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田一丹 赵习暄
(作者单位:1.西安石油大学;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随着《政府会计制度》的深入实施,我国公共财政体制趋于完善。实施《政府会计制度》,推动财务改革,可以有效防控财务潜在风险,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但当前,大多数高校依旧存在经济业务行为不规范、预算评估工作不到位、财务管理理念过于滞后等多种问题。例如,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只要上级领导签字,审批过程就会简化;部分财务管理人员不仅信息技术水平较低,而且节流意识不强,对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存在奢侈浪费现象。此外,部分高校还存在资源利用度不高,管理系统较为落后且安全性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均需要相关人员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法,为《政府会计制度》的有效落实做好全面准备。在此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引入“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核算模式,对内改革财务管理工作,加强高校资产的内控建设。
《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第一,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深入、到位地解读《政府会计制度》,根据制度标准解决各种账务问题;第二,财务人员的专项能力需要进一步强化,财务人员应充分掌握新制度的精髓,拓展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职能,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运用,为《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第三,财务管理的方式应当与时俱进,积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寻求管理效率的大胆创新;第四,财务处理工作应当突出《政府会计制度》的功能,解决重复、滞后、单一等严重的管理问题。
为深化财务管理改革,有效落实政府会计制度,高校应当针对以往管理模式的缺陷,完善财务部门的管理制度,增设财务管理的相关职能,进一步提高整体工作效率[1]。
首先,管理人员应当重新整理与财务管理有关的文件,根据高校既定的发展方向、业务的整体需求和政府发布的相关政策,将无用的文件全部剔除,去芜存菁,并重新修订财务部门的管理方法。在此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做好相应的管理分类。例如,项目预算应当如何评估,学生入学的收费情况该如何统计,学校的相关资产该如何管理,学生的助学金该如何发放,外来投资该如何入账,代管资金该如何保存等。根据以上分类准则,按照《政府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对操作环节进行全面规范,确保每个工作流程都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除此以外,关于高校的研究经费,财务部门不要盲目划拨一个大致的总数,而是要从实验器材的成本、研究人员的生活补贴、外出调研的差旅费、相关资料的采购费用等角度入手,评估合理的基础费用。如果研究人员有额外的资金需求,可以提出申请。
其次,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应增加监督和复查制度,定期查看资金支出和收入的每一个流程,判定是否符合制度。假如发现有流程不符合相关规定,应当及时追回支出的款项,并对负责人追责。如果财务管理部门的人员没有精力兼任监督和复查人员,政府的会计部门可以主动介入,作为第三方审查人员,对学校的资金流水情况完成审核。审核的具体内容包括是否存在事业收入列入其他应付款、偷税漏税、无依据多项支出、违规使用发票、违规支出冲抵应交税款等各种问题。如果发现隐瞒收支、资产不实等情况,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相关条例,对负责人作出相应处罚。
最后,财务管理人员还应具备良好的大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基于制度的改革和运行情况,通过传统模式和创新模式的多角度对比,分析高校在运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财务问题,找出潜在的风险点。比如,有些高校没有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就在多个项目上盲目投资,导致其他教育项目缺乏运营经费,阻碍了高校的发展。再如,财务管理部门缺乏开拓市场、拓展财源的意识,只发挥保管资产、划分资金的作用。为避免出现上述问题,需要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在发现问题后及时上报给部门领导,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基于《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需求,高校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能也应积极寻求转型。未来的财务工作不只是财产的保管和资金的收支,还涉及投资、筹资、利润分配等多个领域。因此,高校应大力推动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转型,让管理人员从核算人才转变为战略管理人才,贯彻业财融合原则,不断革新财务管理理念[2]。针对以上目标,可以采取以下转型思路:
其一,高校可以采用“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的会计核算模式,从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两方面优化财务管理工作,如预算会计核算基础作为收付实现制和财务跨级核算基础作为权责发生制。针对每一项资金流水,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应当分别编制审核报告。同时,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应做到工作内容的适度分离,但不要泾渭分明,而是在彼此划分责任的基础上达到相互衔接的工作效果。
其二,高校应重视各个项目的预算管理,采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构建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细化预算工作的相关流程,还要准确计算其中的偏差,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全面提升项目预算绩效。除此之外,高校还需要做好监督工作,对每一项预算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观察,防止出现公款私用,让每一笔预算流水都有账可查。
其三,针对高校的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财务部门应当专门立项整理,通过社会调查、走访专家等多种方式,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综合论证,并将结果整理成报告的形式,细化每一条项目支出所需的基础资金。由此,才能控制好专项资金的支出,规范好审批工作,防止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同时,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也需要做好动态跟踪并积极反馈,一旦发现使用问题,可以及时警告和纠错。
其四,在《政府会计制度》的指引下,高校财务部门的会计核算工作应当采取精细化管理策略。比如,针对资产定期计提折旧,应当从折旧的年限、资产的具体类别、摊销的相关年限等角度入手分析这些资产是按月折旧还是采取无形资产摊销的形式。再如,针对教育支出的问题,可以通过作业成本核算法,分成科研项目、基础教学、行政办公等多个类别,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核算。
其五,进一步规范财务部门的日常会计工作。财务管理人员除了要做好本职的记账和做账工作,还要做好坏账的计提统计。比如,对各项目的支出情况进行分类统计,确定应收款的减值条件,明确学费、住宿费等多项费用的计量方法,保证各收支数据足够透明,能够随时进行对比。这样既可以提高财务工作的规范程度,也可以提高预算评估、成本核算的整体效率。
在信息化时代,推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是实现财务管理改革的必要路径。这样不仅能免除人工管理带来的不必要麻烦,也能让整个管理过程更为智能、便捷。对此,高校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全面完善财务部门的信息化管理体系[3]。
其一,高校财务部门可以通过试运营的方式,尝试使用“账信云会计”“智慧校园”“泛微”“金蝶”“用友”“浪潮”等多个知名的财务系统,通过多方比较,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采用与学校契合度最高的财务系统。同时,将安装的财务系统与报税、报销、网银管理、资产管理等系统对接在一起,达到一键生成记账凭证的管理效果,有效实现业财融合的转型目标。
其二,高校财务部门应当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性,将学校的资源整合在一起,构建信息化的物联管理体系。比如,在与合作银行签订合作协议的基础上,高校可以利用银行平台,落实一卡通制度,将财务、人事、学工、档案、图书等资源有效整合,达到一卡通用的管理效果。由于高校的各项工作都需要资金的扶持,而银行系统既有丰富的资金储备,也与政府、企业、其他高校等社会资源密切相关,财务部门通过银行平台构建信息化的物联管理体系,可以提高各部门的合作效率。由此,无论是财务管理还是其他事项,都能通过系统进行交互搭桥,分享彼此的数据,将原本复杂的流程进一步简化。
其三,高校应当重视财务管理人员信息能力的培养。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有些数据属于保密项目,不能对外界公开。因此,高校不能将财务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交给第三方技术人员,只能由内部的财务管理人员负责对系统做好修正、设置、开发等工作。所以,高校应定期组织培训活动,让财务管理人员积极参与进修,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以保障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稳定运行。
其四,财务管理系统的数据安全问题是管理工作的重点问题。一旦系统被黑客或病毒入侵,轻则管理混乱,重则出现资金外泄的后果,给高校的运营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高校应加大对安全防护软件的投入,通过购买高精端的杀毒软件与安全加密存储设备等,全面做好系统防护工作。此外,高校还需要对财务人员、教师、学生做好安全培训工作,要求师生在使用校园网时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更不要随意下载未知文件,防止给财务管理系统带来安全隐患。
高校若想全面提高财务部门的管理效率,需要以绩效为导向,做好评价工作,这样才能明确财务管理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为下阶段工作的优化改进提供思路[4-5]。对此,需要贯彻落实以下几项评价原则。
第一,整体性原则。由于财务绩效的评价指标相对比较复杂,需要从高校的资金投入情况入手,分析资金的使用效果。但这项工作往往比较繁杂,若逐条进行评估,会增加许多不必要的工作负担。因此,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可以从整体角度出发,直接将多个条目综合在一起,只展示最后的效益结果,让评估过程更为清晰、简洁。
第二,长远性原则。大多数财务部门为追求良好的绩效评价,通常以眼前的利益为主,不重视中长期发展。因此,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多从长远的角度思考,将高校未来的发展潜力也纳入评价体系。
第三,通用性原则。高校财务部门的绩效通常需要留档,与之后的绩效进行对比。因此,评价的指标应当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兼容性,不要将一些特殊的研究项目作为长期的绩效评价标准,这样得出的数据才能具备良好的参考价值。
第四,可行性原则。为高校财务部门规划绩效评价体系,需要从理论角度分析整个体系的科学性,如是否有不切实际的指标,评价标准是否过高或过低等。因此,关于评价指标的设计,应通过往年的财务资料进行详细核算,统计出科学合理的数据后,再对绩效标准进行规划。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误差,提高绩效评价的可操作性。除此之外,评价指标的设计还需要遵循学校发展的客观规律,保证评价指标不会出现重复或遗漏的情况,充分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五,动态性原则。财务部门的绩效评价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要根据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学校的具体运营情况、偶然事件的发生概率等,动态调整评价的标准,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财务改革,落实《政府会计制度》,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工作的疏漏之处。
第六,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由于绩效评价指标的构成要素比较复杂,能用于评价财务管理工作的方法也有很多,所以高校可以通过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以具体数据为评估标准,突出各个评价项目的内在联系,让整个评价过程更直观化。
广泛实施《政府会计制度》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应当积极革新工作模式,寻求更为专业化、信息化、多元化的转型,并以此为契机,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与已有的发展计划,逐步增设财务管理职能,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业务沟通,促进财务数据的信息化管控,打造业财融合的财务管理队伍。由此,才能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整体效率,实现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为高校的稳定运营和健康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