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2010年国家鉴定的辣椒品种

时间:2024-05-23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品种管理处

海丰25号辣椒

选育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

特征特性:植株生长势旺,早熟,始花节位为第9节,果大,果实膨大速度快,连续坐果能力强,上下层果较为整齐。果实长方灯笼形,果长15 cm左右,果宽7~8 cm,果肉厚度0.5~0.6 cm,平均单果质量180 g左右,果面光滑有光泽,略有皱褶,果味微辣,果色亮绿,老熟果红色,VC含量 927.0 mg·kg-1,总糖含量2.84%。田间抗病性调查,综合抗病性较好。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参加国家辣椒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 m2前期产量798.2 kg,比对照冀研6号减产6.7%;平均每667 m2总产量2 033.5 kg,与对照相当。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每667 m2前期产量1 265.5 kg,比对照增产16.2%;平均每667 m2总产量2 652.3 kg,比对照增产11.2%。

栽培技术要点:植株生长茂盛,分枝力强,一般采用单株定植,株距40 cm,行距60 cm,不宜密植。适宜栽培温度,白天25~28℃,夜间15~18℃。定植前施足底肥,一般每667 m2施腐熟鸡粪5 000 kg左右,三元复合肥30 kg左右。定植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防止幼苗徒长。适时采摘第1层果,防止坠秧,及时去除门椒以下的侧枝,第1茬果采收后去除膛内无效枝杈,增强通风透光性。第1次采收后,每667 m2随水冲施优质复合肥30~40 kg,15 d(天)后再追施1次,同时叶面追施磷酸二氢钾、硫酸锌、硼砂等。注意防治病毒病、疫病、青枯病、蚜虫和蓟马等病虫害。建议在辽宁、江苏、重庆、湖南及江西适宜地区作春季保护地辣椒种植。

京甜3号辣椒

选育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特征特性:早熟品种。植株生长健壮,株高60 cm,开展度54 cm,始花节位为第10.3节。果实灯笼形,青果淡绿色,老熟果红色,果面光滑,平均单果质量 120 g,果长 9.4 cm,果宽 7.5 cm,肉厚 0.46 cm,3~4心室,味甜,耐贮运。VC含量 1 081.1 mg·kg-1。低温耐受性强,田间抗病性调查,抗病毒病、炭疽病和青枯病。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参加国家辣椒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 m2前期产量854.5 kg,比对照冀研6号增产0.8%;平均每667 m2总产量2 210.45 kg,比对照增产8.9%。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每667 m2前期产量1 269.2 kg,比对照冀研6号增产16.5%;每667 m2总产量2 637.7 kg,比对照增产10.5%。

栽培技术要点:华北地区作早春拱棚种植,可采用温室加温育苗,12月下旬~翌年1月中旬前播种,3月底定植。定植前炼苗,前期注意防止幼苗徒长,保持幼苗健壮。拱棚每667 m2定植3 000株左右,株距45 cm,行距45 cm。露地每667 m2栽植4 000株左右。华南地区冬季南菜北运基地如广东、广西、海南露地种植,可采用网纱覆盖露天育苗,8月中旬~10月底育苗,苗龄25~30 d(天)定植,高垄双行单株定植,每667 m2栽2 500~3 000株。重施有机基肥,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4 000~5 000 kg、菜饼肥100 kg、磷钾肥100 kg。及时采收,采收后及时追肥。建议在新疆、辽宁、河北、江苏适宜地区作春季保护地及露地辣椒种植。

哈椒8号辣椒

选育单位: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

特征特性:中早熟品种,始花节位为第9~10节。果实灯笼形,绿色,果面光滑,平均单果质量113.4 g,果长 9.3 cm,果宽 7.1 cm,果形指数 1.3,肉厚0.47 cm,味甜。株高60 cm,开展度60 cm,适宜密植。田间抗病性调查,高抗炭疽病、疫病和青枯病,抗病毒病。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参加国家辣椒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 m2前期产量840.2 kg,比对照冀研6号减产1.8%;每667 m2平均总产量2 100.5 kg,比对照增产3.4%。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每667 m2前期产量1 300.4 kg,比对照增产19.4%;每667 m2平均总产量2 674.5 kg,比对照增产12.1%。

栽培技术要点:温室育苗,植株10~12片叶时定植;120 cm大垄双行,单株定植,每667 m2定植2 700~3 000株,株距33 cm,行距40 cm。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4 000~5 000 kg、三元复合肥100 kg。及时采收,采收后及时追肥灌水。生育期及时放风,调节棚室温湿度,注意防治蚜虫、蓟马、红蜘蛛及白粉虱。建议在辽宁、河北、新疆、重庆、江西适宜地区作保护地辣椒栽培。

湘椒62辣椒

选育单位:湖南湘研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早熟泡椒品种,从开花到果实采收约20 d(天)。植株生长势强,始花着生节位为第8~10节,果实灯笼形或粗牛角形,果长14~16 cm,横径5.0 cm左右,果肉厚0.35 cm,2~3心室,青果绿色,老熟果红色,果肩平,果顶稍凹入,嫩果果表有纵棱,果皮薄,肉厚质脆,味微辣,以鲜食为主。植株连续结果能力强,果实整齐一致,平均单果质量90 g左右。坐果率高,果实膨大速度快,采收期长。田间抗病性调查,抗病毒病、炭疽病、青枯病和疫病。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参加国家辣椒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 m2前期产量1 212.2 kg,比对照苏椒5号增产15.8%;每667 m2总产量2 838.5 kg,比对照增产23.1%。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每667 m2前期产量1 336.3 kg,比对照增产25.0%;每667 m2平均总产量3 173.6 kg,比对照增产28.9%。

栽培技术要点:长江流域作早春早熟栽培,采用大棚或温室育苗,10月中上旬播种,11~12月分苗1次,翌年2月定植;露地地膜覆盖栽培一般在3月中旬定植,定植前炼苗,前期注意防止幼苗徒长。每667 m2定植3 000株左右,株距45 cm,行距45 cm。重施有机基肥,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4 000~5 000 kg、菜饼肥100 kg、磷钾肥100 kg。及时采收,采收后及时追肥。建议在辽宁、新疆、河北、江苏、重庆、湖南、江西适宜地区作春季保护地辣椒种植。

冀研15号辣椒

选育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特征特性:早熟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株高60 cm,开展度55 cm,始花节位为第10节左右。果实灯笼形,绿色,3~4心室,平均单果质量180 g左右,果长10~11 cm,果宽7.5~8.5 cm,肉厚0.50 cm;果面光滑有光泽,果大肉厚。田间抗病性调查,抗病毒病、炭疽病、疫病和青枯病。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参加国家辣椒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 m2前期产量1 008.0 kg,比对照冀研6号增产17.9%;每667 m2平均总产量2 306.7 kg,比对照冀研6号增产13.6%。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每667 m2前期产量1 249.0 kg,比对照冀研6号增产14.7%;每667 m2平均总产量2 584.5 kg,比对照冀研6号增产8.3%。

栽培技术要点:在不同类型保护地栽培,可参照当地同类品种及种植方式来确定播种和定植日期。每667 m2施入腐熟农家肥5 000 kg、复合肥100 kg,定植前炼苗,每667 m2定植2 500~3 000株,株距40 cm,行距60 cm。缓苗后至开花坐果前严防幼苗徒长,坐果后应加强肥水管理。及时采收,采后及时追肥,一般每667 m2施复合肥20 kg,结合喷药每隔7~10 d(天)喷1次0.2%磷酸二氢钾+0.1%尿素+0.2%硫酸锌混合肥液。建议在河北、辽宁、新疆、重庆、江西适宜地区作春季保护地辣椒种植。

福湘早帅辣椒

选育单位: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特征特性:早熟品种。植株长势较弱,株高45 cm,开展度53 cm,始花节位为第8节左右。果实牛角形,果肩平,果顶平或稍凹入,幼嫩果实果表有纵棱,青果绿色,老熟果红色,平均单果质量57.5 g,果长13.8 cm,横径4.3 cm左右,果肉厚度0.31 cm,2~3心室,果皮薄,肉厚质脆,味半辣,以鲜食为主。田间抗病性调查,综合抗病能力较强。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参加国家辣椒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 m2前期产量1 295.3 kg,比对照江蔬1号增产16.5%;每667 m2平均总产量2 924.7 kg,比对照增产11.8%。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每667 m2前期产量1 537.7 kg,比对照增产25.6%;每667 m2总产量3 309.1 kg,比对照增产18.5%。

栽培技术要点:长江流域作早春早熟栽培,采用大棚或温室育苗,10月上中旬播种,11~12月分苗1次,翌年2月定植;露地地膜覆盖栽培一般在3月中旬定植。定植前炼苗,前期注意防止幼苗徒长。每667 m2定植3 000株左右,株距40 cm,行距45 cm。重施有机基肥,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4 000~5 000 kg、菜饼肥100 kg、磷钾肥100 kg。及时采收,采收后及时追肥。建议在新疆、河北、重庆、湖南、江西适宜地区作春季保护地辣椒种植。

苏椒15号辣椒

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特征特性:牛角椒类型品种,熟性早,始花节位为第9~10节。果实大牛角形,绿色,果面光滑,平均单果质量96.9 g,果长17.1 cm,果宽4.9 cm,果形指数3.5,果肉厚度0.36 cm,味微辣,VC含量1 101.8 mg·kg-1。田间抗病性调查,高抗炭疽病、疫病和青枯病,抗病毒病。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参加国家辣椒品种区域试验,每667 m2前期产量1 118.1 kg,比对照江蔬1号增产0.6%;每667 m2平均总产量2 672.5 kg,比对照增产2.2%。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每667 m2前期产量1 287.7 kg,比对照江蔬1号增产5.2%;每667 m2总产量2 956.9 kg,比对照江蔬1号增产5.9%。

栽培技术要点: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提早栽培,一般于10月中下旬播种育苗,翌年2月上中旬采用“三膜一帘”定植;黄淮海地区延秋栽培,宜在7月中旬采用遮阳避雨育苗,8月底定植。每667 m2定植3 200株左右,重施基肥,及时追肥,加强温、光、肥、水调控,促早发棵,早封行。春季生长前期注意保暖防冻,生长后期注意通风降温;秋季生长前期注意遮阳避雨,生长后期注意保温防冻。及时防治病虫害,及时采收,轻收勤收。建议在江苏、辽宁、重庆、湖南、河北、江西适宜地区作春季保护地辣椒种植。

苏椒16号辣椒

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特征特性:长灯笼形品种,熟性早,始花节位为第9~10节。果实灯笼形,绿色,果面光滑,平均单果质量 62.1 g,果长 15.6 cm,果宽 5.2 cm,果形指数3.0,肉厚 0.28 cm,味微辣,VC含量 1 162.7 mg·kg-1。田间抗病性调查,高抗疫病和青枯病,抗病毒病和炭疽病。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参加国家辣椒品种区域试验,每667 m2前期产量1 100.8 kg,比对照苏椒5号增产5.2%,每667 m2平均总产量2 690.8 kg,比对照苏椒5号增产16.7%。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每667 m2前期产量1 274.0 kg,比对照苏椒5号增产19.1%,每667 m2平均总产量2 971.6 kg,比对照苏椒5号增产20.7%。

栽培技术要点:长江中下游地区冬春茬栽培,9月上旬育苗,10月中旬定植;早春栽培,一般于11月中下旬播种育苗,翌年1月中下旬定植。行距50~55 cm,株距35~40 cm,重施基肥,及时追肥,加强温、光、肥、水调控,促早发棵,早封行。春季生长前期注意保暖防冻,生长后期注意通风降温;秋季生长前期注意遮阳避雨,生长后期注意保温防冻。及时防治病虫害,及时采收。建议在江苏、新疆、辽宁、重庆、河北、江西适宜地区作春季保护地辣椒种植。

川椒3号辣椒

选育单位:四川省川椒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特征特性:早熟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株高70 cm,开展度58 cm,分枝较多,始花节位为第12节左右。果实羊角形,果面光滑顺直,肉厚空腔小,青果绿色,老熟果红色,平均单果质量39.6 g,果长18.1 cm,果宽2.1 cm,果形指数6.1,肉厚0.3 cm,味半辣,以鲜食为主。果实采收期较长。田间抗病性调查,抗病毒病和炭疽病。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参加国家辣椒品种区域试验,每667 m2前期产量1 065.9 kg,比对照湘研15号增产9.6%;每667 m2平均总产量2 925.5 kg,比对照湘研15号增产8.5%。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前期产量1 286.5 kg,比对照增产8.7%;每667 m2平均总产量2 853.9 kg,比对照增产8.8%。

栽培技术要点:长江中上游区域作早春早熟栽培,采用大棚或温室育苗,10月上中旬播种,11~12月分苗1次,翌年2月定植;露地地膜覆盖栽培一般在3月中旬定植。在东北、黄河流域种植,采用大棚或温室育苗,3月中上旬播种,4月分苗1次,露地地膜覆盖栽培5月中旬定植,定植前炼苗,前期注意防止幼苗徒长。每667 m2定植2 700株左右,行距55 cm,株距45 cm。重施有机基肥,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4 000~5 000 kg、菜饼肥100 kg、三元复合肥100 kg。及时采收,采收后及时追肥。建议在四川、河南、广西、陕西、江苏适宜地区作露地辣椒栽培。

川椒301辣椒

选育单位:四川省川椒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特征特性:早熟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株高50 cm,开展度58 cm,分枝较多,始花节位为第10节左右。果实牛角形,果肩平,果顶平或稍凹入,幼嫩果实果表有纵棱,青果绿色,老熟果红色,平均单果质量58.2 g,果长 15.9 cm,果宽 4.7 cm,果形指数 3.4,肉厚0.36 cm,味辣,以鲜食为主。果实采收期较长。田间调查,抗病毒病和炭疽病。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参加国家辣椒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 m2前期产量1 201.9 kg,比对照湘研13号增产12.0%;每667 m2总产量3 017.6 kg,比对照增产6.0%。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前期产量1 437.5 kg,比对照增产1.8%;每667 m2平均总产量3 174.4 kg,比对照增产1.1%。

栽培技术要点:东北、华北区域种植,采用大棚或温室育苗,3月上中旬播种,4月分苗1次,露地地膜覆盖栽培在5月中旬定植。每667 m2定植2 700株左右,行距55 cm,株距45 cm。重施有机基肥,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4 000~5 000 kg、菜饼肥100 kg、三元复合肥100 kg。及时采收,采收后及时追肥。建议在河南、黑龙江、江苏、陕西、四川、海南适宜地区作露地辣椒种植。

中椒105号辣椒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特征特性:中早熟品种,定植到始收期35 d(天)左右。生长势中,叶量较大,露地株高50 cm左右,始花节位为第9~11节;果实灯笼形,绿色,果面光滑,单果质量100~130 g,果长8~9 cm,果宽7~8 cm,肉厚0.45 cm左右,3~4心室,味甜,VC含量1 030.7 mg·kg-1。田间抗病性调查,较抗病毒病、炭疽病和疫病。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参加国家辣椒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 m2前期产量949.7 kg,比对照中椒5号增产2.0%;每667 m2平均总产量2 231.9 kg,比对照增产3.6%。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每667 m2前期产量1 048.5 kg,比对照增产17.8%;每667 m2平均总产量2 189.9 kg,比对照增产10.1%。

栽培技术要点:海南、广东南菜北运基地秋冬栽培,8月上旬~10月下旬播种,高畦栽培,每667 m2栽3 000~3 500株,株行距50 cm见方,基肥以多施农家肥为主,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5 000~6 000 kg,及时追肥,注意防治病虫害。北方地区早春露地种植,1月下旬~2月初播种,苗龄85 d(天)左右,4月下旬定植。畦宽120 cm,每畦栽2行,株距32~35 cm,每667 m2栽4 000株左右。建议在海南、广东适宜地区南菜北运基地秋冬栽培,在河南、江苏、四川、黑龙江、陕西适宜地区作早春露地辣椒种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