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江苏省四大家鱼资源概况

时间:2024-05-23

李琴,盖建军,郭闯

(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 南京 210036)

四大家鱼是指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是江苏省淡水养殖的主体鱼,2020年江苏省淡水鱼总产量为234.81万t,四大家鱼总产量为116.90万t,占总比为49.79%。四大家鱼在丰富粮食品种、满足人们对高蛋白的需求、调整渔业养殖产品结构、促进渔民增收增效、改善养殖水域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渔业空间被压缩以及养殖方式的转变,水产养殖品种的群体数量和区域分布有了很大的变化,野生资源急剧减少,水域生物多样性受影响明显,摸清水产养殖资源家底和资源变化趋势已是燃眉之急。现结合2021年江苏省大宗淡水鱼体系摸底调查,简述了2021年江苏省四大家鱼资源现状,旨在为江苏省大宗淡水鱼产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1 资源现状

1.1 青鱼

青鱼也称螺蛳青、乌青和青鲩,属鲤科,青鱼属,喜栖息在水体的底层,为肉食性鱼类,主要以螺、蚬、蚌等软体动物为食,偶尔也捕食虾类、水生昆虫及幼虫等。目前,青鱼还没有人工选育的良种或品系,均为野生品种的繁育养殖。2021年,江苏省繁育青鱼苗种133 291万尾,其中扬州生产青鱼苗种37 750万尾,约占全省总量的28.32%,盐城苗种产量为24 000万尾,占比约为18.01%,淮安青鱼苗种量为15 503万尾,占比约为11.63%(图1)。

图1 2021年江苏省各地青鱼苗种繁育情况

2021年江苏省各市青鱼养殖主体的分布情况、苗种投放量统计情况、养殖面积情况、养殖产量及养殖产值情况分别见图2—图6。2021年,江苏省青鱼养殖主体4 335个,养殖面积为19 489 hm2,苗种投放量约2.81亿尾,养殖产量约8.20万t,总产值约17.12亿元,塘口价格波动为16.12~31.06元/kg,均价为20.89元/kg。江苏省青鱼养殖有池塘养殖、湖泊网箱养殖以及水库养殖3种,湖泊网箱养殖65.58 hm2,水库养殖4.67 hm2,其他均为传统池塘养殖。

图2 2021年江苏省青鱼养殖主体分布情况

图3 2021年江苏省青鱼苗种投放量统计情况

图4 2021年江苏省各地青鱼养殖面积情况

图5 2021年江苏省青鱼养殖产量统计

图6 2021年江苏省各市青鱼养殖产值统计

1.2 草鱼

草鱼也称草鲩、混子、鲩,属鲤科,草鱼属,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好动,游水迅速,常成群捕食,性贪食,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幼鱼期食幼虫,藻类等,草鱼也吃一些荤食,如蚯蚓、蜻蜓等。通过调查发现,2021年江苏省进行繁育的草鱼资源仅限于原种,2021年江苏省各地草鱼苗种繁育情况见图7。由图7可见,江苏省全省共生产苗种80.22亿尾,其中扬州17.42亿尾,盐城11.55亿尾,淮安8.67亿尾,南京最少,仅0.81亿尾。

图7 2021年江苏省各地草鱼苗种繁育情况

2021年江苏省用于养殖的草鱼资源有原种草鱼、纯系抗病草鱼、引进种金草鱼3类。2021年江苏省各地草鱼养殖情况见表1。由表1可见,江苏省内草鱼养殖主体数共19 583个,养殖总面积82 832.36 hm2,苗种投放数量23.43亿尾,产量49.56万t,总产值74.6亿元,塘口均价15.83元/kg。其中,原种草鱼养殖主体19 489个,养殖模式有池塘工业化养殖、池塘养殖、稻渔综合种养、湖泊网箱养殖、提水养殖、河沟养殖、渔光互补养殖等。养殖面积82 588.46 hm2,苗种投放量23.19亿尾,产量49.42万t,总产值74.38亿元,塘口均价15.05元/kg;纯系抗病草鱼养殖主体92个,养殖模式为池塘养殖与河沟养殖,养殖面积237.40 hm2,苗种投放量0.24亿尾,产量0.14万t,总产值0.21亿元,塘口均价14.81元/kg;金草鱼仅有2个养殖主体,养殖模式为池塘养殖,养殖面积6.50 hm2,苗种投放量14.5万尾,产量44.58 t,总产值0.01亿元,塘口均价23元/kg。

1.3 鲢

鲢也称白鲢、鲢子,属鲤科,鲢属,体银白色,栖息于大型河流或湖泊的表层水域,性好动,善跳跃,易受惊逃窜,以浮游生物为食。幼鱼期主食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成体则滤食硅藻类、绿藻等浮游植物,兼食浮游动物等,可用于降低湖泊水库富营养化。2021年江苏省进行繁育的鲢资源只有原种,苗种总产量为66.68亿尾,各地苗种产量详见图8。

图8 2021年江苏省各地鲢苗种繁育情况

江苏省用于养殖的鲢资源有原种鲢、新品种津鲢和新品种长丰鲢。2021年江苏省各地鲢养殖情况见表2。由表2可见,江苏省内鲢养殖主体共20 201个,养殖总面积98 288.06 hm2,苗种投放量28.53亿尾,产量22.17万t,总产值18.61亿元,塘口均价8.65元/kg。其中原种鲢养殖主体19 969个,养殖模式有池塘工业化养殖、池塘养殖、稻渔综合种养、湖泊网箱养殖、提水养殖、河沟养殖、渔光互补养殖等。养殖面积96 763.28 hm2,苗种投放量28.47亿尾,产量21.89万t,总产值18.43亿元,塘口均价8.31元/kg;津鲢养殖主体8个,养殖模式为池塘养殖,养殖面积84.78 hm2,苗种投放量0.021亿尾,产量227.96 t,总产值218.22万元,塘口均价9.57元/kg;长丰鲢养殖主体224个,养殖模式为池塘养殖,养殖面积1 440 hm2,苗种投放量0.039亿尾,产量2 541.00 t,总产值1 603.28万元,塘口均价6.31元/kg。

表2 2021年江苏省各地鲢养殖情况

1.4 鳙

鳙也称花鲢、黑鲢、胖头鱼,属鲤科,鳙属,体背侧部灰黑色,生活于水域的中上层,性温顺,行动迟缓,终生摄食浮游动物,兼食部分浮游植物,是净化水体环境的重要养殖品种。截至目前,鳙尚未有人工培育的新品种(系),种质资源只有一个原种。2021年江苏省各地鳙养殖情况见表3。由表3可见,2021年江苏省鳙苗种总产量59.25亿尾,养殖主体12 928个,养殖面积84 928.32 hm2,苗种投放量7.79亿尾,养殖产量15.19万t,总产值20.42亿元,塘口均价14.22元/kg。江苏省鳙的养殖方式多元化,有池塘养殖、提水养殖、稻渔综合种养、大水面生态增养殖、河沟养殖、藕田养殖、湖泊水库围网养殖等,各地的鳙情况差异较明显。

表3 2021年江苏省各地鳙养殖情况

续表

2 存在问题

2.1 良种选育进程缓慢,良种覆盖率低

江苏省虽然有江苏广陵长江系家鱼国家级原种场、国家级草鱼遗传育种中心及其他多个省级原良种场,但是缺少生长性状优质、高产抗病的本地优良品种(品系),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四大家鱼产业的良种覆盖率。选育1个新品种(系)需要经历5个世代以上才能获得相对稳定的遗传性状,因此鱼类一般世代选育一个周期大约需要10~20年,方可获得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上海海洋大学李思发教授的团队,历经16年的精心选育,才获得首个团头鲂良种——浦江一号。四大家鱼的生理特征决定了其个体达到性成熟至少需要3年(青鱼需4~7龄,草鱼4龄,鲢3~4龄,鳙4~5龄),相对于淡水的一些品种如鲫、鲂等,四大家鱼的性成熟所需时间增加了2~3倍。因此,四大家鱼的良种选育工作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对于一般的种业繁育单位而言,如此长久的时间成本是无法接受的。此外,部分种业繁育单位基础设施老旧、装备落后,满足不了良种繁育的技术要求;缺乏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无法高效开展保种、培育、筛选等工作,上述因素极大地限制了四大家鱼产业可持续发展所需的良种支撑。

2.2 养殖技术设施落后,制约产业发展

通过摸底调查发现,除了小规模的草鱼为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稻渔综合种养外,四大家鱼的养殖几乎都沿袭传统的养殖方式,养殖设备简单,配套设施少,功能不足,仅能满足鱼类生长的基本空间和简单的进排水。鳙作为池塘养殖中的重要搭配品种,在净化水体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其价格有所提升,但作为养殖的主导品种出现仍少有报道;农村城镇化导致渔业养殖空间愈来愈少,塘租也随之日渐上涨,迫使养殖密度逐渐提高,养殖负担日益加重,加之养殖区域日趋集中、养殖品种单一化,极大地增加了养殖风险;养殖池塘的工程化、设施化程度远低于渔业现代化的要求,无法实现废尾水处理、循环利用等绿色健康养殖的基本功能。近年来,尽管江苏省、市两级均有渔业补助项目的大力支持,但是仍有部分地方的老旧池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修整,并且随着生产承包方式的转变,使得其更加不符合现代渔业生产的要求。落后的养殖技术、老旧的基础设施,已经严重制约了江苏省四大家鱼产业的良性高质量发展。

3 发展建议

3.1 大力提升种业创新建设

苗种是支撑产业发展的基础,围绕四大家鱼资源,加强种业创新平台建设,构建由涉渔院校、科研院所、推广机构、苗种企业等组成的产学研推深度融合机制,以苗种企业为育种主体,以科研机构为技术支撑,开展种质资源基础研究和品种选育工作,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手段,培育、筛选一批优质高产的本地新品种(系),构筑种业基础;加大政策、资金扶持,优化资源配置,重点打造一批产业化示范的苗种企业,加快良种的扩繁,满足种业需求;以推广机构为依托,加大良种的推广应用,提高良种覆盖率,为四大家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夯实种质基础。

3.2 持续推进绿色健康养殖

推动生态健康的养殖模式,如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模式,该模式通过系统中的充氧曝气装置使水体处于循环流水状态,实现水体交换,水温、pH值及溶解氧稳定,满足水生动物的生长需要,同时利用集排污装置显著降低毒害物质的含量,有效避免养殖风险,养殖尾水实现零排放或达标排放。再如大水面生态增养殖鲢、鳙,既获得了高品质的渔业产品又改善了水域环境,实现渔业、环保、旅游等多个产业的共赢,盱眙天源农林发展有限公司的“水库鱼”已成为该模式的成功模板。推进池塘标准化、生态化改造,抓实养殖尾水治理,严格执行江苏省《池塘养殖尾水排放标准》(DB 32/4043—2021)。落实推广疫苗,提高苗种抗病力、实施精准用药技术、推进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制度、加强生产管理等措施,减少水产养殖用药,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