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北京市蔬菜标准化基地发展情况及对策

时间:2024-05-23

刘希艳,吴文钢,沙品洁,李小凤,肖 帅,郝建强

(北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北京 100026)

蔬菜是居民饮食消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根据《北京统计年鉴》数据,2020年北京市居民家庭对蔬菜及其制品的人均消费量达122.7 kg,居食品消费首位,因此保障北京市蔬菜供给是重大的民生问题[1]。北京市十分重视蔬菜产业发展,自实施“菜篮子”工程以来,建立了一大批蔬菜标准化基地,从2011年起,北京市按照“区级建设、市级评定、动态管理、优级奖励”的原则,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和管理[2]。据统计,蔬菜标准化基地数量在2016—2021年实现了5年连增,总数接近700家,占所有农业标准化基地总数的63.9%,在蔬菜标准化基地数目快速增长的同时,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也愈发凸显。为了保证基地标准化生产水平,市、区两级政府相关部门不定期对农业标准化基地进行抽查督导,在督导过程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笔者在2021年度农业标准化基地日常督导过程中,随机选取了28家蔬菜标准化基地为调研对象,分析其在标准化运行、农业标准化认知、生产效益、动机及发展等方面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北京市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 调研方式与内容

1.1 调研时间

调研时间在2021年5—9月。

1.2 调研对象

调研对象为北京市28家蔬菜标准化基地,具体名单见表1。这些基地分布在平谷(2个)、通州(8个)、怀柔(6个)、延庆(3个)、密云(4个)、大兴(4个)、昌平(1个)等7个区。

表1 调研基地名单及其分布区域

1.3 调研方式

调研采用问卷调研与现场查看相结合,重点环节拍照留存辅证的方式。

1.4 调研内容

调研内容分为基地的基本概况(基地建设及分布、土地成本)、标准化运行情况(标准化生产、品牌建设)、农业标准化认知、生产效益、动机及发展等5个方面。

2 调研结果与分析

2021年9月底,从28份有效问卷中得到有效数据886条,同时拍摄基地现场辅证照片365张。

2.1 基本概况

2.1.1 基地建设及分布

据统计结果显示,被调研基地建设年限以中长期为主,其中10年以上的基地有14个,占样本总量的50.0%,5~10年的基地有11个,占样本总量的39.3%,5年之内的基地有3家,占样本总量的10.7%(图1)。面积以中大型基地为主,6.7 hm2(含)以内的基地有9家,占样本总量的32.1%,6.7 hm2(不含)~33.3 hm2的基地有12家,占样本总量的42.9%,33.3 hm2以上的基地有7家,占样本总量的25.0%(表2)。在所调研的28家蔬菜标准化基地中,20家基地性质为企业,占比71.4%,8家基地性质为合作社,占比28.6%,8家合作社中有1家为村集体经济。

图1 调研基地建设年限分布情况

表2 调研基地面积分布情况

2.1.2 土地流转成本

北京市农业生产土地流转成本各区之间差异较大,平均每667 m2流转费用为1 803元,其中通州区、大兴区普遍较高,每667 m2土地流转费用在2 000~3 000元,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平谷区每667 m2土地流转费用在1 500~2 000元(图2,为保护基地隐私,图中1~28为基地代号,与前文不存在对应关系)。调查基地中,有1家为村集体经济(图2第19号基地),由村民用土地入股,不涉及土地流转费用问题。位于怀柔区的某有机生产基地(图2第10号基地),每667 m2承租费用为7 000元,包含了一部分生产附属设施。当然也有极个别土地流转费仍处于极低位的现象,比如位于通州区的某合作社(图2第5号基地),承租费自1998年80元一直延续至今。28家基地中有26家(占比92.9%)每5年有5%的承租费用递增。

图2 调研基地土地成本情况(667 m2)

2.2 基地标准化运行情况

2.2.1 标准化生产

笔者从品种选择、投入品管理、土壤消毒、用肥用药、产品检测等方面调研了28家蔬菜基地的标准化生产情况。整体来看,28家基地农业标准化程度较高。在品种选择方面,种植品类以常见的果菜类(如番茄、黄瓜等)、叶菜类(生菜、油麦菜、空心菜等)、根茎类(甘薯等)居多,由此可以看出,北京市蔬菜标准化基地种植品类符合大众需求。在投入品管理方面,28家基地均表示统一采购各种投入品,并由专人管理。现场查看过程中,只有2家基地(为5年内新建基地)因配套设施用地审批等问题,没有专门的投入品库房,本着就近采购、按需采购的原则,基本不留存投入品。现场查阅投入品出入库记录时,发现记录填写较规范。由此可以看出,北京市标准化基地投入品管理比较规范。在土壤消毒方面,基地土壤消毒方式以高温闷棚为主,有21家基地(约占75%)选择夏季高温时进行闷棚处理,以减少土传病害。此外,有些基地还配合微生物菌剂、辣根素、臭氧消毒、熏蒸等多种方式进行土壤消毒处理。由此看出,北京蔬菜种植土传病害较为突出,基地对土壤消毒比较重视。在用肥、用药方面,有19家基地(占比67.9%)根据现行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制定了自己的企业标准,按照企业标准用肥、用药;有4家基地按照说明书施肥、用药,3家基地凭经验用药,2家基地按照试验示范要求进行管理。说明蔬菜基地依标用肥用药意识较强。此外,有21家基地对每667 m2用药、用肥投入费用进行了测算,平均每667 m2为1 595.7元。在产品检测方面,28家蔬菜基地定期通过自检、委托检测,相关部门抽检等多种方式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基地自述没有不合格产品出现,由此可以看出,北京本地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较高。

2.2.2 品牌建设

笔者从注册商标、认证管理、分级包装等方面调研了28家蔬菜基地的品牌建设情况。整体来看,北京蔬菜标准化基地的品牌意识较强。在注册商标方面,28家基地中有24家注册了商标品牌,约占总数的85.7%。在认证管理方面,28家基地(100%)全部进行了“三品”相关认证,12家基地(42.9%)具备绿色、有机、GAP、无公害中的多种认证,5家(17.9%)基地只有无公害认证,面临绿色转型问题。在分级包装方面,有26家基地(92.9%)对所生产的蔬菜产品进行不同程度的包装和分级,15家基地(53.6%)具备自己的企业分级标准,按照企业标准进行分级和包装,9家基地按照供应方要求进行分级和包装,有2家以试验示范为主,不涉及产品的分级和包装。从销路看,北京本地蔬菜具备多种销售路径,包括线上销售、社区团购、休闲采摘、会员订单、批发市场、各机构食堂等多种方式。

2.3 农业标准化认知

笔者从接受农业标准化培训次数、对农业标准化基本知识和政策的了解程度等方面调研了基地相关人员的农业标准化认知程度。整体来看,28家基地相关人员的农业标准化认知水平较高,均表示接受到市、区、镇相关的培训1~10次不等,平均为3.61次。对农业标准化基本知识非常了解的有13家,占比46.4%;比较了解的有12家,占比42.9%;听过的有3家,占比10.7%。对相关农业标准化的政策非常了解的有9家,占比32.1%;比较了解的有10家,占比35.7%;听过的有9家,占比32.1%。由此看出,北京市从政府层面推动的农业标准化宣传贯彻力度较大。

2.4 生产效益

28家蔬菜标准化基地中除1家有机蔬菜生产企业表示入不敷出,4家基地表示不方便透露经济效益情况外,其余23家(占比82.15%)蔬菜基地均表示经济效益可以维持生产,因种植品类和销售方式不同,每667 m2收入在0.2万~4万元不等,由于土地及用工成本的不断提高,经济压力比较突出。

2.5 动机及发展

笔者对28家蔬菜生产主体加入农业标准化基地的原因进行了询问,其中政府支持排在第1位,北京市对农业标准化基地的政策倾斜力度较大,除新评定为北京市优级农业标准化基地的主体可一次性获得补贴10万元外,其余项目的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均优先从农业标准化基地中选择。效益提升排在第2位,早在2019年,笔者对北京市27家蔬菜全程标准化基地生产效益进行了核算,实施全程标准化生产后,加权平均后蔬菜收益可提高0.403元/kg[3]。利于销售和减少风险排在第3位,当前北京市蔬菜标准化宣传推广力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市民的认可,因此在销售方面能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相关部门引导排在最后一位;由此看出,在引导实施农业标准化方面,相关部门仍有一定进步空间。基地进一步提升的意愿较强,调研基地均表示希望进一步提升基地的标准化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

3 结论

3.1 数量趋于稳定,依标生产较好

从2016—2021年北京市种植业标准化基地数目情况来看,北京市蔬菜标准化基地的规模和数目趋于稳定,基地数目增长空间有限。随机调研的28家基地中,有一半维持运营时间在10年以上,且规模以6.7~33.3 hm2为主。从调研基地的标准化运行情况来看,北京市蔬菜标准化基地生产过程中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管控比较到位,能够统一采购投入品且留存出入库记录;多数基地依照标准用肥、用药方面意识较强,仍有个别基地存在凭经验用药的情况。质量安全检测方式多样,本地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较高。

3.2 土地成本较高,生产效益不佳

从28家基地的土地流转费用看,成本费用高、区域差异大是主要特点。通州区、大兴区每667 m2土地流转费用是远郊密云、怀柔、延庆、平谷等区的2倍左右,是2020年大中城市蔬菜平均土地流转成本(417.76元)的5~7倍[4],给农业生产和经营者带来很大压力。从经济效益看,北京市蔬菜基地经济效益不明显,特别是针对生产成本较高的有机蔬菜生产,仍存在入不敷出的现象。由于用工、土地等要素成本等较高,北京蔬菜产业仅凭一产难以盈利,二、三产效益急需进一步提升。

3.3 品牌意识较强,后续动能不足

从认证及商标注册情况看,北京蔬菜标准化基地的品牌意识较强,在“三品”认证及贴标上市方面积极性较高。但品牌效益尚未凸显,仅凭农业标准化手段短时间内很难实现优质优价,提高经济效益。当前,政府补贴成为刺激生产主体加入农业标准化基地的首要原因,一旦没有政策支持,生产主体将失去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动力,很难持续纳入农业标准化基地监督和管理。

4 对策建议

4.1 稳定基地数量,提升基地质量

“十四五”时期,农业发展的主题是高质量发展,目标是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5]。当前北京市蔬菜标准化基地数量趋于稳定,在稳定现有基地数量的基础上,如何因地制宜,抓住北京农业特色特点,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针对蔬菜标准化基地,建议从以下2点出发:一是增加优级标准化基地比例。良好及达标级蔬菜标准化基地虽然与优级基地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具备一定的蔬菜标准化生产基础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能力,该部分基地的提升潜力较大。建议其对照北京市优级标准化基地评价标准,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建设、生产过程管理和标准实施、组织管理等相关要求,往优级标准化基地梯队迈进。二是提高绿色有机蔬菜生产能力。蔬菜标准化基地在标准化生产方面表现较好,特别是优级标准化基地,然而对标高端蔬菜的发展要求,还有一些差距,比如绿色(有机)认证率不高,品牌附加值较低等。因此,针对当前北京市优级标准化基地,急需对照绿色(有机)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需求,提升绿色(有机)优质蔬菜生产能力。

4.2 提升产业效益,激发持续动能

土地成本、人工成本居高不下,价格天花板无法打破,效益低成为当前北京市蔬菜产业乃至整个农业行业最大的痛点。谭雅蓉等[6]的研究表明,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北京市蔬菜产业整体竞争力弱于河北和天津地区,且差距明显。针对蔬菜标准化基地,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3点发力:一是提升品牌附加值。建议在提升产品质量基础上,走高端路线,探寻优质优价。推进私人订制、即食即用蔬菜、预制菜等产品研发,迎合都市多样化蔬菜消费群体需求。同时加强品牌建设,现有蔬菜标准化基地品牌意识较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企业搭建平台,构建政府部门、企业、科研单位等多方协作的品牌推广机制,形成品牌营销合力,提升品牌附加值。二是拓展北京蔬菜产业多功能性。积极发展创意蔬菜产业,将蔬菜生产、农艺展示、科普宣教、文化传承、体验感知与城市居民的休闲旅游、亲子活动、家庭团聚有机结合,积极拓宽菜农稳定增收的渠道。三是发展外埠基地或构建产销联盟。积极培育本地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并支持龙头企业在其他省份如河北、云南、海南等建立外埠基地或构建产销联盟,降低蔬菜生产成本,提升产业效益[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