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朱显明,高云茜,闫瑞涛,史 洁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41)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同时也在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因其专业性强、针对性强、培养周期短等优势,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
然而,当前高职教育存在人才培养模式落后、课程设置滞后、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等问题,无法满足企业和产业的需求[2-3]。因此,如何将高职教育与产业需求相结合,实现“产教融合、学用结合”,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了探究如何更好地将高职教育服务于产业发展,本文提出了基于产业需求的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共生模式,从产业学院的设置、产教融合的实现以及企业合作机制的建立三个方面探讨了该模式的关键点,灵活调整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不同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研究结果旨在为实现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与教学改革提供助力,同时也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加符合需求的人才支持。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产业是人才的最终归宿和使用者。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根据产业发展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企业也应当积极与高职院校合作,提供实践机会、指导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的支持,以提高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竞争力。在产业和高职院校之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和沟通渠道,以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4]。
1.2.1 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是指将产业需求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应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和竞争力。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和优势之一,也是实现高职教育和产业发展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5]。
1.2.2 学用结合
学用结合是指将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够获得实践经验。学用结合可以促进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增强其在产业中的竞争力和就业竞争力[6]。
产教融合和学用结合的实现,可以使高职教育更加符合产业发展的需求,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竞争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和市场变化。
产业学院是指与特定产业紧密结合的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其主要任务是培养该产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产业学院不仅仅是一个学院的名称,更是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概念[7]。产业学院的建立旨在将高等教育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实现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协同发展。产业学院的功能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为产业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产业学院通过设置与产业相关的专业和教学计划,培养能够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进步。产业学院通过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式,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和进步,逐步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
3)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竞争力。产业学院通过实践教学、企业实习、产业实训等方式,让学生在企业中进行实践,了解产业运作的具体流程和要求。通过这些实践机会,学生可以提前适应工作环境,熟悉操作和流程,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4)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通过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产业学院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解决技术难题、开展人才培训等方式,针对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进行研究和解决。通过学校的科研力量和资源支持,与企业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产业学院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将高等教育与产业需求相结合,为产业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和技术支持,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同时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和进步,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同时,产业学院的发展也能够有效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促进高职院校与产业的深度合作,推进高等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协同发展[8]。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共生模式是指通过建立产业学院,将高职院校与特定产业深度融合,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通过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式,共同推进产业的发展和高职院校的发展。
3.1 产业学院的建设
产业学院的建设是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共生模式构建的基础和前提。在产业学院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制定相应的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并在师资、实验室、设备等方面进行投入,建设高素质的教学队伍和教学资源。
3.2 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是产业学院与产业之间深度合作的重要形式,通过产学研合作,可以实现产业技术和高职院校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进步,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典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产学研运行形式示意图
3.3 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
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是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共生模式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可以通过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同时也能够推动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和成果转化,提高高职院校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共生模式的实践案例非常丰富。例如,山东工商学院建立了汽车产业学院,为企业提供了汽车制造、检测、维修等多方面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和就业保障。另外,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也建立了媒体产业学院,通过产学研合作和实践教学,为企业提供了高素质的媒体人才和技术支持,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如表1所示。
表1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共生模式实践案例
尽管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共生模式在推进产教融合和学用结合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4.1.1 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
部分高职院校的产业学院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存在合作不够深入、沟通不够及时、项目规划不够详细等问题,导致合作效果不佳。
4.1.2 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证
在人才培养方面,产业学院缺乏行业前沿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团队,无法提供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课程和实践机会,导致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4.1.3 产学研合作成本较高
高职院校的产业学院与企业的合作需要一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而部分学院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受限,难以满足产学研合作的需求。
高职院校的产业学院共生模式在推进产教融合和学用结合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通过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合作、建立优秀的师资团队、加强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模式的效果和质量。
4.2.1 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合作
产业学院通过举办座谈会、行业研讨会、企业参观等形式,积极主动地与企业进行对话和交流,了解企业需求、挑战和优先事项,在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的基础上,产业学院能够更好地定位和规划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项目,明确合作的目标、内容、时间和资源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双方对合作项目的期望和责任有清晰的认识。
4.2.2 建立优秀的师资团队
产业学院需要积极引进行业优秀人才和教学资源,专业人士可以担任教职工作,将他们的实践经验和行业洞察力带入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案例和实际经验,可以确保师资队伍紧密结合产业需求,提供学生与企业直接互动的机会,并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
4.2.3 加强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
通过加强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产业学院可以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发展。一方面,产业学院需要争取更多的政府支持和社会资金,增加产学研合作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产业学院可以对内部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和组织体系,包括人力资源、教学设施、实验室设备等。通过合理配置和规划资源,确保其最大限度地满足产学研合作的需求,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
本文研究了基于产业需求的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共生模式,并通过实践案例分析表明,该模式可以有效地促进高职院校与产业之间的合作,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然而,该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不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如优化课程设置、建立师资培训机制等,以进一步完善该模式,推动高职院校与产业合作的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