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王磊,施娜娜
(1.烟台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山东 烟台 264003;2.莱州市海洋发展和渔业服务中心,山东 烟台 261400)
面对传统撒网捕鱼方式下渔业资源日渐枯竭的状况,我国及时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实施了“以养为主”的重大政策调整。1986年,我国颁布实施《渔业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建立了养殖水域滩涂确权发证、捕捞许可、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保障了渔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了渔业的持续健康发展。2006年我国海水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实现了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转变的历史性跨越。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海水养殖业也面临着海洋环境污染、产生大量固废垃圾、占用近岸滩涂等问题[1]。2019年2月,农业农村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2022年1月生态环境部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海水养殖生态环境监管的意见》,202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加强海水养殖尾水治理方面都提出明确的要求。近年来,烟台市以生态、优质、高效、安全为发展理念,加快现代渔业转型升级,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探索实施集中连片海水养殖池塘和工厂化养殖的区域综合治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青鳞铺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莱州湾东岸,周围海域为水深0~6 m的砂质浅滩,是黄渤海鱼类重要的产卵场和育幼场[2],同时也是重要的水产养殖区,有数量众多的海水养殖池塘和海水工厂化养殖单位,主要养殖海参、大菱鲆、牙鲆、对虾等名优品种。由于历史原因,养殖单位普遍未办理审批规划手续,经营管理方式粗放,渔业设施陈旧落后,沟渠错综复杂,进排水不畅,养殖排放的大量尾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海,加之填海造陆和围堰池塘造成水动力减弱,导致该海域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在春夏高温季节容易引发赤潮,对水产养殖业和海洋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为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探索区域协同治理方法,为水产养殖入海排污口整治、陆海统筹污染防治提供样板,开展了青鳞铺区域海水养殖入海排污口综合整治项目。共投资近400万元,将工厂化养殖大棚、海水养殖池塘、进排水沟渠和园区绿化等进行有机整合,将原有的26个分散入海排污口,改造为3个主干进排水沟渠,共涉及40多家水产养殖单位,养殖面积约200 hm2。通过建设海水工厂化养殖尾水池塘梯度利用工程、池塘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工程、池塘进排水控制工程、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工程、池塘岸堤绿化工程等,打造海水养殖尾水梯度利用和现代生态渔业示范项目,实现海水养殖污染的长效治理和有效监管(图1)。
图1 青鳞铺区域海水养殖入海排污口综合整治项目主要改造工程
该区域海水工厂化养殖大菱鲆和牙鲆,采用长流水模式,通过抽取地下海水作为养殖用水。每日养殖尾水排放量约为养殖水体的2~3倍。通过日常监测发现,该区域海水工厂化养殖尾水中氮、磷营养盐浓度,为邻近海域海水中浓度的5~10倍[3],不但增加了邻近海域海水富营养化程度,也造成地下海水资源的浪费。该项目根据农业农村部2020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主推的“三池两坝”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结合海水工厂化鱼类养殖特点和实地空间条件,在池塘内隔出不同功能模块,养殖尾水分别经过沉淀池、过滤坝I、曝气池、过滤坝II和综合生态处理池,分梯度去除大小颗粒悬浮物,氧化分解有机物,有效降低氮磷,并做到养殖尾水的二次利用。
2.1.1 管道
改造养殖大棚排水口,以直径0.6 m水泥管道,将养殖尾水引流至尾水处理池塘的沉淀池,根据尾水流向,按照北高南低的原则逐步降低管道标高,使尾水顺畅进入沉淀池,在管道弯折的地方预留沉沙井,以备后期检修和疏通。
2.1.2 沉淀池
占池塘面积30%,池底铺设地膜防渗,地膜上铺设15~20 cm厚砂石保护层。以水泥构件建成溢流堰,与其余池塘隔开,安装污泥泵2台,定期清理淤泥。
2.1.3 过滤坝
占池塘面积5%,在沉淀池与曝气池、曝气池与生物处理池之间建设过滤坝。过滤坝采用两排空心砖结构搭建外部框架,间隔1.5 m,空心砖方向与水流方向保持一致。中间填充滤料(鹅卵石、牡蛎壳、陶瓷粒等),主要起到吸附水体中泥浆、脏物和有害微生物的作用。
2.1.4 曝气池
占池塘面积10%,铺设曝气盘,以2台罗茨鼓风机进行曝气,池底铺设地工膜作为隔绝层防止底泥污染物的释放。主要作用:加快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增强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水质。
2.1.5 生物处理池塘
占池塘面积55%,以大型藻类为主的综合生态池,有效水深2 m,池堤用土工布护坡,塘内坡度为1∶1,塘外坡度为1∶2,池底排水坡度为1%。向排水口倾斜。主要养殖硬毛藻(1 500~3 000 kg/hm2),增设以海马齿、西洋海笋等耐海水陆生植物为主的生态浮床(1 500 m2/hm2),吸收氮、磷营养盐,养殖对虾和底播海参(不超过5头/m2)。
该区域海水养殖池塘养殖以海参为主,部分养殖南美白(日本)对虾,利用自然潮汐,通过3条主干沟渠进行进水和排水,池塘内养殖品种单一。海参养殖主要依靠天然饵料,不投喂人工饵料,常年养殖,平时基本不排放尾水,通过监测发现,海参池塘内水质同邻近海域水质基本相同。养殖对虾要进行人工投饵和投放微生态制剂,每年4—10月开始养殖,每天换水20%左右,通过监测发现,对虾池塘内水体中悬浮物、化学需氧量和氮磷营养盐要显著高于邻近海域海水中浓度。该项目充分利用本地生物品种,开展“南美白(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菲律宾蛤仔-半滑舌鳎”地方特色养殖模式示范,充分利用养殖生物之间互惠互利关系,利用三疣梭子蟹、鱼类等摄食病虾防止疾病传播、贝类可滤食水体中的有机碎屑、浮游生物可调节水质的特点,建立池塘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提高自然饵料利用率,减少人工投饵,加强池塘内水循环,降低养殖尾水氮磷排放,促进池塘生态的良性循环,在创造较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
该区域3条主干沟渠与外海直接相连,潮汐对岸滩冲刷作用明显,易造成岸堤水土流失,同时沟渠淤积严重,进排水不畅,养殖产生的污染物在沟渠内富集,来不及处理即直接排海,易造成外海水体富营养化。养殖池塘进排水看天吃饭,退潮时池塘水位显著下降,蓄水不足,污染物浓缩效应明显,养殖生物易受到胁迫,养殖产量难以提高。该项目一是在3条主干沟渠与外海连接处构建控制闸门,涨潮时开闸进水,落潮时关闸存水;二是对主干沟渠进行清淤护坡,使主干沟渠宽度达到约10 m,水深约1 m。通过设施建设一方面可稳定控制园区内池塘养殖水位,增加池塘蓄水量,有利于养殖增产增收;另一方面,可大大增加养殖尾水的水力停留时间,提高污染物的处理效率和处理通量,减少岸堤水土流失,有利于保护邻近海域生态环境。
该区域工厂化养殖排放的尾水、混合池塘尾水,通过3条主干沟渠直接排入外海,没有进行相关处理,工厂化养殖和海水池塘由于养殖密度大,饵料投放量多,尾水中悬浮物和氮磷营养盐含量较高,对邻近海域的富营养化有一定程度影响。该项目通过在3条主干沟渠下游构建尾水综合处理栈,每条主干沟渠布置长度约100 m,每栈在水底设置膜组件单元,在水面设置生态浮岛,并以绳索和锚链固定,实现对养殖尾水的生态化处理。
2.4.1 膜组件
将微生物膜附着生长在透氧中空纤维膜表面,污水在透氧膜周围流动时,水体中的污染物在浓度差驱动和微生物吸附等作用下进入生物膜内,通过生物代谢和增殖,被微生物利用,使水体中的污染物同化为微生物菌体,固定在生物膜上或分解成无机代谢产物,从而实现对水体的净化[4]。单组件长2 m,表面积约3.6 m2,共布设膜组件295套,单元间距设置为5 m。
2.4.2 生态浮岛
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5]。浮岛上种植海马齿、西洋海笋、茅草等耐盐碱挺水植物,植物根系通过持续吸收尾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盐生长。生态浮岛设置在两个膜组件之间,每个5 m2,每条沟渠布置10个,共布置30个,合计300 m2。
该区域由于海水养殖开挖池塘和修筑道路等原因,岸堤裸露程度较高,遇到风暴潮和强降雨等极端天气灾害,易造成岸堤水土大量流失,不但引起排水沟渠水质超标,还可能冲毁堤坝。“南红北柳”是国家“十三五规划”湿地修复工程主要指导方针,“北柳”是指在北方以种植柽柳、芦苇、碱蓬为主,海草、湿生草甸等为辅,有效恢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该项目参考国家“南红北柳”生态修复指导方针,在裸露的池塘岸堤和3条主干沟渠两侧栽培柽柳和碱蓬进行绿化,每2 m人工栽培柽柳树苗一棵,树间隙栽培碱蓬作为辅助,并预留间隙待芦苇、海马齿等自然植被恢复,共种植柽柳树苗4 000棵,栽培碱蓬苗2万棵,绿化岸堤近7 km,形成与当地环境一致的自然植被风光,实现水土保育,减少土壤流失和水体污染,促进池塘生态良性循环。
青鳞铺区域是烟台典型的集中连片海水池塘兼有工厂化的陆域海水养殖区,通过探索实施区域综合治理,提升渔业基础设施质量,提高水产养殖尾水生态处理能力,降低水产养殖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保障水产养殖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示范效果显著。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