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夏邑县小麦保优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时间:2024-05-23

夏邑县农业局 司空军 张聪敏 司贤超 程乐庆

夏邑县小麦保优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夏邑县农业局 司空军 张聪敏 司贤超 程乐庆

技术明白纸是农技人员及乡村干部推广农业技术,指导农民科学种田的关键抓手之一。为落实一户一张明白纸,把小麦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真正送到千家万户,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科学种麦水平,笔者结合夏邑县当前小麦生产实际,编写了2016—2017年度夏邑县小麦保优节本增效栽培技术明白纸,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用优良品种

品种是实现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的核心要素。要选用高产优质、抗倒抗病、增产潜力大的半冬性品种为主导品种。根据近几年来夏邑县小麦生产实际,并结合品种的特征特性,夏邑县应大力推广的主导品种是百农207、周麦22、众麦1号、淮麦22、中麦895、矮抗58等半冬性品种。搭配种植郑麦7698、平安8号、丰德存麦1号等半冬性品种。力争做到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小麦良种覆盖率要达到100%。

二、科学施肥整地

(一)科学施肥

按照“氮肥实行总量控制与分期调控相结合,测土确定磷钾肥用量,针对性补施微肥”的原则,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做到氮肥、磷肥、钾肥科学配施。针对不同地块,要参照县农业局土肥站制定的“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进行施肥。

(二)精细整地

播前整地为小麦全苗、壮苗的形成及以后各生育期的正常生育创造适宜的条件。整地时要按照“秸秆还田必须深耕,旋耕地块必须耙实”的要求,大力推广大中型农机作业,耕深达25 cm。旋耕机旋过的地再用钉齿耙耙1次,达到耙透耙匀,无明暗坷垃,无架弯暗垡,上松下实,地表平整。若底墒不足,应浇底墒水,以保证足墒下种。

三、提高麦播质量

(一)适期播种

半冬性品种(百农207、周麦22、众麦1号、淮麦22、中麦895、矮抗58、郑麦7698、平安8号、丰德存麦1号等)适播期为10月10—20日,弱春性品种适播期为10月15—25日,严禁早播。

(二)严把播量

大力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指导群众严格控制播量,做到精细播种,一播全苗。播量过大会造成出苗后幼苗拥挤,个体发育差,分蘖少或无分蘖。半冬性品种播量为12.5 kg/667 m2左右,如淤土地且整地质量较差,或遇特殊天气播期推迟的,可适当增加播量。晚茬作物可根据品种和播种时间增加播量。

(三)控制播深

全部采用机播耧播种,播种深度以4~5 cm为宜,行距控制在18 cm左右,保证深浅一致,下种均匀。播种过深过浅均影响出苗和苗势。

(四) 防治病虫害

麦播期间重点防治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和种传、土传病害(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病、根腐病、黑胚病)及吸浆虫。

1.土壤处理。普遍进行土壤处理,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或5%辛硫磷颗粒剂2.5 kg/667 m2,拌细沙土50 kg,均匀撒施地表,随犁翻入土中。

2.药剂拌种。地下害虫的防治每667 m2可用50%辛硫磷乳油200 mL,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100 mL,对水5~6 kg,拌麦种100 kg;对纹枯病、黑穗病、根腐病、黑胚病的防治,每667 m2可用2%戊唑醇悬浮种衣剂150 mL,或3%敌委丹200 mL拌麦种100 kg;对全蚀病的防治,每667 m2可用2%戊唑醇悬浮种衣剂150 mL,或12.5%全蚀净200 mL,或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200 mL,对水5 kg拌种100 kg,有效期可长达4个月。防治病害和虫害的农药可混合拌种。

四、冬前管理

冬前要看苗管理,主要以促为主。促根增蘖育壮苗,协调生长与养分积累之间的矛盾,确保幼苗安全越冬。

(一)中耕划锄

中耕可以增温保墒、除草、破除板结,小麦分蘖后要普遍中耕一遍。

(二)化学除草

11月下旬至12月初,当杂草2~4叶期,气温在10 ℃以上时,每667 m2用10%苯磺隆15 g+20%氯氟吡氧乙酸30 mL+56%二甲四氯粉剂30 g,对水40 kg均匀喷雾。

(三)浇越冬水

12月中下旬墒情差时需浇水1次。

五、春季管理

(一)返青期至起身期

严格控制肥水,抑制春季分蘖过多,以免造成中后期田间群体过大,两极分化推迟,引起倒伏或病虫害发生,影响产量和品质。

1.中耕保墒。对正常生长的麦田要浅中耕1~2次。对每667 m2群体超过90万头的麦田,返青期要深中耕,以控制、促进无效分蘖的滋生和消亡,加快两极分化进程。

2.化除化控。返青期若群体过大,要及时采取化控防倒措施。如遇冬季偏暖、雨雪充沛,越冬期群体增多。返青期每667 m2群体超过100万头的麦田要及时控旺,用多效唑30~40 g/667 m2对水50 kg喷洒。喷洒要选择日平均气温升至10 ℃,晴天无风的天气进行。

3.防治纹枯病。2月中旬,每667 m2用20%三唑酮乳油50 mL或12.5%烯唑醇粉剂30 g,对水50 kg,对小麦基部喷雾,每隔15 d喷1次,连防3次。

(二)拔节期至孕穗期

此期是小麦生长迅速,需肥水最多的一个时期。进行合理的肥水管理,可以促壮秆、防倒伏,提高成穗率,改善和提高品质。重点推广“前氮后移”技术,加强拔节期肥水管理。对于个体、群体发育正常,拔节期每667 m2群体在80万~90万头的一般麦田,基部第一节间固定,开始出现两极分化时,可于拔节期(3月20日)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0~14 kg/667 m2。对于肥力较高的麦田,拔节期每667 m2群体在100万头左右,且无明显两极分化出现,可将追肥浇水时期向后推迟,当群体出现两极分化时再进行追肥浇水(4月上旬),追施尿素10 kg/667 m2。

(三)孕穗期

从小麦最后一片叶展开(挑旗)等到抽穗称之为孕穗期。对于地力较薄、叶色较淡的麦田,要结合浇水每667 m2补施尿素4~5 kg,可起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作用。

(四)预防“晚霜冻”“倒春寒”

3月下旬到4月初,要密切关注天气的变化,如有寒流侵袭,可在冷空气来临前采取浇水、喷洒磷酸二氢钾或植物抗寒生长调节剂预防;或冷空气来临时,采用干湿柴草、锯末在麦田上风口点燃熏烟的方式,减少地面辐射散热,提高近地面温度。

六、后期管理

(一)搞好根外追肥

扬花后7 d每667 m2用尿素1 kg、丰优素40 mL,对水50 kg进行叶面喷施。

(二) 防治病虫害

小麦孕穗期至灌浆期,极易发生病虫害,此期管理的重点:一是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等流行性病害,要定期进行调查,尤其是对小麦条锈病,必须做到“发现一点,防治一片”。每667 m2可用12.5%烯唑醇粉剂40~50 g,或43%戊唑醇悬浮剂20 mL,或20%三唑酮60~100 mL,对水50 kg均匀喷雾。二是小麦赤霉病易发生在小麦抽穗扬花期,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若有3 d以上的连阴雨天气,应立即喷药预防。每667 m2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 g或43%戊唑醇悬浮剂20~30 mL,对水50 kg喷雾。防治的关键时期是齐穗期至扬花期。三是发生麦穗蚜应及时喷施吡虫啉、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物防治。

(三)适当控制水分

小麦乳熟期到收割阶段,适当控制浇水,可提高籽粒的光泽度和角质率,减少黑胚,可使籽粒蛋白质含量至少提高1个百分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