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数据背景下工程审计模式转型分析

时间:2024-05-23

朱 啸 杨金宝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各行各业都要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审计领域也不可避免。为了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工程审计模式也要从传统投资审计向现代化投资审计转变,将信息化技术与审计业务、被审计单位业务深度融合,探索构建从全局视野出发、实际操作性强的审计模式。鉴于此,本文拟从国内工程审计研究现状入手,通过梳理分析演化脉络,进而提出大数据背景下的工程审计模式转型展望。

一、国内工程审计研究的演化脉络分析

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工程审计研究文献,本文将工程审计研究的演化路径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传统工程审计模式的基础性研究(2000—2003年)

在这一阶段,学者的研究主要以事后审计为主,如竣工结算审计、竣工决算审计等,侧重于工程造价方面,审计部门基本不介入工程项目的事前和事中阶段。俞有龙将工程造价审计分为预结算审计和工程项目投资审计两种,预结算审计是基础性工作,工程项目投资审计是发展性工作。为了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管控,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地实施预结算审计和工程项目投资审计。焦书侠指出工程决算审计的必要性,可以防止工程决算脱离实际、决算超过预算等现象的发生,有助于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水平进行评估。但是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也有学者指出传统审计模式存在很多缺陷,如审计人员介入工作的形式较为被动,介入工作的时段较为滞后,审计风险由此大大增加。辛华、何夕贤认为,传统的工程造价审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如何创新工程造价审计模式,将计算机网络与审计工作有机结合,成为工程造价审计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杨巍、徐志国指出,为了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水平,审计人员进行工程审计时,必须结合工程各阶段的特点进行审计,如立项决策阶段、招投标阶段等。

(二)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的拓展性研究(2004—2012年)

在这一阶段,学者的研究主要以跟踪审计为主,跟踪审计使传统工程审计模式难以审计的隐蔽工程得到良好的监督,从而提高了整体审计质量。此外,工程相关的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也在探索中前行。时现、朱尧平等根据审计介入时间将跟踪审计大致分为阶段性跟踪审计和全过程跟踪审计两种,指出我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实施体系尚未成熟,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展望。曹慧明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本质和定位、审计主体和客体、审计目标、审计方法、审计结果运用等多种角度进行了分析探讨。石磊和徐芳认为,在工程项目上实施跟踪审计模式,有助于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投资效益水平。张秋明将跟踪审计与传统事后审计相比较,指出了跟踪审计的优势以及在审计实务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关振宇指出,我国跟踪审计的实施需要进一步优化,审计工作绩效的衡量标准也存在一定缺陷,如何提升跟踪审计质量是首要问题。

(三)大数据工程审计模式的探索性研究(2013—2020年)

在这一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数据背景赋予了工程审计新的内涵,如何在现有的审计模式上进行创新研究,找出一种顺应时代发展的大数据审计模式,成为了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郑伟、张立民等以改进数据式审计模式的可行性为研究重点,分析提出了理论框架、相应的实施路径及配套的评价指标体系。刘星、牛艳芳等认为,数据挖掘技术有利于推动审计全覆盖的实施,其研究重心在于前期数据的采集、处理过程以及数据分析方法的创新上。马军指出大数据技术赋予了工程审计新的时代内涵,大数据给工程审计指明了研究的重点领域,提供了数据分析的新方法,带来了价值较高的审计证据。赵樱认为,可以结合工程审计目标,将采集、处理过的大量数据利用回归分析等方法构建数据处理模型,从而确定审计方向,再根据确定的重点方向实施分析程序,最后做进一步的审计工作以获得工程审计证据,形成相应的工程审计结论。

二、大数据背景下的工程审计转型展望

当前投资审计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和过去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审计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开辟新路,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抓好投资审计的转型发展,做好“三个转变”,即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从单一工程造价审计向全面投资审计转变,从传统投资审计向现代投资审计转变,推动投资审计工作行稳致远,更好地发挥投资审计的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健康发展。

(一)从单一工程造价审计向全面投资审计转变

工程审计的目标通常认为是对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健全性的审查,这四个目标贯穿在工程项目全过程之中,无论是时间线还是内容上都融合其中。一个成功的审计项目应当是对审计目标的完成,根据工程建设的六个阶段分别对应着审计目标中的一个或几个,而每个阶段对应的工程项目审查内容又可分为建设程序类、项目管理类、建设资金类、投资绩效类四个方面。就建设程序类审计主题来讲,主要审查建设过程中的行为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式执行,审计目标通常为合法性目标;对于项目管理类这一审计主题来说,要从两个方面发现其存在的负面问题,一是管理活动有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二是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所以此部分的审计目标除了合法性外还有健全性;而建设资金反映的是财务信息,需要关注财务信息是否存在虚假,审计目标为检查资金的真实性;对于投资绩效类,反映的是工程建设过程中财务和业务上的绩效,针对的是效益性目标。

(二)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

工程领域的审计问题种类众多,且贯穿全生命周期,但通过对审计报告的统计,发现常查出的问题集中在“多计工程造价”“超付工程款”“建设单位旅行建设程序不到位”上,这些审计问题比较笼统,且属于工程审计工作中的“常规问题”,对于提高工程项目的监督力度无法起到有效作用。工程项目具有的大量数据为数据分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数据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没有丰富的审计经验,按部就班的审计方式极有可能让审计人员遗漏发现问题的机会,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挖掘数据之间的暗中联系,对于深入发现审计疑点,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大有益处。

(三)从传统投资审计向现代投资审计转变

增强工程审计的科技支撑,用科学的手段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效果。“科技强审”是审计界共同的发展方向,现有的关于智能审计的研究都认为,计算机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对于审计方法和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大数据技术在其中的应用研究集中在智能审计平台构建上,期望在指明审计重点、分析数据、提供证据上发挥作用。要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围绕工程审计的重点内容做好数据规划,审时度势,积极运用智能化技术,推广智能化审计。智能审计方法的运用,能够有效减轻审计人员处理纷繁数据的压力,将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更有价值的工作上,可以大大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