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豫南稻茬麦区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控

时间:2024-05-23

固始县汪棚镇农业中心 桂道衡

豫南稻茬麦区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控

固始县汪棚镇农业中心 桂道衡

近几年,豫南稻茬麦区赤霉病的发生危害比较严重,成为导致小麦减产的主要病害因素。虽然当地农民进行了积极防治,但因防治策略和防治措施等方面不够科学,防效较差,仍在生产上造成较大损失。几年来,笔者对豫南稻茬麦区赤霉病的发生特点进行了研究,调研总结种植者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经验教训,结合自己从事小麦赤霉病防控试验结果,提出小麦赤霉病防控措施。

一、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

(一)发生情况

在豫南稻茬麦区赤霉病呈加重趋势。以固始县为例,2015年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为1.2万hm2,2016年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为1.47万hm2。小麦感染赤霉病后,不但减产,而且品质下降,小麦销售价格降低3%以上,严重影响农业效益。

(二)症状

据观察,小麦赤霉病在小麦各个生育期均能发生。在豫南稻茬麦区,以穗枯危害最重。小麦扬花时,病菌侵入穗部,最初在小麦穗和颖片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病斑,渐扩大至整个小穗,高温时,在颖壳合缝处或小穗基部产生粉红色霉层,后期于霉层上出现蓝黑色颗粒物,分别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和子囊壳。当穗轴和穗茎发病时,组织变褐坏死,病部以上干枯成白穗。籽粒感染后皱缩干瘪,变成苍白色或紫红色,有时籽粒表面产生粉红色霉层。

(三)病源和传播途径

病原物,有性为子囊菌亚门球壳菌目赤霉病玉蜀黍赤霉菌。无性态为禾谷镰刀菌。小麦赤霉病可在麦秸、玉米秆等残体上越冬,病残体上的子囊壳和分生孢子以及带病种子是下一生长季节的主要初侵染源。小麦抽穗后至扬花末期易受病菌侵染。乳熟期以后除非遇上特别适宜的阴雨天气,一般很少感染。病菌主要通过凋萎的花药侵入小穗(少数可以从张开的颖缝处直接侵入)。子囊孢子借气流和风雨传播。小穗被侵染后,条件适宜,3~5 d即可表现出症状。

(四)发病条件

小麦赤霉病为典型的气候性病害。在豫南地区,若小麦抽穗扬花期遇有气温15 ℃以上,连续3 d的阴雨天气,或10 d中有5 d以上的阴雨天气,特别是有重雾的情况下,赤霉病将会发生流行。

二、小麦赤霉病防控策略

面对小麦赤霉病发生的严峻态势,在病害防治的实践上,出现防效不理想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是防治策略不恰当和防治措施不完善所致。

赤霉病防治策略:应采取以农业防治和减少初侵染源为基础,与清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精准喷施杀菌剂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

三、赤霉病防控措施

(一)选用抗病品种

目前供生产上应用的抗病品种不多。在生产上可以利用一些中抗和耐病品种。在豫南稻茬麦区的品种中,主要是扬麦系统和豫麦系统。扬麦系统品种比较抗病,豫麦系统品种较为耐病,在实际应用中可酌情选用。

(二)开沟排水,降低湿度

降雨与赤霉病发生存在着直接关系。豫南地区小麦后期往往进入多雨季节,形成赤霉病发生的主要条件。因此,在小麦播种前,要深起“四沟”:墒沟、腰沟、边沟和田外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和田间湿度,做到雨过田干,沟内无积水。这是预防和减轻发病的主要措施。

(三)深耕灭茬,消灭菌源

目前,小麦生产上采取的浅旋耕和秸秆还田的技术为赤霉病发生提供了条件。对于赤霉病发病较重的地区,进行深耕灭茬,消灭菌源。小麦播种前耕地改浅施耕为深耕细耙,把前作土表里的残体翻埋到土壤深层,未掩埋的残茬秸秆清除出田集中沤肥。

(四)改良管理措施

小麦适当早播。在豫南小麦播种期宜在10月18—25日。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减少氮肥施用,一般不提倡氮肥作穗肥施用。推广半精量播种。豫南小麦撒播面积大,播量偏大,常造成基本苗偏多,麦田密度过大,影响通风透光。一般田块播种量每667 m2应控制在11.5~12.5 kg。

(五)化学防控措施

药物防治赤霉病,要坚持“科学预测,主动出击,见花打药,精准防治”的预防措施,实行科学防控。具体方法:在抽穗扬花期及早喷施杀菌剂预防,每667 m2用25%戊唑醇40 g加20%必菌鲨30 g,对水50 kg均匀喷施;喷药后遇雨,雨后要补施。在首次用药后5~7 d进行第2次喷药。注意用药量要准,加水量要足够,喷洒要均匀,重点喷穗头,以保证防治效果。也可结合小麦“一喷三防”进行,将杀菌剂、杀虫剂和叶面肥等结合喷施,达到一喷多效的目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