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肉用绵羊舍饲最佳畜群结构优化方案的选择

时间:2024-05-23

李聚才,施安,张俊丽

(宁夏农林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宁夏 银川 750002)

优化生产布局和畜群结构,提高科学饲养和经营水平,加快畜群周转出栏,提高畜产品产量,增加生产效益,是促进牧区快速发展的举措[1]。畜群结构是由不同性别、年龄的同类或不同家畜按照一定比例组成的综合体。作为肉用或肉裘兼用畜种,不同繁殖特性、不同出栏或屠宰时期有不同的畜群结构。饲养肉羊的目的就是生产优质的羊肉产品,使动物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科学、合理的畜群结构是加快周转、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其中基础母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基础母羊是肉羊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肉羊养殖地区,当地所能提供的饲草料资源总量决定畜群饲养量相对固定不变时,若基础母羊数量过大,其他类别或年龄段的育成或育肥羊所占的比例就会减少,否则势必超过合理的饲养量,导致饲料资源短缺或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若基础母羊群体数量过小,会影响畜群的正常周转和生产发展,导致羊群逐渐缩小,产业将面临危机。因此,畜群结构中基础母羊数要有一个合理的比值。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人们为了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等目标,需要对有关因素的最佳组合方案进行选择。优选法就是根据生产实践中科技需求与问题导向,利用数学原理,合理安排试验,以最少的试验次数迅速找到最佳组合点的科学试验方法。通常把这种最合适、最好、最合理的方案,一般总称为最佳,把选取最合适的配方、配比,或给出产品最合理的设计参数,叫做优选。采用黄金分割0.618法,就是把参试点安排在黄金分割点上来寻找最佳点[2]。

滩羊是我国珍贵的裘皮羊品种[3],也是宁夏区域特色优势畜种之一,已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4]。近年来宁夏肉羊优势主产区,因受生态自然条件、养殖经营方式,尤其自宁夏全域实施封山禁牧生态修复举措以来[5-7],逐渐转向舍饲养殖。但是舍饲养殖成本较高、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影响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8]。宁夏近年来引进高产肉性能的良种澳洲白、杜泊种公羊与高繁殖性能的小尾寒羊、湖羊母羊群体,且生产实践中多选择与本地杜寒滩(杜×寒×滩)或与滩寒(滩×寒)等杂种母羊进行杂交,生产形成“多元化”杂交改良群体。当羊群达到饱和量时,不同繁殖特性、不同出栏或屠宰时期羊群正常周转的最低基础母羊数,称为基础母羊临界值。此临界值是在“稳定数量、提质增效”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依据最高饲养量计算的,故此值应是畜群达到饱和量时的能繁母羊最低值,是合理组群的关键点。一般羊场基础母羊的比例在40%~50%之间,在育种场可提高到60%~70%[3]。据调查统计,2018年宁夏肉羊(含滩羊)饲养量1 093.11万只,年内出栏558.83万只,年末存栏534.28万只,分别较2015年下降6.37%、3.60%和9.10%[9-10]。其中,能繁母羊2018年末存栏282.63万只,仅占年末肉羊存栏数的52.90%。针对这个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尹长安[11]、任国鼎等[12]、梁廷堂等[13]和德科加[14]应用优选法分别在滩羊和藏羊最优畜群结构选择方面进行了研究,而在现代肉羊畜种上未见报道。本文运用数学优选法原理和方法,结合实施宁夏全产业链科技创新示范项目及引黄灌区肉羊生产现状,对肉用绵羊舍饲高频繁殖最佳畜群结构及经济效益进行优化筛选,旨在为现代新型经营主体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规模化家庭养殖场,以及现代肉羊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羊群

以宁夏引黄灌区石嘴山市平罗县某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800只羊群为优化选择的研究对象。

1.2 优选方法

基于目前我国肉羊屠宰年龄逐渐趋向小龄化,肉羊屠宰年(月)龄大多集中在3月龄内(体质量为20~23 kg)或6月龄(体质量为35~45 kg)等原则,参考文献[14]进行计算。

一般绵羊群结构包括:能繁母羊(X),种公羊(Y,舍饲条件下公母比例按1∶30匹配),3月龄以内(断奶)羔羊(Z),6月龄育肥(育成)或当年羊(D),羊群总数(T)。计算公式如下:

Y=X/30;后备母羊(D♀)=X/6,即年更新补充率为16.67%(可利用年限按6年计);后备公羊(D♂)=X/30×5,即年更新补充率为20%(可利用年限按5年计,公母比例按1∶30计)。

1.2.1 3月龄内断奶出栏或育肥屠宰生产方式

基于羔羊生长育肥至3月龄内出栏或屠宰,体重达20~23 kg,拟生产小胴体(10~12 kg)优质“羔羊肉”[15]。计算公式如下:

T1=X+X/30+X/6+X/30×5+0.03(X+X/30+X/6+X/30×5)。其中0.03(X+X/30+X/6+X/30×5)为拟损亡补充预留羔羊。

T1=1.242 9X,计算结果:X=80.46%≈80%。

1.2.2 6月龄以内出栏或育肥屠宰生产方式

基于羔羊生长育肥至6月龄出栏或屠宰,体重达35~45 kg,拟生产中等胴体(18~23 kg)优质“肥羔肉”[16-18]。计算公式如下:

T1=X+X/30+X/6+X/30×5+2.35X+0.03(X+X/30 +X/6+X/30×5+2.35X)。其中2.35X为断奶成活羔羊,0.03(X+X/30 +X/6+X/30×5+2.35X)为拟损亡补充预留羔羊。

T2=3.663 4X,计算结果:X=27.30%≈27%。

1.3 优选计算式

1.3.1 大小点的确定

基于最优畜群结构方案,以生产羊肉和育成后备羊统筹兼顾,既要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还要保持合理饲养量的原则,根据目前肉羊生产现状,假设以加快畜群周转,选择3月龄羔羊生长育肥出栏,其出栏率较高,选能繁母羊作为最大点,记作Xn;选择6月龄生长育肥出栏,其出栏率较低,选能繁母羊作为最小点,记作Xm。按能繁母羊占羊群结构的比例计算2个不同羊群结构类型及其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并进行比较。

1.3.2 试验点的选取

首次选试验点在区间的0.618处,用下式计算:

X1=Xm+ 0.618 ×(Xn-Xm)。

第2次及以后选各点和上次计算的点与两头等距[14],计算方法为:(小+大)-前次计算的中点。以此类推,在小点与大点之间选择,计算公式如下:

X2=Xm+Xn-X1;

X3=Xm+X1-X2;

X4=X3+X1-X2;

X5=X2+X1-X4。

一般选5点择优,计算结果如下:

第1点(A):X1=27+0.618×(80-27)=59.75≈60(%);

第2点(B):X2=27+80-59.75=47.25≈47(%);

第3点(C):X3=27+59.75-47.25=39.50≈40(%);

第4点(D):X4=39.50+59.75-47.25=52.00=52(%);

第5点(E):X5=47.25+ 59.75-52.00=55.00=55(%)。

按上述方法计算5个位点不同羊群结构及其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并进行比较。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在Excel表格中对数据进行整理、预算,参考文献[18],采用u检验法进行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月龄出栏饲养方式羊群结构及其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比较

由表1和表2看出,不同月龄出栏方式羊群结构及其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差异很大。羔羊生长育肥至3月龄内出栏,按期初羊群规模为基数,其出栏率是其生长育肥至6月龄出栏的2.13倍,差异显著(P<0.05);按期初羊群基数只均纯收益计,羔羊生长育肥至3月龄内出栏是其生长育肥至6月龄出栏的1.37倍。因此,可将3月龄羔羊生长育肥出栏饲养方式下能繁母羊80%为最大点,将6月龄生长育肥出栏饲养方式下能繁母羊27%为最小点。依次作为本次优选法计算的上下限值。

表1 不同羊群结构及出栏情况比较

表2 不同羊群结构产肉量和经济效益比较

2.2 不同优选位点羊群结构及其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比较

由表3和表4看出,优选5个位点结果显示,按期初羊群数中能繁母羊比例、出栏率、主产品羊肉总产量、只均产肉量、新增经济收入、新增成本、新增纯收益及只均纯收益指标等由高到低排序均为:A>E>D>B>C。能繁母羊比例A点比E、D、B、C点分别均高9.09%、15.38%、27.66%和50.00%(P<0.05);出栏率A点比E、D、B、C点分别均高9.05%、15.34%、27.69%和49.90%(P<0.05);主产品羊肉产量和只均产肉量指标A点比E、D、B、C点分别高9.02 %和9.08 %、15.33%和15.39%、27.70%和27.74%、49.91%和49.92%;新增纯收益和只均纯收益指标A点比E、D、B、C点分别高9.05%和9.05%、15.34%和15.34%、27.69%和27.69%、49.90%和49.92%。优选结果表明,在A这个位点,按期初羊群数中能繁母羊比例、出栏率、主产品羊肉总产量、只均产肉量、新增经济收入、新增成本、新增纯收益及只均纯收益等优化指标最高。而在C这个位点,其能繁母羊比例、出栏率、主产品羊肉总产量、只均产肉量、新增经济收入、新增成本、新增纯收益及只均纯收益等各项指标最低,且A点与C点能繁母羊比例和出栏率指标之间差异极显著(P<0.05)。然而,现实生产实践中从经济效益角度思考,能繁母羊比例B、C和D点比较效益相对较低。因此,剔除B、C和D这3个点,能繁母羊比例理想值应在A和E位点即55%~60%之间选择,以其A位点即60%为最佳畜群结构优化方案。

表3 不同羊群结构及出栏情况比较

表4 不同羊群结构主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比较

3 讨论

肉羊的主产品为羊肉,饲养能繁母羊的目的就是生产健康优质的羔羊,培育后续不断的育肥羊源。肉羊生产不应盲目追求增加存栏数量,而应以提高出栏率和高质量羊肉产品作为主要目标。据调查,2018年宁夏肉羊年饲养量1 093.11万只,年末存栏558.83万只,年内出栏肉羊534.28万只;羊肉产量9.9万t,与2015年(10.11万t)同比下降2.08%。假如以2018年末存栏羊560万只为基数,按能繁母羊60%计算,其能繁母羊可达336万只,比2010年[19]能繁母羊数(236.85万只)增长41.86%;年内出栏肉羊达778万只,比2010年出栏肉羊数(425万只)提高83.06%;按育肥出栏肉羊778万只计,年产羊肉11.20万t,比2010年(7.3万t)提高53.42%。另外,实施此方案能很好地解决目前依靠外购羊生产发展受外界市场风险等不利因素制约的弊端,并能助推建立本地区肉羊生产正常良好周转及其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在羊群结构中能繁母羊的最佳比例,可以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来,但费工、耗时、成本大。运用数学优选法原理,结合现代肉羊生产理念,经过分析测算可直接找出来。根据肉羊生长发育规律和特点,把培育后备育成羊和育肥高档肉羊统筹考虑,确定肉羊最优畜群结构方案,这样既可增加经济收入,又符合当地居民膳食消费习惯。在各优选点中,能繁母羊60%位点经济收入相对较高,产品生产均衡,应依此来调整为优选羊群结构方案。据调查,2018年宁夏肉羊饲养量达1 093.11万只,年末存栏558.83万只,其中能繁母羊282.63万只,占年末肉羊存栏数的52.90%,与本优选最佳位点60%差距比较大,尚有可上调的空间。因此,调整能繁母羊比例和提高羊群质量可显著提高肉羊养殖经济效益。

计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当羊群体达到一定规模时,组群期初、期末这2个数应相对固定不变,各组群饲养过程中羊群总数为最高饲养量;羊群正常生产周转时,能繁母羊比例年内固定不变,使畜产品生产始终由1个因子控制,否则将影响畜群正常周转和产品生产;本计算方案兼顾当地居民膳食消费习惯,3月龄内出栏屠宰小羔羊和6月龄内育肥屠宰大羔羊平均按50%计算;计划生产、出栏(屠宰)头数不变,且出栏数与计划数相一致,不得随意变动[13]。

肉羊“两年三产”是一种高频繁殖生产体系,要求母羊在24个月内完成产羔3次,即8个月产羔1次即为1个繁殖周期。绵羊妊娠期5个月相对恒定,产后哺乳期和配种期约2~3个月(60~90 d)。母羊发情周期一般为17 d相对不变,这就要求母羊在产后承担羔羊哺乳营养与自身体况恢复的“双重”营养需求,羔羊2月龄内即45~55 d内断奶,母羊终止哺乳后1个月或1~2个发情周期内配种怀孕。因此,优化肉羊“两年三产”技术方案,研究提高繁殖率、改善羊肉品质等是优化实施肉羊“母羊-羔羊”一体化营养调控技术,强化母羊妊娠后期、产后哺乳期和配种期营养,以及羔羊早期补饲、早期优饲、早期断奶或出栏技术,尤其在北方非繁殖季节要同步实施母羊诱导同期发情和公羊生殖保健配套技术,以确保实现“两年三产”高频繁殖高效生产高质量发展。

生产中应进一步优化畜群结构,促进区域草畜高效转化,提高经济效益。据调查,以宁夏引黄灌区为例,该地区农作物种植面积大,其副产物秸秆资源丰富,也是宁夏优势特色肉羊生产的主要基地。肉羊最优畜群结构中能繁母羊60%,充分利用区域秸秆饲料化资源优势,促进区域草畜高效转化,既有利于加快乡村环境整治,又能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在此基础上,若能加强标准化科学饲养管理,实施“良种良法”配套和现代人工授精技术,在缩短能繁母羊的产后空怀天数(或育成母羊的配种妊娠月龄)、产间距,或延长其可繁殖年龄的同时,将羊群死亡率控制在1%以下,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将更显著。

综上所述,在肉羊生产实践中,能繁母羊的理想比例可根据各地的生产经营方式和产品目标确定。经计算优选出肉羊全舍饲高频繁殖生产中,能繁母羊的比例应在55%~60%之间选择。以能繁母羊所占羊群比例60%为宁夏及同类地区肉羊舍饲最佳畜群结构的优选方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