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朱辉,盛芹,李光明,陈庆艳,丁海建,赵永坡,于春民
(1.微山县渔业发展服务中心,山东 济宁 277600;2.济宁市微山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山东 济宁 277600)
微山因湖设县,是山东省淡水渔业大县,境内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4个彼此相连的湖泊组成,全湖面积1 266 km2,因微山湖面积(660 km2)比其他3个湖面积大,习惯上统称微山湖。南四湖是亚洲独一无二的河湖交融型湿地和最大的湖环岛型湿地群,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的调蓄水库和输水廊道,占山东省淡水水域面积的45%,发展渔业养殖优势得天独厚,素有“日出斗金”之美誉。南四湖的渔业养殖始于1953年建县后,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形成了今天的发展格局。现回顾南四湖渔业养殖近70年的发展历程,总结渔业养殖发展经验和存在问题,对于指导未来南四湖渔业养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953年,仲浅区仲浅乡(今微山县鲁桥镇境内)共和农业合作社利用师庄至仲浅段3 km的古运河河道养鱼,总面积9.34 hm2。1954年投放鲫、鲤苗2万余尾,当年就捕获成鱼超过1万kg,这是南四湖渔业养殖的起点。1955年3月,原山东省水产局在鲁桥镇师庄村建立了微山县师庄淡水养殖试验站,次年3月,成功孵化鲢鳙鱼苗200余万尾,1957年秋,将该场转交师庄管理。而后在夏镇大庙小学(今微山县夏镇街道境内)以南,建立总面积9 hm2(其中养殖水面5.34 hm2)、鱼种池2.67 hm2、孵化环道1个的微山县淡水养殖试验场。次年春天,成功实施人工孵化四大家鱼鱼苗试验,成活约4 000万尾。1964年,微山县提出了从以养捕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养为主、养、捕、种相结合的渔业生产方针。自此,全县群众性的自发渔业养殖才有了全面发展。进入20世纪70年代,由于草鱼、鲢、鳙人工繁殖试验相继成功,再加上网箱培育鱼种、工厂化温流养鱼、罗非鱼的引进等新技术在渔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南四湖渔业养殖面积大幅度增加。1972—1974年分别建成薛河鱼种场和两城鱼种场,同时又在马山湾、独山湾、郗山湾、荣沟湾、付村、塘湖、高楼等公社相继建起了养鱼场。1975年,全县养殖面积0.15万hm2,产成鱼12万kg。1978—1983年,受到南四湖地区特大干旱的影响,渔业养殖面积锐减,从0.18万hm2(1977年)下降至0.012万hm2(1983年);产量大幅度下降,从14.55万kg(1977年)下降至仅有5万kg(1983年)。
1985年10月,第1次南四湖开发建设现场办公会议在微山召开,制定了“以湖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开发、全面发展”的“十六字”方针,随后又多次召开南四湖现场办公会议和汇报会议,带动南四湖渔业养殖从量和质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1985年,全县养殖面积达到0.129万hm2,其中池塘0.079万hm2、湖湾0.025万hm2、网栏0.02万hm2,共产成鱼385万kg,家庭养殖和养鱼专业户逐渐兴起。1987年,养殖面积猛增到0.29万hm2,产成鱼422万kg。1979—1988年,在夏镇、昭阳、高楼、张楼、驩城、留庄等乡镇31个村建立商品鱼生产基地。1990年,商品鱼生产基地发展到0.12万hm2,养殖产量达878万kg。1991—1998年,南四湖渔业养殖实现了从行政引导开发向群众自觉开发转变、从以捕为主向以养为主转变、从养殖常规鱼类向名优品种转变、从零星开发布局向规模开发转变的“四大转变”。1998年,全县养殖面积达到1.11万hm2,名优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0.666万hm2。到2000年底,全县共改造沿湖荒滩涝洼地1.33万hm2,开发鱼池0.8万hm2,抬田0.57万hm2。全县养殖面积扩大到1.27万hm2,其中池塘0.87万hm2、网围网栏0.16万hm2、网箱0.027万hm2、湖湾河道0.213万hm2。形成了40个66.67 hm2以上连片养殖基地,10个养殖面积超666.67 hm2的乡镇(高楼、留庄、彭口闸、塘湖、南阳、微山岛、两城、鲁桥、傅村、侯楼)。从1994年开始,河蟹和乌鳢等名优水产品养殖面积逐渐扩大,2000年,河蟹养殖面积达到0.58万hm2,乌鳢养殖面积达到0.167万hm2。
2001年,微山县实施“科技兴渔、依法治渔、产业化发展”三大战略,重点推广“八大科学养殖模式”和“十大名优养殖品种”,形成了以河蟹、乌鳢、青虾、彭泽鲫四大主导养殖品种为主,鳜、黄颡鱼、水蛭等十大养殖品种共同发展的格局,养殖面积达到1.91万hm2,其中名优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1.38万hm2。同年9月23日,微山县被命名为“中国乌鳢之乡”。2002年,受到严重干旱的影响,养殖生产损失惨重,养殖面积锐减为0.674万hm2。2003年9月后,雨水增加,湖水水位恢复到正常蓄水位,全县补放各类水产苗种700万尾(只)。2004年,渔业养殖面积恢复到1.79万hm2。2005年渔业养殖面积1.87万hm2,其中名优水产品养殖面积占比达到82%。2006年,全县渔业养殖面积达到2.127万hm2,其中网箱养殖面积0.27万hm2,网围养殖面积1万hm2。2007年,全县渔业养殖面积达到2.13万hm2,其中名优水产品养殖面积1.73万hm2。张楼、欢城、留庄等乡镇形成了66.67 hm2成片、具有规模化养殖的网箱养殖区,昭阳、两城、鲁桥、南阳等乡镇的网箱养殖连绵数十“华里”。网围养殖则主要集中分布在高楼、微山岛、留庄、两城4个乡镇。2009年,全县名优水产品养殖面积稳定在1.73万hm2,微山湖河蟹获得“中国名蟹”称号。2012年,微山县被命名为“中国河蟹之乡”。2013年,全县渔业养殖面积发展到3.33万hm2,名优水产品养殖面积发展到1.87万hm2。2014年,受到周期性干旱和季节性用水高峰相互叠加等原因,南四湖出现了2002年以来最严重的水位下降,给渔业发展带来较大冲击。2015年,全县渔业养殖面积恢复到3.2万hm2,其中名优水产品养殖面积2.4万hm2,构建起北部以鲁桥镇为中心的乌鳢养殖产业带、南部以高楼乡为中心的虾蟹混养产业带和中部昭阳、傅村、留庄、欢城等为代表的四大家鱼养殖产业带。
2016年12月,《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发布实施,提出了“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渔业转型升级目标。南四湖渔业养殖发展也进入了转型升级的起步期,微山县提出了“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推进环南四湖生态渔业示范区建设和规模化生态养殖,建设北方最大的淡水水产品生态养殖基地”的发展目标。全县渔业养殖面积稳定在3.27万hm2,同时名优水产品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从2017年开始,河蟹、小龙虾等水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其中高楼、鲁桥、南阳、昭阳、留庄、两城、韩庄等7个镇街渔业养殖发展较好。从2018年起,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3年退养任务启动,全县渔业养殖面积大幅缩减,累计退出渔业养殖面积1.458万hm2。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县渔业养殖出现水产品大量压塘的情况,直到年底水产品市场才开始回升,春节前后水产品价格走高。2020年,全县渔业养殖面积1.8万hm2,较2016年减少近45%。虽然养殖面积大幅下降,但通过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名优水产品养殖比例逐步扩大。2020年,微山县被命名为“中国河蟹生态养殖示范县”。2021年,全县生态高效渔业养殖面积稳定在1.33万hm2,形成了“一蟹(河蟹)一虾(小龙虾)一鱼(乌鳢)”的产业格局。
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3年退养任务的实施,对全县渔业养殖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南四湖渔业养殖空间大幅萎缩,倒逼着渔业养殖方式要由粗放式养殖向集约式养殖的转变。转产转业渔民群体大约有1.35万户共4.7万人,这些渔民的学历普遍不高,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渔民再就业面临很大困难。按照每667 m2池塘每年生态补偿资金1 000元、补偿年限最长20年计算,每年需向退养群众支付核心区、缓冲区退养池塘生态补偿资金约1.8亿元,财政每年支付压力较大。
近年来,微山县通过不断推动渔业二、三产业发展,家庭农场、渔民专业合作社、渔业企业发展到230余家。现有水产品加工企业9家,其中规模以上水产品加工企业2家,年水产加工能力2 300万kg,拥有冷库33座,日冷冻能力7.75万kg。但从渔业养殖与二、三产业产值比重来看,渔业养殖仍然占较大比重,二、三产业还没有形成较大的驱动力,在三产融合上与先进地区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挖掘微山湖传统渔文化资源,推动渔文化和渔旅游有机结合上还缺少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路径。
水产种业是现代渔业的“芯片”,是渔业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近年来,通过加强与中国水产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在引进渔业新品种、推广渔业新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县出现了几家可以进行河蟹、南美白对虾苗种繁育的苗种企业,但企业规模普遍不大且技术人员没有进行过系统培训,还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育繁推一体化”的运行体系。
全县渔业科技人员的数量较过去有了明显增加,但是与渔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缺口,特别是缺少一批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技术推广专家及中青年技术人员。在渔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机制上,对渔业科技人员的激励考核机制还不够完善,推动渔业科技人员立足本职岗位、开展渔业技术服务和渔业技术研究的激励措施还不够。全县基层渔业技术推广还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成果推广的范围、规模、效果还受经费不足的制约。
严格落实《山东省南四湖保护条例》,不断加大渔业资源的修复力度,持续开展南四湖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在放流鲢、鳙、草鱼等草食性鱼类的同时,适度增加三角帆蚌、褶文冠蚌等淡水贝类苗种,进一步补充和恢复南四湖生物资源种群结构。实施湖内菹草等水生植物综合整治,提高菹草资源化利用率。积极推行“鱼虾蟹混养”“池塘微孔增氧”“河蟹南美白对虾混养”等生态养殖技术模式,建设“外封闭、内循环”养殖尾水治理试点项目,扎实推进国家级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县建设。推动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退养池塘生态补偿资金及池塘生态化改造资金列入中央或省级、市级财政预算,列支专项资金支持南四湖池塘生态化改造、渔业生产发展、渔港码头等渔业基础公共设施建设。用好用足城乡公益性岗位政策,设置退养池塘防复养巡查监督、湿地巡护、湖上流动巡护、巡河保堤等面向退养渔民的岗位。同时,根据退养渔民培训意愿、企业用工需求等,开展劳动者提单、政府列单、劳动者选单、机构接单、政府买单的“五单式”培训,提升职业技能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满足转产转业渔民的求职需求。
将深化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推动南四湖渔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条主线,每年制定具体的推进方案,针对南四湖渔业养殖提质增效、渔业二、三产业优化升级,细化具体任务目标。加大渔业养殖大户、家庭渔场、渔民专业合作社、水产种业企业、水产深加工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推动其广泛参与渔业产业项目的投资经营。加大南四湖渔文化资源的挖掘、抢救、修复和保护力度,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休闲渔业。不断推进水产品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开发独具微山特色的麻辣小龙虾、蒜香虾尾、鱼丝、鱼片等预制菜,引导消费者转变活鱼消费观念。加强与京东、盒马鲜生等知名电商平台的合作,定期举办电商融合发展论坛,开展“十大电商企业家”“十大电商新农人”“十大优秀电商快递服务企业”评比活动,培育更多本地电商企业和带头人。定期举办微山湖大闸蟹文化节、微山湖小龙虾节等特色节庆活动,以节造势、借势发力,不断提升渔业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大力推进水产种业强县建设,建设优质特色水产苗种的工厂化繁育基地,打造以鳜、黄颡鱼、青鱼、鲂、鲌类以及甲壳类河蟹、青虾、小龙虾等为主导的特色品种,形成一批国家级(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和苗种繁育基地。加强与中国水产科学院、上海海洋大学、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对水产种业企业参与种业创新研究给予政策支持。加强南四湖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开展水产种质资源普查,强化对南四湖乌鳢青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管护力度。常态化组织渔政执法人员开展“中国渔政亮剑”执法行动,通过联合执法、交叉执法、错时执法、蹲点执法等方式,严厉打击非法电鱼等各类涉湖涉渔违法行为。开展以微山湖乌鳢、南四湖鲤鱼为代表的名特优新水产品的生物育种,微山湖宽体金线蛭和河蟹蟹苗的本土化规模培育,实现良种的规模化繁育和规范化生产。定期组织水产种业从业人员开展技术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健全完善水产品检验检测和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切实加强水生动物疫病的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
依托桂建芳院士团队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微山湖湿地生物多样性院士工作站、微山湖生态环境与渔业资源科学研究站、微山湖生态渔业研究院、微山湖渔业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建立健全科研专家服务工作制度,开展高层次人才走访慰问活动,定期召开高层次人才座谈会,努力为高层次人才开展科研营造良好氛围。加强本土渔业科研人才的培育,通过细化培养措施、明确培养任务、按需组织实施等方式,努力培养一支结构优化、业务精湛的本土渔业科研人才队伍。围绕渔业发展需求,健全完善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加强技术推广服务的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的遴选培养。健全完善渔业人才考评指标体系,采用单位考核和社会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细化考核内容,科学设计评分标准,定期开展量化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进一步激发渔业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开设渔民学习及培训中心、渔民图书馆、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渔业技术培训等方式,切实提升渔民科技兴渔理念。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