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邓 英 王青青 陶 莲 王天文 文林宏 李桂莲 孟平红 王会科 王娟娟
(1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25;2 贵州省山茂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贵阳 550025;3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州贵阳 550006;4 罗甸县农业农村局,贵州罗甸 550199;5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 100125)
贵州低热河谷地区菜—稻—菜水旱轮作模式可缓解土壤连作障碍,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每667 m 农药用量减少30%以上、化肥用量减少20%左右,年收益是当地传统水稻—油菜种植模式的5~7 倍。
菜—稻—菜生产模式具有提高土地产出率、改土防病、稳粮增收、提质增效、绿色生态等特点,随着我国蔬菜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该模式在长江流域、华南及西南水稻产区得到了广泛地推广应用。贵州红水河及南、北盘江流域海拔1 000 m 以下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于我国典型的低热河谷地区,年≥10 ℃积温在6 000 ℃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10 ℃以上,年极端最低气温-5 ℃以上,光热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蔬菜、火龙果等经济作物。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结合低热河谷地区的气候特点,将传统的水稻—油菜一年两季种植模式改为菜—稻—菜一年三季种植模式,即春季种植1 茬蔬菜,夏季接茬种植水稻,秋冬季再种植1 茬蔬菜,在贵州西南部海拔600 m 以下,1 月平均气温7~8 ℃、年平均气温18~19 ℃地区进行技术示范。
菜—稻—菜种植模式与传统的水稻—油菜种植模式相比,可解决连续多年种植经济作物导致的连作障碍,合理培肥土壤地力,减轻病虫害,改善作物品质,显著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降低土传病害60%以上,每667 m农药用量减少30%以上,化肥用量减少20%左右,单季水稻增产50 kg左右,利用当地天然气候优势,合理调整播种时间,将种植一季油菜改为两季蔬菜,每667 m年总产值可达到2.2 万元,是水稻—油菜种植模式的5~7 倍,实现了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粮经协同发展。
1.1.1 栽培种类 冬春季以十字花科类、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为主,包括大白菜、番茄、茄子、辣椒、南瓜、黄瓜、瓠瓜、菜豆等。
1.1.2 品种选择 该茬口属于越冬生产,应选择抗病性和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大白菜选择黔白5 号、黔白9 号等耐抽薹品种;茄子选择持续结果性好的品种,如长丰8 号;辣椒选择线椒类品种,如黔椒11 号;番茄选择耐裂果品种,如黔红1 号;南瓜选择黔南瓜1 号、韩国幸运99 等;黄瓜选择耐低温阴雨品种,如黔园绿3 号;瓠瓜选择黔瓠瓜1 号;菜豆选择黔棒豆1 号、贵农科棒豆1 号等。
1.1.3 茬口安排 茄子、辣椒宜在10 月初育苗,番茄宜在10 月中旬育苗,一般12 月至翌年1 月上旬定植,4 月上旬开始采收,6 月中旬采收结束。大白菜1 月上旬播种育苗,2 月中旬定植在辣椒或茄子的行间。黄瓜、南瓜、瓠瓜2 月播种育苗,3 月定植,5—6 月采收。菜豆2 月直播,5—6 月采收。
1.1.4 播种育苗 番茄、茄子、辣椒等茄果类蔬菜育苗,建议规模种植大户或新型经营主体采用塑料大棚穴盘育苗(图1)或漂浮育苗,种植规模较小的农户可采用地膜+小拱棚的方式进行苗床育苗,每667 m用种量15 g。苗期注意合理光照、温度、水分管理和病虫害绿色防控,培育健康壮苗;连作障碍严重的地区可采用嫁接苗。
图1 塑料大棚穴盘育苗
大白菜采用塑料大棚穴盘育苗,每667 m用种量20 g。苗期及时浇水和控水,注意防治苗期病虫害,培养壮苗。
瓠瓜、黄瓜、南瓜每667 m用种量分别为200、100、200 g,播前用55 ℃温水浸种6 h(小时),然后置于28 ℃环境下催芽,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育苗方式可参照茄果类蔬菜。
菜豆采用直播方式,每穴播3 粒,每667 m用种量2.5 kg;株行距40 cm 见方,每穴定苗2 株,每667 m保苗5 000~6 000 株。
1.1.5 整地施肥 深翻碎土,施足基肥,每667 m施有机肥1 500 kg 以上、三元复合肥(N-P-K 为15-15-15,下同)40~50 kg。垄面宽80 cm,覆盖银黑双色地膜。
1.1.6 定植及种植密度 辣椒、茄子苗龄达60 d(天)以上时即可定植,一般双行种植,株行距40 cm见方,每667 m保苗2 500~3 000 株。大白菜的种植密度根据市场对大白菜单株大小的需求确定,一般每667 m种 植3 000~7 000 株(图2、3)。
图2 辣椒—大白菜套种模式
图3 茄子—大白菜套种模式
瓜类蔬菜苗龄15~20 d(天)时进行定植,瓠瓜株距67 cm、行距100 cm,每667 m保苗800 株;黄瓜株行距40 cm 见方,每667 m保苗2 200~2 500 株;南瓜株距50 cm、行距60 cm,每667 m保苗1 500 株。定植后浇足定根水,及时覆土。
1.1.7 肥水管理 茄果类蔬菜定植成活前,应根据气候环境和土壤水分情况浇水;定植成活后至开花结果前应控制肥水进行蹲苗;开花结果初期进行第1 次追肥,以氮肥为主;开花结果盛期追施2 次三元复合肥,每次每667 m追施10~15 kg,并增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每667 m喷施2~3 kg;结果后期追施少量氮肥,防止植株早衰,增加后期产量。大白菜生育期短,定植成活后追施1 次氮肥即可。瓜类蔬菜需大肥大水,定植成活后追施1 次氮肥,坐果后追施3 次三元复合肥,每次每667 m追施10~15 kg。菜豆苗期施1 次氮肥,结荚后追施2 次三元复合肥,每次每667 m追施约12 kg。
1.1.8 搭架整枝 番茄、瓜类及豆类蔬菜多采用“人”字架搭架。番茄架高1.5 m,瓜类、豆类蔬菜架高2.5~3.0 m,及时引蔓上架捆绑。番茄采用单干整枝;瓠瓜株高1 m 时进行摘心,促发侧枝结果;黄瓜植株生长到架顶高度时及时摘心,促进形成回头瓜。应及时摘除植株的黄叶和病虫叶。
1.1.9 病虫害防治 当地冬春茬蔬菜病害主要有脐腐病(茄果类蔬菜),霜霉病、白粉病、锈病、蔓枯病、枯萎病、疫病、炭疽病等真菌性病害,软腐病、细菌性角斑病、青枯病等细菌性病害,以及病毒病等;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蚜虫、豆荚螟、豆野螟、白粉虱、蓟马等。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用培育壮苗、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加强田园清洁、合理轮作等农业防治方法,并配合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方法。
预防茄果类蔬菜脐腐病,可在进入结果期后,每隔7 d(天)喷施1 次0.1%~0.3%的氯化钙或硝酸钙水溶液,或每7 d(天)喷施2~3 次1%过磷酸钙浸提液。也可连续喷施绿芬威3 号(雅苒英国有限公司)等钙肥。
防治霜霉病、白粉病、锈病、蔓枯病、枯萎病、疫病、炭疽病等真菌性病害,可选择以下药剂:含孢子10 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687.5 g·L氟菌·霜霉威悬浮剂、40%唑醚·咪鲜胺水乳剂、30%甲霜·噁霉灵水剂、722 g·L霜霉威盐酸盐水剂、40%烯酰·氰霜唑悬浮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70%代森联·氟吡菌胺水分散粒剂、37%氟吡菌胺·烯酰吗啉悬浮剂、250 g·L嘧菌酯悬浮剂、35%氰霜唑·肟菌酯悬浮剂、0.02%戊唑醇颗粒剂、40%啶酰菌胺·硫磺悬浮剂等,药剂应交替使用,7~10 d(天)喷施1 次,连续喷施2~3 次。
防治软腐病、细菌性角斑病、青枯病等细菌性病害,选用3%噻霉酮水分散粒剂,或40%春雷 ·喹啉铜悬浮剂,或3%中生菌素可溶液剂,或4%春雷霉素水剂。
防治病毒病,可选择1%氨基寡糖素可溶液剂,或1%香菇多糖水剂,或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
防治地老虎可利用糖醋液、黑光灯或杀虫灯诱杀成虫,定植时使用40%辛硫磷乳油500 倍液灌根。蚜虫、豆荚螟、豆野螟、白粉虱、蓟马等采用黄、蓝板诱杀,也可选用含孢子80 亿个·mL金龟子绿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或20 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或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或30%噻虫嗪悬浮剂等喷雾防治。以上药剂的使用浓度参考产品说明书。
1.1.10 适时采收 大白菜定植后40~50 d(天)及时采收(图4),以免影响辣椒、茄子生长,每667 m产量2 500~3 000 kg。辣椒、茄子分批采收,每667 m辣椒产量一般为2 900~3 300 kg,茄子和番茄产量一般为4 000~6000 kg。黄瓜产量一般为4 000~5 000 kg,南瓜或瓠瓜产量一般为5 000~6 000 kg。菜豆每667 m产量一般为2 500~3 000 kg。采收时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图4 茄子—大白菜套种模式大白菜采收
1.2.1 品种选择 夏季水稻选用品质优良、生育期125 d(天)左右的特早熟品种,例如荃优851、Y 两优2098、泰优390、万像优982 等。
1.2.2 播种时间 若前茬作物为茄果类蔬菜,水稻于5 月中旬播种育苗,6 月中旬定植,9 月下旬收割;若前茬作物为瓜类或豆类蔬菜,水稻于4月底播种育苗,5 月底定植,8 月底至9 月初收割(图5)。
图5 夏季水稻
1.2.3 田间管理 把握“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施肥原则,基肥选用三元复合肥(N-P-K 为15-15-15 或18-18-18)或高氮中钾型复合肥(超级稻专用,N-P-K 为17-11-13,下同),每667 m用量40 kg。水稻返青后宜及早追施速效氮肥(N ≥28%),每667 m用量10 kg,促早分蘖。抽穗前15 d(天),每667 m施高氮型复合肥(N-P-K为32-4-4)10 kg。出穗后5~10 d(天),每667 m追施高氮中钾型复合肥10 kg,旺长田可以不施,以免植株营养生长过旺。生长后期注意防治稻瘟病,每667 m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 g 兑水60 kg 喷雾。
1.3 秋冬季蔬菜种植要点
1.3.1 栽培种类 秋冬季主要以瓜类和豆类蔬菜为主,包括南瓜、黄瓜、瓠瓜、菜豆。
1.3.2 品种选择 选择植株长势强、早熟、耐热、耐寒、不易徒长、开花节位低,品质和商品性好、高产抗病品种。南瓜选择黔南瓜1 号;黄瓜选择黔园绿2 号、津研系列、德瑞特79、燕白、秀美等;瓠瓜选择黔瓠瓜1 号;菜豆选择贵农科棒豆1 号、架豆王等。
1.3.3 茬口安排和注意事项 瓜类蔬菜8 月下旬至9 月初露地穴盘育苗,由于该时期温度较高,幼苗易徒长,注意控水,预防幼苗徒长;若发生幼苗萎蔫或瘫软现象,应立即覆盖遮阳网遮阴或采取遮阳网时盖时揭的方法;9 月上旬定植,每667 m保苗数参照1.1.6,10 月中旬至12 月初采收结束。菜豆9 月播种,11 月初至12 月初采收结束。秋冬季瓜类和豆类蔬菜栽培技术要点可参照冬春季,该茬口产量与冬春季相当。
2.1 经济效益 菜—稻—菜水旱轮作模式,第1 季以辣椒—大白菜套种为主,辣椒每667 m产量一般为2 900~3 300 kg,产值5 800~6 600 元;大白菜每667 m产量2 500~3 000 kg,产值5 000~6 000元;第2 季在休耕期间将旱地改为水田种植水稻,由于该时期雨水充足、高温、强光,加上土壤肥沃,更有利于水稻生长,平均每667 m产量500 kg 左右,产值1 500 元左右;第3 季蔬菜平均每667 m产量3 000~5 000 kg,产值5 000~8 000 元。菜—稻—菜水旱轮作模式实现了一年三季四收,每667 m年总产值为17 300~22 100 元,是传统水稻—油菜种植模式(每667 m年产值3 000 元)的5~7 倍。
2.2 生态、社会效益 菜—稻—菜水旱轮作模式遵循“高产高效、用地养地、协调发展和互为有利”的原则,在贵州、云南、四川等河谷地区推广应用多年,得到了当地农民的广泛认可。该技术不仅能调节土壤肥力状况、改善土壤化学性状、改变土壤团粒结构,还减少了病虫草害的发生,从而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
菜—稻—菜水旱轮作模式适用于冬季平均气温不低于6 ℃,夏季平均气温不超过36 ℃的长江以南地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