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4-05-23

刘 成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工程学院,合肥 230011)

0 引言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通过“1+X”证书制度,能够将校企合作中长期存在的教育与就业需求偏离严重的情况进行修正,同时“1+X”证书制度具有扩展性,可以对院校学生实施教育规范操作,也可以对社会技术人员的再次教育提供标准与服务,实现对院校与社会的双重服务。“1+X” 证书制度促进了职业院校评价向社会开放,将教育性与社会性的结合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给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了巨大潜力,新模式必然产生新市场,新市场需要大量新技术人员,新能源汽车技术人员人才培养任重道远。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汽车类专业学生也迫切需要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很多高职院校相继在传统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专业基础上开设了新能源汽车技术这门课程。目前,从事新能源汽车服务岗位的人才已成为紧缺人才,不能满足汽车市场的实际需求。为响应国家政策,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解决人才缺口、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应运而生。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均开设了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

新能源汽车技术作为一门汽车类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教育部“1+X”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对应课程。通过课程学习,旨在帮助学生认识新能源汽车构造,掌握新能源汽车中三大关键技术,对比分析各类动力电池的优劣,掌握各类电机的应用,对充电系统、电动化辅助系统等建立初步认知。

1 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师资队伍问题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属新开设专业,对教师“双师”素质要求较高,部分高职院校教师都是由传统汽车类或电子类专业教师经过自学或参加相关业务培训转行而来,缺乏新能源汽车专业知识,多数教师平时承担了大量教学任务,很难抽出大量时间学习新技术,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就不能更好地应用知识,这一点也严重制约了专业的发展。

1.2 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

新能源汽车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占据课堂主体地位,单纯通过理论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师很注重,但对于实践层面职业能力提升方面却容易忽视,使学生无法体会知识的应用方式与方法。虽然在每学期都开设了整周实训课程,让学生实践动手,然而这种模式理论和实践依然是脱离的,学生也无法真正体会到做中学的乐趣。

1.3 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依然采用学科逻辑思维组织课程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兴趣不高、学习绩效不理想[2]。

1.4 配套教材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配套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规划教材较少,多数教材更多地侧重理论综述性知识的讲授。比如,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发展历史及现状趋势、电动汽车的组成、特点及工作原理等,缺乏实践技能的展示。一部分教材在开发过程中,即使配套了实训工单,但工单内容往往针对车型过老、或淘汰车型,同时车型相对单一、一般多针对一至两款车型设计实训内容,采购车型和实训工单设计车型不一致,依照工单开展实训教学较困难,实训内容开发相较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稍滞后。

1.5 教学方法问题

传统教师满堂灌的课堂讲授教学,比较枯燥,过于死板的教学思路,缺乏变通,学生不易接受,学生参与度不高,已经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展示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认知需求,学生期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借助虚拟仿真软件完成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结构原理认知。

2 课程设计思路

2.1 课程构思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方法进行组织。通过走访多家汽车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相关企业行业协会,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岗位进行了大量充分的调研,围绕“三教改革”,结合“1+X”等级证书试点工作,分析典型工作任务,进而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行动领域提炼,以此构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3]。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疫情期间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考虑到班级人数较多,采用小组长负责制,实施组内管理、学习资料管理等工作。教学过程中,学习情境的设计按照企业真实工作场景、工作步骤来实施。

鉴于线上教学实际,将对应的技能训练通过线下课程以及现有的新能源汽车虚拟仿真软件来实现,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课堂操作示范,课堂上示范讲解;

(2)课堂模仿操作,学生分组现场实操;

(3)学生课外作业,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制作PPT上传云平台;

(4)作业展示结果,分组展示、汇报,完成自评、互评、师评等。

2.2 学习内容设计

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由7个学习情境组成。基于以下因素,设计学习情境。

(1)课程内容的选取即学习情境设计,结合“1+X”证书制度,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要求。

(2)课程内容的排序基于职业成长规律、学生认知学习规律排序。

(3)新能源汽车技术学习模块设计以当前主流纯电动汽车为主,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为辅。

通过对新能源汽车机电维修、业务接待、销售等各核心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参考本校实训室可提供的教学场所、设备等实际情况、融入“中车行“1+X”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课程教学内容适当调整,确定7个学习情境、22个任务点,基本涵盖了课程对应的职业能力要求,新能源汽车技术学习领域7个学习情境,如表1[4]。

表1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学习情境设计表

3 课程教学设计过程

3.1 课前学习教学设计

通过课前学习设计环节,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提高自学、自究的能力。课前教师通过学校的职教云平台发布学习资源,例如视频、课件、动画、预习工单、讨论等,学生登录云平台完成课前自学,部分环节通过小组课前讨论共同完成,如图1所示。

图1 课前学习教学设计

教师依照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分析,考虑到班级学生认识水平差异,对课前学习内容及重点、难点进行分层分类设计。学生通过教师发布的学习工作任务单,明确课程内容、本次课学习的重难点、掌握课前基本要求。为了进行分层教学,教师应在学习指南中设计多种层级,以对应学生不同学习需求。课前教师通过QQ 群、云课堂、车识堂教学资源库等发布学习工作页及指南,要求学生进入云课堂完成任务。通过云课堂平台实时掌握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情况,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并计入综合考核范围,平台自动计入分数,这样做也可以更好地督促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也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措施。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发布的预习测验,发现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不易理解的问题,进行统计提炼出接下来进行课堂教学重点解决的问题及学生关注的话题。例如:云课堂平台课前发布测验,通过学生测验每道题的成绩及选项统计,分析学生课前学习掌握情况。

3.2 课堂活动教学设计

本环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引导作用,针对课前环节共性问题展开合作探究,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同时依据分层教学设计适当拓展相关知识。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实践性较强,知识技能点较多,为了便于学生掌握,归纳为四类,包括原理概念综述类、拓展类、示范演示类、操作技能类。

鉴于线上教学特点,部分技能知识点将转为线下集中实训讲解。线上采用QQ群+腾讯课堂+云课堂+虚拟仿真平台等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

3.3 “职教云课堂+QQ群”课后差异化辅导

(1)“QQ群”答疑,解决问题。

(2)“职教云”布置作业,复习巩固,统计学生对本次课重难点的掌握情况,作为课程评判依据。

利用云课堂发布作业,学生完成后,上传提交,教师课下完成批改并借助平台打分。作业包括个人作业和小组作业。个人作业在设计时较简单,要求学生自主完成,重在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自主钻研精神;为了培养小组团队协作精神,鼓励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小组作业设计有一定难度。

(3)教学评价,统计分析学习数据。

4 结语

通过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 结合“1+X”制度,借助云课堂、腾讯课堂等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线上学习互动,进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有效监控及学习效果的评价。利用线上在线讨论功能,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随时随地针对课程中感兴趣内容开展交流。线下通过实操环节,结合“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完成技能训练,使学生真正掌握本课程技能点,充分实现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有机衔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