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黄洋洋
(信阳市南湾水库水产站,河南 信阳464000)
鳜鱼(Sinipercachuatsi),俗称鳜花鱼、季花鱼、桂鱼等,属鲈形目(Perciformes),鮨科(Serranidae),鳜属(Siniperca)。喜好在静水或缓流的水体中洄游生活,特别是水草茂盛的江河湖泊中数量居多,目前,在我国,其大多数存在于嘉陵江流域、中国东部平原的江河湖泊中。鳜鱼是我国优质淡水鱼之一,拥有较长的养殖历史,以产量高,刺少肉质细嫩,味道鲜甜,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具有补五脏、益脾胃、充气血、疗虚损等营养价值,而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同时也给广大的养殖者家庭带来了极高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随着我国对鳜鱼养殖的技术、设备以及养殖饲料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和发展,鳜鱼病毒病严重威胁到了鳜鱼的养殖产业和经济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鳜鱼病毒病的主要病原,流行病学,发病的机制,诊断方法及其防治措施等问题进行了整理,以期能够为有效地鉴定和诊断鳜鱼的病毒症和流行病,并及时地控制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和诊疗方法。
鳜鱼病毒病(Sinipercahuatsivirusdisease,SCVD)是由一种爆发性鳜鱼病毒(Sinipercahuatsivirus,SCV)引起的一种传染力度强,死亡率较高的鱼类爆发性疾病,其病死率最高可达50%~100%。鳜鱼病毒首次被研究发现的是吴淑勤,李新辉等结合现代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两种手段,从一条濒死的鳜鱼中分离提取的一种外源病毒核酸,并将其通过电镜照射观察而得到的一种具有截面大小呈六边形三角型,直径约150 nm的球状爆发性病毒。在这之后,张奇亚等从爆发性病鳜的组织中提取和分离得到3种爆发性病毒,即一种直径约280 nm的球状病毒(Sinipercachuatsispherical virus,SCSV)、一种250 nm×120 nm的弹状病毒(Sinipercachuatsirhabdo virus,SCRV)和一种200 nm×100 nm的杆状病毒(Sinipercachuatsibaculo virus,SCBV)。此外,方勤等运用电镜照射技术观察病毒结构为球状,外围具有包膜,核壳体约(90±5)nm,包膜厚度约(18±3)nm,病毒在感染细胞后,绝大部分病毒在宿主细胞崩解后释放出来,而一小部分则以出芽的方式释放出细胞。
在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从1993年至今,每年的5—10月都将出现一定规模的爆发性鳜鱼感染疾病,尤以7—9月为发病高峰期,而且疾病持续时间长,并经常伴有其他的并发症。1995年王春等对新发现的鳜鱼回归病毒仅作出推测性分析。两年后,吴淑勤等在研究鳜鱼爆发性传染病时,首次报道了源于鳜鱼的一种病毒性感染病原,并将其重新命名为爆发性鳜鱼回归病毒(Sinipercahuatsivirus)。1998年何建国等通过新发现的回归病毒性感染进一步地证明了该感染病毒的抗原性。
根据感染性疾病人工发生的基本原理分析可知,任何一种疾病的人工发生均必须具备以下四个主要影响因素:一定程度数量的人工感染病原体,发病的个体具有传播该病毒给健康个体的途径和机制,易接触到感染该病的健康个体,外部的感染环境和条件。1999年曾慷等从人工感染病毒开始来深入研究此病毒的传播和感染的方式,通过划痕、浸泡和口服等多种途径引起鳜鱼的感染和发病,然后将其他发病的鳜鱼与健康池塘鳜鱼混养,在一段时间后发现健康池塘鳜鱼患病的数量有明显的增加,继而出现了大面积发病甚至死亡的现象,说明健康池塘鳜鱼的病毒主要可通过体表水平感染的方式进行传播;后来将以健康鳜鱼为食的健康大口黑鲈和其他患病的鳜鱼混养,经过几周后进行解剖的大口黑鲈,也是第一次发现感染了健康鳜鱼的病毒,说明该鱼的病毒可以直接通过食物水平传递的方式进行传播。1994年鳜鱼暴发传染病刚刚开始的时候,在某一鳜鱼池塘发病更换水后,与它共用一河水的其他鳜鱼塘,出现了由近及远的呈辐射状先后发病的水平传染现象,这也充分说明了该病的发生和传染与水环境污染系统中的某些放射性因子或毒素有一定的密切关系,有可能出现水平传染的可能。因此在进行鳜鱼养殖时一定要注意提前做好检测发病的鱼种和池塘的水质,以防病毒的水平传播。
感染病毒的鳜鱼常常会在身体内表现出严重缺氧的症状,即便是开启了增氧机也会使症状无法得到缓解和消除。严重的病鱼游泳时反应迟缓,身体失去平衡,游动速度相比平日缓慢而不灵活,严重的用抄网即可将病鱼捞取。临床诊断感染病毒鳜鱼的鱼头、鳃盖、胸鳍、腹鳍鳃盖基部常常会出现有丝点状出血,鳃盖基部有丝点状的出血进而颜色变白等的现象,若同时伴有继发性的细菌病毒感染的情况会进一步加重造成烂鳃的症状,这常常甚至会直接导致一些养殖户将其他疾病误判为是细菌性烂鳃或者是细菌性鳃盖基部出血等疾病,使用错误的细菌病毒治疗方法和防控管理措施进而导致延误或间接扩大了病情。通过仔细的解剖鱼体会明显的发现病鱼肝脏颜色苍白,有淤血点,常伴有病鱼腹水,严重的肠内肝脏基部充满了淡黄色黏稠物或出血。感染病鱼的心脏和脑也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偶尔还可能会出现伴有病鱼眼睛红肿或凸起的症状。
聚合磷酸酶链式反应(PCR)诊断方法是体外聚合磷酸酶促病毒核酸合成,迅速扩增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新型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由于诊断方法具有特异、快速和简便等优点,是目前病原菌诊断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李新辉等运用RAPD技术扩增的鳜鱼病毒核酸的特异片段SCVE369设计一对引物,建立了一种用于鳜鱼流行性病毒传染病的特异片段PCR检测和诊断方法。
核酸钙和琼脂糖电泳分析采用诊断切片提取各种病毒鱼核酸组织,匀浆后即可进行核酸分级离心,上清液经去除核酸钙的DNase和去除核酸钙的RNase进行分离离心处理后可去除各种内源性的病毒核酸,然后按照最常规的处理方法进行对上清液处理抽提,再通过上清液处理进行后对核酸钙和琼脂糖进行电泳分析即可
鳜鱼养殖池塘应建造合理、独立的给排水系统,以防在鳜鱼养殖过程中出现一塘发病、多塘交叉感染的特殊现象发生。若外源鱼塘有一定的条件,可配套建设污水净化池,在池内种植能够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外源池塘水在植物净化和阳光曝晒后再引进鱼塘使用。每年至少1次进行干塘污水清淤,并用大量生石灰化水对全塘进行泼浇,且连续在太阳下曝晒二周以上。在此期间,不断对塘底淤泥中微生物进行大幅度的翻动,以充分有效地确保塘底的病原性微生物能完全被高浓度pH值和紫外线杀灭。
在苗种投放选择过程中,要进行实地调查引苗繁育基地,选择信誉良好、科研力量雄厚、技术水平高,并持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苗种供应单位,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国家级、省级水产良种场引苗。对从外源繁育基地引进的苗种在投放前要用2%~5%食盐水(高锰酸钾)浸洗10~20 min(或其他消毒方法),以杀死相应数量的病原微生物,然后再投放到经过消毒灭菌的健康鱼塘中。鳜鱼苗种放养时,每667 m2池塘放养的夏花数量一般应控制在1 000~1 200尾的范围内,以有效减轻池塘承载的压力,同时可大大减少病原菌从横向通过池塘传播的机会和风险。
因为在我国每年7—9月的夏季是鳜鱼池塘病毒传染病暴发高峰期,所以5—6月的养殖前期管理至关重要。可在5月初池塘寄生虫暴发的高峰期每周使用硫酸铜1次,同时每月适当地使用戊二醛或苯扎溴铵、聚维酮碘等杀菌剂进行全塘寄生菌消毒1次,以此有效预防该寄生虫病毒的其他横向的传播和感染途径。使用硫酸磷杀菌剂后2~3 d,再适当地使用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池塘微生物杀菌制剂消毒以调节其水质,确保池塘的有益菌群长期地占据其生长优势。
食物传递是鳜鱼病毒水平传播的主要手段和途径之一,因此有效控制饵料的食用安全性和质量是其预防病毒传播的有效手段和方法。由于鲮鱼等大型饵料鱼是鳜鱼的营养源和食物主要来源,可以在饵料鱼饲料中适当添加大蒜素、维生素A和C等含有中草药主要成分的药物和人体免疫反应抑制剂,提高饵料鱼的抗病能力,进而提高鳜鱼的免疫力和抗病力。与此同时,饵料鱼在进行食物投喂前,需要使用2%~5%食盐水浸洗数分钟后再进行饵料投喂,确保投放饵料的安全性。
为了科学理智的应对发病,当鱼塘中出现了临床症状较难诊断的现象,应当及时地将发现的病鱼送去权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准确无误地判断造成鳜鱼发病的主要因素。一旦被检测机构确诊为鳜鱼病毒传染病,要及时进行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和用药方法。同时,要注意保持未发病池塘原有的干净水环境,切勿随意排水或者换水,防止污染池塘的水质进入健康池塘,造成更多的鱼发生病毒交叉感染。同时,也可以适当的选择使用一些较温和的生物消毒剂如聚维酮碘等进行全塘生物消毒1~2次,再适当的运用一些微生态制剂等来有效调节池塘的水质,以确保池塘的水质干净清爽。并且每天保证至少增开增氧机数小时,以便增加水体溶氧量,减少食物饵料投喂数量,增加巡塘次数,一旦发现病鱼死鱼应立即处理,发病的鱼塘与未经诊断发病的鱼塘不要共同使用一套渔具,以防交叉使用造成污染。
鳜鱼的养殖产业是我国一个极具发展前景和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支柱产业,但是鳜鱼的病毒传染病却给鳜鱼的水产养殖及其发展和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阻碍。同其他流行性鱼类的病毒性疾病一样,至今尚未有科学家研究出一种能彻底有效消灭该鱼类病毒的有效药物。但是,人们的探索和研究该鱼类病毒的步伐和道路却从未就此停止,我们一直期待着更易行、有效的鳜鱼病毒流感疫苗在不久的将来被更多国家开发并广泛使用,以全面有效遏制流行性鳜鱼病毒的繁殖和传播。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