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张 欣
文科大学生与理工科大学生相比,女生偏多;思想活跃;在校期间喜好参加各类活动,积极踊跃参加社团;课程比较简单,作业任务量较小,考试较简单,容易毕业;在毕业后就业时,用人单位对文理科毕业生的要求不一样,对理科生要求“高技术”、“硬实力”;对文科生则要求“综合素质高”、“具有较高的软实力”。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文科毕业生能达到用人单位需要的综合素质高、软实力强的要求呢?纵观我国各高校,文科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课程主要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接触实际工作岗位,直接接受岗位工作历练的机会都非常少,特别是对于学生个人提高综合素质、提升科学工作能力的课程、机会都特别少。因此,学生们普遍存在就业时缺乏实际工作岗位经验,不能切身体验实际工作岗位的具体内容,不能及时了解各岗位的工作流程;或者是在实践工作中,由于个人综合素质不高,不能明白工作意图,不能体会客户心理,不能精准地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学生们通常是在毕业后真正到了工作岗位,才发现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是不全面的,多是理论见长,缺乏实践经验。
通过对文科大学生科学工作能力调查得知:体现科学工作能力较为重要的指标,一半以上的毕业生具有:“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和与人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文科大学生科学工作能力调查表
圆通制是20世纪90年代王民权先生提出的伟大创想,它是在泰勒制的基础上发明的,本文首先介绍泰勒制。南北战争后,奴隶制消亡,美国的西部资源得到开发,工业迅速发展,企业规模日趋扩大,小企业、小作坊式的传统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当时经济、社会和生产技术发展等方面的客观需要。20世纪初,美国工程师F.W.泰勒和企业管理者们针对当时社会客观变化,对工厂、车间以及作坊进行了一系列调查,通过大量实验,寻求新的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泰勒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验,在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阐述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当时资本主义企业管理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泰勒制也叫科学管理。后人称“泰勒制”是泰勒在传统管理基础上,首创发明一种新的企业管理制度,是一种科学的工业管理方法,主要内容是劳动方法标准化,运用制定标准时间、有差别的计件工资、挑选和培训工人、管理和分工等科学方法进行高效管理。泰勒制可以使企业的作业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王民权先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借鉴泰勒制的科学管理原理,通过总结人生的成长规律,结合组织管理规范、工作标准化管理理念,创立了工作标准新理论“圆通制”。“圆通制”研究旨在提高脑力劳动者的工作效率,为文科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为人类科学工作、快乐工作探索出一条便捷有效的途径。
“圆通制”是系统阐述科学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其中,“圆”者,取“不偏不倚”之意;“通”者,取“无阻无碍”之意。“圆通”即熟练有矩,融会贯通。
工作标准是工作共性的体现,一般来说是企事业单位实际形成的完成工作任务过程规范的总称。圆通制工作标准是指将圆通制科学工作原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通过建立、显化、展示脑力劳动生产线,让符合脑力劳动特征的工作项目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它是学习掌握工作管理技术与普通经验的样板和基本模型。
圆通制科学工作标准训练教学法是运用圆通制科学工作原理和方法,以脑力劳动定型需求工作经验为目标,选择对应的工作标准,通过老师指导学生重复训练和熟练讲解,实现快速量化积累工作经验、培养岗位杰出人才的方法。
“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是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与中国工作标准研究院、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圆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基于先进技术校企合作发展平台,依托圆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创科学工作标准体系和中国工作标准数据库资源优势,创新设计与实施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改革的一项工程,旨在以“科学工作能力实训示范基地”为载体,开展工作岗位体验、科学工作能力训练、工作能力评价、工作标准研究和人才交流,探索破解高校文科学生实训难、积累工作经验难、提高工作水平难的有效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科学工作意识和能力,快速传播科学工作标准,有效缩短学生适应岗位工作的时间,加快培养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新兴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始建于1993年,前身是由豫籍台湾教育家王广亚博士为董事长的台北广兴文教基金会与郑州大学合作兴办的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11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注重教学建设与改革,制定了“学、用、创相融合”的培养方案,实施了“三优”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强化了“分层次、重体系”的实践教学,正在形成“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2017年3月获批全国首批民办高校中唯一入选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的试点院校。为了加快转型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学校依托该计划,根据学校产教融合工作的整体部署,基于圆通制科学工作理论,创新设计了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改革工程,扎实推进学校产教融合工作。学校与企业共建“优势互补”的实践平台,推进“一核心、三共建、五联合”的产教融合模式。为了更好地发挥圆通制工作标准在实践中的作用,学校构建了3个“一”的协同育人体系,即“一院、一园、一基地”,围绕3个“一”的协同育人体系,学校形成了“三园一心”的协同育人模式和“一二三四”运营特色,学生的考研率、就业率、综合素质都得以大幅提升。近年来,学校充分运用圆通制工作标准研究平台,鼓励教师围绕工作科学理论和科学工作标准,开展科学工作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方向的研究,不断优化中国工作标准数据库和中国工作能力等级评价数据库,不断将最新的岗位工作标准转化为实训课程内容,形成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的良性循环。学校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创建了文科应用型人才经验传承体系;通过圆通制工作标准训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培养科学思考的意识,学会科学工作的方法,养成科学工作的习惯,形成科学工作的能力,为保障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促进河南省地方经济建设提供高品质、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管理人才而不懈努力。
阿坝师范学院位于我国四川省,地处少数民族地区,是在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阿坝师范专科学校发展基础上,于2015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阿坝师范学院。这所以文科本科教育为主的新建应用型高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从五个方面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考研录取率、参加各类竞赛获奖率、发表论文以及取得专利转化情况、就业率、专业人才与就业岗位的匹配度。校领导措施得力,建设三个平台(基础平台、支撑平台、支持平台),实现两个转型(专科转本科、传统型转应用型)。在发展方向上,学校把握精准定位,坚持师范性、应用性、民族性和区域性的办学特色,着力培养能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立足阿坝、面向四川、辐射西部民族地区。2017年该校作为全国“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首批试点院校之一,系全国第一所建成示范基地,也是四川省唯一的一所加入“百千万工程”的高校,率先引进圆通制科学训练教学法,促使文科学生以能力为导向,对接岗位要求,完成知识、经验与能力的转换,达到“会一事、精一岗、通一行、知百业”的目的,确保文科大学生有效提升科学工作能力。例如:美术学院设计类专业实施“体验式教学”——以校企合作项目“天府源田园综合体”;汶川半山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创建,因地制宜,助力扶贫;音乐舞蹈学院结合工作标准训练,举办表演周;多措并举,全面提升文科大学生的科学工作能力。
常熟理工学院属于文理兼收的大学,与广大理科生相比,文科大学生实习难、就业难、提升工作经验难,是摆在该校的实际问题。为了有效促进文科大学生的科学工作能力提升,2017年5月常熟理工学院入选我国教育部首批试点院校(全国24所之一),2017年9月建成科学工作能力实训示范基地,是最早完成建设的几所高校之一。目前,全校所有文科专业将科学工作能力训练课程嵌入人才培养方案,2学分、32学时,作为必修课,全校所有其他专业将科学工作能力训练课程纳入通识教育课程。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文科人才的培养,积极推进教育部“百千万工程”,教学运营纳入全校人才培养体系,教师队伍充足稳定,所有文科专业各司其职,基地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多措并举,有效推进。实践证明,对文科大学生科学工作能力训练,主要是岗位工作标准训练,该训练要与专业能力训练深度融合。学生不仅要学会具体工作岗位的标准规范,还需要掌握这个工作岗位的专业能力。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专业能力训练。另外,常熟理工学院将科学工作能力训练与跨专业综合训练融通,实现通用能力与专业能力的融合。结合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学校和各个专业探索特色岗位工作标准研究。常熟是我国服装产业基地,也是千亿级产业市,对合格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学校与圆通科技公司校企合作,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推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开展《服装企业管理工作标准体系研究》,助力服装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科学化,号召各个专业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和专业特色,探索特色岗位工作标准体系,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温州医科大学始终积极开展“双一流”建设,是我国“特色鲜明、国内一流、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在李校堃校长的带领下,主动申请加入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项目,全校上下齐心协力,目标一致,努力培养医院管理岗位精英人才,为全面提高我国医疗服务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温州医科大学推进产教融合的重点放在医学上进行精准发展。众所周知,医科大学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培养医生,要求是做到精准。比如:临床医学、诊断医学、检验医学、医学技术、药学、预防医学等,围绕这些主干学科更需要软实力的工作标准。文科大学生的培养工作,如何做好产教融合,不像理工科学生那么容易。经过大量讨论、思考、再讨论、总结等形式的反复论证,温州医科大学形成高度共识——建立直属单位,用来引导文科产教融合新模式的持续推进,在日常教学中输入圆通制理念,通过工作标准的训练,让文科学生慢慢地了解、认识,从而提升文科大学生的科学工作能力,进一步推进文科产教融合工作。温州医科大学正在推进药学产教融合的标准培训基地,试图探索出一套提升大学生科学工作能力的方案。通过产教融合,共建工程中心、研发中心、实验室来提升文科大学生科学工作能力,提升产教融合发展水平,探索中国医药领域、医院管理体系产教融合的新模式。从我国医院管理方面分析,大多数医院都面临着管理空间过于宽泛,对怎样降低医院成本,提高效率,都不懂标准对市场化医院管理的意义。温州医科大学发现,通过标准可以大幅缩减医院管理成本。同时,对于医务管理者的工作标准以及一线医护人员的工作标准,涵盖的空间十分巨大,为了提高全国医疗卫生管理水平,提质增效培养人才,已将圆通制工作标准及科学工作融入到医疗体系文科管理领域,开启了“医研企”、“产学研”双协同,实现产教融合创新性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虚拟经济、线上贸易增加成为新常态,根据世界经济论坛报告“2018年就业的未来”中的规划显示,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大约会取代7500万个就业岗位,但是随着改变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分工,未来可能会出现1.33亿个新的就业岗位,这就意味着5年之后,将会有5800万个全新的工作岗位出现。例如:网络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精算师、环境生态工程、休闲体育、运动康复、数字媒体艺术、城市地下空间管理、机器人管理等新兴工作岗位,这些新兴工作岗位的出现,都需要岗位工作标准。“圆通制”在促进文科大学生科学工作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应该以创新发展的新理念去面对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在原有的岗位工作标准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去粗存精,去腐生新,使之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相匹配,共同服务以文化育人的时代任务,共同实现提升文科大学生科学工作能力的远大目标。
为了加快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各用人单位对岗位人才的评价需要,本文建议在“圆通制”岗位工作标准训练之后,成立圆通制工作能力等级评价中心,组织实施岗位工作能力评价、考核、发证、公告等工作;同时,建立健全完善的评价体系,制定严谨的评价大纲和公正的评价制度,明确工作能力评价程序、指标以及基本要求;有效保证评价工作顺利进行,通过对岗位工作能力有效评价,进一步加强岗位人员工作能力建设。作为在校的文科大学生,通过圆通制工作标准训练之后,可以参加圆通制工作能力等级评价,建立起脑力劳动的生产线,形成工作有序化管理,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基础上,提高科学工作的能力。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大多数是传统的教育模式,重理论而轻实践,甚至有的学校根本无实践,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2017年10月18日***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可以达到信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校企“双赢”的局面。从圆通制在全国24所首批试点院校的实施来看,大多数学校尚未将圆通制的训练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只做理论教学之外的辅助训练。事实证明,目前这种编外运行的模式,由于训练时间无保障、训练方法不系统、训练师资不专业,因此,训练效果是远远不够的。我校是地方性应用型大学,重在培养服务于河南省地方经济管理人才。在运用圆通制的岗位工作标准训练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时,建议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采用把“圆通制”加入到我校所有文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四分理论,六分实践”的教育模式,适应市场需求,坚持市场导向,共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共同搭建与学校专业课程相匹配的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实行因材施教,高效培养。
面对新的就业形势,面对文科学生就业难的困境,为文科大学生提供高品质的就业渠道是我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之一。在运用圆通制对文科大学生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过程中,建议实施岗位精英人才定制计划。岗位精英人才定制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对市场进行人才需求调查,本着“学生自愿报名,校方择优遴选”的原则,招收行政经理、人事经理、财务经理、营销经理、总裁助理等岗位精英进行定向培养。校方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兴趣喜好、未来职业意向,为学生“量身定制”岗位精英人才培养计划,突出科学能力的培养。校方选拔适合的学生到合适的岗位进行精英人才培养,学习岗位课程资源,完成职业岗位的培养计划;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签单后,校方应制定教学体系设计,提出项目建设计划,完善教学建设方案,组建师资团队,精心组织教学。在学生专业必修课所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尽力为学生提供适应未来就业岗位的实习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各项活动,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的高情商,提高学生的岗位工作经验和岗位适应能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未来科学工作能力的目的。
对“圆通制”的研究重点在于研究圆通制工作标准。圆通制工作标准是脑力劳动者的规范标准,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管理标准规定的时间范围内,遵照技术标准的客观要求,全面明确和执行管理标准与技术标准,实现工作目标。当前,教育部提出实施教育标准化管理。实践证明,“圆通制”工作标准在全国各高校推广,已经走在了全国教育标准化的前列。作为首批试点院校之一,我校运用“圆通制”在文科大学生科学工作能力培养、科学工作能力提升方面做了深入研究,以研究成果帮助学生完成提升科学工作能力的实习实践。通过本文的研究,解决了“圆通制”在提升文科大学生科学工作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帮助高校找到提升文科大学生科学工作能力的培养路径和培养方法。
展望未来,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拙见:第一,在“圆通制”工作标准教学法训练之前,学校应考虑增加学生的体验环节。这一点可以布置让学生课下进行。学生体验行业后写出体验报告,列出职业意向,然后与指导老师沟通交流,以期达到准确的体验效果。第二,在政、企、研三方合作方面,加大横向课题研究力度。教育部是教育政策设计的最前沿,企业是社会实践工作的最前沿,学校是理论研究的最前沿。在教育部政策的正确指引下,企业和学校紧密结合、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共谋培养优秀人才的合作机制。第三,针对各高校自身对“文科”、“科学工作能力”、“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的理解不同,“圆通制”的研发企业应根据各学校的专业特点,在全国试点示范学校制定教学运营规范,指导试点院校优化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方案,满足文职岗位教学的规模化,满足高质量人才的培养需求。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