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3
唐 锷 旷碧峰 陈建芝 欧阳丰 曹清春 戴清华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记录于美国南部的新墨西哥州,采于火蚁属(Solenopsis)的蚁巢中,曾一度被认为是土栖粉蚧。直到1990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发现它为害棉花,随后相继在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墨西哥和南美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现。2005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棉花遭到一种粉蚧的严重为害,后被证实为扶桑绵粉蚧。目前除欧洲外,其余各洲均有分布。扶桑绵粉蚧的寄主范围较广,2009年巴基斯坦报道了53科154种寄主,包括农作物、园林植物、杂草和灌木等,主要为害棉花、南瓜、扶桑、甘薯、番茄和茄子等100余种蔬菜和观赏植物(图1)。扶桑绵粉蚧主要为害植株的幼嫩部位(嫩梢、叶腋、花蕾),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并引发煤污病。
图1 扶桑绵粉蚧在甘薯上为害
扶桑绵粉蚧在我国于2008年8月在广东广州市街道的扶桑上首次被发现和鉴定,在我国的危险性很大。目前南方9省区已发现它的分布,由于它是棉花生产的潜在重要害虫,2010年5月我国将扶桑绵粉蚧增列为全国农业、林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扶桑绵粉蚧于2010年8月在衡阳市衡阳县首次被发现。截至2010年底,已波及衡阳市衡阳县、衡东县、祁东县9个乡镇33个村,面积达28 hm2,对已发现扶桑绵粉蚧的地块,拔除全部植株集中销毁,由此造成受害大田作物全部绝收,直接经济损失达200余万元。由于衡阳市是湖南省的重要瓜果粮棉蔬菜产地,所以该虫发生后严重威胁了衡阳市的农业生产安全。
1.1 形态特征 扶桑绵粉蚧雌蚧3龄,没有蛹期,2~3龄若虫在其体背可见成对的黑斑。雄虫只有1~2龄若虫和一个蛹期。雌成虫(图2)卵圆形,浅黄色,活体体长约4 mm左右,足红色,腹脐黑色,可从体背覆盖较厚的蜡粉,具有成对的斑点(通常在胸部0~2对,腹部3对)、尾部中央具一对较短的蜡丝(远短于体长的1/2)等特征区别于其他的粉蚧。雄成虫体细长,红褐色,体长1.4~1.5 mm,触角10节,略长于体长的2/3;腹部末端具有2对白色长蜡丝。前翅正常发达,平衡顶端有1根钩状毛。
图2 扶桑绵粉蚧雌成虫
1.2 生物特征 扶桑绵粉蚧为卵生昆虫,初产卵为淡黄色,椭圆形,表面光滑。至孵化前卵体开始变形,颜色逐渐加深,呈长椭圆形,体表起皱。整个孵化过程用时20~45 min(分)。初孵化的若虫通常在半小时内不会有取食活动。
雌若虫有3个龄期,在气温22~28℃时,孵化后4~12 d(天)第1次蜕皮,第2次则在孵化后8~20 d(天)进行,12~28 d(天)进行第 3次蜕皮。若虫在夜间蜕皮的虫数要明显多于白天。刚蜕皮的虫体表皮淡黄色,在1~2 d(天)内表皮被蜡粉覆盖。
雄若虫则在进入2龄3~4 d(天)后,开始吐丝蜕皮化蛹(通常在叶背面)。蛹期一般2~5 d(天)。羽化1~2 d(天)后雄成虫即开始寻找雌成虫交配,雄成虫交配后即死亡。
雌成虫也可孤雌繁殖,且扶桑绵粉蚧的繁殖方式主要以孤雌繁殖为主。一般产卵量在500只以上。在冷凉地区以卵或其他虫态在植株上或土壤中越冬。气候适宜的地区可终年活动和繁殖。
衡阳市由于地处亚温带暖湿气候区,冬无严寒,对扶桑绵粉蚧的越冬非常有利,从发现至今观察,其在4月中下旬开始羽化交尾,世代重叠现象较为严重,一年可发生12~15代,11月下旬以后,基本停止为害大田作物,但在温室大棚内仍然继续为害。
扶桑绵粉蚧的寄主较广,主要寄主植物除扶桑外,还有大戟、羽扇豆、蜀葵、豚草、棉花、向日葵、番茄、番木瓜等。
扶桑绵粉蚧主要为害植物的幼嫩部位,包括嫩枝、叶片、花芽和叶柄,以雌成虫和若虫吸食汁液为害,受害植株生长势衰弱,生长缓慢或停止,失水干枯,亦可造成花蕾、花、幼铃脱落;分泌的蜜露诱发的煤污病可导致叶片脱落,严重时可造成植株成片死亡,虫量大时,也可寄生在老枝和主茎上。在番茄上为害可造成茎叶甚至整个植株扭曲变形。
3.1 加强检疫 扶桑绵粉蚧常固着寄生,虫体较小,极易随苗木、花卉等调运而长距离传播,所以加强植物检疫意义重大,应严格禁止从扶桑绵粉蚧疫情发生国进口扶桑绵粉蚧的寄主植物苗木和植株叶片等,在国内,没有疫情发生的省份也应禁止向已有疫情报告的省份调运扶桑绵粉蚧的寄主植物。
对普查发现扶桑绵粉蚧的植株,应及时灭虫,进行药剂处理,并对病田周围的农作物植株进行药剂处理。
自国内有扶桑绵粉蚧为害的报道后,衡阳市就加强了对该检疫性害虫的宣传报道及检疫工作,对外地有报备的调运植物加强了检疫,对广东等已有扶桑绵粉蚧为害的省份的寄主植物已完全停止调运。但由于普通农户对其为害性了解不够,常趁外出打工的机会带回一些花卉苗木,使得扶桑绵粉蚧在衡阳市也有发生。自有该虫为害后,衡阳市对在市内进行的植物调运进行了更为严格的检疫措施,坚决杜绝已发生虫害的9个乡镇向外地调运植物,对周边的乡镇向外调运植物也进行了严格的检疫,坚决杜绝检疫性害虫的蔓延暴发。
3.2 农业防治
3.2.1 清洁田园 将棉田、菜圃、果园和周围有扶桑绵粉蚧的杂草及大田植物枯叶或枯枝集中烧毁。根据其越冬习性,去除植株枝干上的老皮,减少害虫越冬的场所。结合深耕冬灌,消灭于地底越冬的虫蛹,降低越冬虫量,减少虫口基数。
3.2.2 天敌防治 在国外已发生该疫情的地区,发现能有效控制该虫的天敌较少,但是普遍认为寄生该虫的寄生蜂种类较多,具有较高的寄生率,其中在印度发现一种跳小蜂Aenasius bambawalei对为害银胶菊 Parthenium hysterophorus和土牛膝Achyranthes aspera等的扶桑绵粉蚧的寄生率可达到20%~70%(Tanwar et al.,2008),陈华燕等(2010)从广东和海南采集的扶桑绵粉蚧饲养出的寄生蜂中发现了该小跳峰,为中国新记录种,并对其进行了简要记述。
我国蚧壳虫的天敌资源种类丰富,主要有瓢虫、寄生蜂、草蛉等。一般常见的有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Thunberg)、异色瓢虫 Harmonia axyridis(Pallas)、多异瓢虫 Hippodamia variegata(Goeze)、二星瓢虫 Adalia bipunatata(Linnaeus)、红环黑瓢虫Rodalia limbata Motschulsky等,均可捕食扶桑绵粉蚧的成虫及若虫。六斑月瓢虫Cheilomenes sexmaculata是国内常见的扶桑绵粉蚧的捕食性天敌。膜翅目的小蜂科Chalcidoidea、光小蜂科Aphelinidae、跳小蜂科Encyrtidae的许多种类都可寄生扶桑绵粉蚧。此外,脉翅目草蛉科Chrypidae草蛉属Chrysopa的多种草蛉也可捕食扶桑绵粉蚧的幼虫和若虫。
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也开始借鉴其他蚧壳类害虫的防治方法,结合扶桑绵粉蚧在我国发生为害的特点,尽快在发生区或该虫的原发生地区寻找和引进有效的天敌种类,有效地控制扶桑绵粉蚧的为害。
根据不同地域扶桑绵粉蚧及天敌发生情况,可将天敌种类较多、发生量较大地区的天敌种类,人为地进行转移、引种释放于天敌发生量小、扶桑绵粉蚧为害严重的地区,以增加该地区的天敌数量及其种类,达到控制害虫为害的目的。
3.3 化学防治 进行药剂防治时,考虑到扶桑绵粉蚧世代重叠严重,应尽量选择低龄若蚧高峰期,同时注意保护瓢虫、寄生蜂和草蛉等天敌,在施药时,尽量不施用残效期长、广谱性杀虫剂,以免造成天敌数量的锐减。
各代若虫固定后,体表均覆盖有蜡质,此时药剂的防治能力大为减弱。考虑到扶桑绵粉蚧的蜕皮习性,雌若虫主要习惯在夜间蜕皮,蜕皮后蜡质还未及时披覆全身,使得其对药剂的敏感性大大增加。因此,应选择在清晨时分选用适合的药剂进行处理。
Dhawan等(2008)测定了一些新的农药对该虫的毒力,并筛选出具有良好效果的药剂,如乐斯本、吡虫啉、速扑杀、马拉硫磷等,虫害发生严重时可选用西维因等。
国内也开展了一系列的药剂筛选试验。杨爱娟等(2010)测定了9种化学药剂对扶桑绵粉蚧的防治效果,并从中筛选了25 g·L-1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5%吡虫啉乳油、3%啶虫脒乳油和480 g·L-1毒死蜱乳油进行田间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第5天4种药剂的防治效果达到最高,均在91%以上,其中啶虫脒和毒死蜱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5.6%和98.2%;施药后12 d(天),防治效果均有所下降,其防治效果在75.2%~89.7%之间。认为可推荐用于田间防治和除害处理用药。
根据国内外相关报道,笔者选用了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40%劲克介乳油、80%敌敌畏乳油、48%毒死蜱乳油4种药剂对其进行了实验室药效检测与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800倍液对成虫的防效最好,药后5d(天)的防效达97.21%;80%敌敌畏乳油在实验室对2龄若虫的防效最好,药后5d(天)的防效达100%。
化学药剂防治害虫会因时间的推移而使药剂的防效降低,同时害虫会随着施药次数的增加而产生抗药性,因此,应该每隔7~10 d(天)对病田施药1次,并轮流喷施,以降低其产生抗药性的几率。同时,应根据不同的虫态调整用药浓度和适当缩短用药间隔,以达到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
陈华燕,曹润欣,许再福.2010.扶桑绵粉蚧寄生蜂优势种Aenasius bambawalei Hayat记述.环境昆虫学报,32(2):280-282.
杨爱娟,马俊,高军,胡学难,彭正强,刘海军,陆永跃.2010.防治扶桑绵粉蚧化学农药的筛选及其防治效果. 环境昆虫学报,32(4):552-555.
Dhawan A K,Sarika S,Kamaldeep S,Bharathi M.2008.Toxicity of some new insecticides against Phenacoccus solenopsis(Tinesley)〔Hemiptera:Pseudococcidae〕on cotton.Journal of Insect Science(Ludhiana),21(1):103-105.
Tanwar R K,Bhanmre V K,Ramamurthy V V,Hayat M,Jeyakumar P,Sirigh A,Bambawale OM.2008.Record of new parasitoids on mealy bug,Phenacoccus solenopsis.Indian Journal of Entomology,70(4):404-40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