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4-05-23

小麦栽培技术,就是指在小麦从种到收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协调环境条件与小麦生长发育的关系,满足小麦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达到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小麦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施肥、灌溉、管理、收获、储藏等生产环节技术。各项技术配合,共同构成小麦的栽培技术体系。

一、整地

小麦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耕作层深厚、结构良好、有机质丰富、养分充足、通透性与保水性良好的土壤,是小麦高产、稳产、优质的基础。一般认为适宜的土壤条件为土壤容质量在1.2 g/cm 左右,孔隙度50%~55%,有机质含量在1.0%以上,土壤pH 为6.8~7。土壤的氮、磷、钾营养元素丰富,且有效供肥能力强。耕作整地是改善麦田土壤条件的基本措施之一。

麦田的耕作整地一般包括深耕和播前整地两个环节。深耕可以加深耕作层,有利于小麦根系下扎,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蓄水、保肥能力,协调水、肥、气、热,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促进养分分解,保证小麦播后正常生长。在一般土壤上,耕地深度为20~25 cm。播前整地可起到平整地表、破除板结、匀墒保墒、深施肥料等作用,是保证播种质量,达到苗全、苗匀、苗齐、苗壮的基础。

耕作整地因小麦栽培类型不同而不同。北方冬小麦水浇区,一般复种指数高,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深耕深松、施肥、播前整地3 个环节,应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浇好底墒水,适时撒肥深耕、整地。北方旱地冬小麦,多为一年一作的休闲或半休闲耕作制,麦收后要立即浅耕灭茬打破表土板结层,待第1 次下透雨时,趁雨深耕,雨季的每次降雨之后都进行耙耢。雨季过后即8 月中下旬,要结合施底肥进行深翻,耕后进行精耕细作整地,达到既松土又保墒的目的。麦田耕作整地的质量应达到深、透、碎、平、足,即深耕深松加深耕层,耕透耙透不漏耕漏耙,土壤细碎无明显坷垃,地面平整,上虚下实,底墒充足,为小麦播种和出苗创造良好条件。

二、施肥

(一)小麦对营养元素的需求

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小麦对氮、磷、钾的需求总量相应增加。每生产100 kg 籽粒,需氮2.0~4.2 kg、磷0.8~1.4 kg、钾2.6~3.8 kg,三者比例为2.8:1.0:3.0。但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每生产100 kg 籽粒,氮的吸收量减少,钾的吸收量增加,磷的吸收量基本稳定。冬小麦在不同生育期植株氮、磷、钾的积累量随着小麦中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而相应增加。起身期以前麦苗较小,氮、磷、钾吸收量较少,起身后植株迅速生长,养分需求量也急剧增加,拔节期至孕穗期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达到一生的高峰期。对氮、磷的吸收量在乳熟期达到最大值,对钾的吸收在抽穗期达到最大积累量,其后钾的吸收出现负值。研究结果表明,春小麦不同时期氮、钾的吸收量以拔节期到孕穗期为最高,开花期到成熟期为第二高峰;磷的吸收量从拔节期后逐渐增多,一直到乳熟期都维持较高的吸收量。不同生育期营养元素吸收后的积累分配,主要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变化。苗期主要用于分蘖和叶片等营养器官的建成,拔节期至开花期主要用于茎秆和分化中的幼穗,开花以后则主要转运至籽粒。

(二)施肥技术

小麦的施肥技术包括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每667 m2施肥量(kg)由计划产量所需养分量和籽粒所需养分量来确定。土壤供肥状况一般以不施肥麦田产出小麦的养分量测知土壤提供的养分数量。在田间条件下,氮肥的当季利用率一般为30%~50%,磷肥为10%~20%,钾肥多为40%~70%。有机肥的利用率因肥料种类和腐熟程度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一般为20%~25%。通常中低产田应增施磷肥、氮钾配合。每667 m2产量在200 kg 以下的低产田,氮磷比例为1:1;每667 m2产量在200~400 kg 时,氮磷比例为1.0:0.5;每667 m2产量400 kg 以上的高产田,耕层土壤速效磷含量较高,肥料中磷元素的比例适当降低。

(三)施肥时期

施肥时期应根据小麦的需肥动态和肥效时期来确定。一般冬小麦生长期较长,播种前一次性施肥的麦田极易出现前期生长过旺而后期脱肥的现象。应采取底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施肥方式,高产田适当推迟追氮时期,对提高粒质量和蛋白质含量的效果较好。春小麦可采取一次性重施底肥或底肥加苗期追施的方式。

三、灌溉

(一)小麦对水分的需求

小麦是需水较多的作物。小麦的需水量为不限制小麦生长发育条件下田间健壮植株的蒸散量,包括田间植株蒸腾量和植株间蒸发量的综合。小麦从播种到收获整个生育期间对水分的消耗量为小麦的耗水量,小麦耗水量包括植株叶面蒸腾量、棵间土壤蒸发量和渗透损失量,其中叶面蒸腾量占耗水量的30%~40%。根据各地研究分析,每667 m2小麦产量150~500 kg,耗水量随着产量的提高呈线性增加,耗水系数随着产量提高而降低,水分生产率则随产量的提高而提高。培肥地力,提高小麦栽培技术管理水平,增加产量,是降低耗水系数、节约用水的根本途径。水浇地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耗水深度不同。苗期主要消耗0~40 cm 的耕作层的水分,中期耗水主要在耕作层以下至100 cm,后期耗水主要在40~140 cm。耗水的变化与根系生长进度有密切关系。

小麦不同生育期的耗水量与气候条件、冬春麦类型,栽培管理及产量水平有密切关系。一般冬小麦出苗后,随气温降低,耗水量下降,播种至越冬耗水量占全生育期的15%左右。入冬后,气温降低,生理活动缓慢,耗水量进一步减少,越冬至返青阶段耗水量占耗水总量的6%~8%。由于植株小,棵间蒸发量占阶段耗水量的30%~60%。拔节后,小麦进入旺盛生长阶段,耗水量急剧增加,并由棵间蒸发转为植株蒸发为主,植株蒸腾量占阶段耗水量的90%以上,抽穗期到成熟期35~40 d,耗水量占全生育期的35%~40%。春小麦一生的耗水特点与冬小麦基本相同,在拔节期前耗水量仅占全生育期的22%~25%,拔节期到抽穗期耗水量占全生育期的25%~29%,抽穗期到成熟期耗水量约占全生育期的50%。

(二)灌溉技术

麦田灌溉技术主要涉及灌水量、灌水时间和灌水方式。小麦灌水量与灌水时期主要根据小麦需水特性、土壤墒情、气候、苗情等而定。灌水总量按水分平衡法来确定,即灌水量=小麦一生耗水量-播种前土壤储水量-生育期降雨量+收获期土壤储水量。灌溉时间根据小麦不同生育期对土壤水分的要求不同来掌握。一般出苗期,要求田间持水量75%~80%,低于55%则出苗困难。分蘖过程要求田间持水量75%左右,拔节期至抽穗期,营养生长与生殖同时进行,器官大量形成,气温上升较快,对水分反应较为敏感,该期应为田间持水量70%~80%,低于60%会引起分蘖与穗粒数的下降,对产量影响很大。开花期至灌浆中期,土壤水分宜保持在75%左右,低于70%易造成干旱逼熟,粒质量降低。为维持土壤的适宜水分,小麦生长中需补充灌溉,小麦播种前要保持充足底墒,在可浇3次水的地区,灌水时间可确定为冬前、拔节期或孕穗期或开花期,或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初期。能够浇2次水的情况下,以冬前和拔节期或拔节期和开花期为宜。若只浇1 次水,应在拔节期,每667 m2每次灌水量为40 m3。

四、收获

小麦的收获适宜期很短,又正值雨季来临或风、雹等自然灾害威胁的时期。及时收获可防止小麦断穗落粒、穗发芽、霉变等收获损失。一般认为,蜡熟末期为小麦的适宜收获期。联合收割机收获时,以完熟初期为适合期。种子田应以蜡熟末期和完熟初期为宜。

掌握收获适期还应注意小麦成熟过程中的特征变化。蜡熟初期的植株呈金黄色,多数叶片枯黄,旗叶基部与穗下节间带绿,籽粒背面黄白,腹沟黄绿色,胚乳凝蜡状、无白浆,籽粒受压变形,含水量35%~40%,此期1~2 d。蜡熟中期的植株茎叶全部变黄,下部叶片枯脆,穗下已全黄或微绿,籽粒全部变黄,用指甲掐籽粒可见痕迹,含水量35%左右,此期1~3 d。蜡熟末期的植株全部枯黄,茎秆上有弹力,籽粒色泽和形状已接近品种固有特征,较坚硬,含水量22%~25%,此期1~3 d。完熟期的植株全部枯死和变脆,易折穗,落粒,籽粒全部变硬,并呈现品种固有特征,含水量低于20%。小麦收获后应及时晾晒,籽粒含水量降到12%以下时才可以储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