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王 萍
农业科研院所是我国科研院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为主,在农业科研和成果转化中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为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年来,国家愈发重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事业经费投入也逐年增加。如何加强农业科研院所的内控建设,确保农业科研经济活动安全、高效、有序运行,从而助推农业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是新时期农业科研院所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新时期科研院所内控组成应细化为“内控制度建设-业务活动运行-效果评价监督-信息系统建立”。其中,内控制度建设是对业务活动运行、效果评价监督和信息系统建立的制度性安排;业务活动运行是内控制度的执行过程;效果评价监督是对内控制度建设和业务活动运行的全方位监督;信息系统建立是将内控制度安排、业务活动运行和效果评价监督整体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过程。农业科研院所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建立和完善内控系统,加强内控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全员内控意识,提升内控信息化建设水平,形成制度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内控运行机制。
内部控制体系是为合理保证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我监督系统。内控体系应当贯穿于单位业务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的每个阶段、每个层级,涵盖每一项业务活动的全过程,体现出内部控制的全面、全员和全程控制特征。内控体系是主要负责人牵头、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只有领导高度重视,在制度建设科学健全、有效执行和监督有力的前提下,才能将内控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内部控制环境是单位领导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和理解,它对内部控制实施效果和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单位领导层不重视内部控制,单位就不能建立起合理的、符合实际的内控制度;从更深层次看,单位领导层不重视内部控制,即使建立了内控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如一纸空文,不能得到有效执行,达不到制度应有的作用。内部控制环境决定了单位内控实施的主基调,对于单位业务开展和生存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是科研院所科学建立内控和有效实施的基础,其内容包括单位组织架构、集体决策机制、不相容职位分离机制、岗位责任机制、人力资源政策等。在这些内部环境要素中,单位组织架构、集体决策机制和岗位设置是内部控制运行的基础。
设置科学的组织架构,可以保证单位内部权责明确、相互协调、相互制衡、高效运作,进而保证单位各项业务的高效运行。完善的组织架构,一方面能够促进单位建立良好的内控制度、有效防范和杜绝各种舞弊风险,另一方面能为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建立良好的组织架构,通过分工制衡机制进行各种风险识别和防范,能使各种信息得到及时、有效传递。通过成立内控领导小组,明确内控牵头部门和监督评价部门,在已有组织架构下,不断改善内控制衡机制。如果职工人数较少,没有条件建立独立的内审部门,可以成立内审工作小组,由相关部门人员组成,以使小组在开展业务时保持全面、公正、客观。内部审计应定期形成书面报告向上汇报,并对内审发现问题进行监督整改。
建立集体决策机制,在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制定、完善各项业务管理办法等。根据国家新政策、新制度,及时更新原制度,对各项业务活动进行规范,对各种业务风险进行防范。要使内部控制涵盖各项科研业务活动和全部工作人员,贯穿权力运行的前期决策、中期执行和后期监督的各个过程,实现全方位监管。还可以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加强人员协调互动、信息共享,推动内控制度建设和实施。
农业科研院所应设立风险评估小组,针对农业科研业务活动明确单位控制目标,建立风险识别方法体系,形成风险分析机制,及时开展风险应对。结合单位实际和预期目标,对单位资料全面进行收集,根据每个关键岗位、每个风险点,找到相应的业务工作风险点。充分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定期、不定期进行风险评估,时刻关注单位领导层的需求变化作出调整,对各项业务活动的风险及时进行甄别,并制定与之相对应的防范风险策略。
农业科研院所的风险包含组织层面风险和业务层面风险。组织层面风险主要包括组织架构风险、经济决策风险、人力资源风险。业务层面风险是相对于业务活动和业务流程的风险,主要包括预算、收支、政府采购、资产、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等风险。预算管理风险包含是否规范了预算编审、批复和执行,是否建立了预算决策和执行机制;收支管理风险包含收入核算是否完整,支出类别划分是否准确合理,资金支付是否合理、合法、合规等;政府采购管理风险包含采购事项是否合规,采购审批程序是否完整,招投标环节是否合法;资产管理风险包括资产购置、核算、处置是否合规,使用是否高效;建设项目管理风险包括项目投资评审、立项依据与审批程序是否完整,项目采购范围、方式及程序是否合规,项目变更审批权限及程序是否完备,项目验收的内容及程序是否合理;合同管理风险包括合同签订是否合规、合同是否得到有效执行等。
针对梳理出的业务风险点,明确管控将要采取的措施。坚持标本兼治、全面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原则,构建科学、有力的决策、执行、监督运行机制。查找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不断进行完善。同时加强监督检查,按期查找内控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改进内控工作方法,将检查结果予以公示,并与单位考核、奖惩相衔接,达到内部控制活动公开、透明。要充分利用审计等外部检查力量,查找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强化内控风险管控措施。
内部控制活动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内部控制活动是确保农业科研院所风险得以掌控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作为农业科研院所,科研活动是其主要业务活动,科研项目管理是内控的关键点,科研项目资金的使用更是重要风险点。科研机构内控建设应突出科研业务特点,规范科研活动流程控制,强化科研项目申报、立项、执行、验收和绩效等环节全过程管理。为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要将科研经费预算与财务核算相结合,规定项目经费开支范围、开支标准,明确科研、财务等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将内部控制贯穿于项目实施的事前、事中、事后整个过程。加强科研项目预算控制,能大大降低超预算、无预算执行风险。通过预算管理控制,将单位全部业务衔接起来,合理设置内控关键岗位,明确各岗位职能范围、业务权限、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确保资产安全完整。通过业务记录、核实、岗位职责落实、档案交接流程等内部控制方法,以及通过对内外部凭证规范,控制单位收支管理,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将业务活动及流程嵌入内控信息系统中,减少人为干扰的发生。
将内控理念、控制活动、控制手段等要素,通过信息化手段固化到信息系统,实现内部控制体系系统化、常态化。通过信息化,可以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有效固化业务流程,提高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力,提高授权审批控制效力,为单位提供更加便利的沟通环境。内控信息系统的本质在于形成“信息流”,即将权力流、业务流、资金流等全部信息,以“数据”的形式存储到信息系统中。通过权力运行“数据化”,提高各项数据管理的决策及时性,保障制度流程通过信息系统全面进行实施,构建科学严密的权力制衡体系。
农业科研院所要提升其科研创造力和生产力,保障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就要解决单位内部的沟通问题,完成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结合“互联网+”,建立完善的单位协同管理平台,覆盖业务层面的资金申请、公文处理、项目管理等内容,全面提升工作效率。通过访问权限的不同,对不相容岗位进行控制。整合单位财务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档案管理等信息系统,将各个控制点和控制要求嵌入到信息系统中,实现内部控制信息化管理,强化信息资料共享共用。通过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管理工作标准化与流程化,保证内部控制有效实施。
总之,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有利于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有利于保证资产管理会计信息真实准确,有利于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我国农业科研院所内部控制建设有其特殊性,内控体系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包含众多部门、众多内容的工程,应不断加大内部控制培训宣传力度,将内部控制建设融入单位能力建设之中。强化内部控制建设,农业科研院所应重视发挥人才的作用,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使其能够担任风险识别、管理、评估等基础工作,准确把握政策,全面提高单位管理水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