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选用萌芽早,生长速度快,嫩茎粗细均匀、色泽浓绿,抗病、抗倒伏的品种。
育苗移栽是生产上最常用的方法,能够便于苗期精心管理,出苗率高,用种量少。定植期主要根据育苗时期和茬口来决定。3—4 月播种,5—6 月定植;8—9 月播种,10—11 月定植。芦笋宜早春定植,因为从12 月至翌年2 月,植株生理上有一个不明显的休眠期,鳞芽萌发少,定植成活率自然较高。要注意带土定植,少伤根系。芦笋极不耐涝,应避开雨季。
如果用营养钵育小苗,最好制备营养土。营养土要求肥沃疏松,既保水,又透气。一般用洁净园土5 份、腐熟厩肥2~3 份、河泥1 份、草木灰1 份、过磷酸钙2%~3%,充分混合均匀,用40%甲醛100 倍液喷洒,然后堆积成堆,用塑料薄膜密封,让其充分熏杀、腐熟发酵,杀灭病虫和杂草种子。
芦笋种子种皮革质化,因此,种子休眠深浅不一,低温下发芽慢。为加速其发芽、出苗,可先用55~60 ℃温水浸种15 min,冲洗后将种子置于20~25 ℃温水中浸种2 d(新种子在35 ℃温水中浸种2 d)。每天早晚换水1 次。将浸种后的种子捞出,沥干水分,用干净湿布包好,放在25~30 ℃环境中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1~2 次,待20%~3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每个营养钵点播1 粒催芽种子,覆盖1.5~2 cm营养土,表面覆盖薄膜。
一般白天床温保持在25~30 ℃,晚上不低于12 ℃,日平均温度为20 ℃,当50%~70%幼苗出土时撤去覆盖薄膜。由于床土极易干燥,营养钵育苗更易失水,故应经常浇水。一般3~5 d 浇1 次水。苗期追肥只需2 次,第1 次于第1 支幼茎展叶后,结合浇水施尿素105~150 kg/hm2,其后20 d 再施1 次,量同第1 次。
芦笋适于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在土壤疏松、土层深厚、保肥保水、透气性良好的肥沃土壤上,生长良好。芦笋能耐轻度盐碱,但土壤含盐量超过0.2%时,植株发育受到明显影响。芦笋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较强,pH 以6.0~6.7 为宜。
定植前要将土壤深耕1 遍,耕翻前每667 m2施有机肥2500~4000 kg、复合肥50 kg,耙细、整平。搞好田间灌排工程,南北纹线开挖定植沟,行距1.2~1.5 m,沟宽30~40 cm,深30 cm 左右;或先开沟、后施肥,均匀施入沟内并与回填土壤混合均匀。移栽时定植沟离地面10 cm,每25~30 cm 定植1 株,每667 m2栽植1500~2000 穴。大壮苗每穴栽1 株,弱小苗每穴栽2 株,壮苗、弱苗分开定植。
芦笋定植30 天后,幼株均已缓苗成活并生出新枝。为促进其生长发育,可追施速效化肥,每667 m2追施尿素8~10 kg 或三元复合肥10~20 kg。
成年期芦笋的施肥,每年可分3~4 次进行。春季采收前可结合耕翻土地和培垄,在行间开沟每667 m2施复合肥和尿素各20 kg,也可每667 m2施腐熟捣细的有机肥1000~1500 kg。停采后储藏根内营养消耗很多,还要形成地上部的茎叶。因此,停采后30 d 是芦笋一年中需肥量最多的时期,占全年施肥量的70%。此期每667 m2施有机肥3000~4000 kg,并拌入复合肥和尿素各20~30 kg,待芦笋齐苗后浇水1 次,促进芦笋对肥料的吸收。立秋前后,芦笋将有1 次抽茎高峰,然后进入秋季旺盛生长期。为保证秋发期的正常生长,促进植株制造和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立秋前后可在行间开沟每667 m2施入有机肥1000~2000 kg、复合肥20 kg。秋末冬初,芦笋停止生长后每667 m2追施有机肥1000~2000 kg、复合肥15~20 kg,使芦笋安全越冬和促进翌年早发。开沟追肥一般可离开笋丛20~40 cm,以不伤根为宜。在采收期内,分期追施少量化肥,对增加采笋量有显著作用,尤其在停采前10~15 d,每667 m2追施复合肥和尿素各10~15 kg,可在停采后立即被芦笋吸收。
另外,定植后应及时中耕除草,适时浇水以免受旱害,一般5~7 d 浇1 次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但在下霜前30 d 控制水分,以抑制地上部分生长,把营养转入地下根茎储藏。汛期及时排水,防止沤根死苗。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