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瓯江凤鲚池塘网箱驯养初试

时间:2024-05-23

郭安托,胡忠健,刘志坚,陈坚,柯爱英

(1.温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浙江 温州 325027;2.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浙江 温州 325005;3.浙江省近岸水域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浙江 温州 325005)

凤鲚(Coilia mystus)是鲱形目(Clupeiformes)鳀科(Engraulidae)鲚属(Coilia)的亚热带河口洄游型鱼类,又名凤尾鱼、籽(子)鲚、烤籽(子)鱼,广泛分布于我国东海、黄海、渤海,是长江口、瓯江口和温州近海的重要经济鱼类和捕捞对象,也是温州市传统土著鱼类之一,因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广受好评,经济价值较高。瓯江凤鲚平时多栖息于乐清湾、洞头等温州近海海域,主要以浮游动物、小型鱼虾类为食,成熟亲鱼在每年4 月至8 月洄游到瓯江口,溯江至七都岛与江心屿之间的水域产卵授精,受精卵孵化为仔稚鱼后在瓯江河口的深水处索饵育肥,后随江水返回近海。近年来,由于酷渔滥捕、环境污染、工程建设、生境退化等原因,凤鲚种群的生存和繁衍压力日益增大,资源衰退趋势严重,渔汛基本消失,农业农村部自2019 年2 月1日起已禁止长江凤鲚和刀鲚天然资源的生产性捕捞作业。瓯江凤鲚年产量已由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500~600 t 骤减至不足50 t[1],笔者调查研究发现2018 年瓯江凤鲚资源量仅约为33 t,资源保护和恢复工作已刻不容缓。

鲚属鱼类生活习性较特殊,性情暴躁,应激反应强烈,鳞片极易擦伤脱离,“离水即死”,对生境要求比较苛刻,采捕、运输和人工养殖的难度均较高。张呈祥等[2]于2003 年通过灌江纳苗的方法直接在江边土池引入野生刀鲚资源,成功开展了刀鲚池塘养殖。此后,利用聚乙烯网采捕野生刀鲚并进行暂养、运输和土池驯养的技术已成功突破[3-8],网箱养殖技术也有探索和实践[9]。目前,基于人工育苗的长江刀鲚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已获成功并在上海、江苏等地应用,有关研究和经验颇丰[10-13],但凤鲚人工养殖技术仍未得到突破和实践。温州市作为凤鲚的传统产地和主要消费市场,历来有采捕野生凤鲚的活动,但尚未有池塘驯化养殖凤鲚的报道。本研究于2019 年6—11 月在温州市鹿城区七都岛开展凤鲚池塘网箱驯养试验,依托瓯江的天然水源和生物饵料,探索人工苗种养殖技术,为规模化人工繁育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池塘环境条件

1.1.1 养殖环境 养殖地点位于温州市鹿城区七都岛东堤外侧池塘,毗邻瓯江河口咸淡水交汇处,水源充足,进排水便捷,周边无污染源,空气流通,环境良好。

1.1.2 水质环境 大潮汛时开闸放入新鲜江水,进水口设置60 目筛绢网过滤,水质清洁无污染,水体pH 值为7.5~9.0,盐度为3~8,溶解氧在6 mg/L 以上。

1.1.3 清塘、消毒 土池在进水前30 d,排干池水后清理淤泥,暴晒7 d,然后每1 000 m2使用75 kg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杀灭病原体和敌害生物,20 d后放入新鲜江水。

1.1.4 饵料培育 运用原池肥水法发塘,放苗前7 d在全池每1 000 m2均匀泼洒1.5~2.25 kg 的人工生物肥水剂以快速培藻肥水,培育天然生物饵料,定期用100 mL 烧杯在土池四角采集水样检查浮游动物密度。池塘水色呈现黄绿色或黄褐色,透明度20~30 cm,并培养了大量桡足类、枝角类和糠虾。

1.2 养殖设施

土池通过闸门连通瓯江水源,进排水方便可控。土池面积约为6 100 m2,土池向南一侧有长方形环沟,沟深约4 m,宽5 m,使用2 个80 目聚乙烯网的网箱,规格为2 m×4 m×2 m,网箱框架用毛竹制成,网箱开口四周固定在框架上,上沿离水面50 cm,以成型泡沫作浮子,箱底四角用沙袋作沉子,箱底四周用竹片固定成型。

1.3 苗种培育

1.3.1 苗种来源 2019 年6 月5 日—6 月9 日在瓯江流域温州段江心屿水域附近(瓯江凤鲚传统产卵场)用定制捕捞网采集野生凤鲚受精卵,经室内玻璃钢孵化圆缸(内径0.8 m,1 m3水体)人工培育至全长为1.5~4.4 cm(2.63±0.83 cm)的稚鱼,总数约520 尾。

1.3.2 苗种选择 鱼苗规格为全长(1.5~4.4)cm[平均(2.63±0.83)cm],选择鱼体完整、活动性强、摄食良好、体色鲜艳、体表光滑、无畸形的个体。

1.3.3 苗种运输 2019 年7 月18 日,阴雨天,气温22~25 ℃,利用充氧袋打包苗种由室内玻璃钢池运输至室外土池,运输时在车底铺设软垫,维持相对平稳的水环境,鱼袋上方加盖深色遮阳布避光。

1.3.4 苗种入池 将凤鲚苗种打包袋放置于土池水面上,待打包袋内的水温与土池水温基本相同时,将苗种轻缓地放入土池或网箱中。在土池的两个网箱中各放养200 尾,苗种密度约为25 尾/m2。投放苗种时注意带水操作,动作轻快细准,减少苗种应激反应,提高入池成活率。

1.4 养殖管理

1.4.1 水质管理 溶解氧控制在6 mg/L 以上,pH值为7.5~9.0 之间,盐度在3.0~8.0,适宜水温20~30 ℃。通过大潮汛(每隔约15 d)进排水,每次注水量为20~30 cm,根据水色、pH 值、盐度、透明度变化情况及时调节土池水质,当池水透明度大于30 cm时及时追施生物肥水剂以补充培育桡足类、枝角类、糠虾等天然饵料生物。

1.4.2 饵料管理 苗种入池后未投放人工配合饲料,苗种主要以放养前原池培育和新鲜江水带入的桡足类、枝角类、糠虾类等天然饵料生物为食,定期视水体情况少量、多次泼洒生物肥水剂以增加饵料生物的生物量,按每1 000 m21.5 kg 施肥量加水100倍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

1.4.3 日常管理 凤鲚应激反应较强,擦伤或离水后极易死亡,在驯养过程中尽量减少惊扰。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水质、水体颜色情况,及时捞除病死鱼、野杂鱼,保障网箱内外顺畅的水体交换,做好气温、水温、盐度、pH 值、溶解氧、透明度等环境因子的监测记录。在大潮期根据水体情况开闸缓慢加注新鲜江水,保持微流水状态,避免频繁的水体扰动。7—8 月土池气温和水温较高时,用遮阳网调节光照强度并防鸟,根据水温适当加深网箱深度。

1.5 数据统计

定期观察土池网箱中凤鲚的生长情况,轻缓提起网箱网片至网兜内的凤鲚可见,去除死鱼,带水记录存活数,计算存活率、阶段存活率等指标。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制表。

存活率(%)=存活数量/放养时数量×100%

阶段存活率(%)=阶段结束时存活数量/阶段开始时数量×100%

2 结果

凤鲚稚鱼苗种入池后,网箱内的凤鲚生长情况见表1,土池中网箱养殖的凤鲚总存活率、养殖密度呈逐渐下降趋势,阶段存活率稳步上升,从放苗到养至33 d 的阶段是凤鲚最易死亡的时期。

3 讨论

该研究探索性地开展凤鲚人工养殖试验,利用瓯江水源和生物肥水剂构建了一个相对适宜凤鲚的人工生态系统,培育了凤鲚喜食的生物饵料,试验了凤鲚鱼苗网箱养殖模式,以期实现鱼苗保活和暂养,最终该试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3.1 生长特征

该试验网箱养殖鱼苗的存活率在放养后的一个月最低,50.25%的凤鲚入箱后可能因运输转移时的惊扰和适应新环境时的阶段性应激反应而死亡,放养初期较高的养殖密度也加剧了苗种的擦伤出血现象。凤鲚苗种在试验中后期的阶段存活率高于试验初期,试验初期存活的凤鲚充分利用网箱内丰富的生物饵料和良好的养殖密度,实现迅速生长和发育,此后的阶段存活率稳步上升,达到保种、驯化的初期目标。当鱼苗全长发育到近10 cm 后,其消化器官、食性也发生相应改变,前期原池培育的以桡足类、枝角类为主的浮游动物已难以满足其营养需求,追施生物肥水剂不足,也没有进行及时的分箱养殖,导致网箱中的鱼苗生长受限;此外,网箱的底网容易附生藻类等内污物,阻碍网箱内外水体交换和生物饵料输入,8—9 月也未采取对应的沉箱度夏措施,进一步限制了鱼苗的生长发育。

表1 土池中网箱养殖的凤鲚生长情况

凤鲚属于低营养层级的滤食性鱼类,在东、黄海的最重要饵料类群是桡足类,其次为糠虾类、磷虾类[14],凤鲚在长江口和杭州湾的自然水域中也主要摄食桡足类、糠虾[15-16],周永东等[17]发现舟山近海的凤鲚主要摄食毛虾、磷虾和桡足类,杨巧莉[18]认为鱼体体长15 cm 以下时以桡足类为食,体长15 cm以上时以磷虾类、口脚类和十足类等为食,其食性和摄食强度因生长发育而改变。徐钢春等[19]关注了池塘养殖长江刀鲚在不同发育阶段中消化器官结构的变化规律,认为其食性成分转化(从浮游动物到小型鱼虾)会逐渐完成并渐趋稳定,然后进入新的快速生长期。严银龙等[20]也关注了人工池塘养殖刀鲚的饵料结构和摄食习性的变化,认为应适当添加专池培育的河虾和浮游动物等天然饵料。徐跑等[21]总结提出了长江刀鲚池塘生态养殖模式,认为可先用卤虫或浮游动物培育鱼种,再采用规模化培育鲮鱼夏花并衔接细足米虾的投喂策略。该试验的土池网箱养殖结论也揭示了凤鲚生长规格和发育阶段对营养和饵料的变化,未来应根据凤鲚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环境情况,及时调整饲喂饵料种类和饵料供应量,才能确保凤鲚摄食的适口与适量,满足其生长发育要求,充分挖掘其增产增收的潜能,保证商品鱼的品质。

3.2 养殖策略

凤鲚养殖过程需要大量的生物饵料,这是加速商品鱼规模化生产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生产中必须保持池塘中生物饵料的生长发育规律与鱼苗适口饵料及食性转变的高度一致性。于海瑞[22]研究发现大黄鱼仔、稚、幼鱼的生长速度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这与鱼苗的食物转换和饵料生物的营养变化有关。徐跑等[21]发现长江刀鲚仔、稚、幼鱼存在食性渐变的过程,在人工养殖中既要保证充足的营养和合适的水体环境,也需根据其摄食特征而调整饵料生物种类,可采取“开口轮虫(1~7 d)+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8~449 d)+日本沼虾(450 d 至起捕)”的动态调整的投饵模式。该试验也发现凤鲚苗种存在食性转变和摄食强度增加的关键期,及时合理的投饵策略有助于加快鱼体生长,实现“产能爬坡”。目前相对成熟的长江刀鲚池塘养殖技术也多建议专池培育配套生物饵料,特别要注意商品鱼生产过程中饵料鱼、小虾的培育或全价配合饲料的投喂[8,23,24,25]。因此,有必要根据凤鲚的生长发育特征合理制定放养和饲喂策略,稚鱼期(开口仔鱼至60 日龄内)可利用原池肥水法培育的轮虫类、枝角类和桡足类等饵料生物,确保饵料丰富,提高稚鱼的存活率;幼鱼期(60 日龄至初次性成熟)在利用土池培育和江水输入的浮游动物的同时,需有专池培育或购买糠虾、卤虫、虾米等适口饵料生物,确保营养充足和食性转变顺利,保证安全度夏和越冬。条件合适时应加快其人工配合饲料的研制和试验,满足其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同时,应根据养殖密度和规格及时开展分箱疏养管理,定期清除网箱污物和附着物,适当采取沉箱、调水等度夏越冬的保护措施,增加鱼苗的活动空间和天然饵料供应来源,从而促进凤鲚的加速生长。

3.3 养殖前景

瓯江流域下游和瓯江口水域存在适合凤鲚生长和人工繁育的基本条件。该研究巧妙利用野生瓯江凤鲚种群的生活习性和栖息生境,通过在其主要洄游产卵水域—七都岛附近营造临江土池和养殖网箱,直接引入瓯江水源开展凤鲚苗种养殖,利用便捷可控的进排水和生物饵料营建适宜凤鲚的生长环境,培育凤鲚喜食的生物饵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了初步的保种和驯化,为性成熟亲本培育和子代规模化繁育奠定基础。

仲伟等[1]通过调查发现瓯江凤鲚一般仅存活一年,寿命较短,繁殖期的雌鱼、雄鱼的平均体质量仅分别为(31.60±8.81)g、(22.12±7.53)g,个体规格较小。以目前的养殖水平,凤鲚的人工养殖成本投入和风险较大,其苗种生长速度较慢,产出个体规格偏小,市场价格一般,所以凤鲚商品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在当前是值得商榷的。基于渔业资源恢复的目的,采用该试验的方法驯养凤鲚成熟亲本以用于开展人工繁育和增殖放流活动,倒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养殖生产方式。开展瓯江凤鲚适口饲料研究、人工催产繁殖将是下阶段的重要课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