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寒二阴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影响因子与防治

时间:2024-05-23

漆文选

地处高寒二阴区的甘肃省渭源县2006年以来马铃薯种植面积占当地耕地面积的45%以上,随着马铃薯区域化、规模化发展,马铃薯连作几率增大,加之频繁的调引种、气候变暖和栽培管理措施不到位,导致马铃薯晚疫病呈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从2006年以来马铃薯晚疫病年发生2.11万~2.15万hm2,病田率84.0%~89.5%,发生程度3~4级,每667 m2产量损失15%~25%。经观察,发病呈现出发生早,前期发展慢,中期扩散快,后期流行快受害重的特点。环境因子对晚疫病的加重发生影响较大。

1 高寒二阴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规律

马铃薯晚疫病属致病疫霉,是高寒二阴区常发病害和生产上的最重要病害。初侵染源主要来自带病种薯,其次为挑种时随意丢弃的病薯发芽而形成的自生病株,再次,为反季节生产温室、大棚中发病的番茄晚疫病病株和低海拔区早发的马铃薯晚疫病病株。

带病种薯播入大田,温湿度条件适宜时,病苗出土后茎基部出现病斑产生孢子囊成为中心病株,现蕾、初花、块茎形成期中心病株上病菌依靠空气传播侵染周围健株形成田间发病中心区,再通过多个发病中心区多次传播蔓延到全田和周围田块,7月下旬盛花期、块茎膨大期至8月初盛花末期、块茎增长期在马铃薯田普遍发生和流行,一直为害地上茎叶到9月中下旬淀粉积累期,受害茎叶枯死。块茎8月中下旬受侵染,发病重者收获期在田间即腐烂,发病轻者,贮藏期一直受为害。

发病区域首先从多年种植区和多雾的高山区开始。田间湿度大温度高时,抗病性较差、密度较大、施肥不合理、多年连作的马铃薯田块首先出现病斑。病害大流行时,抗性差、密度大、施肥不合理、低洼地、瘠薄地、防治不及时的田块就会提前15 d(天)左右枯死。

2 高寒二阴区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1 品种 同一品种在不同区域对晚疫病的抗性表现不同,不同品种对马铃薯晚疫病生理小种有不同抗性,品种影响着晚疫病病菌侵染后病斑出现的迟早和茎叶受为害时间及受危害程度。2007~2009年8月15~20日在马铃薯晚疫病普遍发生和流行时进行大田病情调查,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庄薯3号病株率28%,严重度6%~10%,病情指数2.24;陇薯6号病株率31%,严重度8%~15%,病情指数3.565;脱毒陇薯3号三级种病株率35%,严重度12%~23%,病情指数6.125。抗病性较差的品种陇薯5号病株率41%,严重度16%~28%,病情指数9.02。抗病性较强的庄薯3号、陇薯6号等品种7月23日左右叶片上出现病斑,9月中下旬枯死;抗病性较差的陇薯5号品种7月10日左右叶片上出现病斑,8月下旬~9月初枯死。抗病性较强的品种比抗病性较差的品种病情指数降低32%~75%,病斑推迟出现10~15 d(天),枯死时间推迟 15 d(天)左右,同时发病流行受害程度降低2~3个级别。

2.2 种块质量 即使播前严格挑选种薯,也无法保证将带病种薯全部挑出,有大于1%明显看不出症状的种块播入大田就会引起晚疫病的发生流行。秋季收获时田间调查种薯带菌率为3.2%~6.5%,播种时调查种块带菌率为1.5%~2.0%,种块质量差,带菌率高,中心病株出现几率高,相应田间中心病区多,病害发生早发生传播快,同时还造成大田缺苗断垄,不能全苗。

2.3 湿度 湿度决定病菌孢子囊的产生、萌发和孢子的侵入。湿度85%以上,温度18~22℃,病菌菌丝从马铃薯叶背面气孔中伸出形成孢子囊梗,湿度95%以上接近饱和有利于大量形成孢子囊。形成的孢子囊在风雨作用下传播到马铃薯茎叶表面,若湿度100%或者有水滴,3~5 h(小时)就能萌发侵入。

高寒二阴区由于气候变暖,近年春、夏连旱几率增大,5月份平均相对湿度为64%,进入6月份相对湿度在68%时,中心病株出现,但2006~2010年6月连续7~10 d(天)无雨,降雨量仅28.9~37.4 mm,春夏少雨低温低湿抑制了苗期中心病株病菌的侵染和扩散。进入6月下旬~7月上旬降雨增多,气温升高,降雨量50 mm左右,气温15℃以上,连续旬降雨量10~20 mm,平均超过15 mm,同时有2 d(天)以上的降雨日,雨后连阴1~2 d(天),相对湿度大于70%,病菌向外扩散,抗性差的品种就会出现多个发病中心区。2006~2010年7月降水为53.8~131.0 mm,特别是7月上中旬降水相对较多,相对湿度大于75%,病菌在田间迅速蔓延,但在7月中下旬有一段旱情出现,病情发展减慢。2006~2010年8月降水再次增加,为56.6~129.6 mm,9月降水28.1~97.4 mm,8、9月是高寒二阴区的雨季,夜间相对湿度达75%~95%,晚疫病严重流行。据观察和统计分析,连续5 d(天)左右早晨8:00相对湿度79%左右,白天平均相对湿度68%左右,中心病株出现;早晨8:00相对湿度80%左右,白天平均大于73%,病害扩散;早晨8:00相对湿度大于85%,白天平均大于75%,病害蔓延;早晨8:00相对湿度大于87%,白天平均大于80%,病害流行;早晨8:00相对湿度大于90%,白天平均大于80%,病害暴发流行;干旱、低湿晚疫病的发生流行就会受到抑制。相对湿度68%左右,中心病株出现,之后相对湿度在73%以上时,病害在田间迅速扩散蔓延和流行,相对湿度80%以上加重病害在田间的流行和茎叶受害程度。

2.4 温度 温度影响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的生长繁殖、潜育和病菌的再侵染速度。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生长温度13~30℃,最适生长温度20~23℃;产生孢子囊温度7~25℃,最适温度19.0~22.5℃:孢子囊间接萌发温度10~13℃,直接萌发温度15℃以上;孢子萌发最适温度12℃。温度低于7.2℃,或高于25.5℃,对晚疫病的发生不利。据观察和统计分析,带菌种块出苗到现蕾前地表潮湿或有晨露,连续5 d(天)早晨8:00温度12.1℃左右,白天平均温度达15℃左右时(6月上旬),中心病株病苗茎基部产生病斑,中心病株出现。幼苗上病斑的出现时间主要与气温升高有关,5月下旬气温从9℃回升到6月初15℃所需时间与病斑发生呈正相关。2006~2010年5月下旬~6月初气温10~12℃不利于病菌大量繁殖和病害的扩散蔓延,病菌在中心病株上长时间潜育。连续5 d(天)左右早晨8:00温度13.5℃左右 ,白天平均15.5℃时,病害迅速发展扩散;早晨8:00温度14℃左右,白天平均16℃左右,病害蔓延;早晨8:00温度15℃左右,白天平均温度16.5℃以上,病害流行;早晨8:00温度14℃左右,白天平均温度16℃左右,湿度大时病害严重流行。低温不利于病害的发生流行,15℃以上的气温加快了病害在田间的发生,病菌由植株底部向中上部茎叶传播,病斑迅速扩大,16.5℃以上的高温促使病害在10~20 d(天)严重流行。

同时,由于海拔每升高100 m左右,气温降低1℃左右,因此,海拔高度影响着马铃薯种植地域的温湿度,从而影响到病害的发生流行迟早。在海拔2 100 m左右马铃薯病害发生在7月3日左右,海拔2 200 m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在7月5日左右,海拔2 300 m左右马铃薯大田晚疫病发生在7月10日左右,海拔2 400 m左右马铃薯大田晚疫病发生在7月16日左右。海拔每升高100 m左右,马铃薯生长发育推迟一个生长阶段,相应的晚疫病推迟发生4~6 d(天),同时发生流行程度降低1~2个级别。

2.5 光照 光照影响马铃薯茎叶面水滴保持时间和田间温、湿度,影响着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速度和及时防治。在干燥条件下孢子囊在10 d(天)内死亡,个别存活一个多月,游动孢子在干燥条件下只能存活几个小时。据观察,光照时间在10 h(小时)以上,光照充足,茎叶面干燥,田间湿度小,病害发病慢、传播慢。高寒二阴区6、7、8、9月雨雾露天数16~22 d(天),7、8、9月最多时达 26~29 d(天),秋季雨雾露天多,光照时间短,田间湿度大有利于孢子萌发、侵入和病害发生流行,不利于防治工作的及时开展,病害极易发生和流行。

2.6 栽培管理措施 地势与耕地:连作地、低洼地、土壤粘重地发病重。低洼地易积水,田间湿度大,马铃薯晚疫病早发5 d(天)左右,同时流行也快。

施肥水平:盲目增投过多养分与增产、抗病不成正比。不同施肥水平影响着氮、磷、钾关键营养元素的丰缺,直接影响着植株健壮生长和植株抗病性。投入养分量合理,磷、钾养分比例高,发病较轻,增产幅度大。其中尤其以钾比例高时抗病性好。据试验,以每 667 m2投入养分 19~23 kg,N、P、K比为 1∶0.75∶(0.86~1.00)的增产、抗病效果最为明显,增产18.1%,防效80%。

播期与播深:4月上旬早播种,地温较低,萌芽到出苗时间延长到37 d(天)左右,大量消耗种薯养分,使幼苗长势弱,且幼芽易受病菌侵染发病,而且现蕾初花期正好遇到6月初的第一场透雨,盛花后枝叶量大,同时生长期又处于7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气温17~23℃、湿度85%以上的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流行。若播种浅,虽易出苗但幼苗扎根浅,长势弱,田间抗病性降低,同时所结薯块易露出地面,易受随雨水下渗的病菌侵染而腐烂。

中耕除草:高寒二阴区气候湿润易形成草荒,不及时除草田间通风透光性差,增大了田间湿度,既容易导致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又影响植株生长。

密度:合理密植改善了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温湿度,提高了植株抗病性。据试验,每667 m2密度4 200~4 500株增产、抗病性好,其中密度4 200株增产、抗病性最好,比667 m2密度4 800株发病轻,防效高23.8%,增产29.4%。

适时进行综合防治:适时防治既影响防控病害后挽回损失的效果,又影响到农民参与防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寒二阴区农民科技水平较低,防治只重视化学药剂防治,不重视在选种、切块、栽培、管理等种植过程中采用农业、物理、机械方法适时防治,只在田间见到大量病叶后才盲目购药防治,贻误了病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导致防治效果不佳,造成农民防病的积极性不高,存在年年防病病害年年发生流行的现象。

3 防治措施

3.1 以脱毒薯为主,种植抗病品种 种植优质高产陇薯6号、陇薯7号、庄薯3号等抗病品种和脱毒陇薯3号原种、一、二级种等高级别抗病优质脱毒种薯。同时在3~5 a(年)更换或更新一次主栽品种。

3.2 提高种薯质量,减少初侵染源 秋收后的种薯表面难免带有大量病菌,入窖遇高湿就会发生侵染。因此入窖贮藏前,块茎应在避风向阳处堆晾1~2 d(天),使块茎伤口木栓化,表皮迅速干燥,失去病菌侵染的高湿条件,再从晾过的薯块中剔除病、烂、伤薯入窖贮存。春季出窖结合晒种再次剔除病烂薯,同时种薯在装运堆放时轻拿轻放,减少机械伤口。

3.3 整薯播种,药剂拌种 选表皮光滑、幼嫩健壮、50 g左右的整薯作种薯。大薯需切块时,每个切块35~50 g,要肥大,同时选取顶芽切块播种,切块过程发现病薯时立即剔出。种块用草木灰拌后,用58%甲霜灵锰锌按1∶(800~1 000)比例拌种后立即播种,可防晚疫病,兼防其他真菌病害。

3.4 加强田间栽培和管理措施,增强植株抗性 一是选地轮作,选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不易积水的壤质地,前茬以小麦、谷子、中药材、豆类为好,油菜、玉米、胡麻茬次之,忌连作和与茄科作物轮作,实行3 a(年)以上轮作。二是平衡施肥,增施优质农肥,补施优质氮磷钾肥,每667 m2施优质农家肥2 500 kg以上,配合施用尿素15~20 kg、过磷酸钙50~66 kg,或尿素9~14 kg、磷酸二铵15~20 kg,增施硫酸钾10~15 kg。同时在开花期每隔7~10 d(天)每667 m2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50~200 g、尿素150 g、马铃薯块茎膨大素(8%甲哌鎓可溶性粉剂)40~50 g等微肥的混合液40~50 kg,连喷2~3次,延长叶片光合寿命,防止植株早衰。三是适期播种,合理密植,10 cm地温稳定通过8~10℃即4月中旬~5月上旬播种,一般播深8~12 cm;每667 m2种植4 000~4 500株,防止徒长,提高植株抗病性。

3.5 结合天气预报,及早应急防治 中心病株发生前综合分析天气情况、品种抗性及历年发病条件。早防,抢时防治,连续防。6月18日左右孕蕾期用72%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预防,中心病株出现后即7月18日左右初花期,病株率3%~5%,病叶率1%~2%时,选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或53%精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69%烯酰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等,在 9:00~12:00或 15:00以后交替叶面喷施防治,每隔7~10 d(天)防1次,连防3~4次。防治时先防低海拔区后防治高海拔区,有条件时组织机防队,统一联防联治,提高防效,及时有效控制病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