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加强农业科研单位土地资源管理的若干建议

时间:2024-05-23

杨远富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城市不断扩张,高速公路、铁路等路网、城市公园等设施建设逐步增加,土地资源成为经济增长和城乡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长期以来,农业科研单位因科研试验、示范等工作的需要,通过无偿划拨方式取得了单位占有的大部分土地资源,随着投入产出效益相适应的绩效考核制度逐步推进,单位占有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已逐渐成为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的重点,也被社会广泛关注。如何加强农业科研单位土地资源管理,促进科研基地科学、合理规划布局,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综合效益尤为关键。

一、农业科研单位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农业科研单位土地资源主要以无偿划拨方式取得,土地地类主要以农用地为主,特点是以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及基地用房为载体,重点用于农业基础性研究、资源保存、试验示范、科技成果推广等相关农业研究,为我国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长期以来,由于缺少基础设施投入、绩效考核监督和有效运行管理手段,导致农业科研单位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普遍不高。

(一)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标准普遍较低,管理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国家对农业科研单位规划布局引导较弱以及财政投入相对较少,单位在土地资源综合利用上普遍存在缺乏前瞻性和整体布局规划,缺少可持续资金投入。大部分科研单位在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时重数量而轻质量,重短期利益而轻长远效益,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标准普遍较低,长期持续投入较少。由于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机械化技术投入不足,与高新智能技术融合不够,大部分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仍保持着以人工劳动力为主的传统管理模式,很难形成科研试验示范高标准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普遍保持在较低水平。

(二)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存在交叉重复现象,内耗土地资源

当下,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之间存在学科交叉、研究交叉的现象仍比较严重,各单位、各研究团队之间为抢夺科研资源各自为政,在资源配置方面缺乏总体的规划布局和配置方案,缺乏共享共用意识和运行机制,且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仍不够,退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导致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交叉、重复建设的情况较为普遍,各单位、各研究团队之间内耗土地资源和基地建设投资资金。例如,某研究院下属至少5个研究所有芒果研究的方向,且建立了芒果种苗或种植试验示范基地,学科交叉、基地重复建设,大大内耗了该研究院的土地资源。

(三)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分布分散,管理运行成本高

长期以来,由于农业科研基础设施财政投入资金不足、社会关注度不够、集约规模化统筹配置不佳,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分布普遍较为分散且偏远,“多、散、乱”的现象尤为常见,规模化不足达不到降低成本和服务增效的效果,导致土地资源日常管理人力成本和维护运行成本较高。例如,某研究院下属某所,在海南有30多个基地,在广西、贵州等省份均有基地,基地数量多,分布散,管理水平大部分偏低,基地日常维护和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基地管理成本已成为该所每年经费筹措的难题,进而影响了该所科研改革创新投入。

(四)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用房闲置浪费严重,管理混乱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重视程度不断加强,财政资金投入持续加大,大部分农业科研基地建设时会相应配套建设基地用房,部分单位在基地用房方面突出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基地用房建设立项时必要性和紧迫性论证不够充分,主管部门审核把关不严,监督不到位,导致基地用房建后利用率不高,长期空置或改变原立项申报用途,管理较为混乱。调查发现,部分单位甚至存在擅自改变基地用房原审批建设使用方向,违规分配给职工作为个人居住用房或出租经营等,偏离了原有审批用途。

(五) 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及基地用房配置不均衡,退出机制落实不到位

由于农业科研单位之间基本性质不同,部分单位属于科研事业单位,部分单位属于农业事业单位,不同性质的单位项目申报政策也不同,资金保障程度差异较大,导致各单位在申报筹措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及基地用房项目资金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及基地用房的新增存量不均衡。另外,据调查,各农业科研单位普遍存在统筹调配机制和退出机制落实不到位,日积月累造成了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各研究团队之间的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和基地用房占有量和资金投入差异较大,配置不均衡的问题较为突出。

二、农业科研单位土地资源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制度,规范农业科研用地管理

完善的单位制度建设,健全的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是农业科研单位得以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进一步加强农业科研单位土地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将单位科研用地的配置、使用、考核等纳入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中,重点围绕规范和强化农业科研用地审批、考核评价和退出机制等关键环节,构建较为完善和可行的农业科研用地管理制度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同时加大制度执行监督力度,确保制度落到实处。

(二)规划先行,服从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总体规划布局

按照“总体布局、规划先行”的原则,建议农业科研单位结合自身职能、中长期规划、科研创新和重点工作任务等实际情况,编制适合本单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与此同时,把好土地利用规划前端论证,加强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和基地用房建设前必要性、可行性和紧迫性论证。单位土地利用相关规划一经确定,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得随意调整,并据此统筹配置和利用单位土地资源,建立科学、合理配置长效机制。

(三)集中连片,打造高标准现代化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

以“规模降本,服务增效”为目标,按照相对“集中连片、共享共用、高效利用”的原则,加大人工智能信息化技术和机械化技术投入和融合,整合打造高标准现代化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建立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共享共用机制,健全科研体系、培训体系、教学体系和生产体系,各个体系之间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形成以组织机构为载体,以“研究”为核心,充分利用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资源,在科研、培训、教学和生产等方面都能够有较好收益,取得人才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服务多赢效果,提高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综合使用效率,形成规模示范效应,降低基地管理和运行成本。

(四)产业融合,结合产业发展需要整合现有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

在重点保障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科研基础研究、试验示范的前提下,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整合单位现有农业科研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和基地房屋等资源,将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和利用与乡村振兴、现代产业园建设、地方政府重点扶持农业产业等紧密衔接,形成优势互补,建成“产、学、研、训”为一体的高效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尽量做到基地建设少重复,降低土地资源内部消耗。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应守正创新,主动作为,提高站位,将农业技术研究、农业科研基地建设等融入到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中。

(五)动态调整,建立土地配置、使用考核和调整退出的动态管理机制

农业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配置,应实行用地预先审批制度,单位新增建设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基地用房及构筑物等需要配置用地的,在立项前须充分论证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优先整合配置利用效益低、分布零散的地块;农业科研项目用地配置,应结合乡村振兴、现代产业园建设、地方政府重点扶持农业产业的需求,优先考虑获得长期性、稳定性经费支持的项目用地,配置时明确科研用地的用途、使用年限、绩效目标和退出机制。逐步建立土地资源配置动态调整管理机制,参照科技部对大型仪器设备使用考核的方法,推行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及基地用房使用,与项目执行效果、科研产出和社会贡献度等结合起来开展定期和不定期考核,对综合利用效益不高、考核不合格的责令强制退出,同时实行绩效问责机制,促进农业科研单位土地资源综合利用良性循环体系的建立。

农业科研单位土地资源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工作,既要靠制度约束、规划指引和科学布局,也要有大局意识和考核机制奖惩,以及国家在相关领域制度的逐步规范,依靠农业科研单位领导班子重视和全体农业科研工作者支持,不断提升农业科研单位土地资源利用管理水平,提高土地资源综合使用效益。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