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荸荠低温快速催芽改良新技术

时间:2024-05-23

赵 鹏

(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北京 100083)

荸荠原产于中国,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多。我国自西汉时已有荸荠栽培记载。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既可作水果生吃,又可作蔬菜食用[1-2]。

荸荠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在生长前期,对温度要求稍高,高温有利于荸荠叶状茎等营养器官的旺盛生长;生长后期,即球茎膨大期,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凉爽,有利于养分积累和球茎膨大。荸荠的种植历史绵长,通过前人不断的经验积累,其种植技术已相当成熟。通常来说,种荠一般于15 ℃萌芽,25 ℃开始分蘖,30 ℃植株旺盛生长,气温降至20 ℃以下时球茎形成,气温在12 ℃以上时,7~10 d即开始萌芽。按照种植时间的先后,荸荠分为早水荸荠、伏水荸荠、晚水荸荠等。茬次不同,催芽时间也不同,一般来说,早水荸荠发芽需要15 d左右的时间,催芽到定植需要45 d左右;后两茬随着温度的升高,种荠发芽时间也相应缩短,到晚水荸荠,发芽时间可缩短至2~3 d,大大节省了育苗时间[3-6]。荸荠品种众多,生育期通常在140~180 d。从种质资源的选育、栽培技术的研究到果实储运加工、球茎甚至叶片的综合利用,目前对于荸荠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

在荸荠的种植规模方面,其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尤其近几年我国农业发展进入转型期,伴随着现代农业园区这种新型农业模式的遍地开花,荸荠也开始出现在北方现代农业园区的观光种植中;但是现代农业园区的植物种植大多要求保证全年的茬次轮换,荸荠现有的大田栽培模式,或者侧重展示、观光的现代农业园区温室内种植的相关技术多少有点水土不服。以荸荠催芽为例,现有的催芽技术成本投入小,但却受限于环境条件,满足相应的温度要求是催芽成功的必要前提,当外界温度达不到要求时,沿用以前的催芽技术,势必要在温度调控方面投入更多的成本。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改良的荸荠催芽技术,解决了传统的低温条件下不出芽的问题。改良后的催芽技术可实现冬季或者低温条件下荸荠的快速发芽。在不增加其他投入的情况下,大大缩短了荸荠催芽时间,提质增效显著,且操作简单,易于实现。

1 荸荠催芽技术现状

1.1 传统催芽方法

我国南方栽植荸荠一般分为3茬,“早水荸荠”4月催芽,6月栽植,立冬前后收获;“伏水荸荠”5月催芽,7月栽植,冬至前后收获;“晚水荸荠”6月底—7月初催芽,7月下旬栽植,冬至前后收获[7-9]。

目前的催芽方法一般有两种:苗床育秧法,稻草覆盖法[9-12]。苗床育秧法即参照稻秧育苗,将种荠平布于育苗床上的塘泥中,保证顶芽齐泥,搭好棚架,顶部加盖棚膜或草帘,持续浇水,保证畦面湿润。稻草覆盖法即围席围圈,内铺10 cm厚的湿稻草,将种荠平铺于稻草之上,顶部再覆盖稻草,如此反复多层,期间早晚浇水,保持稻草湿润,待种荠出芽达到要求即可移栽。

催芽是培育荸荠壮苗的关键,苗床水育或者稻草覆盖都可以有效缩短出芽时间,提高荸荠出苗率,保证壮苗的获得。两种方法的催芽时间都在20 d左右,操作相对简单粗放,在大田栽培模式下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1.2 传统催芽技术的局限性

苗床育秧法以及稻草覆盖法等催芽技术产生并应用于南方大田栽培模式下,应用于现代农业园区中多少会水土不服;采用稻草覆盖催芽需要搭建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同样,选择苗床育秧就要提前开挖1个合适的苗床,而且两者催芽所需的时间也相对较长(约20 d)。现代的连栋温室育苗与大田模式有了很大不同,因此在现代化温室内繁育荸荠,就需要对催芽技术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造。

2 改良的催芽技术

2.1 种荠选择与催芽方式

选取无病无伤、大小适中、端正饱满的种荠,采用苗床低温快速催芽技术催芽。

2.2 苗床准备

苗床是该技术的关键设施。苗床材料:蛭石、2 m宽的地膜、细竹竿、铁丝。

苗床制作:用蛭石铺设苗床,苗床宽2 m,蛭石厚度20 cm;铺设完成后,苗床浇1遍透水;苗床四周架设铁丝,作为棚膜支撑,竹竿高度为1 m左右。

2.3 浸种处理

选取晴朗天气,蓄水晾晒2 d,于午后将选好的种荠浸入水中,浸种24 h。

2.4 催芽处理

将浸种处理后的种荠荠芽朝上、整齐平铺于蛭石苗床之上,在种荠之上再覆1层蛭石,厚度以高于荠芽3 cm为宜,浇1遍透水,苗床顶部覆膜。苗床棚膜四周用竹竿压紧,白天根据温度适当开闭风口,通风降温;下午提早封闭棚膜,保温保湿。

2.5 改进之处

相对于传统的催芽方式,该种催芽技术主要有两点改进:蛭石苗床、棚膜搭建。

选用蛭石作为催芽介质,主要利用蛭石保水保温的特性,可有效减少浇水次数;同时,蛭石可重复利用,铺设方便,省时省工。

搭建拱棚能有效提高苗床温度,可显著降低工作强度,减少温度调控时的能源消耗。实际对比显示,夜间棚内温度比棚外高2~3 ℃。

2.6 结果对照

催芽处理2 d后,苗床已有破土的顶芽冒出;催芽3 d,出苗率可达到80%。

种荠催芽期间,在同一温室内,用人工搭建的苗床做了苗床育秧催芽对比测试,室内夜间温度保持12 ℃左右,水温在15 ℃左右。待催芽7 d后,苗床法催芽床依然没有顶芽冒出,部分种荠已开始腐烂,且水质已经十分浑浊。

2.7 注意事项

(1)种荠摆放最好选在晴天的午后,这时的苗床充分吸收热能,利于种荠发芽。(2)催芽过程中的放风、封膜时间要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温度低时,适当调整风口开闭时间。(3)注意观察苗床水分含量,在催芽周期内尽量不补水,但也应注意苗床不宜过干;如需浇水,应注意水温,温度过低易刺激种荠,延长出芽时间。

3 应用典型案例

以青龙农业嘉年华为例,该项目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场馆内设计有荸荠种植展示区,需要全年保证该种植区荸荠的种植展示。该地区11月份室外最高气温7 ℃左右,夜间-7 ℃左右。育苗场地在当地的日光温室内,不加温的情况下,温室内温度白天可达28 ℃,夜间气温最低达12 ℃,水温在15 ℃左右。沿用传统的催芽技术,受限于温度较低,荸荠基本不出芽。为提高温度,加温硬件设施以及燃料投入相当巨大,采用局部暖风机加温,仅燃料成本每天100 m2面积提高5 ℃大概需要200元。但通过文中所述的改良催芽方法,可实现在不增加其他投入的前提下,有效保证荸荠的出芽,大大降低了低温育苗时温度调控成本,且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极具推广价值。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该方法仅是催芽阶段的局部革新,改良效果也仅限于降低催芽时期的成本。该方法尤其适用于栽培研究或者观光展示等需要荸荠全年种植的大型温室的低温育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