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朱雨顺 罗福凯 董 琳
资本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与劳动和土地共同构成了三大生产要素。从微观经济组织角度来看,资本是其总资产或总财富,不仅包括有形资本品类,还包括商标、商誉和专利权等无形资产。从会计学角度来看,资本代表着从股东那里所得到的全部货币以及留在企业内部使用的全部利润。随着研究拓展深入,人们对生产要素的认知不断完善,资本的内涵也不断扩张,人力、技术等逐渐被视为资本的构成要素。不同资本要素的发现和加入,既丰富了企业资本的构成内容,又提高了企业资本结构的异质性和复杂程度,为其配置优化和超额收益获取提供了机遇和挑战。然而,现有关于资本内涵与配置问题的讨论通常以一般性工商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商业银行等金融类企业的探讨较少。事实上,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微观主体,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巨大,其资本构成、配置结构和作用方向,不但关系到自身运营效率,而且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系统性影响。
与一般性工商企业不同,银行作为经营货币及其风险的一种特殊企业,其资本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虽然银行经营需要人力、财力、房屋建筑物和计算机以及存放货币的钱柜等生产要素投入,也需要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社会扩大再生产驱使下加大技术、知识和信息的投入;而且同一般性工商企业一样,其资本也由权益资本和负债资本构成,但是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负债是由于自身吸收存款业务产生。这不能被简单地看作是外部融资。因此,银行资本不同于一般性工商企业资本。现有学者主要从会计资本、监管资本、经济资本三个角度来考察银行资本。从会计资本角度来看,银行资本等于银行资产和负债市场价值的差额。从监管视角来看,银行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具有双重性。核心资本包括股本和公开储备,附属资本包括贷款呆账准备金、未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混合资本工具和次级长期债务等。监管资本从资本充足率的角度反映了银行资本构成对风险规避能力的影响。在税盾效应既定的情况下,银行的市场均衡资本取决于银行的财务困境预期成本,这与其业务活动风险大小相匹配。此外,银行的经济资本即与银行实际承担风险大小相对应的风险资本,指的是银行持有用来支持自身业务发展、抵御风险并为债权人提供“目标清偿能力”的资本,与银行承担的非预期损失相对应,也反映出银行的风险特征和银行破产的私人成本。综上可知,尽管衡量视角有所不同,但考察商业银行资本构成时,仍然需要关注其价值创造属性。
要素资本研究者将企业生产要素分为传统生产要素和新兴生产要素,前者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货币、物质设备、自然资源等,后者主要包括企业拥有的技术、信息、知识等。生产要素的价值在于其转化为资本后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作为经营风险、货币营运的特殊企业,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也离不开一系列生产要素的协同。因此,有必要从要素资本的角度来分析其资本构成。从传统资本要素视角看,和一般性工商企业一样,商业银行的机器设备、业务场所和其他有形资产构成了物质资本。相应地,对商业银行来说,其员工主要包括银行管理者、核心业务人才、客户经理、产品经理、风险经理、IT人才、业务熟练的柜员等,这些即形成了其人力资本。此外,银行是知识集聚的企业,商业银行拥有的各类经验、技能、员工创新能力、组织结构性能、企业文化及客户忠诚度等构成了其知识资本。此外,商业银行的复杂业务需要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及专门的管理软件等加以处理,这方面的投资形成了技术资本。可以发现,与传统资本要素相比,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本、技术资本和知识资本等需求可能更大,新兴资本在资本配置中的相对重要性可能更高。
商业银行是承担、经营和管理风险的特殊企业,而银行资本则是对于自身风险的缓冲,银行资本配置是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在利率市场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冲击下,商业银行仅仅依靠传统信贷业务规模的盈利模式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多元化经营是优化资本配置、促进银行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当银行资本总额既定时,构成银行资本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资本、知识资本等异质性要素资本达到均衡状态,银行资本收益最大。
1.传统资本要素的功能。一般而言,物质资本和财务资本等资本要素对商业银行运营功能是显性的。首先,物质资本为商业银行提供了硬件条件,保证经营行为持续开展;其次,财务资本是商业银行的核心要素,其规模决定了信贷供给能力;再次,人力资本是商业银行其他资本要素联动的黏合剂和承载体,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数量和效率。与之不同,技术和知识等资本要素的功能并不体现在规模上,而是对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活动效率进行改进。
2.技术资本、知识资本的功能。计算机、互联网等的兴起和快速普及,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也促使商业银行不断革新自身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与固定资产相比,技术、知识等新兴资本投资的边际利润更高,对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贡献也更大。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技术资本对商业银行的功能体现在诸多方面:第一,技术资本投资可以提高商业银行技术水平,提高其信息传输和业务处理速度和质量,从而提高其经营效率;第二,相关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的引入,不仅可以优化业务流程,而且可以打破管理过程中业务审批、复核和监管环节的单线运作模式,实现业务处理、反馈和监管的协同联动,提高管理效率;第三,信息系统的引入可以使商业银行实现对自身资金流实时监控,能够更好地做到调动和配置资金,不仅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而且可以实时进行风险监控,保证自身资产安全。可见,商业银行应积极进行技术资本投资,保证自身可持续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技术资本投资可以提高商业银行运营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员工知识水平及其操作技能能否匹配企业技术水平,是商业银行技术资本价值创造能力能否充分发挥的关键要素。只有通过对员工知识学习、技能培训等进行投资,提升其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和操作技能,才能够实现技术资本的效率优势。员工作为知识、能力和技巧的有形载体,实际上构成了知识资本投资的对象,脱离人力资本考察技术资本、知识资本,显然难以实现不同类型资本要素的优化配置。因此,商业银行的新兴资本要素配置,不仅应考虑与物质资本的投资配比问题,而且要考虑新兴资本要素之间的均衡配置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商业银行的资本配置应该遵循两大原则:协同均衡原则和相对重要性原则。首先,从协同均衡原则出发,商业银行资本配置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资本配置过程中注意传统资本要素与新兴资本要素的配置平衡问题,避免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资本和知识资本等配置失衡导致的资源冗余和资源不足问题同时发生;二是关注新兴资本要素内部的均衡配置问题,考虑到人力资本、技术资本和知识资本之间的联动关系,在新兴资本投资过程中,应注意三者之间的配置平衡,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新兴资本要素之间的协同,提高其价值创造能力。其次,从相对重要性原则出发,在要素资本配置比例的确认过程中,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资本结构,分析不同资本要素的边际收益,通过对比权衡,优先投资边际收益更高、对自身成长相对更重要的资本要素。
综上所述,资本配置问题是影响经济组织价值创造和长期成长的重要因素。认识和优化物质、人力、技术和知识等不同类型资本要素的配置结构,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对商业银行成长和发展的功能效应。在商业银行资本配置实践中,应遵循协同均衡原则和相对重要性原则,实现传统资本要素与新兴资本要素,以及新兴资本要素内部之间的合理配置,从而提升自身市场竞争能力,并为我国金融业发展提供微观支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