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一体化教学下中职钳工实训教学实践与探究

时间:2024-05-23

蔡义桃

(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太仓 215400)

0 引言

所谓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过程有机的融合到一起,体现“教、学、做”合一的目的。在此基础上,中职钳工专业的学生可以避免“会说不会做”“会做不会说”等共性问题。尤其对于钳工实训教学课堂,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包含了很多机械原理知识,教师一般不会进行重点讲解,只会示范操作步骤,导致钳工专业的中职学生对这些理论知识了解的不够深入。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学生的实践和理论不能均衡发展,技术标准达不到合格的水平。钳工专业包含的知识内容十分丰富,无论实践能力还是基本理论都不能轻易割舍。因此,落实一体化教学,让钳工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对促进钳工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大有裨益。

1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对于传统钳工教学模式,专业教师一般会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完全分离。在讲解完理论知识后,才让学生参与到实训练习当中。这不仅会将学生的学习时间大幅度延长,还容易导致学生遗忘掉以前学过的理论知识。由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相隔的真空期比较长,中职钳工专业的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过程统筹为一个整体。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致很容易受到打击,导致学习效率持续下降[1]。对此,中职钳工专业的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的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合在一起。积极学习国际前沿的一体化教学理念,例如,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由建立合作的钳工企业完成实际操作方面的培训,中职学校完成理论知识的培训,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从而高效的整理教学内容,将实践课程与理论分析密切的关联在一起,既保证二者的统一教学,又避免了“拖沓”的教学行为。由此,对中职钳工学生理论分析与实操能力均能起到良性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理论与实践的内在联系。

2 淡化理论和实践界限

许多钳工专业的教师在开展实训教学时,通常会抱有一些错误的教学理念,认为实训课堂只需要进行操作练习,理论教学的价值不高。由于这些教师的教学思维太过教条,固定了实训课堂的教学形式,使大多数中职学生无法通过操作练习有效的联想起已学过的理论知识。根据一体化教学的观念,钳工专业的理论和实践不应泾渭分明,在实训课堂也需要适当的进行理论分析,帮助学生迅速回忆起理论课堂学过的操作要点,产生良好的学习共性。有效利用学生的记忆周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学习目的。

3 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

考虑到中职钳工专业学生的实际学情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知识基础、实践熟练度等方面会存在高下之分。钳工教师在实施一体化教学时,应当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对于理论不扎实,但实践能力比较优秀的学生,需要侧重于理论教学,帮助这类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养成定期复习的好习惯,尽快跟上理论学习的进度[2]。对于理论能力出色,实践能力不足的学生,要鼓励学生多参与实训练习。在实训课堂上,教师还可以让这两类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积极交流,由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多做示范,由理论能力强的学生分析每个步骤的原理,保证二者之间的互补。这样才能推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紧密配合,促进中职钳工学生综合技术能力的飞速成长。

4 组建一体化交流小组

在中职钳工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一般会安排两名教师,分别负责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实训教师往往对学生的学习进度把握不准确。如果盲目开展一体化教学,很容易因为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衔接的不够密切,导致教学过程的混乱不堪。因此,中职钳工专业的教师应当吸取传统教学模式的教训,积极组织一体化教学交流小组。让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能随时通过小组交流,增加教学配合的默契程度,为中职学生营造高质量的教学环境[3]。如在交流小组中统一安排下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在什么时间段内完成理论教学?又要在什么时候开展实训教学?教师都需要做好教学规划。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当中,加强师生的互动性,进一步提升中职钳工学生的理实综合应用能力。

5 规划好钳工教学板块

钳工专业的工作内容不仅十分枯燥,还要求了高标准的操作精度,不允许工作者出现一丝一毫的失误,这样的实训教学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很大的学习压力。因此,学习的理论内容越多,实训操作的时间越长,钳工专业的学生就越容易出现失误。钳工教师可以优化设计课程内容,实现知识点的模块化。比如将整个操作过程分成划线、锉削、钻孔、扩孔、攻套螺纹、制作配件等多个教学流程,每一个流程都对应一部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这样不仅能将复杂的教学流程简化,也能减少学生出错的几率。此外,在实训教学中,教师也需要有条不紊的布置教学板块的授课流程,比如先带领学生深研实训手册,全面了解制作产品的基本功能。再读懂各种零件的结构图,记录每一个部分的具体数据。最后布置工作任务,让学生有规划的开始加工实践,完成操作。

6 构建良好的授课情境

中职学生在遇到钳工的操作问题或理论问题时,常常找不到解决的途径,只能寻求教师的帮助。而教师独自一人很容易顾此失彼,满足不了每名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此,钳工教师若想优化一体化的实训教学,需要构建良好的授课情境来培养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如教师可以规划好实训车间的场地,分别划分出讲解知识的区域、讨论知识的区域、演示操作的区域、学生操作的区域、查阅资料的区域、重点事项的标注区域。当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产生需求,就可以去对应的区域寻求帮助。

7 完善多元化教学评价

良好的评价体系可以保障一体化教学流程的顺利实施。钳工教师在开课之前,需要先确定本堂课的教学目标,预估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否收获良好的教学成效。如果在实际教学中,因为设备问题或课堂纪律问题,导致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教师就需要在评价环节积极反思,找出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针对性的加以弥补。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划分学习小组,布置不一样的实训操作任务。当小组完成自己的任务之后,可以尝试练习其他小组的实训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的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分析自己或他人在实训过程中存在哪些操作方面的瑕疵,谈一谈彼此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哪些偏差之处。由此,通过完善多元化形式的教学评价,帮助中职学生更好的巩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习成果。

8 结语

如今,我国的工业领域正呈现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对于钳工方面的人才要求已经不局限在普通的技术工种层次,还需要有关人才能在创新发展方面有所建树。因此,中职学生如果只熟悉实践操作,将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还应当在理论学习方面寻求精进,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完成这个教育目的,中职钳工专业的教学应当做到与时俱进,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推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高效实施。实现高素质钳工专业人才的稳定输出,为我国机械制造领域带来年轻、旺盛的发展活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