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邹安妮,李宇飞,胡 军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教务处,黑龙江 大庆 163319;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工程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其他各门课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习总书记的讲话高度清晰地阐述出课程思政的主体、地位和内容,通过对讲话精神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可以领会出课程思政是一种教学理念,是专业知识教育的拓展和强化,因此课程思政和高校教书育人、教好专业并不是割裂的。教师不只要敬业地教书,还要更好地育人[1]。课程思政引导教师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教导学生和下一代人有更强的家国意识和匠人精神[2]。
农业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农业人才的重任,对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由于人们对农业的固有印象,导致学生对农业院校专业热衷度不高,即使已经从农业院校相关专业毕业,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转行从事其他待遇高或工作环境较好的工作,导致大批农业技术人才流失,不利于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沉淀与发展,容易形成行业发展恶性循环。要想解决好行业人才流失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是非常重要的途径。因此必须在专业教育的课程中加强思政教育,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艰苦奋斗的精神、不畏困难的勇气,树立学习农业专业知识与能力的信心和热情。
另外对于高校本身,也应加强对课程思政的关注与投入,由于授课教师的科研任务较重等原因,在教学中往往缺少与学生的沟通[3],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因此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热情,也符合当前形势下农业院校教育改革的需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即思政课程,承担着对全体在校大学生开展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而课程思政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教学和研究的全过程,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从战略高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4]。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最大程度上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挥高校培育人才优势。
为将课程思政这一项系统工程全面深入推进,必须完善顶层设计。建立科学的组织领导机制,学校教学领导牵头,各教学单位和学校职能部门齐抓共管,整体部署“课程思政”的目标、内容、过程。教务处、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教学质量管理部门发挥其行政作用,建立校院整体推进、系部主导、教师主体的总体结构,共同推动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稳步进行[5]。
从学校层面上,推动课程思政要做到“七有”,即学校有氛围、学院有特色、专业有特点、课程有品牌、讲授有风格、教师有榜样、成果有固化。在实施课程思政工作过程中,要发挥教师党支部组织推动作用,明确教师党支部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推动者,而课程思政又是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有效载体,因此可以说教师党支部应站到育人第一线,站到学校工作的前台。
从教师层面上,应不断提升认识、掌握方法、积极实践。首先在认识上,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不仅仅局限在教师所讲授的某门课程[6]。其意义更多的在于所有课程要一起构成育人主渠道,教师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广度、深度,以及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的进度,这与教师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能力等密切相关,因此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教师能力的提升。教师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要掌握三项基本功,即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教育者先受教育。另外教师的实践能力也很重要,要做到认识和实践的不断深化,要明确课程思政体现的是专业对所培养人才核心素养的共性要求,即规定性。课程思政本身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教师的自主性。
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的一次重大教学改革,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对培养学生个人素质,提升教师思政水平有着巨大推动意义,也符合农业院校教育改革的需求。农业院校实施课程思政需要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建立科学制度、提升教师思政意识和能力,注重探索实践,完善理论,才能使课程思政不断向前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