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崔世武
(德惠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吉林 德惠 130300)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生产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农业机械技术与农业生产的良好结合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农机装备普及率的提升也使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得以迅速推进。尤其在国家和地方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动下,农民购置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热情空前高涨,为先进农机装备和新生产理念的应用普及创造了有力条件。随着农机技术由传统机械技术向着机电液一体化和网络信息化转变,农业机械逐渐转变为多种技术集成的复杂现代机械产品,应用体验、作业能力、可靠性提升的同时,对农业机械的驾驶方式、安全意识也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总体上看,我国农民驾驶农机的能力还远远赶不上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发展意识,农机驾驶员在技术能力、农机知识、安全认识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只有通过培训和宣传教育等方式有效提升我国农机驾驶员的实际作业能力,才能保证农业机械效能的有效发挥,保证农业生产在安全、高效、优质的前提下实施。
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机械的使用过程会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威胁,例如农机驾驶对生产人员安全威胁、农机驾驶对道路车辆安全威胁、农机对生产环境威胁等。从农业生产的实施过程来看,农机管理部门会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细化各个地区的农机使用、驾驶、保养、维修、购买等全方位的规章制度,用以规范农业机械的使用环境,但在生产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出现多种因素导致的农机事故和安全问题,造成了农机使用过程出现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等。
从现阶段的农机使用情况来看,农业机械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农业机械的自身质量问题,由于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产品在市场上进行验证和优化改进的过程还不充足,尽管农机管理部门会对市场上销售的农机进行试验和鉴定工作,但在复杂的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够导致农机出现安全隐患的因素仍很多,不合理的结构设计、零件使用寿命不达标、农机具功能配置不合理、动力系统匹配不合理等都可能造成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农民驾驶农业机械的能力不足,很多农民没有掌握足够的农机使用能力和技术知识就盲目驾驶农机进行作业,常因为使用操作不当而发生农机安全事故,同时生产过程中还常出现人为的超速、超载、违规载人、私改农机等行为,使农业机械在生产过程中潜藏着很多的安全隐患;三是农机在机动车道路转移过程驾驶不规范,很多农机驾驶员对于农机的田间操作比较专业,但对于道路行驶法规和规章制度了解不足,农机在道路行驶中的违规变线、超车、停车等行为造成了道路安全事故频发,对行驶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胁[1]。
从地区农业机械化生产的特点出发,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工作实施方案,做到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逐级开展并具体落实,工作必须充分考虑农机化生产的方方面面,安全隐患排查必须覆盖生产、道路、维修、储存等农机使用的各个环节,具体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必须下分到各个辖区,由基层具体开展安全督查工作,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必须及时进行妥善处理,并同时将发现问题记录并上报,上级部门通过对上报问题的汇总分析,综合各方问题对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进行进一步指导,确保隐患排查的全面性[2]。
在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和农机使用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必须充分利用多种信息渠道开展农机安全的宣传工作,重点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手机等渠道开展宣传,并结合传统的电视、广播、海报、现场宣讲等形式强化农机安全宣传的效果,宣传的内容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并做好农机安全使用相关知识的普及,还要通过农机安全事故的实际案例进行直观讲述,使农机驾驶员充分理解农机事故的严重性,自觉提升安全使用农机的意识,并了解更多的农机安全法律法规,在使用农机过程中自觉遵纪守法。
在加强现有农机使用环境优化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对农机购置、年检、驾驶资格的规范考评工作。一方面要提高农机产品试验鉴定的工作标准,使新型农机产品在进入市场销售之前需经过更严苛的检测与考验,提高农机产品的整体质量,从而降低因农机质量导致的安全事故概率;另一方面加强农机状态年检和日常检查工作,对于不符合作业质量要求的农机,应指导其进行维修或升级,禁止劣质农机参与农机化生产,同时还要提升驾驶员考评的规范性,确保驾驶员在考试过程中具备相应农机的驾驶能力和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能力。
针对农机驾驶员开展农机安全培训工作是提升驾驶员安全意识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在信息化时代,驾驶员的安全培训应通过传统现场培训与远程网络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二者缺一不可。现场培训能充分利用培训部门的设备,并通过现场管理来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而远程培训的形式更加灵活,农机驾驶员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学习,但是管理过程和培训的强制力不够,培训效果因人而异。无论采取哪种培训方法,都必须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培训来提高农民对农机使用知识、维护保养技巧、农机法律法规的理解与掌握,另一方面通过农机事故讲解和农机驾驶员现场模拟处理事故,能更直观地提升农机驾驶员对安全问题的认识程度,进而对其安全意识的养成形成深远影响[3]。
为使驾驶员长期建立安全生产意识,需对驾驶员实施合理的安全考评机制,考评内容应涉及理论知识学习、农机作业能力考评、农机安全事故发生情况等因素,安全考评应与农机驾驶资格的获取直接相关,从考评机制上督促驾驶员进一步树立农机安全作业的意识,并积极提升自身的农机使用能力,农机管理部门还应对安全考评成绩优异的驾驶员给予相应奖励,以提升驾驶员规范作业的积极性。
利用农机管理的工作过程,充分了解各个地区农机驾驶员的技术能力和安全意识水平,做好驾驶员的评估工作,通过就近原则将优秀的农机驾驶员与安全意识不佳的驾驶员建立帮带关系,利用先进人员带动后进人员,从而实现农机使用合理性和安全性的整体提升。在此过程中,农机驾驶员之间取长补短,不仅在安全意识方面有所提升,在农机利用率、农机合作等方面也能够产生有利进展[4]。
对于农机驾驶员驾驶行为的管理与监督是提升农机驾驶员安全意识的强制措施,也是在法律和地方规章的基础上开展的行政执法行为,通过强化对农机驾驶员的监管,利用监管过程实施的定期整改或处罚措施,能强制农机驾驶员规范使用农机并对不合格农机进行维修改进,从而提升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意识,保证农业机械在规范的操作下以最佳的机械状态开展工作。
安全生产是农业机械化作业的前提,也是农业生产顺利实施的保障,面对我国农机化生产能力的逐步提升,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提高生产参与人员的安全意识是现阶段农机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只有保证农机化生产的安全性,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生产质量才有保证,农业生产才能在科学的环境下有序开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