌核,散落到土壤中、植株残体内、种子间,以菌核形态越夏、越冬,从而形成侵染循环。油菜菌核病发病程度与气候有关。油菜在春天气温升高后,相对湿度较大时发病较重。

(二)油菜菌核病与温度、湿度的关系

子囊孢子侵染油菜植株的适宜温度为20 ℃左右,相对湿度在80%以上。条件适宜时菌核子囊盘产生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就会侵入植株体,为害植株组织。

菌核和子囊孢子的萌发及菌丝体的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湿度。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与每年春季的降雨量和田间湿度关系密切。病害发生流行程度与油菜开花期的降雨量相关。当油菜开花期每旬降雨量超过50 mm 时,菌核病发病较重;每旬降雨量小于30 mm 时,菌核病发病较轻;每旬降雨量低于10 mm 时,菌核病难以发病。同期田间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发病严重,相对湿度在60%以下基本不发病。

(三)油菜菌核病与种植方式的关系

连续种植油菜3 年以上的地块,或与其他十字花科作物连作3 年以上的地块,菌核病发病较重。播种带菌种子、播种量过多、密度过大的地块,菌核病发病较重。如果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会增加田间菌核数量,发病率较高。偏施氮肥但缺少磷肥、钾肥、硼肥的地块,植株长势较弱,容易发生病害。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相对湿度大的地块发病严重。遭受冻害,植株倒伏时,通常发病较重。实行轮作,宽行栽培有利于通风透光,发病率低。合理施肥,减少氮肥施用量,增施磷肥、钾肥,补施硼肥,植株健壮,发病率低。进行田间杂物清理,选用抗病品种,播种时进行种子处理,发病率低。

三、防治措施

(一)保持田间清洁,减少菌源数量

油菜初花期及时清除底部黄叶,减少田间再侵染源,改善油菜植株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植株感病概率。油菜现蕾期至开花期中耕松土,清除杂草,改善土壤通透性,降低田间湿度,可减轻病害发生。早期发现少数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间,集中处理。适时早收,防止菌核散落到土壤中。油菜收获后,残茬连同脱粒后的残秆及果壳集中高温沤肥,减少残留在田中的病原菌数量,降低菌核病的发病率。

(二)实施轮作,适当晚播

实行油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每2~3 年轮作1 次,可以有效降低菌核病的发病率。油菜种植时,最好实行宽行播种,有利于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降低菌核病的发病率。适当调整播种期,适时晚播使油菜初花期推迟,花期集中,可以有效降低菌核病的发病率。

(三)合理施肥,重视硼肥,培育壮苗

健壮的幼苗可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和抗病害能力。重施基肥和苗肥,增施有机肥,氮磷钾合理配比,避免大量施用氮肥造成徒长倒伏。一般氮肥在基肥中占50%的比例,在苗肥中以20%~30%的比例为宜。氮磷钾的配比以2:1:1.5 较适宜。增施磷肥、钾肥时,不能忽视硼肥的施用。积极采用配方施肥、测土精准施肥。通常在施用氮肥、磷肥、钾肥的基础上,每667 m2可施用0.5~1.0 kg 的硼砂,有助于培育壮苗,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缺硼地块在油菜现蕾开花期喷施硼、锰、钼、锌等微量元素,具有抗病增产的效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