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试析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内部控制问题

时间:2024-05-23

翟慎瀛

一、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意义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新时期,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障粮食安全将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艰巨任务,任何时候都要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对待粮食工作。近年来,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发生的种种风险案件,使粮食安全受到威胁,国家财产遭受了损失,人民利益受到伤害,暴露出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还存在众多问题,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一)有利于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实现企业总体战略目标

众所周知,企业总体战略目标是确定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总体发展方向,主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做什么”,二是“怎样做”。我国的各级国有粮食储备企业,成立于改革开放以后,是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主力军,可以说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就是服务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备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1.有利于国有粮食企业提高自身经营效率和效果,提升抗风险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环境复杂变化,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和企业自身健康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新形势下,粮食储备企业只有通过梳理业务流程,规范各岗位职责,制定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实现用制度管事管人,才能确保企业各项经营有序开展,资产运行安全,财务数据真实可靠,各类风险可预见可防控。

二、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不充分

粮食储备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短板主要是企业层面控制建设缺失,组织架构不合理,治理结构形同虚设,内部机构权责分配不对等,人力资源激励约束制度不合理,关键岗位人员管理不善,缺乏积极向上的企业内部控制文化,缺乏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例如河南某储备库原主任乔××携巨款潜逃国外案件。乔××任主任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在基建项目承包、大件物品采购等经营活动中,趁机侵吞公款,在得知岗位变动消息后携款潜逃。乔××案件暴露出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有效的企业层面控制,在涉及“三重一大”等重要业务经营活动中一人说了算,规章制度、财经纪律形同虚设,没有有效的制衡机制。粮食储备企业企业层面控制的缺失,从大的方面说,危及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危及老百姓的饭碗;从小的方面说,给企业自身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不良声誉。

(二)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意识不强

粮食储备企业由于政策性业务多,多年来已经习惯于按计划指令开展工作,等补贴吃财政饭,对企业内外部存在的风险不敏感。一是企业管理层风险意识不强,没有形成粮食企业也是市场经济人的理念,片面认为只要按计划指令完成工作就不会有风险发生,因此风险意识淡薄。二是有的企业虽然有了风险评估意识,但在评估风险时对风险的危害程度判断不准确。例如在执行政策性粮食收购时,对委托收购库点有没有粮食收储资格、产权是否清晰、资信状况是否良好把关不严,还没有意识到上述库点在自身经营状况出现问题时极有可能利用政策性粮食进行违法活动,危及国家粮食安全。三是对风险的评估没有形成长效机制,没有制定风险案例库,及时梳理总结风险事件。

(三)内部控制措施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业务层面没有运用各种控制手段和方法对具体业务和事项实施有效控制。有的企业在制定内部控制操作手册时,没有根据最新政策规定和市场变化及时修订规章制度,习惯用老一套;有的内部控制手册不严谨,给后续操作和监督检查带来隐患;有的企业在梳理工作流程制定控制措施时没有全面顾及业务领域,内部控制措施存在盲点和漏洞;有的企业在规定岗位职责时没有制定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原则和重要岗位轮岗等措施,内部牵制和制衡缺失。

(四)内部控制信息沟通不畅

粮食属于基本农产品,因其本身科技含量低,无明显经济价值,因此行业关注度和市场化程度较低。面对当前的大数据、信息化时代,对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缺乏应有的技术手段和人才。有的企业虽构建了企业信息系统,但各信息系统主要是服务于各个业务板块,各系统在搭建时也没有进行整体规划,系统之间兼容性差,数据之间缺乏有效比对;有的业务板块系统,信息的价值没有充分体现出来,重要信息传递滞后。

(五)内部控制监督评价不配套

内部监督和评价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促进内部控制的管理提升。多数粮食储备企业没有认识到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有机结合的重要性。有的企业存在以日常监督代替专项监督的现象;有的企业虽成立了内部监督专职机构,但审计部门的监督评价作用发挥不充分,内部监督和评价流于形势;有的企业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虽进行了评价,但评价内容不全面,评价的结果没有有效利用,没有形成内部控制闭环。

三、加强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搭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培植风险防控意识

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对加强企业管理,控制风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国有粮食储备企业不论规模大小,业务形态状况,都应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凡涉及企业“三重一大”等决策事项,应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对重要工作岗位,要实行定期轮岗和强制休假制度。同时,要加大内部控制宣传,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培植内控建设文化。企业管理层要树立管业务就要管内控管风险的意识;普通员工要树立爱岗敬业、忠诚担当的精神并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严格按业务流程作业,树立我的岗位风险我负责,控风险就是创效益的风险防控理念。

(二)合理评估内部控制风险,提高风险防控针对性

任何一个企业只要身处市场,就会面对各种风险。有的风险来源于企业外部,需要管理层有一定的预见能力,例如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有的风险来源于企业内部,主要是由于管理不规范导致,例如资金风险。当前和今后几年,我国粮食安全形式面临复杂深刻的变化,粮食领域正处在政策性收购为主导向市场化收购过渡,以及粮食高库存监管向库存消化过渡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粮食储备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收购风险、保管风险、轮换风险和出库风险等。以粮食销售出库风险为例,涉及的业务环节主要有出库合同管理(主要包括合同审批与签订、合同执行与变更、合同纠纷处理)、出库操作(检验作业、计量作业)、货款结算(销售结算管理、往来款对账与核销)等。

(三)制定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内部控制的好坏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风险控制措施是否有效,对国有粮食储备企业来说,主要是制定业务层面的控制措施。首先是修订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使内控操作和监督检查有“法”可依。粮食企业经过多年发展,许多制度已不适合当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要求和现代企业管理需要,必须进行修订完善。同时,在制度的“废改立”过程中,每名员工都要参与其中,做到对新制度“心知肚明”,业务操作有章可循。其次,要根据业务类型结合岗位职责分析风险点,制定控制措施。最后,要规范执行,杜绝随意性,让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风险严格落地,防止出现“两张皮”现象。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助力内部控制不断提升

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要求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信息、传递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的有效沟通,这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首先,国有粮食企业要利用现有的财务资金系统、仓储管理系统等对业务和事项进行自动控制,减少或消除人为控制因素。其次,通过整合现有系统解决信息孤岛现象,使数据真正跑起来,提高内控工作质量和效率。最后,要加强人员培训和信息系统的维护、开发、访问,数据输入和输出、网络安全等控制,保证信息系统安全平稳运行。

(五)用好内部控制监督工具,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内部控制执行的效果如何,需要进行监督检查和客观性评价。首先,应建立独立的内部控制评价部门,对于大型的粮食企业可以在董事会下设专业委员会,负责监督内部控制的实施,一般粮食企业可以授权审计部门承担这项工作。其次,加强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日常监督,主要是粮食收购政策的执行,仓储保管业务的规范性,轮换计划的完成情况以及财务资金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对企业发生的重大资产项目、重大业务流程变化等工作,可以聘请外部机构参与进行专项监督。最后,要用好内部控制监督评价结果,引导企业根据实际经营情况,不断调整完善内部控制措施,提升抗风险能力,促进经营目标实现。

四、结论

国有粮食储备企业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主力军,多年来,内部控制建设已初见成效。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多数储备企业管理基础薄弱,内部控制建设还处在依葫芦画瓢阶段,与世界一流粮商还存在较大差距。新的历史时期,粮食储备企业只有不断改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用好这一管理工具,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落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历史使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